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星垂平野盡,月湧大江流。各出自哪首

2021-05-12 11:44:48 字數 3570 閱讀 2713

1樓:【血盟】小成

渡荊門送別 李白 渡遠荊門外①, 來從楚國遊②。 山隨平野盡, 江入大荒流③。 月下飛天鏡④, 雲生結海樓⑤。

仍恰故鄉水⑥, 萬里送行舟。 詩文翻譯 自劍門之外的西蜀沿江東下, 來到了楚國境內作一次旅遊。 崇山隨著荒野出現漸漸逝盡, 長江進入了莽原也緩緩而流。

月影倒映江中像是飛來天鏡, 雲層締構城郭幻出海市蜃樓。 我依然憐愛這來自故鄉之水, 行程萬里繼續漂送我的行舟。 旅夜書懷 杜甫 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

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 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

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

2樓:小喂喂

杜甫的詩句「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 李白詩句「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和「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兩句的作者及全文

3樓:阿沾

1、《渡荊門送別》是唐代偉大詩人李白所作。

原文: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遊。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譯文:乘船遠行,路過荊門一帶來到楚國故地。青山漸漸消失,平野一望無邊。

長江滔滔奔湧,流入廣袤荒原。月映江面,猶如明天飛鏡;雲變藍天,生成海市蜃樓。故鄉之水戀戀不捨,不遠萬里送我行舟。

2、《旅夜書懷》是唐代詩人杜甫所作。

原文: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

譯文:微風吹拂著江岸的細草,那立著高高桅杆的小船在夜裡孤零地停泊著。星星垂在天邊,平野顯得寬闊;月光隨波湧動,大江滾滾東流。

我難道是因為文章而著名嗎?年老病多也應該休官了。自己到處漂泊像什麼呢?

就像天地間的一隻孤零零的沙鷗。

1、《渡荊門送別》此詩由寫遠遊點題始,繼寫沿途見聞和觀感,後以思念作結。全詩意境高遠,風格雄健,形象奇偉,想象瑰麗,以其卓越的繪景取勝,景象雄渾壯闊,表現了作者少年遠遊、倜儻不群的個性及濃濃的思鄉之情。

這首詩首尾行結,渾然一體,意境高遠,風格雄健。「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寫得逼真如畫,有如一幅長江出峽渡荊門長軸山水圖,成為膾炙人口的佳句。如果說優秀的山水畫「咫尺應須論萬里」。

這首形象壯美瑰瑋的五律也可以說能以小見大,以一當十,容量豐富,包涵長江中游數萬裡山勢與水流的景色,具有高度集中的藝術概括力。

2、《旅夜書懷》這首詩既寫旅途風情,更感傷老年多病、漂泊無依的心境。首聯寫江夜近景,刻畫了孤舟月夜的寂寞境界。頷聯寫遠景,雄渾闊大,「星垂」烘托出原野之廣闊,『「月湧」渲染出江流的氣勢,以樂景寫哀情,反襯出他孤苦伶仃的形象和顛連無告的悽愴心情。

頸聯正話反說,抒發休官的憂憤。詩人的名聲因文章而顯赫,告病辭官,皆是由於遠大的政治抱負長期被壓抑而不能施展,尾聯詩人以沙鷗自比,轉徙江湖,聲聲哀嘆,感人至深。

全詩前二聯寫點明「旅夜」,後二聯緊扣「書懷」,景中有情,融情於景,內容深刻,格調清麗,結構謹嚴,是杜甫詩歌中的經典作品。

4樓:子虞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出自李白的《渡荊門送別》。「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出自杜甫的《旅夜書懷》。

1、渡荊門送別

唐代:李白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遊。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

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譯文乘船遠行,路過荊門一帶,來到楚國故地。

青山漸漸消失,平野一望無邊。長江滔滔奔湧,流入廣袤荒原。

月映江面,猶如明天飛鏡;雲彩升起,變幻無窮,結成了海市蜃樓。

故鄉之水戀戀不捨,不遠萬里送我行舟。

2、旅夜書懷

唐代:杜甫

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

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

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

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

譯文微風吹拂著江岸的細草,那立著高高桅杆的小船在夜裡孤零地停泊著。

星星垂在天邊,平野顯得寬闊;月光隨波湧動,大江滾滾東流。

我難道是因為文章而著名嗎?年老病多也應該休官了。

自己到處漂泊像什麼呢?就像天地間的一隻孤零零的沙鷗。

5樓:甜甜棉花糖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的作者是【李白】全文:渡荊門送別 李白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遊。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 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的作者是【杜甫】全文:

旅夜書懷

杜甫 細草微風岸, 危檣獨夜舟。

星垂平野闊, 月湧大江流。

名豈文章著, 官應老病休。

飄飄何所似? 天地一沙鷗。

6樓:匿名使用者

山隨平野盡句出自李白《渡荊門送別》,

星垂平野闊句出自杜甫《旅夜書懷》。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 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 這三首詩有

7樓:匿名使用者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山隨平野盡」,形象地描繪了船出三峽、渡過荊門山後長江兩岸的特有景色:山逐漸消失了,眼前是一望無際的低平的原野。著一「隨」字,化靜為動,將群山與平野的位置逐漸變換、推移,真切地表現出來。

這句好比用電影鏡頭攝下的一組活動畫面,給人以流動感與空間感,將靜止的山嶺摹狀出活動的趨向來。

「江入大荒流」,寫出江水奔騰直瀉的氣勢,從荊門往遠處望去,彷彿流入荒漠遼遠的原野,顯得天空寥廓,境界高遠。後句著一「入」字,寫出了氣勢的博大,充分表達了詩人的萬丈豪情,充滿了喜悅和昂揚的激情,力透紙背,用語貼切。景中蘊藏著詩人喜悅開朗的心情和青春的蓬勃朝氣。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以山光水色作為畫幅的遠景。漢江滔滔遠去,好像一直湧流到天地之外去了,兩岸重重青山,迷迷濛濛,時隱時現,若有若無。前句寫出江水的流長邈遠,後句又以蒼茫山色烘托出江勢的浩瀚空闊。

詩人著墨極淡,卻給人以偉麗新奇之感,其效果遠勝於重彩濃抹的油畫和色調濃麗的水彩。而其「勝」,就在於畫面的氣韻生動。王世貞說: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是詩家俊語,卻入畫三昧。」而「天地外」、「有無中」,又為詩歌平添了一種迷茫、玄遠、無可窮盡的意境,所謂「含不盡之意見於言外」。首聯寫眾水交流,密不間發,此聯開闊空白,疏可走馬,畫面上疏密相間,錯綜有致。

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

明星低垂,平野廣闊;月隨波湧,大江東流。這兩句寫景雄渾闊大,歷來為人所稱道。在這兩個寫景句中寄寓著詩人的什麼感情呢?

有人認為是「開襟曠遠」(浦起龍《讀杜心解》),有人認為是寫出了「喜」的感情(見《唐詩**集·杜甫五律例解》)。很明顯,這首詩是寫詩人暮年飄泊的悽苦景況的,而上面的兩種解釋只強調了詩的字面意思,這就很難令人信服。實際上,詩人寫遼闊的平野、浩蕩的大江、燦爛的星月,正是為了反襯出他孤苦伶仃的形象和顛連無告的悽愴心情。

這種以樂景寫哀情的手法,在古典作品中是經常使用的。如《詩經·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楊柳依依」,用春日的美好景物反襯出徵士兵的悲苦心情,寫得多麼動人!

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是描寫哪一名江的

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唐 杜甫 旅夜書懷 描寫的是長江 出自 旅夜書懷 大曆三年 768年 遲暮之年的杜甫終於乘舟出了三峽,來到湖北荊門,心境不免孤寂而作詩,故大江指的是長江 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是誰寫的出自 出自杜甫的 旅夜書懷 原文如下 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名豈文章...

「我住江之頭,君住江之尾山山皆向北,條條南流水」,所描述的中南半島的地形分佈特點是A高原

b試題分析 山山皆向北,條條南流水 直接可以體現地形中山脈 河流的分佈 特點,地形平坦,地表崎嶇,平原較少,雪山連綿,與詩句描述不符合。中南半島河流眾多,且多發源於我國,受地勢影響,向南流經中南半島注入海洋,山山皆向北,條條南流水 體現地形呈山河相間,縱列分佈的特點,故本題選b。我住江之頭,君住江之...

白日依山盡打一成語的答案,猜謎語白日依山盡猜一中國地名的相關

答案 下落不明 下落不明是一個漢語詞語,基本意思是指不知道要尋找的人或物在什麼地方。xi lu b m ng 下落 著落,去處。不 不知道。明 清楚。指不知道要尋找的人或物在什麼地方。下落不明 拼音 xi lu b m ng 解釋 下落 著落,去處。指不知道要尋找的人或物在什麼地方。舉例造句 他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