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病害化學防治是什麼原理,植物病害化學防治原理是什麼?

2021-05-17 11:21:49 字數 5008 閱讀 8697

1樓:中國農業出版社

使用殺菌劑防治植物病害,是指病原菌侵入植物之前用藥把病菌殺死或阻止其侵入,使植物避免受害而得到保護,包括以下三個方面的內容:(1)**性殺菌劑。在菌源上施藥,目的在於減少或消滅病菌孢子或其他繁殖體,從而防止或減輕病害的發生。

(2)保護性殺菌劑。在保護物件上施藥,對大多數植物病害來說,化學保護最有效的途徑是在田間生長著的、未發病而可能被侵染的植株上施藥。如用波爾多液防治馬鈴薯晚疫病,以及用膠體硫防治葉斑病等。

(3)剷除性殺菌劑。對病原菌有直接強烈殺傷作用的藥劑。這類藥劑常為植物生長期不能忍受,故一般只用於播前土壤處理、植物休眠期或種苗處理。

植物病害化學防治原理是什麼?

2樓:中國農業出版社

使用殺菌劑防治植物病害,是指病原菌侵入植物之前用藥把病菌殺死或阻止其侵入,使植物避免受害而得到保護,包括以下三個方面的內容:

3樓:中國農業出版社

殺菌劑防治病害的原理主要有保護、**和免疫三個方面。保護是指植物未發病前噴布藥劑以防止病菌侵入;**是指植物發病後噴布藥劑而阻止病害繼續發展,使植物恢復健康;免疫是指應用化學物質提高植物對病菌的抗性,以免於發病。

化學防治是指什麼?

4樓:中國農業出版社

chemical control

葉鍾音用化學藥劑

控制植物病害發生髮展的方法。利用藥劑處理植物及其生長環境,以減少、清除、消滅病原生物,或改變植物代謝過程,提高植物抗病能力,達到預防或**植物病害的目的。化學防治的重要性隨著不同型別病害而異。

僅一次初次侵染的種傳病害,以藥劑種子消毒處理即可奏效。多次再次侵染為主的病害如麥類鏽病、稻瘟病、水稻白葉枯病等,應以選用抗病品種、農業技術措施等為主,配合生長期的化學防治。但是當前仍未找到高產抗病品種之前,或因所推廣的品種抗病性喪失,且氣候條件有利於發病時,仍應採用化學防治以解燃眉之急,如小麥赤黴病。

化學防治的應用應考慮經濟效益和環境生態效益。

簡史春秋戰國時期已有以硫赭防治植物病害的記載。2023年法國p.m.

a.米拉德(pierre marie alexis mittardet),發現波爾多液防治葡萄霜黴病的作用,從而開始了植物病害化學防治史上的第一個里程碑——無機殺菌劑階段。在此期間主要使用一些金屬無機鹽和非金屬無機化合物如汞、銅、鋅、硫、砷等。

2023年w.h.蒂斯代爾(w.

h.tisdale)和i.威廉斯(i.

williams)與h.馬丁(h.martin)分別同時報道作為橡膠硫化促進劑的二硫代氨基甲酸鹽經室內試驗具有殺菌毒力,2023年m.

c.戈茲沃西(m.c.

gotd-sworthy)首次報道這類化合物在田間防病效果,是化學防治史上的第二個里程碑——有機殺菌劑階段。隨後出現三氯甲硫基類、醌類殺菌劑等。這一時期開發的殺菌劑使用劑量比無機殺菌劑明顯下降,對人畜和植物安全。

但仍屬於保護性殺菌劑。20世紀60年代後開發的萎鏽靈、苯菌靈、硫菌靈等開創了化學防治史上的第三個里程碑——內吸殺菌劑階段。這類殺菌劑可以通過植物莖、葉表面滲透或根部吸收後隨植物體液運輸至植株各部位,對侵入寄主體內的病菌具毒殺或抑制作用,控制病害蔓延,達到**作用。

田間用藥量和用藥次數明顯降低,藥劑殘效性提高。有的藥劑一次種子處理,可以保護幼苗期不受氣流傳播病菌的侵染,或能控制系統性病害如粟白髮病、玉米霜黴病的發生為害。對病菌無毒性殺菌劑的開發是殺菌劑發展中新的動向。

這類殺菌劑通過干擾真菌的致病系統,或增強寄主植物防禦作用,提高抗病能力。四氯苯酞、三環唑、咯喹酮在離體條件下對稻瘟病菌無殺菌活性,但在水稻植株上,顯示極高的防病效果。噻瘟唑處理稻株後,誘導稻株產生α-亞麻酸等抗菌物質和使被侵入細胞木質化阻止病原向鄰近細胞擴充套件,從而減輕病害。

可以預料隨著對植物生理和生物化學及殺菌劑對病菌作用機制的研究及生物工程技術的進展,植物化學防治將發生深刻變化。

化學防治原理

使用化學藥劑減輕病害或控制病害的原理有化學保護、化學**和化學免疫。

化學保護

指病菌侵染植物前使用殺菌劑殺死病菌或阻止侵入,使植物避免遭受侵染。美國j.g.

霍斯福爾(james g.horsfull)將化學保護分為二種:第一種是病菌接觸寄主之前或之後將殺菌劑直接噴到靜止的病菌上。

①施藥於接種體**。如在桃芽萌動前噴藥而殺死潛伏於芽鱗片上的越冬桃縮葉病菌,而減輕桃縮葉病的發生。②在健康植物表面施藥。

如小麥腥黑穗病菌粘附在小麥種子表面,種子萌芽後,病菌的厚垣孢子亦萌芽從芽鞘侵入。當播種前以藥劑拌種,直接殺死粘附種子上的病菌厚垣孢子而減輕發病。第二種是殺菌劑噴在寄主表面形成一層藥膜,當病菌孢子降落在具藥膜的植物表面,因受藥劑毒力作用,孢子不能萌芽侵入。

波爾多液和有機硫類的保護性殺菌劑都具有在植物表面形成不溶性保護膜的效能。防治稻瘟病的三環唑、咯喹酮等內吸性殺菌劑,能抑制菌體黑色素的合成,影響附著胞侵入栓的侵入,所以它的防病原理屬於無毒性的化學保護。

化學**

病原菌侵染植物後,在植株表面施藥而控制病害蔓延,減輕發病。其作用方式為:針對病原物,直接殺菌或抑菌,以及鈍化病原物產生的毒素;或影響寄主植物代謝,改變其對病菌的反應或影響病菌的致病過程。

化學**可分為以下3種。①區域性化學**。如冬季蘋果樹幹上的輪紋病、腐爛病疤可先以刀刮治,而後塗抹殺菌劑。

②表面化學**。如植物表面的白粉病病斑用硫黃粉噴灑,直接殺死表生的菌絲和孢子。③內部**或內吸**。

將藥劑施於植物體,通過滲透、內吸和運轉,藥劑在植物體內對病菌的直接毒殺和抑制作用,或作用於寄主植物,而減輕病害。

化學免疫

化學藥劑使用後,誘導植物細胞內原有的抗性基因表達,產生能夠遺傳的高水平抗性。這種化學免疫的現象目前尚屬理論上**的,儘管有一些化學藥劑可以誘導產生一些植物保護素的物質,後代中能否再次表現還不清楚,真正的化學免疫將是研究化學防治的新課題。

化學防治途徑

chemical control channels

葉鍾音根據植物病害的致病原因、發病規律、病害迴圈的特點,而採用的化學防治方法。通過使用殺菌劑以阻止病原生物的繁殖及控制接種體生成,控制初次或再次侵染源,阻斷病原物的傳播,防止病原物在侵染點侵入寄主,以及在已發病的植株上用化學藥劑**等都是化學防治途徑。目的是以最有效的殺菌劑,最少的使用次數和最低劑量,簡便的使用方法達到最佳的防治效果。

殺菌劑使用方法有種苗處理、土壤處理、葉面噴灑、浸漬、燻蒸等。

種苗處理

攜帶病原物的種子、苗木及其它繁殖材料,經過藥劑處理減少初次侵染源。對只有初次侵染的病害防病效果比較明顯,對有再次侵染的病害,種苗處理不能達到徹底防治目的。種苗處理具有用藥量少、植物處於休眠狀態,對較高濃度藥劑抵抗力強、集中處理環境汙染小等優點。

早期主要以植物汁液或酒浸漬種子,2023年法國學者普雷沃斯特(prevost)發現低濃度的硫酸銅具有抑制黑粉病菌孢子萌發的作用。2023年開始以氯化汞拌種防治穀物雪腐病,2023年氯酚羥基汞問世,開始廣泛用有機汞處理種子。2023年四氯對醌、2023年六氯苯用於穀物拌種,這些種子處理藥劑的發展推動了種苗化學處理,成為很多重要病害防治重要手段。

2023年後由於內吸性長效殺菌劑的發展,種苗處理的防病範圍擴大,藥劑處理種子不僅能消滅種苗外表粘附的病原物,還能抑制內部的病原物,並可使幼苗免受土傳病菌侵害。如萎鏽靈拌種防治小麥稈黑粉病、棉花立枯病等。亦可利用其內吸及在幼苗體內的殘效而保護幼苗期不受氣流傳播病害的侵害,如乙菌定(mitstem)拌種防治大麥白粉病。

長期以來由卵菌引起的系統性病害,採用化學防治無效,自乙醯基丙氨酸類殺菌劑問世後,這類病害的防治也迎刃而解,如以甲霜靈拌種防治穀子白髮病。種子處理有浸種、拌種和溼潤拌悶。①浸種。

以一定濃度的藥液浸漬種子或浸沾苗木,浸漬時間隨藥液的濃度和溫度不同而調整,一般藥液濃度高、溫度高浸種時間短,反之則延長浸漬時間。②拌種。根據種子量折算所用藥劑(粉劑或糊劑)的用量,一般在專門的器械內均勻拌和藥粉,使每粒種子表面均勻沾布藥劑形成「包衣」。

近年來還開發了種衣劑。③溼潤拌悶。又稱半乾法即用少量的較高濃度藥液,均勻噴灑於種子表面,而後加覆蓋堆悶一定時間後再播種。

土壤處理

用化學藥劑處理土壤,利用藥劑的毒力直接殺死或抑制病原生物或改變土壤的酸鹼度,使不利於病原生物的生長繁殖。內吸性藥劑在土壤中經根部吸收後,進入植物體內並傳導至地上部位,控制植株不受氣流傳播病菌的侵染。根據用藥時間分為播前使用、播時處理和植物生長期處理。

處理方法有澆灌、毒土、及專門的施藥工具注射等。藥劑處理受土壤型別、理化性質、微生物作用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因此必須從病原生物、藥劑、土壤等全面考慮。土壤處理劑中有一類是利用藥劑的燻蒸作用,其蒸汽壓比較大,進入土壤後,在一定的溫度條件下,揮發成氣體在土壤顆粒中擴散,從而增加藥劑與病原生物的接觸,達到殺菌目的。

如不飽和鹵代烴、有機硫、異硫氰酸酯等。有的殺菌劑由於殺菌譜及本身的理化性質,很適宜於土壤消毒,如五氯硝基苯對土傳絲核菌有特效,敵克鬆易受紫外光分解,進入土壤後較穩定,且對絲囊黴、腐黴菌有特效。惡黴靈在土壤中經微量元素活化,植株內吸後對土壤傳染的腐黴菌、鐮刀菌、絲核菌有特效。

當然,長期單一的使用某種藥劑,也會導致土壤微生物區系發生變化,如土壤長期使用苯菌靈後導致鏈格孢屬的上升。

葉面噴灑

主要針對氣流和雨水傳播的病害。藥劑加水配成一定濃度的藥液均勻噴灑於植株上,起保護和**作用。有噴霧和噴粉。

在噴霧中根據用藥量、使用器械的壓力、霧點大小又分常量噴霧、低量、超低量噴撒法。噴粉法由於粉塵對空氣、環境和噴藥人員的毒害,已日趨減少使用。噴灑的時間和次數依據藥劑的特性和病害的特點而確定。

保護性殺菌劑要根據病害**預報,控制在病害發生前或少量中心病株出現時應用,有多次侵染的病害噴藥數天後由於新長出的葉未能受藥,所以一定時間後需繼續用藥。內吸性**劑由於在植株體內可再次分配,噴藥次數可根據藥劑在體內的殘效而決定。為了確保農產品的安全,每種藥劑應確定最後一次噴藥至產品收穫期之間的間隔期,以控制農產品中農藥的殘留量在國家標準允許範圍之內。

適用於葉面噴灑的殺菌劑的劑型有可溼粉、膠懸劑和乳油。

煙燻在熱源的作用下,藥劑揮發,或在藥劑中加入發煙劑、燃燒劑使其燃燒產生煙霧。用於防治溫室、塑料大棚內的葉部病害、林區的樹木病害。

洗果果品收穫後貯藏前的處理,以殺菌劑浸漬、噴淋果品或藥劑處理果品包裝紙等方法以控制貯藏期病害的發展。

此外還有:果樹樹幹病害先以刀刮治,而後再塗以藥劑,冬季果樹主幹塗以白塗劑以減少凍害和殺死樹幹上的越冬病原物;類菌原體引起的木本植物病害用抗菌素液注入樹幹中,有的還可加壓灌注等。

植物病理學植物病害防治,植物病理學植物病害防治

1.植物檢疫來是將避免病自 害有害生物傳入,一般 bai是將其消滅於萌芽du狀態或限制進入本zhi地區,缺點是對dao於已經發生的病害,採用這種方法進行是不現實的,比如說水稻稻瘟病。2.選育和利用抗病品種 優點是種經濟而有效且無汙染,但缺點是一般選育抗病品種時間比較長,投入的人力 物力較大。3.農業...

傳統的植物病害防治模式是什麼樣的

植物病害防治古已有之,20世紀前期的植物病害防治模式還不能將之提到策略的高度,主要以採用農業措施為主,如輪作 秋季燒燬田間殘餘物 清潔田園 調節種植時間等 而在農藥發展階段上屬於天然藥物時代,當時主要限於直接利用植物材料,如燃燒產生煙霧 撒天然藥物粉末等,或僅在天然生物體粗加工之後便開始使用。值得一...

氟化物防治齲齒是什麼化學原理,氟化物防治齲齒是什麼化學原理?求答案

氟化物的防齲機理 齲齒是一種廣泛傳播的 高發病率的多因素疾病,是兒童期最常見的慢性病。齲齒對人一生的健康情況有著重要的影響,例如可引起發育停滯 無力咀嚼以及由此導致的營養不良和自尊受損6。在現有的口腔公共衛生措施中,使用氟化物預防齲齒被公認為是最有效的措施 目前有幾種機理可以解釋氟化物的防齲功效,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