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侯民俗園讚美詩

2021-05-29 23:09:58 字數 6386 閱讀 2106

1樓:玄秋

刺巴郡守詩

【漢】無名氏

狗吠何喧喧,有吏來在門。

披衣出門應,府記欲得

版錢。語窮乞請期,吏怒反見

權尤。旋步顧家中,家中無可為。

思往從鄰貸,鄰人言已匱。

錢錢何難得,令我獨憔悴。

白話譯文

門外的狗叫聲為什麼大而雜?原來是有官吏急凶凶來到了我家門。

我不敢怠慢,急忙披衣出門應酬官吏,他是郡府來的官吏,命令我把應納的錢快快繳上。

我不斷乞求:家裡無錢糧,能否寬限幾日?怎想官吏發怒,反而逼迫的更加凶狂。

我沒有辦法,只好轉身回到家中,東尋西覓,但錢糧終無所獲,實在無法可想。

想一想只好去鄰家借貸,誰想鄰家告訴我:他自己也是一貧如洗。

錢錢錢呀,怎麼如此難得?讓我只有憔悴心傷。

《刺巴郡守詩》是漢桓帝時巴郡人民因為苦於重賦所寫的一首譏刺太守的詩。該詩採用白描的手法,沒有華麗的詞藻,點面結合,以事實說話,深刻地反映了巴郡守橫徵暴斂的**和勞動人民的貧困及怨憤。

但願能幫到您!

中國有哪些傳統民俗文化

2樓:聖誕老東東

中國傳統民俗文化有猜燈謎、貼春聯、畫燈籠、京劇、花燈報元夜、踩高蹺、舞龍、舞獅等。具體介紹以下幾種:

1、猜燈謎

猜燈謎又稱打燈謎,是中國獨有的富有民族風格的一種傳統民俗文娛活動形式,是從古代就開始流傳的元宵節特色活動。每逢農曆正月十五,中國民間都要掛起彩燈,燃放焰火,後來有好事者把謎語寫在紙條上,貼在五光十色的彩燈上供人猜。

2、貼春聯

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挑漂亮的紅春聯貼於門上,辭舊迎新,增加喜慶的節日氣氛。春聯的另一**是春貼,古人在立春日多貼「宜春」二字,後漸漸發展為春聯,表達了中國勞動人民一種辟邪除災、迎祥納福的美好願望。

3、京劇

京劇,曾稱平劇,中國五大戲曲劇種之一,場景佈置注重寫意,腔調以西皮、二黃為主,用胡琴和鑼鼓等伴奏,被視為中國國粹,中國戲曲三鼎甲「榜首」。

京劇走遍世界各地,分佈地以北京為中心,遍及中國,成為介紹、傳播中國傳統藝術文化的重要媒介。在2023年11月16日,京劇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4、踩高蹺

踩高蹺,是中國傳統民俗活動之一。踩高蹺俗稱縛柴腳,亦稱「高蹺」、「踏高蹺」、「扎高腳」、「走高腿」,是我國北方民間盛行的一種群眾性技藝表演,多在一些民間節日裡由舞蹈者腳上綁著長木蹺進行表演。

5、舞獅

舞獅,是中國優秀的民間藝術,每逢佳節或集會慶典,民間都以舞獅來助興。舞獅有南北之分,南方以廣東的舞獅表演最為有名。獅子是由彩布條製作而成的,每頭獅子有兩個人合作表演,一人舞頭,一人舞尾。

表演者在鑼鼓**下,裝扮成獅子的樣子,做出獅子的各種形態動作。

3樓:夏信昂琬

中國有四個民俗文化繁盛地

北京天橋、天津三不管、上海大世界、南京夫子廟.

中國的傳統節日有農事節日、祭祀節日、紀念節日、慶賀節日、社交遊樂節日之分。具體分為春節、元宵元、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等等。

傳統節日有農事節日、祭祀節日、紀念節日、慶賀節日、社交遊樂凶日之分。傳統節日的起源,有人把它歸為下述幾大類:一是起源於原始的祭祀活動,如春節祭灶君、清明祭祖、端午祭龍、祭屈原、等等。

二是起源於宗教活動;三是起源起農事活動,清明、十日朝、冬至等;四是起源於社群的娛樂活動活動,如端午之龍舟競渡,是西周就已有的社群娛樂活動;五是起源於重大的歷史事件。本書的宗旨是讓廣大讀者能夠對此有一些瞭解,使我們的傳統文化能夠得到繼承和發揚。

4樓:大亮畢雀

端午節吃粽子

中秋節吃月餅

春節貼對聯、拜年、吃元寶

5樓:譚工

中華傳統文化首先應該包括思想、文字、語言,之後是六藝,也就是:禮、樂、射、御、書、數,再後是生活富足之後衍生出來的書法、**、武術、曲藝、棋類、節日、民俗等。傳統文化是我們生活中息息相關的,融入我們生活的,我們享受它而不自知的東西。

中華傳統文化應包括:古文、古詩、詞語、樂曲、賦、民族**、民族戲劇、曲藝、國畫、書法、對聯、燈謎、射覆、酒令、歇後語等;傳統節日(均按農曆)有:正月初一春節(農曆新年)、正月十五元宵節、四月五日清明節、清明節前後的寒食節、五月五日端午節、七月七日七夕節、八月十五中秋節、臘月三十除夕以及各種民俗活動等;包括傳統曆法在內的中國古代自然科學以及生活在中國的各地區、各少數民族的傳統文化也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

民俗的功能

6樓:匿名使用者

一、教化功能

指民俗在人類個體的社會化文化過程中所起的教育和模塑作用。

二、規範功能

指民俗對社會群體中每個成員的行為放肆所具有的約束作用。

三、維繫功能

指民俗統一群體的行為與思想,使社會生活保持穩定,使群體內所 有成員保持向心力與凝聚力。

四、調節功能

指通過民俗活動中的娛樂、宣洩、補償等方式,使人類社會生活和心裡本能得到調劑的功能。

7樓:匿名使用者

民俗的功能就是能夠激發公民們的熱情,也能夠激發公民們主動的進行積極參與。

8樓:匿名使用者

民俗的文化功能:

首先說民俗的功能和特徵是什麼?民俗學是一門研究民間風俗習慣及其它生活文化傳承的社會科學。

在2023年英國學者湯姆斯(w.j.thoms)首先採用folklore一詞,把民俗學定義為關於民眾知識的學問。由於民俗現象的普遍存在,因此,民俗學遂在世界各國比較普遍地得到承認和發展。

中國歷史上有關各類風俗的資料記錄和理性認識,悠久而又深厚,而現代科學意義的中國民俗學,卻是在本世紀初葉受西方學術思想的影響產生的,它也是「五四」新文化運動的一個構成部分。

現在,民俗學的研究範圍,隨著時代的發展越來越廣泛,在有的國家已經擴充套件到民間社會及文化生活的所有領域,包括各種民間的生產慣習、社會組織及制度、行為規範、精神事象(包括信仰、倫理觀念、知識、民間文藝創作)等。在現代社會科學的體系中,民俗學具有不可替代和引人注目的地位、作用。 民俗學的研究物件及社會生活裡的種種民俗文化現象,大體具有以下特點:

它們是社會性和集體性的,一般要經過民眾的認同和長期實踐,才能成為風俗;它們大多以型別或模式的形態存在;它們在時間上具有傳承性,空間上具有擴充套件性。上述特點使得民俗現象能夠顯著地區別於社會生活中那些個人的和暫時性的現象。

民俗文化現象是適應一定的社會生活,首先是物質的生活和相應的社會心理需要而生成、傳播和繼承的;同時它也在社會生活中發揮相應的功能,即主要在於規範、便利和調節人們的社會生活,使之得以鞏固和發展。即便一些在以後失去原來意義的風俗,往往也能夠以某種變通的方式被保留下來,在生活中發揮一定的作用,滿足人們的社會與文化需求。

研究各種民俗文化現象,將有助於對社會歷史傳統的梳理與展示,有助於對民眾實際生活及其觀念、心理的考察與理解,從而促進社會的進步和文化的繁榮發展。 現代民俗學的研究注重實證,要求開展田野實地調查以獲得研究的基本依據,包括蒐集在民間儲存、記憶、變通運用的各種民俗資料,觀察和體驗民眾實際生活。

同時,至少在中國還應結合已有文獻資料進行分析。民俗學研究強調對民族或地方的生活文化進行客觀描述,也對其形成及演變規律、內外部關係和性質特徵等作出解釋。由於研究的內容比較廣泛和需要有多種觀察角度,因此,亦經常借鑑相關學科的資料、理論和方法。

民俗學尤其和社會學、文化人類學、歷史學、語言學和文藝學等之間具有密切的關聯。

民俗是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人民在長期生活中逐步形成的風尚、禮節、習慣的總和。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五千年曆史長河孕育出極為豐富多彩的民俗文化。然而,民俗所具備的教育功能,長期以來卻常常被忽視,尤其是如今的青少年對我國傳統民俗文化方面的知識十分貧乏。

造成民俗文化缺失的主要原因,一是社會經濟的轉型對民俗文化的衝擊;二是外來文化的輸入對民俗文化的滲透;三是大眾傳媒的興起對民俗文化的擠壓。而另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學校教學對民俗文化的冷落。

長達幾十年的應試教育使學校教育,尤其文史學科教學長期處於對課本知識點的死記硬背,漠視對學生人文素養的培養。缺乏中華民族傳統文化藝術的薰陶,缺乏對中華民族民俗文化應有的瞭解,從而導致了當前一代青少年民俗觀念的淡漠、民俗知識的匱乏、民俗修養的欠缺、以及整體人文素養不高的現狀。

青少年時期是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重要階段。自古以來,我國就特別注意民俗文化中所具有的教化作用,這種教化就是運用民俗文化所具有的約束力,對民眾個體進行教育和規範,以擯棄陋習,發揚良好風氣。

孔子說:「移風易俗,莫善於樂;安上治民,莫善於禮。」其中所滲透的就是民俗文化在社會安定和控制中的作用。

荀子說: 「論禮樂,正身行;廣教化,美風俗。」這就是強調要利用民俗文化,塑造某個民眾群體所認同的高尚的個人品質和行為。

所以,對於青少年學生,民俗文化教育有著其他學科教育不可替代的作用。將民俗文化的精華轉化為學生的認識,並以此引領他們的行動,對培養他們的優良道德品質非常重要。

將民俗文化納入學校教育,可以使學生瞭解到中華民族的風尚、禮節、習慣,並可以在此基礎上使他們正確認識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特別是其精華——傳統美德。我們應以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和「律己修身」「仁愛孝悌」「誠信好禮」「精忠報國」「天下為公」「自強不息」等傳統美德,來幫助學生學會做人、處世,培養他們的民族精神,提高他們的素質。

加強民俗教育,有助於培養青少年的審美意識。民俗是社會、集體的創造,紮根於人民生活的土壤之中,具有深厚的群眾基礎,在某個民俗或地區的民俗中,一般都保留了該族或該地區人民的好惡感情和審美情操。能傳承至今的民俗,經受住了時間的考驗,有不少美的東西。

在民俗教育中加強這一方面內容,可以幫助學生認識先人的審美觀,進而增強其審美意識。如介紹端午節賽龍舟,蒙古族賽馬,苗族鬥牛、跳蘆笙等具有競技性質的民俗,可以使學生透過活潑、生動的民俗活動,看到各族人民對積極健康生活的追求。

中國民俗文化豐富多彩、博大精深,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最有生命力的一支,是民族凝聚力和精神文明的動力,用民俗文化教育青少年重新樹起民族文化的旗幟,可以培養和激發他們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肩負起傳承和發揚中華民族五千年燦爛文化的歷史使命。

民俗,是依附人民的生活、習慣、情感與信仰而產生的文化。

由於民俗文化的集體性,說到底,民俗培育了社會的一致性。民俗文化增強了民族的認同,強化了民族精神,塑造了民族品格,集體遵從,反覆演示,不斷實行,這是民俗得以形成的核心要素。

關於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定義:

關於非物質文化遺產遺產的界定,是近幾年學術界頗有爭議的問題。以往這個問題似乎並沒有多少疑義不是問題。因為再此之前,中國民俗學界或民間文化界一直在使用「民俗」、「民俗文化」、「民間文化」、「民族民間文化」等概念。

現在突然出現一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學術名稱,而且這一名詞變得十分時髦,許多高等院校和研究機構紛紛改名,成立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所,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有的提出要建立非物質文化遺產學學科等。其實在我看來,這是換湯不換藥,貼時髦的標籤。

如同前些年,人類學熱起來,許多學科緊跟形勢,在學科前冠以人類學,如人類學社會學、人類學民族學、人類學民俗學等等。人們不禁要問,這些是什麼學科呢?究竟是社會學、民族學、還是民俗學,有必要加人類學壯其門面嗎。

說到底我們從事這些學科研究的人有點心虛,缺乏自信。

不敢承認民俗學或民間文化學是一門獨立的學科。其實,非物質文化遺產就是指我們以往熟悉和研究的民間文化、民俗文化。「非物質文化遺產」和「民俗」、「民間文化」的概念是可以互相置換的。

有人認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概念比「民俗」、「民間文化」的概念包含的內容要豐富,要寬泛。我認為並非如此。相反「民俗」和「民間文化」的研究物件比非物質文化遺產更廣。

一個簡單的道理是,民俗學研究的不止是非物質文化遺產,他還包括了物質文化遺產。物質民俗、社會民俗、精神民俗都是民俗學研究的物件。這樣的看法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文化多樣性宣言》的精神並不矛盾。

2023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巴黎召開的第25屆總會上通過的《關於保護傳統文化與民間創作的建議》所指的是「傳統文化與民間創作」。在《人類口頭及非物質遺產代表作宣言》中採用了「口頭及非物質文化遺產(oral and intangible heritage)」這一表述方式,這和「民間創作」、「傳統的民間文化」本質上有什麼區別嗎,可以說內容是完全一致的。

這樣看來「非物質文化遺產」和中國傳統的「民俗」概念是完全可以互相置換的。如果我們再來看口頭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物件,更能說明這一問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表的《人類口頭及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宣言》提及口頭及非物質遺產的定義:

「口頭及非物質遺產是指來自某一文化社群的全部創作,這些創作以傳統為依據、由某一群體或一些個體所表達並被認為是符合社群期望的,作為其文化和社會認同感的表達形式,其準則和價值通過模仿或其它方式口頭相傳。

它的形式包括:語言、文學、**、舞蹈、遊戲、神話、禮儀、習慣、手工藝、建築藝術及其它藝術。除此之外,還包括傳統形式的聯絡和資訊」。

很明顯這一定義包含了民間傳承的物質的和非物質的一切民間文化或民俗文化,不同的是這種文化的創造者,也就是說在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創作主體上,比我們以往所說的「民」(主要指農民、市民)要廣泛的多。

歷來關於學術概念的界定,是一個複雜的問題。民俗學學科的發展有100多年的歷史。關於「民俗」的定義不下幾十種,至今還在爭論不休,我們遵存哪一種?

概念界定是必要的,但研究不能單純從概念出發,要從實際出發。

新編讚美詩400首,基督教新編讚美詩400首下載

行行重行行 古詩十九首 行行重行行,與君生別離 相去萬餘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長,會面安可知?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 相去日已遠,衣帶日已緩 浮雲蔽白日,遊子不顧反 思君令人老,歲月忽已晚 棄捐勿複道,努力加餐飯 教新編讚美詩400首 我信耶穌靈魂得永生,一生一世跟隨主。感謝主!我是 徒,想學四首...

歐亨利小說警察與讚美詩全文,《警察與讚美詩》(歐亨利)全文

世界就是這麼搞笑,你想做好人的時候確讓你成了最壞的壞人!警察與讚美詩 歐亨利 全文 求歐亨利 警察與讚美詩 全文 警察與讚美詩 美 歐 亨利 著 潘明元 譯 索比急躁不安地躺在麥迪遜廣場的長凳上,輾轉反側。每當雁群在夜空 中引頸高歌,缺少海豹皮衣的女人對丈夫加倍的溫存親熱,索比在街心公園 的長凳上焦...

求《警察和讚美詩》原文,求歐亨利《警察與讚美詩》全文

警察與讚美詩 美 歐 亨利 著 潘明元 譯 索比急躁不安地躺在麥迪遜廣場的長凳上,輾轉反側。每當雁群在夜空 中引頸高歌,缺少海豹皮衣的女人對丈夫加倍的溫存親熱,索比在街心公園 的長凳上焦躁不安 翻來覆去的時候,人們就明白,冬天已近在咫尺了。一片枯葉落在索比的大腿上,那是傑克 弗洛斯特 的卡片。傑克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