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勰寫《文心雕龍》的背景是什麼,劉勰《文心雕龍》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2021-03-19 18:19:29 字數 6378 閱讀 4705

1樓: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劉勰發現從漢末到齊樑的。300年間,我國古代文學擺脫了經學的束縛,文學的藝術特徵和社會意義逐漸為多數文人發現和認識,開始深入**文學本身的特點和規律,提出了一些嶄新的概念和理論。形成一股新的文藝思潮。

這一切,就對人們提出了從理論上加以總結的歷史要求。於是他產生了要寫一部總結這一規律的文學理論書的想法。

劉勰《文心雕龍》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2樓:℡↘ぁ符號

《文心雕龍-神思》是**創作時的構思問題,對創作構思廣闊豐富的特點作出了具體生動的說明,並指出為了使構思富有效果,須注意平時要有良好的積累和學養,寫作時要保持清醒的頭腦和虛靜的精神狀態,做到"神與物遊"。

3樓:匿名使用者

站在山頭,情感就好像瀰漫了山在海里看海,想象就好像海水一樣澎湃。

劉勰的《文心雕龍》主要內容是什麼?

4樓:奈落久夜

《文心雕龍》全書以孔子美學思想為基礎,兼採道家,全面總結了齊樑以前的美學成果,細緻地探索和論述了語言 文學的審美本質及其創造、鑑賞的美學規律。它提出的「辭約而旨豐,事近而喻遠」,「隱之為體,義主文外」,「文外之重旨」,「使玩之者無窮,味之者不厭」等說法,雖不完全是劉勰的獨創,但對文學語言的有限與無限、確定性與非確定性之間相互統一的審美特徵,作了比前人更為具體的說明。劉勰還看到,詩文的內容不是一般經典的道與理,而是和理、志、氣相聯絡的「情」,其形式不是一般的言,而是和「象」與「文」相結合的有「採」之言。

兩者的關係是:「情者,文之經;辭者,理之緯。經正而後緯成,理定而後辭暢。

」它們相輔相成,形成質文統一的完美的藝術。而這種統一在創作過程中是通過「神思」達到的。「神思」是劉勰繼《文賦》之後,對形象思維的進一步探索。

劉勰看到了它本質上是一種自由的想象活動,對之作了生動的描繪,說:「文之思也,其神遠矣,故寂然凝慮,思接千載;悄焉動容,視通萬里。吟詠之間,吐納珠玉之聲;眉睫之前,卷舒風雲之色。

」在他看來,「神思」雖受理的支配,但不象抽象的邏輯思維那樣受著概念的規定,而是「神居胸臆,而志氣統其關鍵」,與物、象、言相結合,始終在感性形象中運動,並伴隨著主體情感的體驗和自由抒發。書中說:「夫神思方遠。

萬塗竟萌,規矩虛位,刻鏤無形;登山則情滿於山,觀海則意溢於海,我才之多少,將與風雲而並驅矣。」認為語言文學既再現著客體的物貌,又抒發著主體的情與理、志與氣。所以,劉勰側重從「體性」來劃分文學的風格,即所謂「才情異區,文體繁說」。

劉勰對文學的形式也給予了極大的重視。從語言文學的角度總結了平衡、對稱、變化統一等形式美的規律。

儒家中庸原則是貫穿《文心雕龍》全書的基調。劉勰提出的主要的美學範疇都是成對的,矛盾的雙方雖有一方為主導,但他強調兩面,而不偏執一端。文中提出「擘肌分理,唯務折衷」,在對道與文、情與採、真與奇、華與實、情與志、風與骨、隱與秀的論述中,無不遵守這一準則,體現了把各種藝術因素和諧統一起來的古典美學理想。

劉勰特別強調同儒家思想相聯絡的陽剛之美,表現出企圖對齊、樑柔靡文風進行矯正的傾向。他關於「風骨」的論述集中地體現了這一點,對後世發生了重要影響。

望採納,謝謝~~

劉勰的【文心雕龍】寫的什麼啊 ?

5樓:匿名使用者

古代文學理論著作。劉勰撰。成書於南朝齊和帝中興元﹑二年(501~502)間。它是中國文學理論批評史上第一部有嚴密體系的﹐「體大而慮周」(章學誠《文史通義

文心雕龍寫的是關於什麼的?

6樓:匿名使用者

文心雕龍》全書以孔子美學思想為基礎,兼採道家,全面總結了齊樑以前的美學成果,細緻地探索和論述了語言文學的審美 本質及其創造、鑑賞的美學規律。它提出的「辭約而旨豐,事近而喻遠」,「隱之為體,義主文外」,「文外之重旨」,「使玩之者無窮,味之者不厭」等說法,雖不完全是劉勰的獨創,但對文學語言的有限與無限、確定性與非確定性之間相互統一的審美特徵,作了比前人更為具體的說明。劉勰還看到,詩文的內容不是一般經典的道與理,而是和理、志、氣相聯絡的「情」,其形式不是一般的言,而是和「象」與「文」相結合的有「採」之言。

兩者的關係是:「情者,文之經;辭者,理之緯。經正而後緯成,理定而後辭暢。

」它們相輔相成,形成質文統一的完美的藝術。而這種統一在創作過程中是通過「神思」達到的。「神思」是劉勰繼《文賦》之後,對形象思維的進一步探索。

劉勰看到了它本質上是一種自由的想象活動,對之作了生動的描繪,說:「文之思也,其神遠矣,故寂然凝慮,思接千載;悄焉動容,視通萬里。吟詠之間,吐納珠玉之聲;眉睫之前,卷舒風雲之色。

」在他看來,「神思」雖受理的支配,但不象抽象的邏輯思維那樣受著概念的規定,而是「神居胸臆,而志氣統其關鍵」,與物、象、言相結合,始終在感性形象中運動,並伴隨著主體情感的體驗和自由抒發。書中說:「夫神思方遠。

萬塗竟萌,規矩虛位,刻鏤無形;登山則情滿於山,觀海則意溢於海,我才之多少,將與風雲而並驅矣。」認為語言文學既再現著客體的物貌,又抒發著主體的情與理、志與氣。所以,劉勰側重從「體性」來劃分文學的風格,即所謂「才情異區,文體繁說」。

劉勰對文學的形式也給予了極大的重視。從語言文學的角度總結了平衡、對稱、變化統一等形式美的規律。

儒家中庸原則是貫穿《文心雕龍》全書的基調。劉勰提出的主要的美學範疇都是成對的,矛盾的雙方雖有一方為主導,但他強調兩面,而不偏執一端。文中提出「擘肌分理,唯務折衷」,在對道與文、情與採、真與奇、華與實、情與志、風與骨、隱與秀的論述中,無不遵守這一準則,體現了把各種藝術因素和諧統一起來的古典美學理想。

劉勰特別強調同儒家思想相聯絡的陽剛之美,表現出企圖對齊、樑柔靡文風進行矯正的傾向。他關於「風骨」的論述集中地體現了這一點,對後世發生了重要影響。

以儒家思想為核心《文心雕龍》中雖然也有某些道家和佛家思想的影響﹐但構成它的文學思想綱領及核心的﹐則是儒家的思想。它並不否認物質世界存在的真實性﹐卻認為在客觀現實世界之外﹐有一個先天地而生的「道」或「神」。這個「道」或「神」是決定客觀世界一切變化的無形的﹑最終的依據。

劉勰認為「原道心以敷章﹐研神理而設教」(《原道》)﹐正是聖人著述經典的根本原則。「神道設教」語出《易

7樓:匿名使用者

古代文學理論著作。劉勰撰。成書於南朝齊和帝中興元﹑二年(501~502)間。它是中國文學理論批評史上第一部有嚴密體系的﹐「體大而慮周」(章學誠《文史通義

8樓:匿名使用者

我前幾天還在和別人討論這個問題的...

9樓:釋靖止靈凡

劉勰(約公元465——520),字彥和,生活於南北朝

時期然而,由於劉勰身名未顯,當時的學術界還不大知道他,《文心雕龍》問世後,這部心血的結晶卻得不到文壇的重視,名流的首肯。當時沈約名高位顯,在政界和文化界都具有重要的地位,劉勰想首先取得他的承認,卻沒有機會接近他。一次,劉勰把書揹著,像一個賣書的小販似的,在大路邊等著沈約。

當沈約坐車經過時,便攔住了他。沈約好奇地把《文心雕龍》拿來閱讀,立即被吸引,認為此書「深得文理」(《南史·劉勰傳》),大加稱賞。後來又常常把《文心雕龍》放在几案上隨時閱讀。

經過沈約的稱揚,劉勰的名氣才大起來,《文心雕龍》終於在士林中傳播開來。同時,三十八歲的劉勰,也告別了居留十多年的定林寺,「起家奉朝請」,踏上了仕途。

貢獻與影響

《文心雕龍》的創作目的是反對當時文風的「浮詭」、「訛濫」,糾正過去文論的狹隘偏頗。它在文學批評史上的突出貢獻是:

①初步建立了文學史的觀念。他認為,文學的發展變化,終歸要受到時代及社會政治生活的影響。他在《時序》篇中說:

「文變染乎世情,興廢系乎時序」,並在《時序》、《通變》、《才略》諸篇裡,從上古至兩晉結合歷代政治風尚的變化和時代特點來探索文學盛衰的原因,品評作家作品。比如他說建安文學「梗概而多氣」的風貌,是由於「世積亂離,風衰俗怨」而形成;東晉玄言詩氾濫,是由於當時「貴玄」的社會風尚所決定。注意到了社會政治對文學發展的決定影響。

不僅如此,他還注意到了文學演變的繼承關係。並由此出發,反對當時「競今疏古」的不良傾向。這些都是十分可貴的。

②分析論述了文學創作內容和表現形式的關係,主張文質並重。在《風骨》篇裡,他主張「風情骨峻」;在《情采》篇裡,他強調情文並茂。但在二者之間,他更強調「風」、「情」的重要,他主張「為情而造文」,反對「為文而造情」,堅決反對片面追求形式的傾向。

③從創作的各個環節上總結了經驗,提出了應該避免的失敗教訓。他指出,在創作上,作家「神與物遊」的重要,強調了情與景的相互影響和相互轉化。他還指出,不同風格是由於作家先天的才情、氣質與後天的學識、習染存在著差異的結果。

針對當時「近附而遠疏」、「馳騖新作」的風氣,他提出了繼承文學傳統的必要,論述了文學創作中「新」、「故」的關係。此外,他對創作中諸如韻律、對偶、用典、比興、誇張等手法的運用,也提出了許多精闢的見解。

④初步建立了文學批評的方**。在《知音》篇裡,他批評了「貴古賤今」、「崇己抑人」、「信偽迷真」、「各執一隅之解」的不良風尚,要求批評家「無私於輕重,不偏於憎愛」。與此同時,他還提出了「六觀」的批評方法:

一觀位體,看其內容與風格是否一致;二觀置辭,看其文辭在表達情理上是否確切;三觀通變,看其有否繼承與變化;四觀奇正,看其佈局是否嚴謹妥當;五觀事義,看其用典是否貼切;六觀宮商,看其音韻聲律是否完美。這在當時是最為全面和公允的品評標準。 我招了有點長因為是複製的漫漫看咯 不過有些句子還滿喜歡如「凡操千曲而後曉聲,觀千劍而後識器。

」 「登山則情滿於山,觀海則意溢於海,我才之多少,將與風雲而並驅矣。」 「文之思也,其神遠矣。故寂然凝慮,思接千載;悄焉動容,視通萬里;吟詠之間,吐納珠玉之聲;眉睫之前,卷舒風雲之色;其思理之致乎!

」 「是以意授于思,言授於意,密則無際,疏則千里。或理在方寸而求之域表,或義在咫尺而思隔山河。 」

劉勰與《文心雕龍》的創作貢獻是什麼?

10樓:易書科技

劉勰(466—520)字彥和,東莞莒(今山東省莒縣)人。據《梁書·劉勰傳》說他:「早孤,篤志好學,家貧不婚娶,依沙門僧佑,與之居處,積十餘年,遂博通經論。

」他還參加整理佛經的工作,樑以後做過記室、參軍等小官,擔任過東宮通事舍人的職務,深得太子肖統的器重。晚年到定林寺削髮為僧,更名慧地,不久去世。身後留有一部傳世的古代文學理論鉅著《文心雕龍》。

劉勰反對形式主義文風的口號是:「言必徵聖,文必宗經。」他認為文學創作的客觀標準應該是「本乎道,師乎聖,體乎經,酌乎緯,變乎騷」,「道沿聖以垂文,聖因文以明道」,「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

劉勰所說的「道」包括自然客體和人類社會發展規律兩個方面,「文」由「道」派生而出,分「形文、聲文、情文」3種,「形文、聲文」,是自然執行之文,「情文」是社會執行之文。「道」只有聖人能洞察、把握。因此,聖人之文是「道」的體現,這樣的文章能「象天地,效鬼神,參物序,制人幻紀,洞性靈之奧區」,乃「恆久之至道,不刊之鴻教」。

而六經則具有「銜華而佩實」的特點,具體表現為「一則情深而不詭,二則風清而不雜,三則事信而不誕,四則義直而不回,五則體約而不蕪,六則文麗而不淫。」情深、風清、事信、義直、體約、文麗,劉勰稱為「六義」,體現了文質統一,真善美的楷模,故文必宗經。緯書是「文麗」的產物,是宗經必須的輔佐。

屈原的《離騷》「依經立義」,「自鑄偉詞」,是「金相玉質」的優秀之作。

劉勰充分肯定文學創作書自然景物的密切關係。「春秋代序,陰陽慘舒,感物吟志,莫非自然」。「歲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遷,辭以情發」。

情感在文學創作中占主導地位,但外物也隨著人的情感而變化,人的情感也隨著外物的變化而變化。這是唯物的觀點。

劉勰特別重視文學創作與社會、時代的關係。他認為任何一種文學現象都有其歷史的原因,都是那個時代政治狀況和社會思潮的反映。「文變染乎世情,興廢系乎時序,原始以要終,雖百世可知也。

」正是基於這一理論,劉勰考察了上古至劉宋各個時代的文學現象,指出了它們的時代風格和主要傾向。最後得出的結論是:「歌謠文理,與世推移,風動於上,而波振於下。

」劉勰還十分注重文學作品內容與形式的研究。提出「文附質」、「質待文」的看法。即內容決定形式,形式有助於表現內容,內容與形式是相互制約、相得益彰的關係。

他肯定「為情而造文」,批判「為文而造情」。

劉勰重視作家在創作中的主觀思維活動。在《文心雕龍》中單列《神思》篇專論:「古人云:

『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闕之下』,神思之謂也。文之思也,其神遠矣!故寂然凝慮,思接千載,悄焉動容,視通萬里;吟詠之間,吐納珠玉之聲;眉睫之前,卷舒風雲之色。

其思理之致乎!」「思接千載」、「視通萬里」指構思活動不受時空限制,構思的特點是「神與物遊」,「萬塗競萌」。「思理之致」就是藝術構思成熟形成的「意象」。

解決「意」與「言」的矛盾,主要是提高作家的文學修養,掌握寫作技巧。

劉勰認為,文學批評的任務是指導和促進文學的發展。「貴古賤今」、「崇己抑人」、「信偽迷真」都是錯誤的,妨礙公允中肯的批評開展。他要求批評家「無私於輕重,不偏於愛憎」,批評家還應聯絡作家的時代、身世、際遇、情思、才能、人格來衡量作品的價值。

批評家還必須見多識廣,善於比較鑑別。掌握客觀標準:「是以將閱文情,先標六觀:

一觀位體,二觀置辭,三觀通變,四觀奇正,五觀事義,六觀宮商。」只有這樣才能「平理若衡,照辭如鏡」。

總之,《文心雕龍》是一部具有中國特色的文學理論和文學批評專書,儘管有失偏頗,亦不失為中國古代文學理論中雄視百代繼往開來的鉅著。

劉勰《文心雕龍 明思》對《古詩十九首》的評價是

劉勰 文心雕龍 明詩 談到包括 古詩十九首 在內的 古詩 時稱 觀其結體散文,直而不野,婉轉附物,怊悵切情,實五言之冠冕也。要是一句的話就是 五言之冠冕 文學的起源或由來 1 文學起源的種種解釋 巫術說 遊戲說 心靈表現說 模仿說 都未能對文學起源作出科學解釋。2 最早的文學藝術作品產生於人類生產勞...

《文心雕龍》是一本什麼樣的書

一 文心雕龍 為齊樑時期劉勰所作,成書於南朝齊和帝中興年間。它是中國文學理論批評史上第一部有嚴密體系的,體大而慮周 章學誠 文史通義 詩話篇 的文學理論專著,標誌著中國文學理論和文學批評建立了完整的體系。文心雕龍 是中國南朝 文學學習的好處?5 當然是提高文學素養了,中國古典文學中有許多關於禮的論述...

星星點燈的歌詞是什麼背景下寫的?

創作背景 星星點燈 由鄭智化作詞,作曲。鄭智化表示這首歌曲是他在車上寫成的,在車窗裡看到的點點星光就是他創作這首歌曲的靈感。人的一生難免會遇到氣餒 彷徨 無助的時候,鄭智化創作這首歌曲希望可以給人以鼓勵。歌曲 星星點燈。原唱 鄭智化。詞曲 鄭智化。歌詞 抬頭的一片天 是男兒的一片天。曾經在滿天的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