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師生合作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如何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2021-03-19 18:20:30 字數 1678 閱讀 9481

1樓:用智慧為你解答

隨著形勢的變化,我國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進入了前所未有的景象。做為一名教師,只有努力於新課程的實踐,在其過程中不斷完善,更新自我,提升自己的專業素質,促進自身專業發展,才能與新課程同行,適應新課程的需要。由於這樣,教師要具備普通文化知識,學科專業知識,教育學知識,心理學知識,還要具各個人的實踐知識,具有建構自己的知識體系的能力。

我這裡要特別強調的一點是:教師專業化發展與團隊合作非常必要。因為新課程改革強調教師專業發展的同伴互動和合作精神,建立積極的新的內外夥伴關係,以便雙向學習。

例如與學生的家長和學校以外的團體、個人。只有這樣教師才能進一步開放,加強教師之間以及師生之間在課程實施等教學活動中的專業對話,師生對話,交流溝通、協調合作,共同分享經驗,通過互動、相互支援與借鑑,以減小教師由於孤立勞作而導致的自發的,偏狹的、低效的行為。通過團隊合作,建立起一個具有共同目標的、有凝聚力的校園文化,從而成為一個和諧的校園。

簡單地說:教師之間的同伴互助,相互依賴和相互欣賞,互相支援和合作,具有團隊的凝聚力,才是一所完美的學校。

總之,每一個教師應該有這樣的素質:

其一,能承認自己的不足,並因此有必要取得同事的支援;其二,經常地、真誠地對深造或參加專業發展的同事給予鼓勵。其三,懂得怎樣與同事合作,相互關係;其四,真實誠懇地接納同事對自己在教育教學方面的意見;其五,願意與同事分享教育教學成果,分擔責任與困難;其六,能夠找到新的方法改變自己的教學,在課堂上體現自己的特點,只要有以上的素質,教師的專業化才能發展,教師也才能適應時代發展。因為,沒有教師的專業化發展,新課程改革難以成功,每個人所肩負的教學教育任務也就難以完成。

只有我們每個教師自覺地、主動地投身於新課改的實踐中,去探索,支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去改變自己原有的過時的教育教學觀念,改變那些不能適應學生成長的陳舊落後的教育教學行為,重樹自我、重構課堂、重進教學,在裎中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完成自己的專業化發展程序,才能無愧於時代,無愧於學生、無愧於中華民族。

自己只有內心的決心,真實地行動,加之自己的工作經驗,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才能進上一層樓。

如何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2樓:中公教育

一、注重培養教師的專業素養,常組織一些與優秀教師們的交流活動,互相交流教學經驗,學習優秀教師的長處

二、關注教師的個人發展,給予多的創造空間,不拘泥教師的教學方式和風格

教學設計可以從哪幾個方面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3樓:匿名使用者

教師對教學

設計進行自我反思是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有效途徑。

教學設計是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學物件的特點,將教學諸要素有序安排,確定合適的教學方案的設想和計劃。一般包括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步驟與時間分配等環節。

第一,教學設計是把教學原理轉化為教學材料和教學活動的計劃。教學設計要遵循教學過程的基本規律,選擇教學目標,以解決教什麼的問題。

第二,教學設計是實現教學目標的計劃性和決策性活動。教學設計以計劃和佈局安排的形式,對怎樣才能達到教學目標進行創造性的決策,以解決怎樣教的問題。

第三,教學設計是以系統方法為指導。教學設計把教學各要素看成一個系統,分析教學問題和需求,確立解決的程式綱要,使教學效果最優化。

第四,教學設計是提高學習者獲得知識、技能的效率和興趣的技術過程。教學設計是教育技術的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於運用系統方法設計教學過程,使之成為一種具有操作性的程式。

如何推動教師教育發展,論如何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一 關注專業化理論發展 新課程中蘊涵著許多全新的理念,諸如教育民主化 促進教育的國際理解 關愛自然 注重個性發展等,以及學科本位向學生本位轉變 科學本位向科學與人文整合轉變 集體統一性教學向個別差異性教學轉變 知識技能接受教學向知識的主動建構轉變等中國基礎教育的未來取向等。校長只有繼續學習各方面的理...

1什麼是教師的專業化,什麼是教師專業發展

教師專業化是指教師職業具有自己獨特的職業要求和職業條件,有專門的培養制度和管理制度。教師專業化的基本含義是 第一,教師專業既包括學科專業性,也包括教育專業性,國家對教師任職既有規定的學歷標準,也有必要的教育知識 教育能力和職業道德的要求 第二,國家有教師教育的專門機構 專門教育內容和措施 第三,國家...

如何提升自己心理素養,如何提升教師專業素養

1 生活要有目標。不斷地完成既定目標,同時創立新目標,併為之堅忍不拔地努力奮鬥。2 有樂觀的生活態度。以微笑的目光 平靜的心態去看待一切,建立健康 愉快 豐富的生活模式。3 有多元思維方式。面對同一種境況要有多種考慮和選擇。4 不斷地充實自己。把環境的變化看成是迎接挑戰和再學習的機會。不要在瞬息萬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