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卡」的意義是什麼,唐卡的來歷及其意義

2021-05-30 15:46:28 字數 5638 閱讀 1778

1樓:天下相思

1、歷史意義:有的唐卡以史實為依據,著重表現歷史上重大的政治事件和活動。大部分是以謳歌藏漢民族友誼的作品。

2、宗教意義:唐卡滿足了信徒的宗教生活需要,成為他們可以隨身攜帶的崇拜物。唐卡這門繪畫藝術因此應運而生蓬勃發展起來。

3、經濟價值:自從20世紀90年代起,藏傳佛教藝術品進入收藏市場後,唐卡收藏市場就開始升溫,很多唐卡的**突破了千元。雖然在中國唐卡**越來越高,但仍屬於小眾收藏。

擴資資料

唐卡的起源傳說:

唐卡的形式與遊牧部族的生活經歷有關。藏民在遼闊而荒涼的高地上逐水草而居,裹成一卷的唐卡成為隨身攜帶的廟宇。

畢竟,唐卡比塑像更輕,也不同於壁畫,無論走到**,只要把唐卡系掛在帳篷裡,哪怕是一根樹枝上,就能成為一種象徵,讓藏民們祈禱、禮拜、觀想,或保佑去世的親人。

最小的唐卡僅有巴掌般大小,畫在紙上、布上或羊皮上;而大的唐卡可達幾十甚至上百平方米,每年擇吉日而向廣大信眾示現。

當其緩緩後,竟能遮住整整一面山坡!青海塔爾寺就有如此巨幅的唐卡,每年都會在山坡上緩緩,當地人稱「晒大佛」。

2樓:匿名使用者

「唐卡」是藏語。「唐」的含意與空間有關,表示廣袤無邊。就像在一塊布上,既可畫幾百甚至上千尊佛,也可只畫一尊佛。

「卡」有點像魔術,指的是空白被填補。唐卡,其實也就是**的卷軸繪畫。

據說**第一幅唐卡畫的**女神白拉姆,就是吐蕃王松贊干布用自己的鼻血畫就的。**每個受過傳統訓練的畫師,都說得出這個傳說。不過還有另一種說法,唐卡源於吐蕃時的文告和僧人講經說法時隨處懸掛的布畫,歷史長達1400多年。

也有人深信早在更為久遠的象雄古國唐卡便已出現。

經考證,唐卡的形式與遊牧部族的生活經歷有關。藏民在遼闊而荒涼的高地上逐水草而居,裹成一卷的唐卡成為隨身攜帶的廟宇。畢竟,唐卡比塑像更輕,也不同於壁畫,無論走到**,只要把唐卡系掛在帳篷裡,哪怕是一根樹枝上,就能成為一種象徵,讓藏民們祈禱、禮拜、觀想,或保佑去世的親人。

最小的唐卡僅有巴掌般大小,畫在紙上、布上或羊皮上;而大的唐卡可達幾十甚至上百平方米,每年擇吉日而向廣大信眾示現,當其緩緩後,竟能遮住整整一面山坡!

3樓:匿名使用者

唐卡的意義是宗教信仰, 是雍仲本波佛教的崇拜物,最早是起源於中國象雄文化。

早在公元前2023年左右,在古象雄佛法雍仲本教的《無垢莊嚴經》裡面就已經有了關於「唐各」的記載,這就是「唐卡」最早期的名稱,現在一些邊遠藏區的人們仍然還在繼續沿用著象雄『』唐各『』這個名詞。

唐卡的起源歷史非常悠久,唐卡畫風中「象雄東垛派 ldong-lugs 『』的傳承最早可追溯到古象雄時期,其佛像繪製的尺度結構與雍仲本波佛教的「無垢晶佛『』完全一致,主要是依據了象雄本教典籍「無垢光榮經」中的度量法。該畫風一直傳承至今,形成了「東垛家族畫派」獨有的佛像繪製方法和風格,有著清晰的傳承可追溯,被稱為「象雄東垛派」。

據《**王統記》、《朵堆》等典籍記載:幸饒彌沃如來佛祖首先創造了象雄文字,並傳授了「五明學科」:工巧明(工藝學)、宣告(語言學)、醫方明、外明(天文學)和內明(佛學)。

有關藝術與工巧明知識的傳授都包括在了幸饒佛祖所傳授的『』五明學科『』之中。在雍仲本教的經書中記載:幸饒彌沃佛祖將所有關於藝術方面的知識都傳授給了噶瑪勒秀,後來噶瑪勒秀的**拉西白瑪學到了繪畫方面的技藝,羅丹寧布在《光榮經》中所講述的佛像繪製造像度量方法同樣也要溯源到噶瑪勒秀。

另據典籍記載:象雄雍仲本教的大學者 熱西達仁在觀修《象雄耳傳大圓滿》時,他把自己所修本尊的形象畫了出來,展示在自己的面前,以便更好地觀修,由此可見,唐卡的出現,最初是與宗教信仰密不可分的,也就是說:唐卡藝術的誕生與象雄文化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更確切地說:

唐卡藝術起源於人類最古老的佛法——象雄雍仲本教。

生活在雪域高原上的人們世世代代以遊牧為生,他們隨草而居,經常四處搬遷,象雄最早期的唐卡就是既能夠滿足信徒們信仰的需要,並且又方便隨身攜帶的宗教崇拜物。

4樓:匿名使用者

唐卡是藏族文化中一種著名的藝術表現形式。唐卡(藏語音譯)本意有二:一是平坦的意思,一是指**的詔今,後逐漸演變為專指一種特殊的卷軸書。

唐卡興起於松贊干布時期。隨著這一時期佛教傳入**,與佛教有關的文化如寺院建築、繪畫、佛經等也相應發展,唐卡便是其中的一部分。它的特點是裝飾性強,收藏方便,很適應吐蕃時期佛教傳佈的需要。

經過長時期的發展,具有鮮明民族特點、濃郁宗教色彩和獨特藝術風格的唐卡,在**佛教藝術中確立了自己的位置。唐卡的品種和質地豐富多彩。以製作技藝論,有畫、繡、緙絲、貼上、鑲嵌,以質地論,有紙、布、絲綢等等,其中用麻布或絲綢為底布,以繪畫形式製作佔絕大多數。

唐卡以色彩絢麗著稱,所用顏料多為傳統的有色礦石,畫成託裱後,再用綵緞拼接邊框作裝飾,最後,還須延請喇嘛唸經加持,一幅完整的唐卡才算製成。

唐卡表現的題材,以佛像畫和高僧傳記畫為最普遍,也有一些反映民間生活習俗的,還有少數是描繪**天文曆法和藏醫藏藥的。

唐卡的來歷及其意義?

5樓:擺渡也知道

唐卡唐卡是藏語的音譯,指用綵緞裝裱後懸掛供奉的宗教卷軸畫。題材內容涉及藏族的歷史、政治、文化和社會生活等諸多領域,堪稱藏民族的百科全書。傳世唐卡大都是藏傳佛教和苯教作品,現已成為海內外文物收藏的新熱點。

唐卡是在松贊干布時期興起的一種新穎繪畫藝術,即用綵緞裝裱而成的卷軸畫,具有鮮明的民族特點、濃郁的宗教色彩和獨特的藝術風格,歷來被藏族人民視為珍寶。唐卡的品種和質地多種多樣,但多數是在布面和紙面上繪製的。另外也有刺繡、織錦、緙絲和貼花等織物唐卡,有的還在五彩續紛的花紋上,將珠玉寶石用金絲綴於其間,珠聯璧合。

唐卡繪畫藝術是**文化的葩,千餘年來影響深遠。

做唐卡的目的及意義

6樓:燦燦

「唐卡」是藏語。「唐」的含意與空間有關,表示廣袤無邊。就像在一塊布上,既可畫幾百甚至上千尊佛,也可只畫一尊佛。

「卡」有點像魔術,指的是空白被填補。唐卡,其實也就是**的卷軸繪畫。

經考證,唐卡的形式與遊牧部族的生活經歷有關。藏民在遼闊而荒涼的高地上逐水草而居,裹成一卷的唐卡成為隨身攜帶的廟宇。畢竟,唐卡比塑像更輕,也不同於壁畫,無論走到**,只要把唐卡系掛在帳篷裡,哪怕是一根樹枝上,就能成為一種象徵,讓藏民們祈禱、禮拜、觀想,或保佑去世的親人。

最小的唐卡僅有巴掌般大小,畫在紙上、布上或羊皮上;而大的唐卡可達幾十甚至上百平方米,每年擇吉日而向廣大信眾示現,當其緩緩後,竟能遮住整整一面山坡!

唐卡的價值意義

7樓:明明

唐卡的起源和發展興衰與藏傳佛教息息相關,這門繪畫藝術的興起和發展暗合了印度佛教傳入**,當時藏區,遊牧生活還是許多地區的主要生產方式,僅靠固定的寺廟,無法滿足眾多遷徙不定的信徒宗教生活需要的。於是唐卡這種主要以卷軸畫形式出現的藝術,滿足了信徒的宗教生活需要,成為他們可以隨身攜帶的崇拜物。唐卡這門繪畫藝術因此應運而生蓬勃發展起來。

有人又針對唐卡便於攜帶的特點,把它稱之為「可以流動的壁畫」。最終形成「藏族寺院是佛畫藝術的殿堂」這種局面。唐卡的繁榮有賴於藏傳佛教的興盛。

從唐卡的使用功能上講,這種藝術形式,也主要是服務於宗教生活的。寺院是藏族宗教文化的中心,多數的唐卡,特別是一些名品佳作,主要聚積在寺院。其主要的功能是懸掛後供信徒頂禮膜拜,滿足他們的宗教生活需要。

民間留存的唐卡,也主要用於佛教教徒佈置自己的經堂、佛龕。 。 雖然唐卡的歷史悠久,但唐卡真正進入收藏市場的時間並不長。

上世紀80年代初期中國藝術品收藏市場剛剛興起時,唐卡的**一般也就兩三百元。但自從20世紀90年代起,藏傳佛教藝術品進入收藏市場後,唐卡收藏市場就開始升溫,很多唐卡的**突破了千元。從2023年起,因為唐卡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其收藏出現了十分明顯的升溫態勢,基本上每年**翻倍。

雖然在中國唐卡**越來越高,但與國外相比不僅**整體偏低,而且仍屬於小眾收藏 。

明清唐卡在2023年左右才開始出現在中國的拍賣市場,當時的拍賣成交價一般在1萬元左右。2023年時,一件明正德「藥師佛像圖」唐卡就以1540萬元創下唐卡拍賣紀錄 。2023年11月26日,上海龍美術館館主劉益謙以3.

1億港元拍下被稱之為「唐卡之王」的「明永樂御製紅閻摩敵刺繡唐卡」,此物始流入西方,並於2023年首次出現於倫敦佳士得拍賣中,以7000英鎊拍賣給一位印度收藏家,隨後又經2023年100萬美元易手。在2002香港佳士得的拍賣上,當時創下3087萬港元新記錄 。

「唐卡」是什麼?

8樓:匿名使用者

唐卡:藏語,簡單地說就是**的卷軸畫。

唐卡是用綵緞裝飾成的一種卷軸畫,多數是在布面、絹面和紙面上進行彩畫,還有許多刺繡、織錦、繹絲和貼花等織物唐卡,歷來被人們視為珍寶。

唐卡起源於公元7世紀的吐魯番時期,據《大昭寺志》記載:吐蕃贊普松贊干布在一次神示後,用自己的鼻血繪製了《白拉姆》像,由文成公主親手裝幀。這就是藏民族的第一幅唐卡。

五世**喇嘛在其《釋迦佛像記.水晶寶鏡》中也明確的記載了此事。

9樓:張華北

唐卡是藏族文化中一種著名的藝術表現形式,既在藏傳佛教上有重要的意義又是一門歷史悠久的藝術形式,唐卡是印度佛教密宗和**古老本教相結合的產物。所以藏傳佛教的神佛形象不計其數。而每個神佛都有變佛的本領,一變就是許多摸樣。

唐卡作為藏族文化藝術的一種繪畫形式,有著其獨特的傳統工藝和鮮明的民族特色。

唐卡是藏族文化中一種著名的藝術表現形式,既在藏傳佛教上有重要的意義又是一門歷史悠久的藝術形式,唐卡(tangka、也叫做唐嘎、唐喀、系藏文音譯意為卷軸佛像)是富有藏族文化特色的一個畫種。本意有二,一是指**的詔令,二是平坦的意思,後逐漸演變為專指一種特殊的卷軸畫。(1)「唐卡分為兩大類——果唐和智唐(一)果唐,意為絲綢唐卡,此類唐卡略分為四;1、絲綢手工刺繡而成的唐卡;2、絲綢織唐卡,通過木製機具和機械以絲綢為材料為材料織成的絲織唐卡;3、貼花唐卡,用各種色布剪接成型貼在畫布上有的還嵌飾珍寶而成的唐卡;4、版印唐卡,木版、銅板、鐵板印在絲綢上稱果唐版印唐卡。

(二)智唐,意為繪製唐卡,這類唐卡亦分為四;1、用**為主繪製佛身或背景的稱金唐;2、用硃紅赭石等顏料為主色繪成的叫硃紅唐;3、以黑色為主調畫的稱黑唐;4、用木版、銅版印製在布上的稱智唐版印唐卡。果唐印製在絲綢上,智唐印製在布上,這是兩大類印製的區別。此外,還有不能隨便掛出示人的屬果唐中的果固,按牆壁大小在牆上的屬智唐中的堅唐」。

(2)「從時間上來說,我們大致可把唐卡藝術分為4 個時期。第一個時期是7至9世紀的檻筋期,即造像之初期,也就是藏傳佛教的濫觴期。構圖簡練,多用青、黃、赤、白 4種根本顯色繪成。

人物造像幾乎全裸,僅以梵繩、八寶為莊嚴,主尊畫得較大,多直線。第二個時期是12世紀左右,即藏傳佛教的後巨集期。**江孜地區形成了一種以印度健陀羅、尼泊爾、漢地和**本土藝術風格相互影響融合的地方藝術風格流派,即江孜畫派。

其特點是造型比例適當,著重心理表現,突出個性特徵的寫實手法。第三個時期是15至16世紀,即藏族佛教藝術的繁盛期。宗教上層參與唐卡的創作活動,產生了著名的 "門者畫派"、"門薩畫派"和"嘎瑪貢畫派"。

第四個時期是18至19世紀,也就是唐卡繪畫的鼎盛時期。這時期的藝術風格主要受到漢地工筆重彩技法的影響。它的發展前後共分為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以18世紀八邦寺高僧多傾覺和曲吉牛勤所創的"新嘎瑪貢"畫派為其代表。這一畫派學習漢族工筆畫傳統,重暈染、烘托、勾勒,藝術上已不滿足原有的樸素、簡潔風格,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所謂 "二十四次明暗渲染"法來豐富畫面效果。第二階段是19世紀初所形成的"漢風"時期。

"新嘎瑪貢"畫派在第一階段華麗富貴的風格基礎上,開始追求漢畫設色雅緻 、清新的風格,並將一些漢地通用的 "福"、"壽"之類吉祥詞繪於畫中,形成了今天的唐卡藝術風格」。

供奉唐卡的要求,唐卡如何供奉

1 不同的 唐卡內容應該有不同的懸掛地方和方位。首先選擇掛在比較清靜的地方,或者說是上方之位。比如說佛堂的上方位,書房或客廳的上方之位等等。2 各類唐卡都是不適宜擺放在夫妻臥室 廚房和衛生間的,注意一定要避免放置在汙穢之地哦。因為開光就是被加持,也就是說,唐卡就等於佛 菩薩。出於尊重,就不適宜擺放。...

唐卡的供奉問題,供奉唐卡的要求?

高的 乾淨的地方 供奉起來最好了 金剛手菩薩對付魔軍這些很有用 有除障礙包平安的效果 一般就供香 花 水 水果這些 只要不是葷的不乾淨的就行 您的唐卡bai 上是那尊佛或菩薩!du唐卡一般都zhi是密宗的dao具體要看您唐卡上是那位回菩薩了!不同的佛答像有著他的供奉儀軌!最普遍的就是將唐卡固定在牆上...

清代唐卡價格,老唐卡什麼價格?

拍品名稱 估價 成交價 成交日期 清代唐卡籽料三顧茅廬套牌 諮詢價 1680萬 2011 12 18 秦清代唐卡雕刻皇帝出巡 1180 1898萬 1344萬 2013 9 1 明清代唐卡觀音像套件 2500 3500萬 1108萬 2010 11 6 清代唐卡,真品收藏價值十分高的 具體的價值取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