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周邊安全環境分析研究,中國周邊安全環境分析是什麼?

2021-03-19 18:19:41 字數 4586 閱讀 9810

1樓:匿名使用者

新的世紀即將到來,在祈禱和平的新千年鐘聲敲響之前,冷靜地觀察中國周邊的國際形勢,審慎地預期周邊國際環境變化,對我國在未來一個時段內維護地區和平,集中力量發展經濟是非常重要的。近年來我國周邊地區出現了一些令人不安的事態。如印度和巴基斯坦不顧國際**的反對發展核**;美國在亞洲地區繼續推行軍事同盟政策,而且試圖建立可能破壞地區軍事力量平衡的***系統;亞洲國家出現了軍備競賽的苗頭;**主義和國際恐怖主義活動對一些國家正在構成嚴重挑戰;等等。

在意識到這些對和平與安全的威脅的同時,我們還必須從更全面的角度來觀察周邊國際力量關係的分佈情況,觀察各國對國家利益的確認與實現方式是否發生變化,以此對下一世紀的周邊環境作出判斷。

國際環境的新變化之一是,在中國周邊地區正在形成一種多極的力量結構。這不是世界性的多極化趨勢的產物,它只是一種地區性的結構。日本由於經濟陷於停滯與低速發展,它與亞洲其他力量的差距在縮小。

在此同時,日本在政治和安全領域發揮作用的意願更強烈了。俄羅斯的經濟經過嚴重的衰退後已經穩定下來,加上普金的當選,它的綜合力量進入了恢復期。東盟的一體化程序雖然受到金融危機的衝擊,但是沒有受到根本的打擊,東盟國家在經濟、社會和政治方面的合作仍在加強與擴大。

印度的經濟狀況因新經濟的出現而得到改進,擁有核**使它的軍事威懾力在繼續增加,印度在亞洲扮演大國角色的願望已明顯增強。中國的綜合國力在繼續增加,它在地區國際關係中的地位有所加強。美國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這一地位支撐了美國在亞洲的優勢地位。

但美國是一個非亞洲國家,而且力量分散於全球,它在亞洲的力量分佈受到這兩個因素限制。

由中國、日本、美國、**、東盟及印度這六種力量構成的多級結構將是一種相對穩定的均勢結構。在可預見的時期內,任何一極,在這一地區都不可能單獨取得優勢。在多極均勢結構中,結盟關係的變化及向兩極化的發展是造成不穩定的主要原因。

在可以預期的未來,美日同盟關係仍會保持穩定,但是其作用一是會受到中俄戰略關係的制約,二是不會得到東盟和印度的無條件支援,沒有什麼利益會促使印度和東盟放棄他們長期遵循的獨立與中立的對外政策,捲入美國同中俄的對抗中去。中國是本地區發展最快的國家,中國將繼續奉行獨立自主與和平的對外政策,中國將會對這一結構的穩定作出貢獻。

這一多極結構的穩定性還在於即使是超級大國的美國也不能改變它。美國在亞洲的力量分佈可以維持這一相對穩定的結構,但它要改變這一結構的話,如對中國採取「遏制」政策,其代價之大將是它無法承受的,而且還將遠遠超過其所得的收穫。美國在亞洲地區將繼續謀求「領導」地位,但如果它要建立單極霸權的話,它必然會受到其他力量聯合的或各自的抵抗。

應當指出,中國周邊的多極均勢的穩定性會受到次區域力量和力量關係的影響。例如,南、北朝鮮是東北亞次區域平衡的重要力量;巴基斯坦和泰國是南亞和印度洋地區的重要力量;印尼和越南在東南亞地區可能發揮重大作用;哈薩克和阿富汗可能在中亞地區發揮重要影響。這些力量不僅在次地區的平衡中有重要作用,並且對中國等大國構成複雜的牽制,從而影響亞洲多極結構的穩定。

這些情況表明,均勢本身並不能防止各種不穩定因素的發生。

國際環境的另一新變化是,國際多邊體制將成為維護周邊和平與穩定的重要途徑。多極結構的存在並不意味著中國的周邊環境會平安無事。霸權主義國家謀求單方面經濟和政治利益的行為,各極之間無序競爭都會對中國的周邊安全造成嚴重損害。

此外,構成其他無序因素的可能有周邊國家的領土爭端和軍備競賽,可能有非國家行為者的跨邊境的恐怖主義與**主義活動,也可能是一些國家因貧困或其他原因產生的大量難民。這些無序競爭如不能被阻止和及時控制,中國周邊地區的和平與穩定也是難以維持的。

亞洲各國經濟上的相互依存程度正在不斷加深,東亞國家的對外**有三分之二是在區域內完成的。這種共有的利益是推動它們在下一世紀進行合作的基本動力。資訊與交通領域的技術革命正在消除亞洲各國間地理上的隔閡,為它們的相互溝通和加強信行提供了手段。

亞洲各國還有著反對外來干涉、維護獨立自主的歷史傳統,它們珍視自己的文化與價值觀。這種文化上的多元主義傾向是它們相互諒解和相互妥協的基礎。因此,在進入21世紀後,中國與周邊各國將更努力地謀求合作,利用國際體制(即各種國際組織和國際制度)來共同地維持和平、穩定和發展的環境。

除了聯合國及其附屬機構外,在中國和周邊國家有著以下一些較重要的國際多邊體制:亞太經濟合作組織、東南亞國家聯盟、東盟地區論壇、東盟後部長級會議、東盟加中日韓會議、朝鮮問題四方會談、「上海五國」機制、歐亞首腦會議,等等。這些國際多邊體制包含不同的成員,在不同的領域中發揮功能,有不同的優先處理的問題,其產生的決定或共識有不同的約束力,但是它們共同的特點是:

推動著相關國家認識他們共有的利益,並通過合作互諒互讓來共同獲益。在經濟和社會領域方面,這些機制已經在起非常積極的作用。亞太經濟合作組織正在推動**自由化,這一程序使亞洲各國的經濟合作得到了顯著加強。

今年5月初,在泰國清邁召開的東盟與中、日、韓財政部長會議上,各方一致同意建立一個亞洲貨幣保護機制,以避免再次發生造成嚴重衝擊的金融危機。這表明亞洲國家已將它們的合作從**領域擴大到了金融與貨幣領域。

在安全方面,由於亞洲各國的共同努力,聯合國在柬埔寨的維和行動取得了顯著成功。同時,一些國際多邊體制已經在加強相互信任措施、共同打擊恐怖主義和**主義活動等方面起著積極作用。今年4月,「上海五國」的國防部長進行了會晤,部長們決定要採取集體行動,防止國際恐怖主義、好戰的**主義和宗教極端主義對五國邊境地區的威脅。

進入新世紀後,只要各國都能將和平共處作為合作的基本原則,放棄冷戰思維,國際多邊體制就能夠在解決領土爭端、控制軍備競賽、建立區域性集體安全機制、防止**擴散等方面起重要作用。在新世紀的初期,東盟地區論壇可能發展成為東亞地區的多邊安全合作體制。在中亞地區,「上海五國」機制經過擴充套件,也可能發揮類似功能。

但一個能涵蓋東亞、南亞和中亞所有國家的多邊體制暫時還沒有可能性。

在中國周邊存在著一些地區安全問題。這些問題包括克什米爾問題、朝鮮半島問題、阿富汗內戰問題,這些問題不同程度存在著國際因素捲入的背景。這些問題如處理不好就可能釀成重大沖突,對中國的安全帶來嚴重威脅。

但是,如何發揮國際多邊體制作用,尋求最終解決或者緩解其緊張程度,現在還沒有得到有關國家的充分重視。例如印度一直拒絕國際組織調解克什米爾衝突,這不僅長期拖延了這一問題的解決,而且已經使這一問題變得更加複雜化,在印巴兩國都擁有核**以後,衝突的延續將具有更大的危險性。中國和其他國家應當向印巴兩國進一步施加影響,促使他們通過調解來求得雙方可接受的解決,並意識到任何強加於人的想法都是行不通的。

這也應成為下一世紀亞太地區解決國際安全問題的一條基本規範。

可以預計,通過國際體制進行國際合作將是下一世紀國際關係的重要表現方式,但是還存在如何主導國際體制的問題。中國是亞洲地區的主要大國,中國可以,而且也應當在國際體制中發揮主導性作用。只要是堅持尊重主權、國家平等、互利互惠、不干涉內政等國際體制的基本原則,中國積極參與國際體制活動不僅會受到多數週邊國家的積極評價,而且還會產生良性的互動作用。

這將成為中國主動影響周邊國際環境的重要手段。

國際體制的意義是重要的,但是它不可能解決所有問題,其有效性也不會在短期內迅速擴大。因此進一步加強我國的綜合國力,確保周邊地區的多極結構不發生根本性的變化,將是維護我國和平穩定的國際環境的基本手段。不斷加強綜合國力,積極參與國際體制,中國在下一世紀的全面復興與強盛是大有希望的。

中國周邊安全環境分析是什麼?

2樓:向葵

一、周邊地區領土紛爭眾多

1)由於我國的接壤鄰國比較多,所以我國周邊的領土紛爭是比較多的。經過我國的多年努力,解決了與一些國家比如與**、外蒙古等的領土紛爭。但仍與一些國家存在領土紛爭。

譬如與印度。中國與印度有著長約2000公里的邊界線,分東段、中段和西段,歷史上沒有正式劃定過,共涉及爭議面積12.5萬平方公里。

2)自2023年開始,中印兩國就邊界劃分進行正式談判,已經進行了三輪談判,但都沒有取得任何實質性進展。

3)還有與日本的。中日領土爭端,主要是釣魚島主權之爭。釣魚群島,日本稱為「尖閣群島」由釣魚島、黃尾嶼、赤尾嶼、南小島、北小島及一些礁石組成,其中以釣魚島面積最大約5平方公里。

中國人早在清代就發現了釣魚島,並將其歸入自己的版圖,晚清的慈禧太后還曾把金釣魚島賞賜給郵傳部尚書盛宣懷。中日甲午海戰,中國戰敗割讓了臺灣,日本趁機以「無主之地先佔為主」為由,宣佈釣魚島為日本「固有領土」。

4)近年來,日本方面還時不時地登島、建燈塔、立日本旗等主權宣示活動。中國**一直重申釣魚島是中國的領土,多次**日本侵犯中國領土主權,臺灣當局以及香港等地的華人也經常採取**行為。釣魚島遠離日本本土,如果成了日本領土,那它可以作為海基線起點的一個點,以此向外的12海里的海域成了日本領海,這就侵佔了中國的領海。

二、周邊地區恐怖主義日益猖獗

1)中國處於國際恐怖勢力猖獗的高危弧形地帶。從北高加索、中東、中亞、南亞至東南亞,是國際恐怖勢力的主要盤踞地和威脅高發區。近幾年來,在各種複雜因素的作用下,恐怖勢力明顯抬頭,恐怖威脅有增無減,世界處於「越反恐越恐怖」的陰影中。

國際恐怖勢力在中國周邊的頻繁滋事,惡化了中國周邊環境,直接危害著中國****。

2)中國作為一個人口眾多的多民族國家,由於歷史和現實的原因在一定程度上也存在著不穩定因素。**與恐怖主義勢力的活動,嚴重威脅著我國的****與地區穩定。尤其值得我們關注的是,我國境內民族**活動的國際化。

三、海洋方向的隱患和威脅

1)海洋方向存在著朝鮮半島問題、臺灣問題和南沙問題等現實和潛在熱點,尤其是朝鮮半島和臺海地區存在著爆發大規模衝突的危險。

2)在海洋方向,中國直接面對美、日強大的軍事壓力,特別是近年來美、日加強了針對中國的軍事部署,把中國作為主要潛在對手。而且,21世紀是海洋世紀,中國的安全和發展將更依賴于海洋,維護海上安全和經濟利益將是中國在21世紀面臨的重大課題。

中國周邊安全環境的特徵,中國周邊安全環境的三個特徵

中國周邊安全環境的三個特徵 軍備競爭顯現出越來越強的趨勢,國與國之間相互聯合趨勢明顯 恐怖活動 勢力加緊滲透和活躍 地區摩擦以及資源爭奪常態化。2015年,中國周邊安全形勢至少面臨三大挑戰 一是來自美日及其同盟體系對中國崛起的戰略擠壓 二是管控海上危機,構建海洋安全新秩序 三是推進 一帶一路 以及應...

分析我國目前的安全環境(),分析我國目前的安全環境(1000字)

我.國.安全環境目前存在的問題 1 我.國生態環境脆弱,水土流失嚴重 土地沙化 荒漠化問題突出 自.然.災.害頻繁,洪旱.災.難交替發生。2 森林資源分佈不均衡,林草覆蓋率低 3 水資源嚴重短缺,地區分佈不均 4 環境汙染嚴重。總結 我認為自然與生態是潛在的安全環境的一部分,雖然不是主體的部分,但是...

我國周邊安全環境總體發展趨勢是什麼

我國周邊安全環境總體發展趨勢是國際形勢保持總體和平 緩和 穩定的基本態勢,但世界依然面臨著現實和潛在的戰爭威脅。1 世界總體和平穩定的基本態勢沒有變。當今世界,時代的主題仍然是和平與發展,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趨勢繼續深入發展,國際力量對比有利於保持世界形勢總體穩定,求和平 謀發展 促合作已成為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