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這則寓言諷刺了什麼現象,《驢和狼》這則寓言諷刺了什麼人寓意

2021-05-30 14:10:18 字數 4362 閱讀 9144

1樓:匿名使用者

1、諷刺了那些像狼一樣的人-再狡猾的狼,也躲不過聰明的獵手。2、禽獸的欺騙手段不過如此,只是增加笑料罷了。

《驢和狼》這則寓言諷刺了什麼人?寓意?

2樓:匿名使用者

驢在牧場上吃草,看見狼向他衝來,便裝出瘸腿的樣子。狼來到跟前,問驢是怎麼瘸的。驢說:

"過籬笆的時候,紮了腿。"勸狼先把刺拔出來,然後吃他,免得吃的時候卡住喉嚨。狼信以為真,便舉起驢腿,聚精會神地察看。

驢用蹄子對準狼的嘴一踹,把狼的牙齒踹掉了。狼吃了苦頭,說道:"我真是活該!

父親教我當屠戶,我為什麼偏要行醫呢?"

這則故事首先歌頌了驢的機智聰明,其次諷刺了狼改變自己的本性去做"醫生"這就會害了自己。所以我們在生活中經常聽到這樣的話,"上天要你做屠夫,你卻去做醫生"。

做了自己不該做的事,總會後悔的。

3樓:樊君

其實驢才是壞人 狼想變好 變成醫生 但是這種思想被驢一腳踹沒了

《狼》中 概括狼的形象,並說說這則故事諷喻了什麼

4樓:曉龍修理

狼的形象:貪婪、狡詐、**。這則故事諷喻像狼一樣的惡人,不論怎樣狡詐,終歸要失敗。

清·蒲松齡《狼》原文:

有屠人貨肉歸,日已暮,欻一狼來,瞰擔上肉,似甚垂涎,隨尾行數裡。屠懼,示之以刃,少卻;及走,又從之。屠無計,思狼所欲者肉,不如姑懸諸樹而早取之。

遂鉤肉,翹足掛樹間,示以空擔。狼乃止。屠歸。昧爽,往取肉,遙望樹上懸巨物,似人縊死狀。大駭,逡巡近視之,則死狼也。

仰首細審,見狼口中含肉,鉤刺狼顎,如魚吞餌。時狼皮價昂,直十餘金,屠小裕焉。緣木求魚,狼則罹之,是可笑也。

白話釋義:

一個屠夫賣完了肉回家,天色已經晚了。(在這時,)突然出現了一匹狼。狼不斷的窺視著屠戶帶著的肉,嘴裡的口水似乎都快要流出來了,就這樣尾隨著屠戶走了好幾里路。

屠夫感到(很)害怕,於是就拿著屠刀來(比劃著)給狼看,狼稍稍退縮了幾步,(可是)等到屠夫繼續朝前走的時候,狼又跟了上來。屠夫沒辦法了,於是他在心裡想,狼想要的是肉,狼想要的是肉,不如把肉掛在樹上(這樣狼夠不著),等明天早上(狼走了)再來取肉。

於是(屠夫)就把肉掛在鉤子上,踮起腳(把帶肉的鉤子)掛在樹上,然後把空擔子拿給狼看了看。狼才停下來(不再跟著屠夫了)。屠夫就(安全地)回家了。

第二天拂曉,屠夫前去(昨天掛肉的地方)取肉,遠遠地就看見樹上掛著一個巨大的東西,就好像一個吊死在樹上的人,(屠夫)大吃一驚。(他)小心地(在四周)徘徊著向樹靠近,原來(樹上懸掛著的)是一條死狼。

(屠夫)抬起頭來仔細觀察發現,狼的嘴裡含著肉,掛肉的鉤子已經刺穿了狼的上顎,那個情形就好像魚兒咬住了魚餌。當時市場上狼皮非常昂貴,(這張狼皮)能值十幾兩銀子,屠夫就把它揹回去了。就像爬上樹去捉魚一樣,狼本來想吃肉,結果遭遇了禍患,真是可笑啊!

此文出自清代蒲松齡所著的《聊齋志異》

寫作背景:

蒲松齡出生於書香世家,他早年也曾想借助科舉入仕,可惜屢試不第,只能以教書為生。他自幼便對民間的鬼神故事興致濃厚。

據說,蒲松齡曾為了蒐集素材,在家門口開了一家茶館,來喝茶的人可以用一個故事代替茶錢。藉助這個方法,蒲松齡蒐集了大量離奇的故事,經過整理、加工過後,他都將其收錄到了《聊齋志異》中。

據清人筆記《三借廬筆談》記載:蒲松齡每晨起就在大道邊鋪席於地,並擺設煙茶,坐待過往行人,以蒐集奇聞異事。每聽到一事,回家後就加以粉飾潤色。

康熙元年(1662),蒲松齡22歲時開始撰寫狐鬼故事。康熙十八年春,40歲的蒲松齡初次將手稿集結成書,名為《聊齋志異》,南高珩作序。此後屢有增補。

直至康熙二三十九年前後和康熙四十六年,該書還有少量補作。《聊齋志異》的寫作歷時四十餘年,傾注了蒲松齡大半生精力。

作者簡介:

蒲松齡(1640-1715),清代文學家,字留仙,一字劍臣,別號柳泉居士,世稱聊齋先生,山東淄川(今山東淄博市) 人。

蒲松齡一生熱衷功名,醉心科舉,但他除了十九歲時應童子試曾連續考中縣、府、道三個第一,補博士**員外,以後屢受挫折,一直鬱郁不得志。

他一面教書,一面應考了四十年,到七十一歲時才援例出貢,補了個歲貢生,四年後便死去了。一生中的坎坷遭遇使蒲松齡對當時政治的黑暗和科舉的弊端有了一定的認識;生活的貧困使他對廣大勞動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有了一定的瞭解和體會。

因此,他以自己的切身感受寫了不少著作,今存除《聊齋志異》外,還有《聊齋文集》和《詩集》等。

5樓:匿名使用者

狼的形象:狡猾,貪婪

諷喻:諷刺了像狼一樣貪婪狡猾,但最後都會失敗的人

6樓:匿名使用者

狡滑,**,智謀,唯利是圖,

7樓:

提提神特特特特忐忑他的歌也有點遠很尷尬的掛**好的好的

讀了蒲松齡的《狼》,你得到了什麼啟示?(第三則)

8樓:百度使用者

面對狡猾**的人,我們必須保持冷靜的頭腦,做出正確的判斷,不要被假象所迷惑

9樓:匿名使用者

像狼一樣的惡人,不管怎讓狡猾終究都是要失敗的。對惡人絕不能心慈手軟,也告訴我們要做一個好人,除惡務盡,要像屠戶一樣,並斃兩狼,不留後患。更說明了要學會屠戶遇到困難要冷靜對待。

10樓:百度使用者

1.對於狼一樣的惡人,不能存有幻想,要善於鬥爭敢於鬥爭,才能取得勝利。

2.諷刺像狼一樣的惡人,不論怎樣狡猾,終歸要失敗

11樓:瑾色安年

一切像狼一樣的惡人,都是以害人始害己終,自取滅亡。諷喻像狼一樣的惡人,無論怎樣狡猾奸詐,最終都會失敗。

剛學萬 希望能幫你 不知道你還需要不需要

蒲松齡的《狼》告訴我們什麼人生道理

12樓:不是苦瓜是什麼

告訴我們對待像狼一樣的惡人,不能妥協退讓,要像屠夫一樣敢於鬥爭,善於鬥爭,才能取得勝利。

《狼三則》都是寫屠夫在不同情況下遇狼殺狼的故事。

第一則著重表現狼的貪婪本性,啟示是:貪婪會使自己喪命,要分清主次,不因小失大。

第二則著重表現狼的欺詐伎倆,啟示是:諷刺像狼一樣的惡人,不論怎樣狡詐,終歸要失敗。對待像狼一樣的惡勢力,不能妥協讓步,必須敢於鬥爭,善於鬥爭,才能取得勝利。

第三則著重表現狼的爪牙銳利,啟示是:有勇無謀必敗,做人要隨機應變,發揮自己的特長,揚長避短。

《狼》是清代**家蒲松齡創作的文言短篇**。描繪了貪婪、**、狡詐的狼的形象。啟示我們對待像狼一樣的惡人,不能妥協退讓,而要像屠夫一樣勇敢鬥爭、善於鬥爭,這樣才會取得勝利。

《聊齋志異》中有狼三則。其一被蘇教版義務教育語文課本八年級下冊收錄為「專題 《狼》」,其二被選為滬教版義務教育語文課本八年級下冊第34課《狼》,魯教版義務教育語文課本六年級下冊30課《狼》,2023年新審訂人教版義務教育語文課本七年級上冊第18課《狼》和部編義務教育課本七年級上冊第20課《狼》。

作者簡介

蒲松齡(1640-1715),清代文學家,字留仙,一字劍臣,別號柳泉居士,世稱聊齋先生,山東淄川(今山東淄博市) 人。蒲松齡一生熱衷功名,醉心科舉,但他除了十九歲時應童子試曾連續考中縣、府、道三個第一,補博士**員外,以後屢受挫折,一直鬱郁不得志。

他一面教書,一面應考了四十年,到七十一歲時才援例出貢,補了個歲貢生,四年後便死去了。一生中的坎坷遭遇使蒲松齡對當時政治的黑暗和科舉的弊端有了一定的認識;生活的貧困使他對廣大勞動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有了一定的瞭解和體會。因此,他以自己的切身感受寫了不少著作,今存除《聊齋志異》外,還有《聊齋文集》和《詩集》等。

13樓:我不懂那麼多

過於貪婪,妄圖侵吞別人的東西是沒有好下場的。

有些事情以為讓步是不行的,以為有些人總是得寸進尺。

像狼一樣的惡人,不管怎樣狡詐,不管耍弄什麼花招,總歸是會被識破、被殲滅的。

當我們遇到像狼那樣的惡人時,不要抱著僥倖心理,要堅決的鬥爭,取得勝利。

14樓:河蟹的

揭露了狼的狡詐陰險的本性,讚揚了屠戶的機智勇敢,嘲笑了像狼一樣的惡人,無論他們怎樣狡猾,終歸是要被消滅

15樓:匿名使用者

與惡人鬥爭不能心慈手軟,要與其鬥爭到底

16樓:匿名使用者

對待像狼一樣的惡勢力,不能妥協退讓,必須敢於鬥爭,善於鬥爭,才能取得勝利。?

讀懂文言文《黠狼》,回答問題這隻狼的因為可以用什麼成語來形容 這個寓言故事諷刺了生活中的

17樓:匿名使用者

現今通行的各《聊齋志異》版本中,並沒有以「黠狼」為名的篇目,只有一篇與其內容相同,卻題名為《車伕》的篇目。

18樓:匿名使用者

這隻狼可以用成語「詭計多端「來形容,諷刺了生活中那些精於算計、自私自利的人。

狐狸和蟬這則寓言說明了什麼道理,《仙鶴和狼》這則寓言說明了什麼道理?

聰明的人懂得從別人的失敗中吸取教訓,不要被眼前的利益或者虛榮所 時刻保持警惕 聰明人從錯誤中吸取教訓,不被眼前利益迷惑 狐狸和蟬這則寓言說明了什麼道理 聰明的人懂得從別人的失敗中吸取教訓,不要被眼前的利益或者虛榮所 時刻保持警惕.說明了不能光聽別人的花言巧語,要善於觀察,善於思考。不能做個貪婪的人,...

狼和他的影子這則寓言我懂得了什麼

虛榮 執拗 空想 自滿 輕率 自相矛盾 標新立異等等,都是智者應避免的,你看盲目狂妄自大的人,哪一個不是自食其果呢?這一寓言告訴我們,即使在人與人的關係中,也存在 東郭先生 式的問題。一個人應該真心實意地愛人民,但絲毫不應該憐惜狼一樣的惡人 強者和弱者是相互依連 相互適應的,不要過高的估計自己 不要...

《鄭人買履》和《刻舟求劍》這兩則寓言諷刺了哪種人?它們分別是怎樣表現其深刻道理的

鄭人買履,既是一個成語,又是一個典故,更是一寓言,說的是鄭國人因過於相信 尺度 造成買不到鞋子的故事。它告訴人們,遇事要實事求是,要會靈活變通,不要死守教條。比喻不懂事物已發展變化而仍靜止地看問題。典出 呂氏春秋 察今 記述的一則寓言,說的是有個楚國人坐船渡河時,不慎把劍掉入江中,他在船上刻下記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