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下和胡什麼意思

2021-05-20 18:46:33 字數 4384 閱讀 6251

1樓:匿名使用者

這裡的「下」的意思是:出兵。「胡」的意思是:吐蕃。

出自:唐 李白《關山月》

原詩:關山月

唐代:李白

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

長風幾萬裡,吹度玉門關。

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

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

戍客望邊邑,思歸多苦顏。

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閒。

釋義:一輪明月從祁連山升起,穿行在蒼茫雲海之間。

浩蕩長風掠過萬里關山,來到戍邊將士駐守的邊關。

當年漢兵直指白登山道,吐蕃覬覦青海大片河山。

這些歷代征戰之地,出征將士很少能夠生還。

戍守的士卒眼望著邊城,那盼望歸家的面容多麼悽苦悲哀!

當此家中高樓上的將士妻子,哀愁嘆息,大概也沒停歇。

擴充套件資料

「下」的其它意思:

1、方位詞。位置在低處的:下面。

2、等次或品級低的:下等。

3、方位詞。次序或時間在後的:下次。

4、向下面:下達。

「胡」的其它意思:

1、泛指外國或外族的:胡瓜。

2、亂,無道理:胡鬧。

3、文言疑問詞,為什麼,何故:胡不歸?

4、嘴周圍和連著鬢角長的鬚毛:鬍鬚。

此詩寫遠離家鄉的戍邊將士與家中妻室的相互思念之情,深刻地反映了戰爭帶給廣大民眾的痛苦。全詩分為三層,開頭四句,主要寫關、山、月三種因素在內的遼闊的邊塞圖景,從而表現出徵人懷鄉的情緒;中間四句,具體寫到戰爭的景象,戰場悲慘殘酷;後四句寫徵人望邊地而思念家鄉,進而推想妻子月夜高樓嘆息不止。

「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這是在前四句廣闊的邊塞自然圖景上,迭印出征戰的景象。漢高祖劉邦曾被匈奴在白登山圍困了七天。

而青海灣一帶,則是唐軍與吐蕃連年征戰之地。這種歷代無休止的戰爭,使得從來出征的戰士,幾乎見不到有人生還故鄉。這四句在結構上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描寫的物件由邊塞過渡到戰爭,由戰爭過渡到征戍者。

「戍客望邊邑,思歸多苦顏。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閒。」戰士們望著邊地的景象,思念家鄉,臉上多現出愁苦的顏色,他們推想自家高樓上的妻子,在此蒼茫月夜,嘆息之聲當是不會停止的。

詩人放眼於古來邊塞上的漫無休止的民族衝突,揭示了戰爭所造成的巨大犧牲和給無數徵人及其家屬所帶來的痛苦,但對戰爭並沒有作單純的譴責或歌頌,詩人像是沉思著一代代人為它所支付的沉重代價。

李白的詩歌對後代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中唐的韓愈、孟郊、李賀,宋代的蘇軾、陸游、辛棄疾,明清的高啟、楊慎、龔自珍等著名詩人,都受到李白詩歌的巨大影響。

2樓:北島無夢丷

」下「指出兵,」胡「指吐蕃

。出自唐代詩人李白的《關山月》。

原文如下:

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

長風幾萬裡,吹度玉門關。

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

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

戍客望邊邑,思歸多苦顏。

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閒。

譯文如下:

一輪明月從祁連山升起,穿行在蒼茫的雲海之間。

浩蕩的長風吹越幾萬裡,吹過將士駐守的玉門關。

當年漢兵直指白登山道,吐蕃覬覦青海大片河山。

這裡就是歷代征戰之地,出征將士很少能夠生還,戍守兵士遠望邊城景象,思歸家鄉不禁滿面愁容。

此時將士的妻子在高樓,哀嘆何時能見遠方親人。

3樓:阿沾

下:指出兵。

胡:此指吐蕃。

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意思:當年漢兵直指白登山道,吐蕃覬覦青海大片河山。

出處:唐代詩人李白的《關山月》。

原文: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長風幾萬裡,吹度玉門關。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戍客望邊色,思歸多苦顏。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閒。

譯文:一輪明月從祁連山升起,穿行在蒼茫的雲海之間。浩蕩的長風吹越幾萬裡,吹過將士駐守的玉門關。

當年漢兵直指白登山道,吐蕃覬覦青海大片河山。這裡就是歷代征戰之地,出征將士很少能夠生還,

戍守兵士遠望邊城景象,思歸家鄉不禁滿面愁容。此時將士的妻子在高樓,哀嘆何時能見遠方親人。

此詩寫遠離家鄉的戍邊將士與家中妻室的相互思念之情,深刻地反映了戰爭帶給廣大民眾的痛苦。全詩分為三層,開頭四句,主要寫關、山、月三種因素在內的遼闊的邊塞圖景,從而表現出徵人懷鄉的情緒;中間四句,具體寫到戰爭的景象,戰場悲慘殘酷。

後四句寫徵人望邊地而思念家鄉,進而推想妻子月夜高樓嘆息不止。此詩如同一幅由關山明月、沙場哀怨、戍客思歸三部分組成的邊塞圖長卷,以怨情貫穿全詩,色調統一,渾然一體,氣象雄渾,風格自然。

詩人放眼於古來邊塞上的漫無休止的民族衝突,揭示了戰爭所造成的巨大犧牲和給無數徵人及其家屬所帶來的痛苦,但對戰爭並沒有作單純的譴責或歌頌,詩人像是沉思著一代代人為它所支付的沉重代價。在這樣的矛盾面前,詩人,徵人,乃至讀者,很容易激起一種渴望。

這種渴望,詩中沒有直接說出,但類似「乃知兵者是凶器,聖人不得已而用之」(《戰城南》)的想法,是讀者在讀這篇作品時很容易產生的。

離人思婦之情,在一般詩人筆下,往往寫得纖弱和過於愁苦,與之相應,境界也往往狹窄。但李白卻用「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長風幾萬裡,吹度玉門關」的萬里邊塞圖景來引發這種感情。

這隻有胸襟如李白這樣浩渺的人,才會如此下筆。

這幾句並不是侷促於一時一事,而是帶著一種更為廣遠、沉靜的思索。用廣闊的空間和時間做背景,並在這樣的思索中,把眼前的思鄉離別之情融合進去,從而更深遠的意境,這是其他一些詩人所難以企及的。

4樓:韓琴

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中「下」指出兵,「胡」在此指吐蕃。白登是今山西大同東有白登山,劉邦領兵徵匈奴,曾被匈奴在白登山圍困了七天。窺:

有所企圖,窺伺,侵擾。青海灣:即今青海省青海湖,湖因青色而得名。

這句詩的意思是當年漢兵直指白登山道,吐蕃覬覦青海大片河山。

該句出自唐代詩人李白借樂府舊題創作的《關山月》,詩寫遠離家鄉的戍邊將士與家中妻室的相互思念之情,深刻地反映了戰爭帶給廣大民眾的痛苦。全詩原文如下:

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長風幾萬裡,吹度玉門關。

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

戍客望邊邑,思歸多苦顏。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閒。

白話文釋義:一輪明月從祁連山升起,穿行在蒼茫雲海之間。浩蕩的長風吹越幾萬裡,吹過將士駐守的玉門關。當年漢兵直指白登山道,吐蕃覬覦青海大片河山。

這裡就是歷代征戰之地,出征將士很少能夠生還。戍守兵士遠望邊城景象,思歸家鄉不禁滿面愁容。此時將士的妻子在高樓,哀嘆何時能見遠方親人。

擴充套件資料

這首詩描繪了邊塞的風光,戍卒的遭遇,更深一層轉入戍卒與思婦兩地相思的痛苦。開頭的描繪都是為後面作渲染和鋪墊,而側重寫望月引起的情思。

詩的開頭四句,可以說是一幅包含著關、山、月三種因素在內的遼闊的邊塞圖景。詩人把似乎是在人們印象中只有大海上空才更常見的雲月蒼茫的景象,與雄渾磅礴的天山組合到一起,顯得新鮮而壯觀。

「長風幾萬裡,吹度玉門關」範圍比前兩句更為廣闊。這兩句仍然是從征戍者角度而言的,士卒們身在西北邊疆,月光下佇立遙望故園時,但覺長風浩浩,似掠過幾萬里中原國土,橫度玉門關而來。構成一幅萬里邊塞圖。

「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這是在前四句廣闊的邊塞自然圖景上,迭印出征戰的景象,漢高祖劉邦曾被匈奴在白登山圍困了七天。

而青海灣一帶,則是唐軍與吐蕃連年征戰之地。這種歷代無休止的戰爭,使得從來出征的戰士,幾乎見不到有人生還故鄉。

「戍客望邊邑,思歸多苦顏。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閒。」四句寫戰士們望著邊地的景象,思念家鄉,臉上多現出愁苦的顏色,他們推想自家高樓上的妻子,在此蒼茫月夜,嘆息之聲當是不會停止的。

「望邊色」三個字在李白筆下似乎只是漫不經心地寫出,但卻把以上那幅萬里邊塞圖和征戰的景象,跟「戍客」緊緊連繫起來了。所見的景象如此,所思亦自是廣闊而渺遠。戰士們想象中的高樓思婦的情思和他們的嘆息,在那樣一個廣闊背景的襯托下,也就顯得格外深沉了。

5樓:匿名使用者

關山月李白 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

長風幾萬裡,吹度玉門關。

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

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

戍客望邊色,思歸多苦顏。

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閒。

【詩文解釋】

明月從天山升起,出沒在蒼茫的雲海之中。長風吹過幾萬里,一直吹過玉門關。漢武帝曾經出兵白登,胡人窺視著青海湖。

自古以來征戰的地方,看不到幾個人能夠生還。戰士們看到這一片淒涼景象,思念家鄉多是滿臉愁苦。想家中的妻子在高樓上,一定是嘆息聲不斷。

【詞語解釋】

天山:甘肅祁連山。因漢時匈奴稱「天」為「祁連」,所以祁連山也叫做天山。

玉門關:古代通西域要道,故址在敦煌西邊。

下:出兵。

白登道:指漢高祖與匈奴交戰,在白登山被困事。

胡:指吐蕃。

由來:從來。

戍客:駐守邊塞的士兵。

苦顏:愁苦的容顏。

高樓:指高樓中的思婦。

未應閒:該是不會停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