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有機碳對氣候變化的影響到底有多大

2021-03-19 18:19:03 字數 5280 閱讀 6271

1樓:子知有

關注土壤碳庫

地球上的碳元素分佈於海洋、地質化石、土壤、植被、大氣等各庫中。其中,土壤有機碳庫是全球陸地表層系統中最大的碳庫,約是大氣碳庫的2倍、陸地植被碳庫的2~3倍。

武漢植物園副研究員、生態學課題組成員張克榮介紹,土壤有機碳通過分解作用產生的co2排放是土壤碳與大氣co2交換的主要形式。土壤既可以通過土壤呼吸充當大氣co2的「源」,也可以通過有機碳的淨積累成為co2的「匯」,「源」或「匯」狀態取決於碳輸入與輸出之間的比例。

土壤與大氣之間每年的碳交換量達到60~80pg(1pg=1×1015克),是每年石油和煤等燃料燃燒釋放的7~10倍。張克榮說:「土壤碳庫的變化,對陸地生態系統的碳儲存和碳釋放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作為一種主要的溫室氣體,co2對地球熱量平衡有重要作用。自工業革命以來,由於人類活動,如人口過快增長、土地利用變化、化石燃料燃燒等,導致大氣中的co2濃度明顯升高。

co2濃度的升高,可能會對全球氣候、生態系統以及其他各方面產生深遠影響,比如溫度和降水的改變,從而影響人類的可持續發展。因此,越來越多的科研人員把目光轉移到土壤有機碳的研究上。

存在爭議的**

其中,土壤有機碳的分解與氣候因子的關係,尤其對溫度、降水的敏感性是學術界關注的焦點問題。張克榮指出,這些問題對於認識和**氣候變化(如溫度和降水的改變)的影響、理解氣候因子與生態系統之間反饋機制十分關鍵。

土壤對氣候還有土壤對地貌的影響

2樓:

先說土壤影響氣候。

土壤的結構(分層)和組成(沙土、壤土和粘土比例)會影響局地的水分迴圈從而影響氣候。舉例來說如果土壤含沙大,土壤空隙大,降水容易下滲,土壤表面可用於蒸發降雨的水分就比較少,該地區氣候易乾燥。相反若壤土和粘土較多,土壤持水力就較強,該地區氣候就會比較溼潤。

土壤化學狀況也會通過影響當地植被從而影響氣候,如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的排放。

土壤影響氣候最顯著的例子就是土地利用變化。

土壤影響地貌應該是時間尺度很大的過程,通過長期的土壤與生物,氣候,水文共同作用逐漸改變地貌。

3樓:夭夭旭

我個人認為,主要是氣候對土壤有影響。氣候的變化會導致土壤的機構,組成發生變化。比如,常年風大的地區,地表的岩石,土壤都會受其影響,風化現象會比較嚴重,其地區地表的土壤成分沙粒會比較多。

風化也是地表地貌發生了變化。在氣候、土壤、生物、水文、地貌中,我覺得氣候對其他幾項其主要的作用。地球上能有生物生存,主要原因就是有個適合生命體產生的氣候環境,當然這一切也是相互關聯的。

一個環節被破壞,整個鏈條就斷裂,說到這讓我想到恐龍的滅絕,無論是行星相撞造成的,還是什麼其他因素引起,都是生存環境發生了鉅變而導致的。

4樓:匿名使用者

就是因為氣候\水文\生物\土壤\地貌是一個有機整體`只要一個部分

出現的問題就會影響其他部分,土壤位於地球的表面,它與大氣圈,水圈及生物圈有著密切的聯絡,所以,當土壤受到破壞是不僅對氣候有影響,而且對生物\水文等都有影響^^

土壤總有機碳

5樓:匿名使用者

土壤是陸地生態系統的核心,是連線大氣圈、水圈、生物圈以及岩石圈的紐帶。全球大約有1so ogt的碳是以有機質的形態存在於土壤中(eswarran等,1993),土壤碳庫是陸地生態系統中最大的碳庫(汪業動等,1999。金鋒,2001),是陸地植被碳庫(500^-6000t)的2-3倍,是全球大氣碳庫(750gt)的2倍多,ipcc估計土壤凋落物對大氣c oz年通量的貢獻是燃燒化石燃料貢獻量的10倍(ipcc, 1990)。

由於土壤有機碳貯量的巨大庫容,其較小幅度的變化就可能影響到碳向大氣的排放,以溫室效應影響全球氣候變化,同時也影響到陸地植被的養分**,進而對陸地生態系統的分佈、組成、結構和功能產生深刻影響。據統計,農業利用使土壤損失的有機碳在410億一500億t之間(cole等,1996)。一般地講,利用方式轉變後自然土壤有機碳含量在40^-50年內將降低20%^-50%(davidson等,1993; hass等,1957)。

低水平的農業生產,肥料使用不足,去除、lei燒植物殘留物,以及缺少水土保持措施,是歷史上土壤有機碳降低的主要原因(楊學明。2000)。為了減少人為碳排放、增加土壤碳貯存延長土壤碳的固定時間等問題,就必須瞭解土坡有機碳庫的庫容及其動態變化過程,因此,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上壤有機碳庫的分佈及其轉化日益成為全球陸地碳迴圈研究的熱點〔王豔芬等,1998)。

由於缺乏土壤有機碳含量、土壤容重和土壤礫石含量資料,對不同土壤或植被型別的面積估計不夠準確,從而影響了土壤有機碳儲量估算的精確度。研究土壤碳庫的空間分佈特徵,對於準確估算土壤碳庫儲量,正確評價土壤在陸地生態系統碳迴圈、全球碳迴圈以及全球變化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義。

土壤有機質(som)是農田土壤的重要組成部分。農田土壤的物理、化學、生物等許多特性都直接或間接地與有機質的存在有關。同時,土壤有機質是土壤肥力的重要標誌之一,在土壤的發生、分類和農業土壤肥力等方面的研究中,土壤有機質的組成、性質和有機碳、氮的轉化一直受到人們的重視[1]。

長期以來,人們已經在有機質的數量方面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是,土壤有機質的含量只是一個有機質積累和礦化分解的平衡結果,不能很好地反映土壤質量的變化和轉化速率等。20世紀70~80年代,人們從有機質的分解轉化方面, 對有機質分組進行了深入的研究, 提出了土壤活性有機質( asom )的概念。

土壤活性有機質是指土壤中有效性較高、易被土壤微生物分解利用、對植物養分**有最直接作用的那部分有機質,主要包括微生物生物量( mb)、輕組有機質( l fom )、易礦化的碳和氮、容易浸提的碳氮及碳水化合物[2]。土壤活性有機質可以表徵土壤物質迴圈的特徵, 可以作為土壤潛在生產力和土壤管理措施變化引起土壤有機質變化的早期指標[3]。許多研究者發現土壤活性有機質對土壤碳的變化較非活性有機質敏感得多,與土壤性質的關係比總有機質密切。

土壤質量是土壤在生態系統的範圍內,維持生物的生產力、保護環境質量(降低環境汙染物和病菌損害) 以及促進動植物和人類健康的能力, 可反映各種利用和管理條件下土壤恢復與退化的能力[4]。土壤活性有機質在指示土壤質量和土壤肥力的變化時比總有機質更靈敏,能夠更準確、更實際的反映土壤肥力和土壤物理性質的變化、綜合評價各種管理措施對土壤質量的影響。本文對土壤活性有機質的概念、組分以及與土壤質量的關係作了初步的闡述,以期進一步瞭解土壤活性有機質,並真正認識到其生態學意義,加強對活性有機質的研究。

廣義的土壤有機質是指土壤中一切生物殘體和其轉化、降解的有機化合物,即纖維素、半纖維素、糖類、粗蛋白等以及各種各樣的降解產物等非特殊性化合物和腐殖質類物質;狹義的土壤有機質,是指土壤中有機質經生物化學作用而生成的一類特殊的高分子聚合物,即腐殖質。土壤有機質含量是由土壤形成過程和農業措施所決定。每一個地帶和地區,有著一定的生物氣候特點,因此具有一定的生物迴圈水平和特徵。

而農業措施則可以在不同程度上起著調節和干預的作用。土壤有機質本身含有植物所需要的各種大量元素(如氮、磷、鉀、鈣、鎂、硫等)和微量元素(如銅、鋅、鐵、錳等)。但因測定方法及時空變異等因素的影響,有機質中的元素組成及含量的差異很大。

斯蒂文森(1991)的實驗結果表明:富里酸中含碳量為40~45%,含氧量為44~50%,含氫量為4~6%,氮的含量<1~3%,硫的含量最低大約為0~2%;而胡敏酸中含有較高的碳量為50~60%,含氧量相對較少為30~35%

我這也是複製的

找全難度很大

別指望別人給你找了,去看幾篇綜述吧!這方面研究很多的

1彙總前人的主要研究成果--看綜述

2對物理化學性質進行分析 --問題不明確

3在環境中的存在形態,方式,對動植物的影響進行分析 -- 存在形態可以看土壤學書,有簡介,南京農大有相關研究,主要是對植物的多,

4對其轉化規律分析--檢視長期定位田的研究吧

5對人體健康的影響 --沒聽說過

6國家地方標準-- 土壤總有機碳 《中國土壤**》這類書上有,常為第二次土壤普查的結果

氣候變化對自然災害有什麼影響?

6樓:易書科技

人類影響氣候,氣候也影響人類。短時間的氣候變化,特別極端的異常氣候現象,如干旱、洪澇、凍害、冰雹、沙暴等,往往造成嚴重的自然災害,足以給人類社會造成毀滅性的打擊。比如,1943~2023年孟加拉地區的暴雨災害,引起了20世紀最大的饑荒,餓死人口達300萬~400萬。

1968~2023年非洲乾旱是非洲人民的一次大災難,使得查德、尼日、衣索比亞的牲口損失70%~90%,僅在衣索比亞的沃洛省就餓死20萬人。當然,這種打擊往往是短暫的、區域性的,雖然不至於影響生態系統,但是對人類造成的災害卻十分大。

長期的氣候變化,即使變化比較緩慢,也會使生態系統發生本質性的改變,使生產佈局和生產方式完全改變,從而影響人類社會的經濟生活。

例如,在公元前3000~前2023年的溫暖時期,竹類在黃河流域直到東部沿海都有廣泛分佈;安陽殷墟發現,水牛和野豬等熱帶**帶動物;甲骨文記載打獵時獲得一象,表明殷墟的化石象是土產的。河南原稱豫州,就是一個人牽著大象的標誌。商、周時代,梅子是北方人民重要的日常食品。

《詩經》說:「若作和羹,爾唯鹽梅。」可見當時梅子是和鹽一樣重要的食品,是做菜不可缺少的作料。

《詩經》說:「終南何月,有條有梅。」終南山在西安之南,宋代以來就無梅了。

陝西、山西等地人民只好用醋代替梅。

秦漢時期氣候也比較溫暖,《史記》記載當時經濟作物的地理分佈是:「桔之在江陵,桑之在齊魯,竹之在渭川,漆之在陳夏。」可知當時**帶植物的地界比現在更加偏北。

由於氣候變化直接影響農作物的地理分佈,必然會影響以農產品為原料的工業佈局。例如,在先秦到西漢以前,我國絲織業佈局是北絲南麻,絲織業絕大部分在黃河中下游和冀中平原,當時最大的絲紡業中心在河北定縣,其他較小的中心也都在河北、河南和山東一帶;長江流域及南方各地則主要生產麻織物;西漢時期,蜀中僅以產麻布著名。雖然在東漢到魏晉以後,中原地區戰亂頻繁,經濟下降劇烈,南方各地社會生活則相對安定,絲織業有所發展,可是北絲南麻的佈局一直維持到隋唐時代。

從氣候變遷情況看,至隋唐時代,雖然氣候也有變化,但是平均氣溫仍暖於現代,可見,絲綢之路出現在北方是有原因的。

北絲南麻布局的改變發生在宋代。由於氣候變冷,氣溫已低於現代,北方不利於桑蠶生產生殖,再加上唐末五代時北方戰亂,南方經濟發展,南方絲織業規模逐漸超過北方。北宋時鎮江,三臺已形成為全國絲織業中心。

南宋時,南京、常州、鎮江、蘇州都擁有巨大的絲織業生產能力。絲織業重心南移,正好相當於我國氣候由溫暖到寒冷的時期,這個歷史經驗是值得研究的。

氣候變遷對農業耕作也有影響,孟子、荀子都說,他們那個時候,齊、魯(河北、山東一帶)農業種植可以一年兩熟。在這些地方直到建國初期,還只習慣於兩年三熟。唐朝的生長季也比現在長,《蠻書》(約成書於862年)說,曲靖以南,滇池以西,一年收穫兩季作物,9月收稻,4月小麥或大麥。

而現代由於生長季縮短,不得不種豌豆和蠶豆,以代替小麥和大麥。

這種歷史經驗仍有現實意義。例如,如果氣候變暖,就可以考慮雙季稻向高緯度、向高海拔擴充套件;若氣候變冷,就得採取措施,縮短水稻的生長時間。

氣候變化對人有何影響,氣候變化對農業的影響?

研究表明,氣候變化可能會降低世界上大部分地區的土壤吸收水分的能力。而這很可能對地下水 雨水徑流 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等等產生毀滅性的影響。氣候變化對農業的影響?影響 1.將使世界主要糧食帶向極地擴充套件,使較為寒冷的高緯度地區專的農作物生長期延長,產量屬相應增加。2.使中緯度地區地表的蒸發加大,地下...

氣候變化對農作物的影響,氣候變化對農業的影響?

1 溫度是影響農作物生長與發育的主要因 2 氣溫的日較差和光照對農作物的產量和質量有著重要影響 3 水分條件制約著農作物的生長,不同的農作物需水量不同 4 光熱 水分的組合對農業生產的影響 氣候對農業生產的影響 氣候資源是自然資源中影響農業生產的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它提供的光 熱 水 空氣等能量和...

氣候對人類有什麼影響,氣候變化對人類的影響有哪些

看看這個電影.裡面有你想知道的答案.家園 導演揚恩 亞瑟花了15年時間籌備,走訪50個國家拍攝,由澳洲海底的大堡礁到非洲肯亞高原的乞力馬扎羅山 亞瑪遜熱帶雨林到戈壁沙漠 美國德薩斯州連綿不斷的棉花田到中國上海的工業城鎮。如詩如畫的美景喚醒世人,樂觀地珍視我們仍然保有的50 雨林,而非只著眼那失去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