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定語後置句具體舉例具體說明判斷

2021-05-12 09:58:34 字數 4012 閱讀 8531

1樓:

一看特殊句式

(2002·上海春季)知者創物,能者述焉。

譯文是:有智慧的人開創一門新的技藝,有才能的人對之加以傳承(傳述)。

這句話考查的重點是對「知」和「焉」的理解,如果不瞭解「知」字的通假現象,就丟失了一個得分點。又如:

(2004·青海)每月初得祿,裁留身糧,其餘悉分賑親族,家人績紡以供朝夕。

譯文:每月初得到俸祿,僅僅留下自身口糧,其餘全都分開賙濟親族,家人績麻紡線來供給早晚飲食。

(2004·江蘇)每曲意事二人,績不少降節。

譯文:常常違心地奉承二人,徐績並沒有稍稍降低自己的品節。

青海卷中「裁」就是通假字,通「才」,理解為「只,僅僅」。江蘇卷中的「少」通「稍」,理解為「稍微,稍稍」。如果對通假現象不瞭解,句子就很難翻譯正確。

四看古今異義

古今異義的考查近幾年在文言文客觀題中時有考查,並且多以古今異義的複合詞出現。2023年全國題考查了「反間、南面、鼓譟、擾亂」,2023年北京題考查了「窮困」,2023年北京題考查了「具有」等等,2023年則拓展到了主觀翻譯題中。

(2004·天津)意氣益厲,乘勝逐北

譯文:精神更加振奮,趁著勝利追擊敗兵。

句中的「意氣」一詞,就不能按現代漢語中的「意氣」來翻譯,否則失當。

五看固定結構

固定結構也是一個重要的考查點。2023年高考語文全國卷就考了這樣一個句子:

「名詞+有+定語+者」是定語後置句嗎

2樓:匿名使用者

對,這是定語後置句。

一、「中心詞+之+定語+者」

這可以看作古漢語定語後置句式的標準格式。

① 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馬說》日行千里的馬,一頓有時能吃掉一石小米。)

② 僧之富者不能至,而貧者至焉。(《為學》)(富和尚不能到達,窮和尚卻到了那裡)

③ 石之鏗然有聲者,所在皆是也。(《石鐘山記》)(發出鏗鏘的聲音的石頭,到處的石頭都是這樣的)

二、「中心詞+定語+者」

① 蓋簡桃核修狹者為之。(《核舟記》)(原來是挑選狹長形的桃核來雕刻核舟的)

② 有奇字素無備者,旋刻之。(《活板》)(有些平時沒有準備的生僻字,當即就把它刻出來)

③ 村中少年好事者,馴養一蟲(《促織》)(村子裡有個好事的年輕人,養著一隻蟋蟀)

④ 且將軍大勢可以拒操者,長江也(《赤壁之戰》)(況且將軍您的可以用來抗拒曹操的有利形勢,就是長江)

⑤ 求人可使報秦者,未得。(《廉頗藺相如列傳》)(想找一個可以出使秦國向秦國回覆的人,也沒有找到)

⑥ 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荊軻刺秦王》)(太子丹和知道這件事的門客,都穿了白衣,戴上白帽,給荊軻送行。

從中學語文教材來看,這類定語後置句最多,且基本上是由動詞結構(包括動詞和以動詞為中心的短語)擔任定語。反過來說,由動詞結構擔任的定語經常後置。這裡還有一條規律:

當一箇中心詞不止一個定語,則名詞擔任的領屬性定語不後置,動詞結構擔任的修飾性定語後置。如例③④就是這樣。在例④中,「將軍」是領屬性定語,不後置,「可以拒操」是動詞結構組成的修飾性定語,則置於中心詞之後。

這樣一來,古漢語處置多項定語的方式比現代漢語還要靈活。

三、「中心詞+之+定語」

① 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岳陽樓記》)(處在高高的朝廷,就憂慮老百姓的疾苦;退隱在偏遠的江湖[即民間],就擔憂他的國君。)

② 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勸學》)(蚯蚓沒有鋒利的爪牙,健強的筋骨)

③ 人又誰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屈原列傳》)(高尚的人誰又能讓自己清潔的身子,蒙受汙濁的外物[汙染]呢!)

可以看出,這類例子中的定語一般是由形容詞擔任,反過來說,由形容詞擔任的修飾性定語如果後置,通常組成「中心詞+之+定語」的格式。

四、「中心詞+定語」

這種格式和判斷句中的主語直接加表語一樣,沒有任何語言標誌,辨識起來較困難。但這種情況出現很少,曾經選進過中學教材的《西門豹治鄴》中有一句:「從**女十人所,皆衣繒單衣,立大巫後。

」(跟隨著十來個女徒弟/跟隨的女徒弟有十來個……)這裡,「女」是「**」的定語,被後置了。如果辨識不清,學生可能理解成「堂弟的子女十來個人……」或「跟著弟弟、兒子、女兒大約十來個人」。

五、「中心詞+而+定語+者」的結構。

①縉紳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幾人與?(《五人墓碑記》)(能夠不改變自己志向的**,普天之下,有幾個人呢?」)

用法譯成漢語時,一般都應提到中心詞前邊來。另外,定語後置時,往往在中心詞和定語之間加「之」字,有時也在定語後面加「者」字。

應注意的是,文言文中定語後置只限於表示修飾關係的句子,表領屬關係的定語則不後置。

「定語後置」的三種形式,但在一個具體的語言環境中切不可簡單地「對號入座」,而應從句子詞語間的結構關係上進行深入思考,特別是要認真分析「者」的詞性和作用,否則極易出現錯誤。

希望我能幫助你解疑釋惑。

什麼是定語?語文中定語後置是什麼樣的?

3樓:匿名使用者

什麼是定語。定語是用來限定、修飾名詞或代詞的,定語是對名詞或代詞起修飾、限定作用的詞、短語或句子,漢語中常用『……的』表示。  在古代漢語裡,為了突出和強調定語,有時也會把定語放在中心詞之後,這種情況叫做「定語後置」。

譯成現代漢語時,一般都應提到中心詞前邊來。另外,定語後置時,往往在中心詞和定語之間家「之」字,有時也在定語後面加「者」字。 1.

用「者」結句,形成「中心詞+後置定語+者」 2.用之.「中心詞+之+後置定語」的形式。

如:「其嵌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馬之飲於溪;其衝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羆之登于山。」回答完畢。

4樓:匿名使用者

定語:名詞前邊的表示領屬、性質、數量等等的修飾成成分。名詞、代詞、形容詞、數暑詞等都可以做定語。

例如「國家機關」的「國家」(領屬),「新氣象」的「新」(性質),「三架飛機」的「三架」(數量)。

語文中沒有完全意義的定語後置。.

5樓:夢的時間

漢語裡,定語一般都放在中心詞的前面,起修飾限制的作用。但在古代漢語裡,為了突出和強調定語,有時也會把定語放在中心詞之後,這種情況叫做「定語後置」。

6樓:放飛真我

定語是用來修飾、限定、說明名詞或代詞的品質與特徵的。漢語裡,定語一般都放在中心詞的前面,起修飾限制的作用。但在古代漢語裡,為了突出和強調定語,有時也會把定語放在中心詞之後,這種情況叫做「定語後置」。

7樓:匿名使用者

定語是用來限定、修飾名詞或代詞的,定語是對名詞或代詞起修飾、限定作用的詞、短語或句子,漢語中常用『……的』表示。  在古代漢語裡,為了突出和強調定語,有時也會把定語放在中心詞之後,這種情況叫做「定語後置」。譯成現代漢語時,一般都應提到中心詞前邊來。

另外,定語後置時,往往在中心詞和定語之間家「之」字,有時也在定語後面加「者」字。 1.用「者」結句,形成「中心詞+後置定語+者」 2.

用之.「中心詞+之+後置定語」的形式。如:

「其嵌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馬之飲於溪;其衝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羆之登于山。」

8樓:不好浼

定語是在一句話中起主要作用的那幾個字,也叫主語。而定語後置是在一句話中定語放在了最後,通常情況下定語是放在一句話中的前面的。比如,對嗎?你愛我。

9樓:匿名使用者

定語是帶「的」的詞語,如:清涼的,優美的…… 一般在名詞的前面 狀語是帶「地」的詞語如:悄悄地,緩緩地……一般在動詞的前面

10樓:三途曼珠

在古漢語中將定語移置在中心詞之後的現象.定語後置一般有三種情況:

1)、中心詞+定語+者

人馬燒溺死者甚眾 赤壁

今戰士死者及關羽水軍精甲萬人 《赤壁》

可有吹洞簫者 《李憑箜篌引》

計未定,求人可使報秦者.(司馬遷《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荊州之民附操者.赤壁

2)、中心詞+之+形容詞

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勸學》)

仰視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蘭亭集序》)苟以天下之大,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國下矣.(《六國論》)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齊桓晉文之事

什麼是定語,後置定語

修飾名詞的成分就是定語,你也可以回到中文裡去理解,只要是 的 字前的成分都是回定語。比如a good book.good就是答定語。某些情況下,需要用後置定語 後置定語這語法現象是英語特有的,中文沒有 比如he is the only man alive.alive就是後置定語,固定用法。比如在一些...

什麼是雙關?具體例子,什麼是雙關 並舉例

雙關是一種修辭方法,存在於各種自然語言中,是把詞語真正的含義模糊化。雙關語在一句話中會有很多種意思,使同一個句子可以理解成兩種或多種截然不同的意思。例 我在四川獨居無聊,一斤花生,一罐茅臺,當作晚飯,朋友們笑我吃 花酒 梁實秋 花酒原指有酒女陪伴的酒席,雙關 花生配酒 引證 兒女英雄傳 第十九回 卻...

英語中,什麼是定語從句,最好舉例

解釋如下 定語從句,一個句子跟在一名詞或代詞 先行詞 後進行修飾限定,就叫做定語從句。通俗來講,從句在整個句子中做定語,這個從句就叫做定語從句。從句在主句中充當定語成分。1 被修飾的詞叫先行詞。定語從句不同於單詞作定語的情況,它通常只能放在被修飾的詞 即先行詞 之後。定語從句公式 定語從句 先行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