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旅遊資源的開發與保護,試述旅遊資源開發與保護之間的關係300字以上

2021-06-01 05:25:19 字數 5585 閱讀 2253

1樓:老大爺玩兒

旅遊資源是可以誘發人們產生正當旅遊動機或行為的一切自然和社會因素的總和。旅遊資源所涉及的範圍極其廣泛。它的吸引力強弱程度決定著旅遊規模的大小或客源數量的多少。

旅遊資源的開發是把「資源」建設成供人遊覽、參觀、療養、娛樂的風景區或旅遊地。開發利用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在已開發利用的風景區上擴建一些新的旅遊專案,增加新的旅遊內容,二是開發利用新的風景區。

旅遊資源的開發利用,不但要考慮經濟效益,而且要注意到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旅遊活動具有文化屬性,它給人以高階精神享受,給人以美感、教育、啟迪等。為了避免旅遊資源開發利用的盲目性,旅遊資源的開發利用應遵循下列基本原則。

(一)保護、突出民族和地方特色

一般來說,任何地區、民族的自然和人文旅遊資源,均具有自己的特色,有特色才能有吸引力、競爭力,因為多數旅遊者抱著「獵奇」的心理。如我國天下名山,古人評說其特色為:「青徐得其平,秦蜀得其奇,吳越得其秀」。

就山而言,由於各地的地理位置、氣候、水文和植被條件的差異,山形山勢山景均有特色。又如我國近幾年建成了一些現代化的大型高檔賓館,對國外旅遊者來說反而不如蒙古包、窯洞、傣樓、四合院等地方民族式建築吸引人。

(二)市場原則

旅遊市場的變化、動向直接影響著客源的變化,而客源的多少又決定了某個旅遊點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如果某處旅遊資源盲目開發後,客源不足,沒有去看,則失去了開發的意義。旅遊市場受許多因素制約,如經濟狀況,旅遊者動機變化、風景的吸引力、地理位置、交通條件、接待設施、服務質量、管理水平、宣傳工作,以及當前的國際國內政治、經濟形勢等。

在旅遊資源開發前必須對市場客源情況作出符合實際的評估,並**今後的發展趨勢。

(三)權衡資源開發的經濟效益

對旅遊資源的開發,一定要對資源價值(包括觀賞價值、歷史文化價值和科學價值等)及其可能產生的效益進行評估,然後區分輕重緩急,突出重點,條件優越者先上,條件差者後上或不上。要按照國家經濟基本建設的總方針,充分發揮現有旅遊資源的利用率和對其他行業的促進作用。旅遊資源的開發要為本地區經濟文化發展做貢獻。

(四)保護自然環境和生態平衡

從某種意義上講,旅遊資源的開發是為了美化環境、美化生活,但決不能破壞生態平衡,汙染自然環境。因此也要依法保護生態環境,依法開發旅遊資源,使兩者相得益彰。

試述旅遊資源開發與保護之間的關係(300字以上)

2樓:匿名使用者

開發和保護的辯證關係

從某種意義上講,開發既是一種保護又是一種破壞。旅遊資源開發將改善、美化資源環境;旅遊收益也為資源保護創造了經濟條件。但另一方面伴隨旅遊開發而帶來的環境汙染、遊人的不文明活動及行為、外來文化的衝擊等都會對旅遊資源造成破壞。

旅遊資源開發和保護既相互聯絡又相互矛盾,兩者是辯證的矛盾統一體,並在辯證聯絡中共同改善旅遊資源與環境的關係,推動旅遊業的可持續發展。

(一) 相互聯絡、相互依存

1、保護是開發和發展的前提,保護是為了更好地開發。旅遊資源是旅遊者進行旅遊活動的基礎②和前提條件,一旦破壞殆盡,旅遊業將失去依存的條件,也就無開發可言了。因此,保護是開發的前提,是當前的迫切任務。

中國旅遊資源非常豐富,其中不少是國家級乃至世界級的。這些資源,就目前的技術條件,要很好地全部進行開發可能還存在一定難度。因此,先進行保護是上策。

而有些資源,還存在如何開發的爭議,並涉及到開發後的環境、社會、經濟及可持續發展問題,可以先予以保護而後開發。此外,資源的保護還貫穿在開發的整個過程中這是由開發帶來的負面效應所決定的。

`2、開發是保護的必要體現,是旅遊業發展的基礎。從可持續發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的角度看,資源保護歸根到底是為了更好的發展。因此,旅遊資源必須經過開發利用,才能招徠遊客,發揮其功能和效益,也才具有現實的經濟意義和社會意義③;資源保護的必要性只有通過開發才能得以體現。

開發是旅遊業發展的先導,是旅遊資源價值的充分體現。例如,泉州清淨寺是國內現存歷史最悠久、具有阿拉伯建築風格的伊斯蘭大寺,而靈山聖墓是穆罕默德高徒三賢、四賢的埋骨處,是中國與阿拉伯世界友好交往的珍貴史蹟和歷史見證。只有通過合理開發,使清淨寺和聖墓走向阿拉伯世界,併成為具有世界影響的伊斯蘭教朝聖地,才能充分體現其保護的價值。

社會發展使旅遊需求多樣化和複雜化,開發能反映民族特徵的旅遊資源和以環保、可持續發展為主題的旅遊產品(如生態旅遊)已成為旅遊發展的新方向。

3、開發本身意味著保護。一般地,合理的科學的旅遊資源開發,或對資源加以整修而非令其「自生自滅」,以延長其生命週期,對資源環境進行改善、美化增加其可進入性,或對歷史遺蹟進行發掘修復、保護,或對人文旅遊資源如民俗進行資料蒐集和整理,重現其光芒。同時,資源開發促進旅遊發展帶來的旅遊收益的一部分可以通過各種形式返回資源地,用於資源環境的改造、基礎設施和環境建設。

在這個意義上,開發意味著保護。我國現已確定大批文物保護單位,修葺歷史遺蹟,建立博物館體系,挖掘整理文化遺產,基本形成了有中國特色的旅遊文化圈。這些措施,就是對人文旅遊資源的第一道保護網。

(二) 相互矛盾

1、從某種程度上看,開發也是一種破壞。

雖然旅遊資源的破壞並不僅僅是開發所造成的,還有其他社會的、文化的等方面的深層原因,但開發所造成的破壞是顯而易見的,這與資源保護背道而馳。

首先,旅遊資源的開發不可避免地會造成某種破壞。旅遊資源開發需要對資源地進行的適度建設是以區域性範圍的破壞為前提的。可以說,沒有破壞也就沒有開發,破壞和開發在一定程度上是共生的。

由於旅遊業是一個新興的產業,目前普遍存在粗放型開發模式,使得積極的開發也會帶來破壞。西安秦始皇兵馬俑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因技術條件限制,兵馬俑一號坑的彩陶已逐漸褪色,失去了往日的光澤。

當然,盲目的、掠奪式的開發造成資源浪費、環境汙染、生態失衡更是對資源的嚴重破壞。

其次,從人為角度看,旅遊資源的開發也會產生極大的破壞作用。因管理不善,資源地遊客湧入量往往超過其承載力,從而給資源本身造成致命的損壞:如北京故宮很多地磚已被踏破磨平,地面下陷,增加了保護、修復工作的難度。

目前國內旅遊景點並不對遊客量進行限制,而是來者不拒。可見旅遊承載力(旅遊環境容量)④理論應用的迫切性。另一方面,旅遊開發帶來眾多遊客,也造成對資源的破壞。

遊客的大量湧入,產生巨大的汙染源,破壞了資源環境,如馳名中外的旅遊勝地滇池和太湖,已成為全國汙染最嚴重的大淡水湖泊,「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灕江也是遍佈垃圾(當然,這也有其他因素影響,但旅遊造成的汙染首當其衝):大量遊客形成的喧譁,破壞了寺院莊嚴肅穆的氛圍;遊客的不文明行為,諸如「×××到此一遊」的亂刻亂畫更是對摩崖石刻之類旅遊資源的極大破壞。

再次,由於旅遊資源(尤其是人文旅遊資源)所具有的文化性,開發從而帶來外來文化的衝擊也可能是對旅遊資源的毀滅性打擊。儘管旅遊者與資源所在地的交流和影響以及兩種文化之間的作用是相互的、雙向的,但事實上,外來文化、外來旅遊者對資源所在地(旅遊地)的衝擊和影響遠大於他們所接受到的資源地的影響⑤。旅遊資源開發帶來了諸多消極的影響,如**、犯罪、賭博現象的產生髮展以及資源所在地居民觀念意識的變化⑥,旅遊地經濟狀況、經濟意識、審美傾向、社會關係等的改變⑦,民俗風情的同化、庸俗化等⑧,給旅遊資源及其環境造成了直接或間接的破壞。

2、過量的保護,妨礙了開發。因開發造成破壞,為「防患於未然」,易導致片面強調保護,從而忽視了對資源的開發。過量的保護而沒有對資源的開發,就不能體現出資源本身所具有的價值,旅遊業也就得不到發展。

曾經有阿拉伯商人要投資興建清淨寺,但因部分學者強調應保持清淨寺的「原汁原味」而「泡湯」。這裡姑且不論其對與錯,但過分強調保護也就失去了開發的機會,防礙了發展。依筆者之見,在旅遊資源保護過程中,不能一味地固步自封,應「該出手時就出手」,適時、適地、適量地進行資源開發。

旅遊資源開發與保護?

3樓:雨希

旅遊資源開發與保護存在的問題及措施

旅遊業發展現狀

我國正處在旅遊業快速發展時期,全國31 個省 市自治區,幾乎都做出了加快旅遊業發展的決定,有 24 個省市自治區把旅遊業當作主導產業或支柱產 業來發展,成為區域主導產業或支柱產業是有條件的。

存在問題

我們不禁要問,這些省份的旅遊業真的都能做 大、做強? 這裡面肯定有盲目性。旅遊業決不是人們常說的「無汙染產業」,因遊人大量擠於景區,或者因決策者的旅遊開發戰略不當、缺乏系統規劃等原因,開發會導致自然生態和 社會環境的破壞。

旅遊業也不是沒有風險的產業, 「投資少見效快」、「回報率高」只是一廂情願。事實上,國內的旅遊開發,真正賺錢的不過1p3 ,盈虧平衡 的大約1p3 ,虧本的不少於1p3。只是那些賠錢的,都 是由**買單,無人承擔責任罷了。

由此看來,那種 只強調收益、不重視成本、更忽視風險和生態損失的 旅遊開發,是危險的。自然生態環境具有價值,如果沒有它的存在,就不會有可持續發展。生態服務功能是人類生存與現代文明的基礎,科技術能影響生態服務功能,但不能完全替代。

不適當的旅遊開發會破壞原有生態系統,導致生態服務功能價值降低,這一點應受到充分重視。

措施總之,旅遊開發不能只強調收益,更不能誇大收益;不能忽視風險,不能不計成本;不能只強調綜合收益而不考慮綜合損失。因此,必須進行損益分析和風險評估。

詳見此**:

如何處理旅遊資源開發與保護之間的關係 急急急急

4樓:jojo玲瓏

整合資源,合理規劃,合理開發,把原有的特色內容保護好,根據當地的風俗習慣加旅遊者的眼光加以建設,要大眾化,能適合整體人群,投入與產出要符合噹噹前市場,請專業人士預算。與**主管部門和景區民眾協調妥當,多做宣傳,提高知名度,為以後市場做打算。開發與保護,是一對矛盾。

要開發,就沒了保護,要保護,就不可以開發。既要開發,又要保護,這中間,就有了一個「度」的問題。在旅遊資源開發與保護的過程中,如何把握「度」?

過分開發,破壞環境,造成不可持續發展,過分保護,資源就不可能產生效益。我認為這個「度」,應該是有限開發,充分保護。

整體為下列幾個原則:

1、市場分析及導向原則

旅遊開發需遵循市場導向的原則。所謂市場導向原則,就是根據旅遊市場的需求內容和變化規律,確定資源開發的主題、規模和層次,開發適銷對路的旅遊產品。旅遊市場需求具有明顯的地域性特徵,在旅遊產品開發過程中,堅持這一原則是非常必要的。

需要充分了解主要旅遊目標市場的自然條件、經濟水平、歷史背景、宗教信仰和風俗習慣等,分析各地特別是主要旅遊目標市場所在地的旅遊需求特徵。

2、突出資源獨特化原則

地域分異規律導致各地區旅遊資源之間具有差異性,從而形成不同的特色。旅遊資源是旅遊產品開發的依託。旅遊產品開發成功與否,在較大的程度上取決於旅遊資源利用得當與否。

有特色才有吸引力、競爭力和生命力,所以旅遊產品開發必須堅持突出特色的原則。所以,在開發某種或某類旅遊產品時,必須充分考慮該旅遊產品開發所依託的冰雪旅遊資源的性質、特徵

3、產品結構優化原則

旅遊產品結構優化原則就是以本地旅遊資源為依託,以國內旅遊市場需求為導向,實現旅遊產品多樣化、系列化、配套化。旅遊需求是包括食、住、行、遊、購、娛等方面需求在內的綜合性需求,因此,旅遊經營者需對各類旅遊產品進行綜合開發,使其協調發展。同時,要兼顧豪華、標準、經濟等各檔次旅遊產品的開發,滿足各個階層旅遊消費的需求,提高市場佔有率

4、環境保護與社會效益原則

開發旅遊資源的目的是更好的利用旅遊資源,而生態環境則是旅遊資源賴以存在的物質基礎,只有產生良好的環境效益,並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的協調統一,旅遊資源的開發才能成功,這是旅遊資源開發的一條總原則,也是旅遊開發必須要遵循的原則。

方法:1、尋求準確有切入點,利用可持續發展原有資源。

2、旅遊產品和其它商品一樣,分匯入期、產出期、增長期、平穩期、衰退期,做好市場宣傳,

鞏固市場機制,讓你所開發旅遊產品有更長、更穩的生命週期。

旅遊資源開發中如何保護當地環境,旅遊資源開發中如何保護當地環境?

旅遊資源 遭到受破壞是由於破壞資源的人就是自己,這涉及到國家政策 人文自身素質,舉個很小的例子,踐踏草坪 這是每個人都可以理解的詞彙,但就是在已經理解的情況下,還是肆無忌憚!如果保護旅遊資源國家是要花大力氣創造一種新的旅遊氛圍的!自然因素對旅遊資源的破壞是人力不可抗力因素,如果想克服這種因素,蓋天棚...

旅遊資源開發的理論有哪些,影響旅遊資源開發的條件有哪些

第一個理論就是地域分異理論。旅遊資源的特性 區位和環境共同組成旅遊資源開發的地域條件。地理環境的地域差異和分異規律是旅遊資源開發條件的地域性形成的背景條件。在 論我國旅遊資源開發條件的地域性 這篇文章中,就 了我國旅遊資源的地域特徵和我國自然地理地域差異的關係,認為在地理環境的地域分異規律的基礎上研...

貴州什麼旅遊資源最有開發價值,歷史遺址類旅遊資源的價值及開發意義是什麼?

從貴州旅遊資源的分佈 構成 景觀質量及特徵 開發程度 社會情況等來看,可將其概括為以下10個方面 1 環境的多樣性 貴州地處雲貴高原的東斜坡地帶,恰處於中國地勢第二大梯級 西部高原山地 向第一大梯級 東部丘陵平原 的過渡部位。最高海拔2901米,最低148米,全省平均海拔1110米。貴州位於世界上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