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合具體作品論述幼兒文學具有育兒功能

2021-05-22 14:40:49 字數 5065 閱讀 6113

1樓:匿名使用者

幼兒文學包含豐富的社會內容和自然知識,能引導幼兒初步認識社會、認識自然、認識自我,豐富他們的情感,發展他們的語言、思維、想象等能力,因此對幼兒的健康成長具有重要的啟蒙作用。 ①在語言方面,幼兒文學可以對幼兒進行基本的語言訓練。 ②幼兒文學作品將自然知識、社會科學知識、與故事情節糅合在一起,使幼兒在充分享受文學作品帶來的樂趣時潛移默化地學習。

③幼兒文學對幼兒心理活動及心智的發展也有著不可忽視的引導作用。

幼兒文學依從於幼兒心理,其立足點是根據幼兒的心理結構特徵寫作,以求對兒童的心理結構完善有幫助。幼兒的心理結構特徵又是按照文學中的世界得到完善,或者是發展。

但兩者並不是絕對的統一,很多幼兒文學都是**依據自己對兒童的觀察(科學或者不科學),站在自己的觀點上從事的寫作,很難在根本上體現兒童眼中的世界結構。幼兒的心理特徵的發展並不完全是順著書中的「套路」來的,很大程度上是受現實世界的影響的。

結合作品簡要闡述兒童文學對兒童的作用?

2樓:小笑聊情感

兒童文學的意義和作用是依靠兒童對作品的閱讀、欣賞、接受,在心理上得到愉悅的滿足,精神上受到美的薰陶

結合一篇幼兒文學作品,談幼兒文學的美學特徵

3樓:匿名使用者

幼兒文學作為文學的一種特殊門類,除了具備一般文學的美學特徵外,還具有其獨特的美學特徵。人們把她比作「新月之國」,郭沫若在《兒童文學之管見》中對這個美妙無比的藝術世界作過形象的描繪:「兒童文學當具有秋空霽月一樣的澄明,然而決不像一張白紙。

兒童文學當具有晶球寶玉一樣的瑩澈,然而決不像一片玻璃。」這樣的描述,形象而生動地說明了幼兒文學所獨有的美學魅力。

幼兒文學的美學特徵之所以獨特,是因為幼兒文學讀者的特殊性對幼兒文學具有制約性和決定性的作用。

一、幼兒的審美心理特徵

幼兒受生理、生活條件的制約,心理分化剛剛開始。這使得他們的審美心理不僅與**,就是與童年期、少年期的兒童審美心理特徵客觀上存在著很大差異。幼兒審美心理中「自我中心」思維非常突出。

其特徵是主體和客體不分,主觀情感與客觀認識合而為一,而且總是把客體「依附」於主體,形成幼兒審美意識的「自我中心」狀態。突出的表現形式有以下四種:

1、 泛靈觀念

在幼兒心目心中,大千世界的各種生物都有生命,同人一樣有感覺和意識。如樊發稼在《小雨點》中所寫:

小雨點,你真勇敢!

從那麼高的天上跳下來,

一點也不疼嗎?

在幼兒看來,宇宙萬物都是由靈性有感情的,「小雨點」也不例外。「小雨點」不怕疼的勇敢精神,令該子們欽羨不已。泛靈觀念使幼兒易於把外界事物的審美特徵融合到自己的心靈之中,得到極大的審美愉悅。

因此,在童話中,鳥能言、獸能語、石頭能說話,在幼兒看來是自然和真實的。

2、人造觀念

在幼兒心目中,世界上沒有人辦不到的事情,一切都可以隨心所欲,萬物都是為自己的需要而存在。這是因為幼兒經常處在幻想狀態,其思維不受客觀條件和社會習俗規範的束縛。如柯巖的兒歌《坐火車》,小朋友們可以坐著「小板凳」火車,「轟隆隆隆,嗚!

嗚!」地穿大山,過大河,跑遍全中國;又如幼兒圖畫故事《長長的故事》中,理髮師叔叔可以騎著「裝飾燈」飛上天,去救長長小朋友。幼兒的人造觀念在遊戲活動中表現更為明顯。

皮亞傑在《兒童心理的發展》中說:「遊戲並不是主體向服從現實,而是想把現實同化於自己」。可見,遊戲往往將人帶入生命歸真的境界。

3、任意邏輯

幼兒心目中,蝦在雲天遊,鳥在水中飛,小豬生雙翅,大樹結金魚……一切變形、增減、移位都順理成章。他們常常把兩個毫不相干的事物或現象,按照主觀願望任意結合在一起,而不管他們之間是否真有聯絡。所以兒歌中的「顛倒歌」,諸如「公雞生個大鴨蛋,小貓游泳多快活」之類深受幼兒歡迎。

4、前因果觀念

在幼兒心目中,月亮跟我走,是因為月亮想和我交朋友;兔子眼睛紅是因為太愛哭,……這種「想當然」的前因果觀念,不反映事物之間的客觀因果關係。只是幼兒出於好奇,用他們自己有限的感知對各種事物作出解釋而已。這在許多優秀的幼兒文學作品中,往往表現為諧趣橫生、異想天開。

由以上情況可以看出,幼兒的思維特徵是一種極富美感的詩性思維,有很強的形象性、同一性、和生命性,「自我中心」意識突出,只有與他們生活最接近、與他們情感最契合、外部特徵突出的內容,才會成為他們的審美物件。幼兒審美心理的獨特性在幼兒文學中的反映便是作品中充滿濃郁的幼兒情趣。

4樓:匿名使用者

從兒童文學發現與發生的源頭高度,提出"以善為美"是兒童文學的基本美學特徵,深入論證兒童文學審美創造形態的基本構成,以及兒童文學藝術真實的特殊性與實踐個性,強調21世紀兒童文學堅守"以善為美"的美學品質的普世價值與當代意義.與**文學的藝術真實強調作家的主觀認識和客觀真實世界的一致性不同,兒童文學的藝術真實強調的是作家的主觀認識與兒童世界的一致性,即作家所創造出來的具體人物的關係和行動是否與兒童的思維特徵、心理圖式相一致,追求一種兒童幻想世界的藝術真實.

結合作品論述幼年文學的特徵

5樓:如影隨形

幼年文學應該也包括**寫的兒童文學吧,那麼自然也就包括了兒童文學的特點:一,文辭淺顯,易懂,能從中悟出道理;二;文中出現的事物多是兒童身邊的常見物,因此易讓小朋友明白;三,多用物物載體,並多童話性質;四,多為宣揚真善美,愛生活;五,一般一片文章會宣揚一個道理;六,篇幅短小,多以喜劇收場;七,飽含感情,尤其是**寫的兒童文學。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其實很多特徵,一時想不起來,可以聯絡你所看過的兒童文學或者幼年文學來思考。

6樓:木葉花開

兒童文學是個比較年輕的文學門類,17世紀末、18世紀初是其萌發期,此前主要是口頭創作和**文學中為孩子所喜愛並能部分接受的作品,如《五卷書》、《一千零一夜》等。18世紀中葉,兒童文學有了進一步發展,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讓·雅克·盧梭的兒童傳記性**《愛彌爾》。19世紀丹麥安徒生等童話問世,標誌著世界兒童文學進入第一個繁榮期。

中國由於幾千年的封建統治,兒童及兒童教育問題長期不受重視,故兒童文學出現較遲。有史可考的專為孩子們創作的兒童詩、兒童**、兒童戲劇等直到晚清才開始陸續問世。兒童文學成為一個獨立的文學門類則始於20世紀初、五四新文化運動之後。

中國現代兒童文學的奠基之作是葉聖陶創作 、發表於20年代初的童話《稻草人》和稍晚幾年問世的冰心的書信體兒童散文《寄小讀者》。30年代兒童文學的代表作家是張天翼,他的長篇童話《大林和小林》是中國兒童文學的傑作。40年代創作成就突出的有陳伯吹、賀宜、嚴文井、金近等,他們的創作活動多始於20、30年代 ,代表作分別為《阿麗思小姐》(陳伯吹)、《野小鬼》(賀宜)、《四季的風》(嚴文井)、《紅鬼臉殼》(金近)。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的兒童文學稱中國當代兒童文學。1949~2023年為第一個**時代,新老作家佳作迭出,如張天翼的**《羅文應的故事》和童話《寶葫蘆的祕密》,冰心的**《小橘燈》,杲向真的**《小胖和小松》,徐光耀的**《小兵張嘎》,嚴文井的童話《唐小西在「下次開船港」》 ,賀宜的童話《小公雞歷險記》 ,陳伯吹的童話《一隻想飛的貓》,金近的童話《狐狸打獵人的故事》,洪汛濤的童話《神筆馬良》,孫幼軍的童話《小布頭奇遇記》,葛翠琳的童話《野葡萄》,阮章競的童話《金色的海螺》,柯巖的兒童詩《小兵的故事》等。*****10年中,兒童文學園地備受摧殘,呈現一片凋零景象。

2023年10月之後,中國兒童文學進入又一個**時代,稱中國新時期兒童文學。至2023年的16年中,創作的數量和質量遠遠超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的17年,各個年齡階段讀者的各種體裁兒童文學佳作大量湧現,比較突出的有鄭淵潔、孫幼軍、周銳等的童話,曹文軒、張之路、沈石溪等的兒童**,金波、聖野等的兒童詩,郭風、吳然等的兒童散文,鄭文光、葉永烈等的兒童科學文藝作品等。

7樓:欲百無度

以《安徒生》童話等為例,幼年文學的主要特徵就是文辭淺顯易懂,邏輯從簡,主題秉承真善美·篇幅不宜過長·喜歡用花草樹木飛禽走獸之類的東西做載體

結合作品,論述文學的功能

8樓:匿名使用者

文學除了擁有外在的、實

用的、功利的價值以外,更為重要的是它還擁有內在的、看似無用的、超越功利的價值

文學除了擁有外在的、實用的、功利的價值以外,更為重要的是它還擁有內在的、看似無用的、超越功利的價值,既精神性價值。

關於精神,可以有諸多不同的定義。我們一般是在這樣的意義上界定精神這一概念的:它是人內在的一種意向性存在,是人的理性與感性諸多心理因素的有機統一,是人不斷超越自我、完善自我的一種心理活動過程。

因而,精神的價值不同於物質的價值,它是內在的、本體的、不斷超越自身的。文學藝術的創造活動是文學藝術家的精神活動,文學作品屬於人類的精神產品,文學藝術的接受鑑賞也屬於人們的精神領域的活動,所以,文學藝術的精神性價值應當是其自身最為內在的、基本的價值所在。正如早期的德國現象學學家moriz geiger指出的,「在藝術作品中,存在著一些構成其價值的確定的特性」,那就是藝術的精神性價值的特性,即它並不以為了實現某種目的的服務的手段,那麼他就無法理解藝術。

這些價值是作為存在於作品之中,作為被包含在藝術作品之中的特性而被人們體驗的。」

藝術,在履行自己的種種「服務」職責時,反而已經忘記了什麼是它自己,而我們在擁有過多「藝術作品」時卻失落了「藝術的精神」。

藝術,並不僅僅是工具,甚至也並不總是「作品」。但是藝術在本質上一種生存方式,生活態度,生活的內涵,是生命賴以支撐的精神。

,既精神性價值。

關於精神,可以有諸多不同的定義。我們一般是在這樣的意義上界定精神這一概念的:它是人內在的一種意向性存在,是人的理性與感性諸多心理因素的有機統一,是人不斷超越自我、完善自我的一種心理活動過程。

因而,精神的價值不同於物質的價值,它是內在的、本體的、不斷超越自身的。文學藝術的創造活動是文學藝術家的精神活動,文學作品屬於人類的精神產品,文學藝術的接受鑑賞也屬於人們的精神領域的活動,所以,文學藝術的精神性價值應當是其自身最為內在的、基本的價值所在。正如早期的德國現象學學家moriz geiger指出的,「在藝術作品中,存在著一些構成其價值的確定的特性」,那就是藝術的精神性價值的特性,即它並不以為了實現某種目的的服務的手段,那麼他就無法理解藝術。

這些價值是作為存在於作品之中,作為被包含在藝術作品之中的特性而被人們體驗的。」

藝術,在履行自己的種種「服務」職責時,反而已經忘記了什麼是它自己,而我們在擁有過多「藝術作品」時卻失落了「藝術的精神」。

藝術,並不僅僅是工具,甚至也並不總是「作品」。但是藝術在本質上一種生存方式,生活態度,生活的內涵,是生命賴以支撐的精神。推薦;魯迅的作品。給人的精神啟發,不用我多說。

結合作品論述陶淵明詩歌自然的藝術特徵

陶詩的藝術 特點,前人早有定評,謂之樸素 自然 真淳。但這並不是 民歌或受民回歌影響的風格,而是詩答人有意識的美學追求。從根本上說,這也是由陶淵明的 自然 哲學決定的。在他看來,人為的繁複的禮儀破壞了社會的自然性,矯飾的行為破壞了人性的自然性,那麼,詩歌在外現形式上的過度追求,也必然破壞感情的自然性...

藝術接受就是按自己想法解讀作品,論述藝術接受的核心 本質與過程

我覺得不是。這個只是一種對於審美的尊重 解讀的方法有很多,不同邏輯不同解讀!差不多就是這個意思,就是按自己的想法說出來。可以這麼說。因為藝術作品,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看哪個藝術作品能引起自己的共鳴。應該可以這麼說吧!藝術本身沒有一定的標準,但每個人看待都有不一樣的感受,能接受最好 是的,理解的到位...

結合例項,論述幼兒情緒的社會性參照經歷了哪些發展階段

幼兒的情緒,主要需要關注孩子的情緒表達方式,這個是會延續到成年的。比如說孩子小時候喜歡動手來表達自己的情緒,往往也容易延續到成年,有的在青春期表現會更加明顯一些。幼兒情緒的社會性參照的發展對兒童社會化有什麼作用 幼兒社會性及情緒的發展 道德發展與親社會行為的發展是兒童社會性發展中兩個密不可分的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