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的故事一文描述了什麼,范仲淹的故事課文的文字大意是什麼

2021-05-23 00:44:01 字數 5394 閱讀 5637

1樓:嚮往檸檬的心

這篇課文講述的是北宋初年傑出的政治家、文學家范仲淹少年時代刻苦學習的故事。范仲淹兩歲喪父,家境貧寒,而能刻苦學習,胸有大志,以天下為己任。課文共有7個自然段,分為三部分來理解。

第一部分概括介紹范仲淹在我國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他的名著名句。

第二部分是文章的重點部分,主要講述范仲淹少孤,家貧,讀書十分刻苦。

介紹了范仲淹的四個小故事,

分別是隻身求學、劃粥割齏、拒絕佳餚、閉門不出。第三部分講范仲淹的遠大志向和從政以後是如何施展自己的志向及後人對他的讚頌。

范仲淹的故事課文的文字大意是什麼?

2樓:龍年鴻運吉星照

第一個故事「隻身求學」,如果學生說到「累了,就用冷水洗臉;餓了,就用稀粥充飢。」這一句,我就引導他們在感受的同時發揮想象,想象范仲淹獨自一人在外求學,還會有哪些情況出現,他又會怎樣解決呢?從而引導學生用句式「--了,就用------」,感情朗讀中體會范仲淹隻身求學的艱苦。

最後教師提問:「同學們,隻身求學如此的艱難,但范仲淹苦讀詩書不曾放棄,你可知是什麼力量在支撐著他?」第一次感受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遠大志向。

第二個故事「劃粥割齏」,如果學生說到「劃粥割齏」這個成語,就引導學生從文中尋找語句進行理解,並且就「凌晨雞鳴即起」積累成語「聞雞起舞」,就「他曾五年未解衣就寢」積累成語「廢寢忘食」,從而體會范仲淹生活的艱苦,這時教師再次追問:「同學們,生活如此的艱苦,范仲淹攻讀詩書始終不曾鬆懈,你可知是什麼力量在支撐著他?」第二次感受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遠大志向。

第三個故事「拒絕佳餚」,就好友與范仲淹的對話引導學生想象,范仲淹如何「好意難卻,只好接受」好友的美味佳餚;當食品變質時,對於范仲淹的回答好友又會有何感想,發出怎樣的感嘆呢?此時范仲淹又會怎麼說。第三次感受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遠大志向。

第四個故事「閉門不出」,師生對話讓學生換位體驗,當全城轟動之時,范仲淹為什麼不為所動。第四次感受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遠大志向。整個教學過程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為主線貫穿,有詳有略,並注意感情朗讀。

(以上可以參考一下~)

范仲淹的故事 主要內容

3樓:冷眼觀娛樂圈

范仲淹兩歲喪父,家境貧寒,為了進一步深造,他又隻身遠赴應天府書院求學。一天一位好友來看望他,發現他的飲食如此之差,心中不忍,就送銀子給范仲淹改善生活,但范仲淹委婉地謝絕了。第二天便送來許多美味佳餚。

也不見范仲淹吃一口,范仲淹笑了笑說,你的好意我心領了,請你千萬不要生氣。

第二年,他取得了殿試的資格,到宮廷朝見皇帝,並參加了由皇帝親自主持的考試。

范仲淹(989年8月29日-2023年5月20日),字希文,漢族,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

范仲淹幼年喪父,母親改嫁長山朱氏,遂更名朱說。大中祥符八年(2023年),范仲淹苦讀及第,授廣德軍司理參軍,迎母歸養,改回本名,後歷任興化縣令、祕閣校理、陳州通判、蘇州知州等職,因秉公直言屢遭貶斥。康定元年(2023年),與韓琦共同擔任陝西經略安撫招討副使,採取「屯田久守」方針,晉中之窗鞏固西北邊防。

慶曆三年(2023年),出任參知政事,上疏《答手詔條陳十事》,提出十項改革措施。慶曆五年(2023年),新政受挫,范仲淹被貶出京,歷任邠州、鄧州、杭州、青州知州。皇祐四年(2023年),改知潁州,范仲淹扶疾上任,行至徐州,與世長辭,享年六十四歲,諡號文正,世稱范文正公。

范仲淹政績卓著,文學成就突出,他倡導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思想和仁人志士節操,對後世影響深遠。

4樓:種花家的小米兔

1、斷齏畫粥:范仲淹幼年喪父,四歲時隨繼父遷至長山 ,勵志苦讀於醴泉寺。因家境貧寒,便用兩升小米煮粥,隔夜粥凝固後,用刀切為四塊,早晚各食兩塊,再切一些醃菜佐食。

成年後,范仲淹又到應天書院刻苦攻讀,冬天讀書疲倦發睏時,就用冷水洗臉,沒有東西吃時,就喝稀粥度日。一般人不能忍受的困苦生活,范仲淹卻從不叫苦。經過苦讀,范仲淹終於在大中祥符八年(2023年)進士及第,官至參知政事。

2、龍圖老子:寶元元年至慶曆三年(2023年—2023年)間,范仲淹以龍圖閣直學士身份經略西線邊防,改革軍事制度、調整戰略部署,構築以大順城為中心、堡寨呼應的堅固防禦體系,西北戰線固若金湯,夏人不敢犯。

西北邊陲謠曰:「軍中有一範,西賊聞之驚破膽。」羌人稱范仲淹為「龍圖老子」;夏人稱其為「小范老子」,認為「小范老子胸有十萬甲兵!」

3、三光風範:范仲淹憂國憂民,不圖個人榮華富貴,從二十七歲進士及第到五十五歲主持新政,在漫長的官宦生涯中,范仲淹關心政治,每遇國家大事,總是慷慨直言,由於他直言敢為,曾在**年間裡三次被貶:2023年,范仲淹因諫言太后還政,被貶;接著又在廢郭皇后上二次被貶;2023年,范仲淹上《百官圖》第三次被貶。

范仲淹出任泰州時,徵調民眾4萬多人,重修捍海堰。自天禧五年(2023年)至天聖四年(2023年)完成,新堤橫跨通、泰、楚三州,全長約200華里,不僅當時人民的生活、耕種和產鹽均有了保障,還在後世「捍患御災」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當地人民將所修之堤命名為「范公堤」,遺址迄今猶存。

景祐元年(2023年),蘇州久雨霖潦,江湖氾濫,積水不能退,造成良田委棄,農耕失收,黎民饑饉困苦,范仲淹出知蘇州後,根據水性與地理環境,提出開浚崑山、常熟間的「五河」,將積水導流太湖,注入於海的治水計劃。

范仲淹以「修圍、浚河、置閘」為主的治水經畫,不但獲得時輿的讚揚,還澤被後世,自南宋一直至元、明的兩浙職守,都依照這個模式去整治水患。

5樓:海平面下的深淵

兩歲的時候范仲淹的父親驟然病逝,母親謝氏因為家庭貧困無法生存下去就帶著年幼的兒子改嫁到朱姓商人的家庭裡面,兒子也跟著改了名叫朱說。22歲那一年,范仲淹聽到母親說起舊事才知曉自己的真實身世,心裡頓覺十分傷感,從那時候起便決心讀書考取功名恢復家族的榮耀,便收拾行李離開母親跑到南應天府去讀書。范仲淹唸書十分認真,在這些聖人經典裡面學到了許多對蒼生百姓有幫助的知識,幾年之後因為成績優異考取到了進士,成為朝庭裡面的司理參軍審判。

在之後,范仲淹就將母親接到自己身邊生活。沒多久他就改回了原本的名字范仲淹恢復了家族身份。他私底下的人品行為也非常的令人敬佩。

他年少的時候曾經在禮泉寺唸書,有一次無意中在地窖裡發現一堆金子但卻悄悄地將他們掩蓋在地底下離開了,既沒有拿金子也沒有告訴別人。多年之後他已經入仕途做**,再次回到禮泉寺遊玩時叫來住持告知地窖藏金這件事情,讓住持把金子取出來修繕寺廟,這個事情一時之間傳為佳談。

6樓:你不可放棄我

北宋初年的傑出政治家、文學家范仲淹,少年時代刻苦讀書,最後以好成績回報了自己的努力。他從政後提出並實施了許多興國利民的革新措施。後人便用前賢題的提到詩詞來讚頌他

7樓:狂人橫刀向天笑

1、范仲淹二歲時,父親範墉因病去世,母親謝氏貧困無依,只得改嫁給山東的一位朱姓大戶,他也改名為「朱說」。范仲淹成年後,從傲慢的朱家孩子口裡知道了自己的身世,激憤之下,發誓「男兒當自強」,要自立門戶,重振範家,「乃感泣辭母,去之應天府」求學。雖然應天府是「公費讀書」,但范仲淹生活費用還得自理,「依戚同文學」,過得十分艱難。

他只能吃薄粥,深夜睏倦打瞌睡,就用冷水洗面,激醒自已,繼續攻讀。一個同學是應天府留守(官階相當於今日之「市委書記」、「市長」)的兒子,看不下去,便好意送了些美食。他卻一口不嘗,聽任食物變壞。

同學怪罪起來,他長揖致謝,道:「你的好意,我都心領了,謝謝!但我只怕自己一旦學會享受美餐,日後再也吃不得苦!

」2、范仲淹在應天府讀了五六年書,成績優異,便有了一個遠大的人生理想。據《能改齋漫錄》記載,范仲淹應試前,特到祠堂求籤,諮詢能否當宰相,籤詞表明不可以。他又求了一簽,暗中祈禱:

「如果不能當宰相,希望能當良醫」,結果還是不行。於是,他惱火了,擲籤於地,慨然長嘆:「男子漢大丈夫,這也不能做,那也不能做,還有什麼活頭!

」這就是「不為良相,則為良醫」名言的來歷。

3、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范仲淹中了進士,得到真宗趙恆的接見,還榮赴了御賜的宴席。在此後的幾十年間,范仲淹政績斐然,如安撫江淮的蝗災、修建「范公堤」等,但由於喜歡給高層「挑刺」,仕途就像乘電梯般,上上下下,幾起幾落。章獻太后劉娥當政時,他一會兒指責仁宗趙禎不該率領百官給太后祝壽,一會兒要求太后還政,被貶到蘇州;待得趙禎親政後,他本受到重用,但又接連上書議論國事,譏切時弊,要求改革,結果得罪宰相呂夷簡,再貶饒州。

4、范仲淹是一個銳意進取、熱烈執著的人,眼看自己年已五十而碌碌無為,未免有點灰心、有點牢騷。一天晚上,他看著《三國志》,突然覺得十分沒勁:這曹操孫權劉備,用盡機關,只得三分天地,「人世都無百歲」,還不如「劉伶一醉」!

第二天,他叫來好友歐陽修。兩個人喝得醉醺醺的,手拉手到大街上唱歌,那是他新作的《剔銀燈》。

「昨夜因看蜀志。笑曹操、孫權、劉備。用盡機關,徒勞心力,只得三分天地。屈指細尋思,爭如共、劉伶一醉。

人世都無百歲。少痴呆、老成悴。只有中間,些子少年,忍把浮名牽繫。一品與千金,問白髮、如何迴避。」

他到鄉間散心,看到百花洲四周鮮花盛開,鶯蝶飛舞,就自嘲起來:「我是到了桃花源吧?我也做做陶淵明!好笑的是,當年的理想竟是什麼良相、良醫!」又作了一首《定風波》,節缶高歌:

「羅綺滿城春欲暮。百花洲上尋芳去。浦映□花花映浦。無盡處,恍然身入桃源路。

莫怪山翁聊逸豫。功名得喪歸時數。鶯解新聲蝶解舞。天賦與,爭教我悲無歡緒。」

但這種頹廢消極的狀態還沒有持續多久,一件震驚全國的大事就發生了,吸引了他的注意力。

5、寶元元年(2023年),党項族首領元昊,突然另建西夏國,自稱皇帝,並調集十萬軍馬,侵略大宋。兩年不到,宋朝延州北部的數百里邊寨,大多被西夏軍洗劫或奪去,元昊氣勢囂張,揚言要滅了大宋。國難當頭,范仲淹立刻忘了那個「桃花源」,毫不猶豫地站起來,強烈要求上前線。

大宋朝廷對這場戰爭措手不及,有的主攻,有的主守,吵成一團,趙禎也舉棋不定,莫衷一是。危難之際,趙禎匆匆召見了范仲淹,先給他恢復了「天章閣待制」的職銜,再榮封一個「龍圖閣直學士」,任陝西經略安撫副使兼知延州,防禦西夏。康定元年(1040)秋天,五十二歲、滿頭白髮的范仲淹,緊急掛帥,風塵僕僕地趕往西部戰場。

秋天的邊塞,與繁華似錦、車水馬龍的京都宛如兩個世界:萬物凋零,到處都可見斷壁殘垣、屍骸廢墟、難民流離。范仲淹登高一望,但見斜陽下,寒霜滿地,孤城默然矗立,長煙寥寥,連大雁也不想停留,嗚咽著向南飛。

他的心情十分沉重,深夜失眠,挑燈填了幾首《漁家傲》,寄給在京城的歐陽修,開頭都是「塞下秋來」,現流傳下來的卻只有下面這一首: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裡,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髮征夫淚。」

五代宋初,盛行的都是柔婉綺麗的「花間詞派」,范仲淹的《漁家傲塞下秋來風景異》,氣勢悲壯蒼涼,意境雄健剛烈,可謂是「大宋第一首邊塞詞」,一掃「花間派」柔靡無骨的詞風,為蘇辛豪放詞導夫先路。歐陽修非常欣賞,讚歎之餘,又戲謔道:「希文,你動不動就是『塞下秋來』,真個窮苦的邊塞主兒!

」歐陽修到底是沒有上過戰場的文人,無法體會「孤城閉」、「歸無計」、「征夫淚」的苦難、淒涼和悲痛,以為取勝真的是「談笑間,強虜灰飛煙滅」,竟然羨慕朋友上戰場「真乃大元帥之事也」,還急切地祝賀他,「戰勝歸來飛捷奏,傾賀酒」。

(望採納,謝謝)

稱象一文講的什麼故事,稱象這篇課文講了一個什麼故事

中國古時候有個大官,叫曹操。有人送給他一頭大象,他很高興,帶著兒子和 們一同去看。大象又高又大,身子像堵牆,腿像四根柱子。們一邊看一邊議論 象這麼大,到底有多重呢?曹操問 誰有辦法把這頭大象稱一稱?有的說 得造一杆大秤,砍一棵大樹做秤桿。有的說 有了大秤也不行啊,誰能提得起這杆大秤呢?也有的說 把大...

給安徒生童話《海的女兒》一文寫故事梗概

海的女兒內容簡介 海底居住的最美麗的小公主在十五歲生日之際被獲准升到海面看世界。剛巧發生海難,小人魚看到一位年輕王子從難船中落水,就要奄奄一息,她奮不顧身,救了王子的命。她卻因不屬於陸地只得離開。王子醒來時看到的是另一位年輕姑娘,以為是恩人。小人魚愛上了王子,也愛上了人類。她傾聽祖母講述人類那不朽的...

石榴一文表達了作者什麼的思想感情

作者託物言志,借石榴 寄託情懷。通過對石榴的具體生動的描繪,歌頌真善美,讚揚了不怕威壓 堅貞剛勇 奮發向上 短文 石榴 裡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線 文通過對石榴的可來愛之處進行生動自描繪,讚美了石榴bai美麗 du清逸 熱烈 積極的特點zhi,歌頌了不怕威壓 dao 堅貞剛勇 奮發向上的品格和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