棉花種植的自然條件,該地種植棉花的自然地理條件

2021-03-19 18:25:19 字數 5812 閱讀 8287

1樓:匿名使用者

1、棉花生育的溫度與熱量條件

1.1 棉花生長與生命的基點溫度

根據研究棉花生物學溫度情況:

棉花開始生長的下限溫度:長絨棉在9 ~10℃,陸地棉在11~12℃開始發芽。

棉花生長的最適合溫度:20~25℃,呈「熱量飽和」狀態,這時棉花淨光合生產率最高,棉花生長最快;在28℃以上時,稱「熱量過剩」狀態,光合生產率下降,棉花生長速度又明顯減慢;在20℃以下時,棉花生長處於「熱量飢餓」狀態。

當溫度高達36~37℃時,棉花生長受到抑制,處於停止狀態,為棉花生物學上限溫度。在炎熱的夏季,棉花主要在夜間生長。

當溫度高於46℃時,棉花花粉甚至失去生活力,即為植物受害的高溫。稱為棉花花粉生命上限溫度。

根據有關研究資料,棉花致死上限溫度約為50℃,棉株生命下限溫度0 ~ -6℃。棉花秋季輕霜凍指標為氣象觀測地面最低溫度0 ~ -2℃,實際田間地面與棉花葉面最低可以達到-3℃,此時百葉箱最低氣溫為1~3℃。棉花秋季重霜凍指標為氣象觀測地面最低溫度-4 ~ -5℃,實際田間地面與棉花葉面最低可以達到-6~ -7℃,此時百葉箱最低氣溫一般為0~ -2℃。

棉區一般以重霜出現日期來劃分霜前花與霜後花的日期界限。

各地因栽培條件不同,溫度指標略有差異。一般田間水肥條件越好,棉苗葉片愈幼嫩的愈容易受凍害;相反,生長愈老的,受凍指標愈低。

1.2 棉花生育的熱量條件

新疆棉花生長前期和後期兩個階段對熱量條件反應最敏感。播種至出苗,大多需要7~20天,需要活動積溫160~320℃;當棉花播種後氣溫維持在20℃以上時,7~8天即可出苗。如果播種後氣溫不穩定,雖平均在15~17℃,大約需要20天才能出苗。

日平均氣溫越低,播種至出苗需要的積溫就越多。

開花至吐絮階段,熱量條件不但影響棉花的產量,而且嚴重影響棉花品質。同地區、同品種,當開花至吐絮階段間隔日數明顯延長的年份,這個階段積溫偏多,該年棉花產量和品質就明顯下降。棉花從開花到吐絮,棉鈴乾重(包括鈴殼和籽棉)的增長與≥10℃活動積溫和≥15℃有效積溫的相關性達到極顯著水平,說明鈴重的增長與溫度的關係十分密切。

積溫不足,無霜期短、4月、9月溫度不穩定是限制新疆棉花產量的重要因素。

2、棉花生長的光照條件

新疆棉花多為早中熟、早熟及特早熟品種,對光照長度反應不敏感。是喜光作物,適宜在較充足的光照條件下生長。棉花光補償點和光飽和點均高。

據測定,棉花單葉的光補償點為750 ~1000 lx,光飽和點為7~8萬lx。一般情況下,棉花葉片對光強的適宜範圍為8000~70000 lx ,此範圍下,光合強度隨光強增加而提高。

3、棉花生育的水分條件

水分是棉花體內的重要組成成分,棉花生長需要從土壤中吸收水分。棉花各生育階段生理需水要求為:播種至出苗,0 ~20釐米土層含水量佔田間持水量的70 ~ 80%為宜;苗期,0 ~40釐米土層含水量佔田間持水量的60 ~ 70%為宜;初蕾期,0 ~60釐米土層含水量佔田間持水量的65 ~ 75%為宜;盛蕾期後,0 ~80釐米土層含水量佔田間持水量的70~80%為宜,不能低於60~65%;吐絮期,土壤相對含水量保持在55 ~ 70%為宜。

根據有關研究,棉田在整個生育期約有2/3的水分消耗於蒸騰,1/3消耗於土地蒸發。

4、土壤條件對棉花生長髮育的影響

棉花生長髮育需要水分和養料,主要通過根系從土壤中獲得,所需的溫度和空氣部分取自土壤,同時需要土壤的機械支撐才能生長。棉田土壤的理化、生物屬性的好壞,很大程度上制約著棉花的產量和品質。土壤水分、養分、溫度、空氣、鹽鹼含量、質地等均對棉花生長有很大的影響。

我國棉花種植帶大致分佈在北緯18—46度、東經76—124度之間。產棉省、市、區有22個,棉田面積在40萬公頃以上的有7個(新疆、河南、江蘇、湖北、山東、河北、安徽);在10萬公頃以上的有4個(湖南、江西、四川、山西);其他的各省、市只有較零星的種植。

據農業部的統計數字顯示,作為總產居世界首位的生產大國,我國棉花生產佈局正在大規模調整,由分散向優勢區域集中,植棉縣已由過去的1130個減至721個。經過多年發展,中國目前主要有三大產棉區域,即西北內陸棉區、黃河流域棉區和長江流域棉區。

新疆棉區90年代以後發展迅猛,是我國近幾年新興的富棉地區。2023年度棉花播種面積100萬公頃左右,佔總面積27%;棉花產量近135萬噸,佔總產量35%。本區域日照充足,光熱資源豐富,晝夜溫差大,空氣溼度小,有利於棉花生產。

棉花品級高,內在***,但存在含糖量較高問題,通過改良品種,近兩年含糖問題有所減輕。是中國重要的出口棉基地。

長江中下游流域棉區是中國的傳統棉區之一。2023年度棉花播種面積125萬公頃,佔總面積的33.5%;棉花產量140萬噸,佔總產量的37%。

本區域水資源豐富,無霜期長,有利棉花生長。由於雨水偏多,日照不足,棉花品級不高,但內在質量較好。

黃淮流域棉區原為中國最大的產棉區,棉花面積最高年份佔到總面積的60%。近幾年棉花生產出現滑坡,2023年度棉花面積143萬公頃,佔總面積38%;產量133萬噸,佔總產量35%。本區域熱量條件好,水資源豐富,土壤肥沃,是我國重要的商品棉基地。

棉花品級高,但內在質量較差。

中國棉花生產以家庭分散型為主。目前全國有4300萬戶棉農,主要分佈在長江中下游流域和黃淮流域。生產規模化、現代化水平有待提高。

新疆棉區主要是生產建設兵團、農場從事棉花生產,生產的機械化,現代化水平較高,並已形成規模經營。

近年來,中國加大了科技興棉力度。對棉花科研經費投入增多。在棉花良種的選育和種子推廣、棉花育苗移栽和地膜覆蓋栽培、科學施肥和節水灌溉、病蟲害綜合治理、棉花促早綜合栽培技術等方面都取得了成功。

科技興棉是棉花單產、質量提高的重要原因。

該地種植棉花的自然地理條件

2樓:匿名使用者

棉花栽培技術

抓全苗缺苗的地方應儘早採取措施:將同時播種的預備苗儘早移入缺苗處,移苗越早緩苗期越短,恢復正常生長越快,越能縮小與其它苗的差別。沒有預備苗時,應儘可能移行間的多餘苗,時間越早越好。

如果沒種預備苗,行間又無多餘苗而且缺苗較多時,應儘早補種。對缺苗處的移苗或補種要適當稀疏,做到缺2補1,缺3補2,缺4補3。

中耕鬆土

對露地行早中耕鬆土能儘早消除播種時機械行走和人員踩踏形成的板結,能降低土壤溼度減輕苗期病害,能提高地溫促進棉苗早發育。在每次降雨過後要適時中耕鬆土,使土壤疏鬆層保持疏鬆,土壤溫度、空氣、水分、養分得到較好調節,促進根系生長快、扎的深、分佈廣,成為發達的根系,增強吸收水分、養分和抵抗外界不良條件的能力,實現壯苗早發。露地行中耕深度以8~10cm為宜,中耕次數不宜過勤,經常保持地面無雜草、不板結、表土較為疏鬆即可。

早防病棉花在現蕾之前所發生的病害統稱為苗期病害,這個時期營養面積較小,根系尚不發達,在遇到低溫陰雨天氣時,病菌極易感染,輕者棉苗生長弱小,重者造成大面積死苗。從歷年發病情況看,立枯病、炭疽病、紅腐等最為突出,這些病種發病早、傳播快、危害重,必須高度預防。在防苗病方面要突出一個"早"字和一個"防"字。

所謂早,就是在未發病之前實行噴藥。"防"字當頭,就是體現出防病不見病,要有防的意識才能在"早"字上體現出主動性。如果等到見病後治病,會加大防治成本、費工多、弱苗多、易早衰、影響最終產量。

三片真葉之前噴藥不少於兩次,第一次是在齊苗時,噴灑80%乙蒜素,兌成2000倍溶液噴霧,第二次是在1~2片真葉期間,用70%惡黴靈3500倍液噴霧。氣溫變化較大時,應噴灑營養壯苗的藥劑。

早治蟲棉花苗期蟲害較為嚴重,不同的危害時間和危害方式,給棉苗生長帶來較大影響,也對田間防治帶來一定難度。害蟲的發生有的傳播病毒、有的影響棉長推遲發育,還有的失去生長點變成公棉花、或是斷莖造成無頭棵。例如,小薊馬在棉田發生較早,該蟲活動敏捷,怕光,不易被人發現,主要危害棉苗生長點,它危害棉苗生長點後,棉苗只留下兩片肥大的子葉不能再生長。

棉蚜蟲在棉田發生也較早,它繁殖快、食量大、危害重,經蚜蟲危害的棉苗,輕則葉片皺縮影響棉苗生長推遲發育,重則葉片脫落死苗。盲蝽蟓也是以危害棉花生長點等幼嫩部分為主的害蟲,危害後的棉花有的變成多頭棉無序生長,有的葉片呈網狀影響光合作用。地老虎更是一種破壞性大的地下害蟲,習慣晝伏夜出,白天不易被人發現,尤其是二齡以後的大齡幼蟲,夜間活動猖獗,專門咬斷莖稈,一夜可破壞2~4棵棉苗,地老虎破壞後的棉田往往補救難度大。

無論哪類害蟲都要高度重視防治,防治棉蚜蟲、小薊馬、盲蝽蟓、紅蜘蛛可用50%抗蚜威可溼性粉劑1000倍液或10%吡蟲啉2000倍液進行噴霧防治。防治地老虎低齡幼蟲時,可用20%速滅殺丁1500~2000倍液或50%辛硫磷1500倍液噴霧。如果防治地老虎大齡幼蟲,可用毒餌殺蟲法:

炒香的麥麩或棉仁餅5公斤,用50%辛硫磷50毫升加入1公斤水,噴拌均勻,傍晚撒入行間。

消滅大小苗

俗話說大苗欺小苗,小苗不結桃,意思是說大苗形體大,有較強的爭光、爭營養優勢,而弱苗處於劣勢條件下越是被動,兩者差距越是拉大,形成這樣的群體結構不會獲得理想產量。因此,棉田管理上要早動手對小苗施用偏心肥,用0.5%~1.

0%尿素水溶液或【碧卡菌肥】3-5公斤每畝灌根(苗較小時用低濃度)。

蕾期管理

棉花蕾期是指現蕾至開花這一段時間,一般棉田從6月上旬至7月上旬。此期間棉株生長最快,是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並進時期。但以營養生長佔優勢,以擴大營養體為主。

正常生長的棉株,株高平均日增量初蕾期為1-1.5釐米,盛蕾期2釐米左右,約3天出現一個果枝,果枝上5-7天出現一個果節,進入花鈴期常遇乾旱,現蕾至盛蕾日增長量為1釐米,不宜超過1.5釐米,盛蕾至初花為2-2.

5釐米,不宜超過3釐米,風花時株高達50-60釐米。

施肥:蕾期施肥既要滿足棉花發棵,搭豐產架子的需要,又要防止施肥不當,造成棉花徒長。因此要根據苗子的長勢施用。

對長勢弱的棉苗,採用病苗10-15釐米偏施,多施,提高蕾期的生長整齊度,同時注意噴施【碧卡葉面肥】。

2. 澆水:蕾期一般雨量偏小,易乾旱,特別是底墒不足的棉田,適量澆水,對提高產量有重要作用。

對高產棉田容易徒長,應適當推遲澆水時間,有利棉株穩長,促根下扎,增強抗旱能力,如遇乾旱年份,澆水時一定要控制水量,最好採用小水隔溝澆,切忌大水漫灌。

3. 中耕:蕾期中耕可起到抗旱保墒、抑制雜草、促根下扎、提高地溫、生長穩健的作用。

4. 揭膜培土:進入盛蕾期後應及時揭膜,促根下扎,提高抗逆性。

吐絮期的管理

棉花從開始裂鈴吐絮到吐絮收花結束的時間段稱為吐絮期。冀南一般棉田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進入吐絮期,此期田間管理的重點是保根、保葉、促早熟、防早衰,具體做法是:

① 繼續搞好整枝打杈。加強棉花後期整枝,能改善田間通風透光條件,減少養分消耗,有利於增結秋桃,提高鈴重,促進早熟,並可減少爛桃。整枝的主要任務是:

減去棉株下部老葉和空果枝,並打掉果枝群尖。對於枝葉繁茂、密度偏大的棉田除整枝外,還應在雨後趁土壤溼潤時採取推株並壟的措施,即將相鄰的兩行棉花推並在一起,呈"八"字形,這樣使並在一起的棉花兩側及行間地面都可得到充足的陽光照射,起到通風透光、增溫降溼的作用,以促進吐絮,減少爛鈴。

② 堅持中耕鬆土。俗話說"棵衰根先衰、防衰抓保根",由於棉田後期土壤板結,影響根的呼吸、養分的吸收及土壤微生物的代謝,應中耕鬆土,以達到保根防早衰的目的,但中耕不宜過深,以免傷根,一般中耕3~5釐米即可。

③ 噴施葉面肥防早衰。由於後期溫度較低,根的吸收能力較差,應噴施葉面肥,達到保葉增產的目的,一般每畝噴施60倍液的尿素溶液或1000倍液的【碧卡磷酸二氫鉀】溶液,每隔7~10天噴1次,連續噴3~4次。

④ 做到"旱能澆、澇能排"。棉花吐絮期雖然需水不多,但適宜的水分仍是提高產量和品質的保證,因此要旱能澆、澇能排。澆水時要小水溝灌,避免大水漫灌,遇澇要及時排水。

⑤ 加強病蟲害防治。棉田後期主要害蟲有:盲椿象、蚜蟲、棉鈴蟲。

盲椿象可用辛硫磷、馬拉硫磷、銳勁特交替使用;棉蚜可用高深吡蟲啉、啶蟲脒噴霧防治;棉鈴蟲菊酯類、甲維鹽高氯噴霧防治。防治時間一般掌握在上午9點前、下午5點後。

⑥ 化學催熟。對晚熟棉鈴較多、不能適時吐絮的棉田,可採用乙烯利催熟,一般噴藥後3~5天氣溫保持在20℃以上或枯霜前15~20天晴天噴霧(即常年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一般畝用40%乙烯利水劑300~800倍液60公斤,噴霧重點是棉株上的青鈴。

⑦ 適時採收。棉花從開裂到收摘以5~7天為宜。過早色澤差、品質低,過晚則纖維強度下降。採摘時應注意分開爛鈴棉、蟲蛀棉和僵瓣棉。

新疆種植棉花歷史,新疆種植棉花的有利條件和不利條件是什麼

目錄目錄棉花 棉花 棉花進入9月以後,由吐魯番往南經庫爾勒 阿克蘇 喀什直到和田,或北上經瑪納斯 石河子 烏蘇直至博樂,到處都可看見在廣闊的田野裡盛開著一片雪白的銀花,把戈壁綠洲相襯得格外明麗,這就是有名的新疆棉花。新疆是我國最早植棉的地區之一。古代我國內地稱棉花為 白疊 織貝 或 吉貝 今日新疆維...

棉花的種植技術,如何種植棉花

1 深耕 冬耕能減少病菌 病害 蟲害。春耕要早,增加日照好拿苗,深耕增加抗病能力 苗期早發 根深葉茂。2 科學施肥 施足底肥,以有機肥為主,花鈴期及時追肥,注意滿足磷鉀肥。3 墒情是出苗的關鍵 冬灌或春灌。水是生命的源泉,也是植物出苗的關鍵,水分足,墒情好 保苗全。4 適時播種 播種出苗的最佳溫度是...

怎樣種植棉花?棉花必需施什麼肥?

1 拌種 施底肥 覆蓋棉花生長髮育快,結鈴多,產量高,需肥量大。為使其植體發育健壯,必須有良好的土壤條件和營養條件,定植前整地要細,施足基肥,澆透水,排灌方便,選好優良品種,搞好拌種處理,整地下種後,要用新高脂膜噴施土壤表面,並起壟蓋膜,可保肥保墒,能驅避地下病蟲,隔離病毒感染,不影響萌發吸脹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