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什麼樣的社會,什麼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2021-05-16 11:44:15 字數 4473 閱讀 2264

1樓:我很無聊

關於什麼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至今還沒有一個

公認的,權威的定義。依據十六屆四中全會《中共**關於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決定》、十六屆六中全會《中共**關於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的相關精神界定,我對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定義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社會主義國家的全體人民都能夠各盡其能、各得其所、共建共享、和諧相處的社會,是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

對於和諧社會的這一界定,可以從兩個基本方面理解:

一是從社會人際關係看,在全體人民之中,在社會不同階層、不同群體、不同黨派、不同民族、不同信仰、不同所有制的人士中,人們能夠充分發揮自身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而且由於在人民內部之間不存在根本的利害衝突,因而全體人民能夠各盡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諧相處。這裡值得注意的是,我們強調和諧相處是在人民內部,至於對極少數敵對分子,即便我們想和諧相處也不可能做到和諧相處,這些敵對分於唯恐天下不亂,採取恐怖手段,我們對他們只能「露頭就打,毫不留情,不能手軟」。

二是從社會矛盾狀況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並不是不存在社會矛盾,而是非對抗性矛盾佔主體地位、起著主導作用的社會,而且這些矛盾由於不是處於對抗和衝突之中,完全可以通過和平的、民主的、自我調解的非對抗形式解決,因而矛盾各方能夠互相促進,良性執行,和諧共存,共同發展。

第一,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物質財富相對寬裕的社會。

物質財富的生產是人類社會賴以存在和發展的基礎,而物質財富的相對寬裕則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首要的前提和基礎。正如馬克思所指出:物質財富的生產,是一切人類生存的第一個前提。

貧窮不是社會主義,在貧窮的基礎上更不會建成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改革開放以來,我們批判了離開生產力發展抽象談論社會主義的歷史唯心主義,今天,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歷史程序中,我們仍有必要批判和防止離開生產力發展抽象談論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歷史唯心主義傾向。現在有人認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就不能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了,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就會造成社會發展的不和諧。

這種觀點是完全錯誤的。事實上是,我們只有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把發展生產力作為根本任務,努力創造更多的物質財富,才能為解決發展不和諧的矛盾創造必要的條件。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必須切實抓好發展這個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實踐告訴我們,無論在任何時候,我們都要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動搖、不放鬆,集中力量把經濟搞上去,只有實現又快又好的發展,不斷增強綜合國力,解決各種發展中的各種不和諧問題才有雄厚基礎,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才有現實可能,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才有根本前提。

第二,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追求公平正義的社會。

追求公平正義是人類社會發展的一種進步的價值取向,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形成的重要前提和基本條件。這裡的公平不僅指的是經濟公平,而是廣泛地涉及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例如分配的合理、機會的均等、權利平等和司法公正,因而具有多方面的含義。

追求公平正義是實現社會和諧的前提,沒有公平正義,就沒有和諧。

首先,公平正義是現代社會進行制度安排和制度創新的重要依據。在進行制度安排和制度創新的過程中,只有遵循公平和正義的規則,才能取得社會各個階層的共識和認同,才能使出臺的措施獲得最廣泛的社會支援,因而也才能使廣大人民群眾共同建設和諧社會。

其次,公平正義是協調社會各個階層相互關係的基本準則,在調節社會各階層的不同利益和矛盾中,只有遵循公平和正義的原則,使絕大多數社會成員都受益,才能取得社會不同利益群體的廣泛支援和接納,才能有效地整合社會各種資源和力量,實現全社會的團結與合作。

再次,公平是一個社會具有凝聚力、向心力和感召力的道義源泉。在為實現國家的整體目標而奮鬥的過程中。只有遵循公平正義原則,才能體現一個政權的合理性和合法性,才能使廣大人民群眾看到希望,並自覺自願的為之奮鬥和獻身。

公平與正義是直接關係到全體人民的經濟權益和政治權益的重大問題。堅持公平和正義,才能使社會不同利益群體各盡其能、各得其所,和諧相處。各級**組織和權力機構只有堅持公平和正義;才能得到人民群眾的衷心擁護,幹群關係才會融洽。

就此而言,如著名政治學家羅爾斯所指出,社會公正是一個國家的公民和平相處的政治底線,這對社會主義國家同樣是適用的。而且。由於共產黨人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執政理念,社會主義社會理應是比資本主義更加註重公平和正義的社會。

第三,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安定有序的社會。

這裡安定是相對混亂而言的,有序是相對無序而言的。安定是經濟、政治、社會的平穩和安定狀態,混亂是社會的動盪和不安定狀態,有序是社會的組織程度較高的有秩序狀態,無序是社會的無**、無組織的無秩序狀態。

一個社會安定有序,本身就是不同利益群體各盡其能、各得其所義和諧相處的表現。反之,一個社會如果處在動盪不安,混亂無序的狀態,本身就是社會不同群體矛盾激化的表現,是社會衝突得不到化解的結果。在混亂無序的狀態下,社會不同群體不同成員人人自危,相互猜忌,離心離德,一盤散沙,這種狀態下社會不僅不可能是和諧的,而且也根本沒有條件談到發展。

因此,社會要和諧,首先要穩定。

安定又必須是全面地、動態的安定。所謂「全面」,就是是指安定包括政治安定、經濟安定、社會秩序的安定以及人心安定等幾個相互聯絡,相互作用的方面。政治安定是整個社會安定的核心;經濟安定是整個社會安定的基礎;社會秩序正常是政治安定和經濟安定的必要條件;人心安定是社會安定的綜合體現。

所謂「動態」,是指這種安定不是在封閉、靜止狀態下的安定,而是在資訊開放和社會進步中的穩定。實現全面、動態的安定,要不斷解決社會矛盾和社會衝突,不斷克服社會各種不安定因素,在社會發展與進步的動態平衡中實現安定。

當然,僅僅安定還不構成和諧,安定還要和有序相結合,才能構成和諧。因為,在無**、無組織的無序狀態下,公平與正義就會無人伸張,社會矛盾就不能及時地調節和化解,不同利益群體就不能彼此相安無事、和諧相處。只有處在組織程度較高的狀態下,通過社會組織各司其職,各盡其能,才能使有著不同利益和要求的群體和個人各得其所,和諧相處。

慈善組織在發達國家一般都有十幾萬個,而我國只有1000多個,在發達國家慈善組織掌握的經費高達gdp的10%(美國9%),而我國只有gdp的0.5%。

再如自願者組織,在澳大利亞參加各種自願者組織的人占人口的20%。在新南威爾士州,專門的消防人員只有2600多人,但參加火災消防的自願者人數高達7萬人。

第四,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民主法治社會。

民主和法治是人類社會發展過程中形成的有益的政治文明成果,是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目標,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內在要求和制度保障。

一般說來,民主就是「人民的統治」,即人民管理國家事務。廣義地說,「民主是指在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實行按照多數人的意志決定問題的社會活動機制,狹義地說,民主是指少數服從多數的國家政治制度。過去我們說,沒有民主就沒有社會主義,沒有民主就沒有社會主義現代化,現在我們還要補充說,沒有民主就沒有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因為只有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民主制度,擴大公民的政治參與,推進人民依法實行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保證全體人民享有廣泛的權利和自由,保障資訊溝通渠道的暢通,才能形成既有統一意志又有個人心情舒暢的生動活潑的政治局面,才能形成既有對多數的服從又有對少數的保護這樣一種各得其所又和諧相處的社會狀態。

法治是一種貫徹法律至上,嚴格依法辦事的治國原則和執政方式,它要求把法律作為治理國家和管理社會的最高權威,作為約束所有社會成員的根本規範。法治的根本目標是維護社會的公平正義,因為法治與人治是對立的;法治的對立物是人治。只有實行法治,做到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障社會成員依法享有的平等權利,才能實現社會的公平和正義。

只有實行法治,通過法律程式和法律手段解決社會糾紛和矛盾,才能保證社會公正。只有實行法治,堅持依法行政,把解決社會矛盾和衝突納入法制化的軌道,並嚴格按照法定許可權履行職責、行使權力,而不是採取「群眾運動」和「群體**」的方式,才能防止杜會矛盾激化為對抗和衝突,從而保證社會的穩定有序;只有實行法治,使社會成員的民主權利制度化、法律化,才能引導人民群眾通過法定程式表達自己的利益訴求,通過合法手段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才能保證確保民主的實現。

物質財富相對寬裕、追求公平與正義、社會穩定有序、實行民主法治,這些都是構建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必要條件,也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基本特徵,而且這些條件又是隨著社會主義本身的發展而不斷髮展的,不會停留在一個水平上。當前,我國還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雖然已經具備了實現這些基本條件的可能,但無論就那一方面而言都還存在較大差距,或者說,我們現在構建的和諧社會還只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和諧社會,不論是在和諧的程度還是和諧的水平上,都需要在發展中不斷提高和完善。只有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一切從實際出發,自覺按規律辦事,立足當前、著眼長遠,量力而行、盡力而為,有重點分步驟地持續推進,才把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大現實課題抓緊抓好。

(作者系**黨校哲學教研部主任、博士生導師)

什麼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2樓:匿名使用者

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應該是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這些基本特徵是相互聯絡、相互作用的,需要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程序中全面把握和體現。

3樓:匿名使用者

什麼是「社會

主義和諧社會」?

可以從廣義和狹義的區別上來理解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與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相併列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這是狹義的。包括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在內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則是廣義的。

正因為這樣,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民主政治、先進文化既是並列關係,又是包含關係。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艱鉅複雜系統工程,其中採取的主要措

1.扭轉copy 財力過分向上集中的態勢 2 繼續加強反腐敗 反賄賂的力度 3 完善個人所得稅制度,加強稅收執法力度 4 改變農村的落後面貌 5.促進城市化,改變就業結構 6.變 人口大國 為 人力資源 大國 7.建立全民的節約型社會 措施 措施一 和諧社會 就是說社會系統中的各個部分 各種要素處於...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要遵循什麼原則

第一,必須堅持以人為本。這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第二,必須堅持科學發展觀。這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工作方針。第三,必須堅持改革開放。這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主要動力。第四,必須堅持民主法治。這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保證。第五,必須堅持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的關係。這是構...

如何準確把握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科學內涵

基本原則 第一,必須堅持以人為本。這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第二,必須堅持科學發展觀。這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工作方針。第三,必須堅持改革開放。這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主要動力。第四,必須堅持民主法治。這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保證。第五,必須堅持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的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