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葉扁蓿豆地理分佈有哪些,扁蓿豆屬植物有哪些野生種及其野生近緣植物?

2021-03-19 18:28:12 字數 3891 閱讀 5426

1樓:中國農業出版社

分佈於我bai國東北及內蒙古。du

生物學與生態學特zhi性

細葉扁蓿豆為旱生、喜沙、軸dao根專型植物。多生長於固定沙丘坡地屬。它的根頸部緊貼沙土表面,具有較強的抗寒、抗旱能力,但不耐鹽漬化。

以種子繁殖。植株一般在5月中、下旬返青,雨後生長迅速,6月下旬至7月初現蕾並陸續開花,花期常延至8月下旬,莢果一般在8月下旬至9月底相繼變成淡褐色,進入成熟期。

圖69 細葉扁蓿豆

melissitus ruthenicus(l.)peschkova var.oblongifolia(fr.)h.c.fu et y.c.tsiang

根據內蒙古錫林郭勒草地資源調查資料,在1m2的沙地描述樣方內,有不同年齡的細葉扁蓿豆1—40株,頻度為30—80%,其分蓋度為2—10%。

扁蓿豆屬植物有哪些野生種及其野生近緣植物?

2樓:中國農業出版社

扁蓿豆屬在植物地理分佈區上,應屬於中亞分佈型別。全世界約40種,主要分佈於俄羅斯(西伯利亞)、蒙古、中國及中亞各國。

在中國扁蓿豆屬植物有5種及3變種,即青海扁蓿豆[m.archiducis-nicolai(sirj.)yakovl.

],分佈於陝西、寧夏、甘肅、四川、**等省、自治區。闊莢扁蓿豆[m.platycarpos(l.

)sojak.]分佈於新疆。帕米爾扁蓿豆[m.

pamirica(boriss)sojak.]分佈於新疆(塔什庫爾幹)和**(西北部)。毛扁蓿豆[m.

pubescens(edgew.ex.baker)yakovl.

]分佈於青海、**、四川、雲南。還有扁蓿豆[m.ruthenica(l.

)sojak]分佈於東北、華北、陝西、甘肅等。其下在內蒙古有3個變種,即遼西扁蓿豆[m.ruthenica(l.

)sojak.var.liaosiensis(p.

y.fu.et.

y.a.chen)h.

c.fu.et.

y.q.jiang]、陰山扁蓿豆[m.

ruthenica(l.)sojak.var.

inschanica.h.c.

fu.et.y.

q.jiang]和細葉扁蓿豆[m.ruthenica(l.

)sojak.var.oblongifolia(fr.

)h.c.fu.

et.y.q.

jiang],是栽培扁蓿豆親緣關係最近的野生近緣變種。據烏日婭、雍世鵬等(1994)調查和研究表明,扁蓿豆及其3個變種之間,染色體都是2n=2x=16,但在形態、分佈、生境,以及生態生物學特徵與特性上有明顯差異。

扁蓿豆及其野生近緣植物的特徵與特性

扁蓿豆及其野生近緣植物的特徵與特性(續)-1無論作為育種的親本材料,或是栽培利用,都有重要的利用價值和潛力。

細葉扁蓿豆飼用價值有哪些?

3樓:中國農業出版社

本變種為優等牧草,其適口性甚好,各種家畜一年四季均喜食,具有良好的催肥作用。在冬季,因其植株多匍匍地面,能使細枝保留,為羊、牛的主要選食物件。從化學成分看(表69),蛋白質和灰分含量較高,纖維含量在乾草類中屬中等略高,灰分中鈣多,磷少。

表69 細葉扁蓿豆的化學成分內蒙古草原勘測設計院分析。(%)細葉扁蓿豆的產量,因生境條件的差異有較大的變幅,在錫林郭勒草原總產量中,細葉扁蓿豆常佔2.9—28.

6%,每100kg鮮草風乾後可生產45—50kg乾草。

70.狗爪豆

mucuna cochinchinensis(lour.)cheval.〔stizolobium cochinchinensis(lour.)tang et wang〕

(顧榮申,朱邦長)

別名黎豆、龍爪黎豆、虎爪豆、貓豆

大針茅地理分佈有哪些?

4樓:中國農業出版社

分佈於我國內蒙古中東部、東北(松遼平原)、寧夏、甘肅和青海境內;蘇聯(東西伯利亞南部、遠東東南部。外貝加爾)、蒙古東部和北部也有。

生物學與生態學特性

大針茅是多年生密叢旱生禾草。在內蒙古草原區,大針茅一般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開始萌動,7月上中旬孕穗,7月末至8月初芒針外露進入抽穗期,8月中、下旬進入盛花期,絳紫色的花穗構成醒目的初秋草原季相,9月初穎果陸續成熟並開始脫落,9月中旬以後便開始枯萎而進入休眠期。

大針茅叢幅直徑約40—60cm,株叢基部宿存多年的枯老殘枝,對其更新芽度過冬季嚴寒起著保護作用。根系發達,根量大部分集中在50cm以上的土層中,其中0—10cm土層中的根量佔總根量的32.8%,10—20cm層佔32%,極少數的鬚根可入土100cm左右。

根在砂質土壤中具有砂套,使之免受土壤對其機械損傷。大針茅以種子繁殖和營養繁殖,在天然草地上兩種繁殖方式都普遍存在。

大針茅草地是我國溫帶草原分佈較廣,面積較大的典型叢生禾草草地。大針茅草地分佈區,具有溫帶半乾旱氣候的特徵,年降水量230—400mm,6—8月降水180—240mm,年均溫在-1—4℃間,≥10℃的年積溫介於1800—2200℃之間,溼潤係數為0.28—0.

44,一般每年有1至3個月的半乾旱期,有的年份可達4至5個月,乾旱期一般不超過1個月,生長期170—210天,冬季覆雪日數多在70天以上,最高可達140天。上述溫帶半乾旱大陸性氣候,是形成大針茅地帶性草地的基本條件。土壤一般為土層較厚的壤質或砂壤質典型慄鈣土與暗慄鈣土。

在經常受地下水影響的草甸土或鹽鹼化土上,不適於大針茅的生長。大針茅對沙質土壤具有一定的適應性,因而在沙質慄鈣土上常可見到發育良好的大針茅草地。

大針茅草地的種類組成比較豐富,種的飽和度也較高,每平方米內一般有10—22種植物,除大針茅作為建群種外,次優勢種和主要伴生種有羊草(leymus chinensis)、糙隱子草(cleistogenes squarrosa)、冷蒿(artemisia frigida)、變蒿(a.***mutata)、草(koeleria cristata)、冰草(agropyron cristatum)、羊茅(festuca ovina)、華北巖黃芪(hedysarum gmelinii)

大針茅草地地上生物量的增長在雨季來臨之前緩慢,每日干重增長0.0157—0.0268g,7月上旬增長最快,日增長量可達0.

1602—0.2147g。生物量的高峰期出現在8月底至9月初,單株乾重為8.

3225g。植株高度的增長,也以7月份為最快,一個月內可由26cm長至75—80cm。

大針茅草地地上生物量垂直分佈圖(圖40—2)呈金字塔形,各層的生物量自下而上明顯地減少。0—10cm層產量最大,佔總地上生物量的57—62%,10—20cm層佔27—30%,20—30cm層只佔17—9%。這些特點說明,大針茅草地群落中的植物,以矮小的植株和下繁型禾草居多。

圖40—2 大針茅草地的地上生物量垂直分佈圖

(引自「大針茅草地群落結構與地上生物量的季節動態」)

扁蓿豆對生態環境有什麼要求?

5樓:中國農業出版社

扁蓿豆是典型的草原種。由內蒙古、黑龍江高寒地區從當地野生扁蓿豆引種栽培,選育成栽培牧草,對生態環境的適應性很強。從自然分佈及其生態環境分析,在對溫度的關係上,最顯著的特點是抗寒性很強。

自然分佈在≥10℃的積溫1400~3000℃的地區;在冬季最低溫度-39℃的地區能安全越冬。在對水分的關係上,屬於中旱生或廣旱生植物,自然分佈於年降水量250~400mm,溼潤度0.2~0.

6之間的地區。由於葉片有角質層,柵欄組織排列緊密,由厚壁組織構成的維管束鞘等旱生結構,可減少水分散失和提高水分利用率;根系入土深,分佈廣,既可充分利用土壤表層水分,也可吸水土壤深層水分,因此,在0~100cm土壤含水量僅為4.1%的條件下,仍能正常生長髮育。

在與土壤的關係上,喜生於肥沃的草原慄鈣土上,也適應於草甸黑鈣土。在含鹽量0.13%~0.

24%,ph值8.5~8.9的鹽化草甸土上也生長良好,具有較強的耐鹽能力,但在微鹼性和溼潤肥沃的慄鈣土上生長最好,同時,也具有較強的耐瘠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