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綢之路陶瓷之路絲綢之路陶瓷之路

2021-05-14 20:41:40 字數 5332 閱讀 8852

1樓:康乾盛世

「海上絲綢

之路」就是「海上陶瓷之路」

年份不同:「絲綢之路」(the silk road)肇始於西漢,「陶瓷之路」(the china road )發端於唐代中後期。

(具體如下):

「絲綢之路」與「陶瓷之路」

絲綢與陶瓷是中國人民奉獻給世界的兩件寶物,這一定程度上改變了所用民族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念。伊斯蘭民族用中國的大青花瓷盤盛飯裝菜,然後很多人圍著一圈共同席地享用;菲律賓等民族將中國陶瓷作為神物頂禮膜拜;非洲人將中國瓷器裝飾於清真寺、宮殿等建築上。古羅馬人將中國的絲綢奉為上流社會和貴婦的奢侈品,並在公元一世紀前後引發了一場絲綢與道德之間的爭論。

絲綢與陶瓷作為物質產品出現,其意義不僅只此作為可用、可穿之物,由此而延伸出來的兩條大道,徹底改變了中國與世界的關係。

「絲綢之路」(the silk road)肇始於西漢,從當時的首府西安出發,經河西走廊,沿樓蘭古城,過阿拉山口,出中亞、西亞抵安息、大秦等地,當然這是「絲綢之路」最主要的一條通道;此外在中國的西南、東南沿南也存在。故「絲綢之路」經過的地域風貌有:沙漠、草原、高原、高山、平原、海洋等,蘊含著說不盡的艱辛和酸楚。

「絲綢之路」因絲綢而發,逐漸演變為後來的文化之路,現代將其命名為「亞歐大陸橋」,使之成為世界上諸多文化的母胎。在這條路上,傳播得最為成功的是宗教。自漢代張騫出使西域、甘英出使大秦,這公元前60年的歷史時刻註定要在中國歷史上閃爍光輝。

其後的歲月,「春風度過玉門關」,也有了「勸君少飲一杯酒,西出陽關有故人」的新型外交關係。是這條路,讓中國人認識了波斯人、阿拉伯人、希臘人、羅馬人、日本人、朝鮮人、印度人和地道的歐洲人……

「絲綢之路」一詞是由德國地質學家李希霍芬2023年提出來的,他曾七次沿著這條商路來到中國,著有三卷本的《中國》一書,其後的「文化使者」——英國的斯坦因、法國的伯希和、瑞典的斯文赫定等也曾踩著同行者的足跡,窺視中國文化的神祕。為此,許多無價之寶至今散落在世界各地。一個世紀以前,一個無知的看守佛教寺窟的中國道士——王圓籙 ,區區幾個銅板,拱手奉送了敦煌幾乎一半的文化財富,所幸這些文物現已都得到妥善的儲存和傳播,我想現世的中國人是否應該好好看看西方人如何對待文化、對待傳統,在這些文物面前難道真的若無所思嗎?

可喜的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於2023年開始實施了「絲綢之路考察」的十年規劃,其主題是「絲綢之路:對話之路的綜合考察」,進一步奠定了這條商路在世界文化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

「陶瓷之路」(the china road )發端於唐代中後期,是中世紀中外交往的海上大動脈。因瓷器的性質不同於絲綢,不宜在陸上運輸,故擇海路,這是第二條「亞歐大陸橋」。在這條商路上還有許多商品在傳播,如茶葉、香料、金銀器……。

之所以命名為「陶瓷之路」,主要是因為以瓷器**為主的性質,也有人將這條海上商路稱為「海上絲綢之路」。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唐代中後期,由於土耳其帝國的崛起等原因,「陸上絲綢之路」的地位開始削弱。「陶瓷之路」的起點在中國的東南沿海,沿東海、南海經印度洋、阿拉伯海到非洲的東海岸或經紅海、地中海到埃及等地;或從東南沿海直通日本和朝鮮。

在這條商路沿岸灑落的中國瓷片象閃閃明珠,照亮著整個東南亞、非洲大地和阿拉伯世界。唐代史書記載,唐代與外國的交通有七條路,主要是兩條:安西入西域道、廣州通海夷道,即「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陶瓷之路」。

唐代商業的繁榮不僅從長安體現出來,在東南的揚州也更是如此,揚州時有「雄富甲天下」之美名,否則就不會有李白之「煙花三月下揚州」,杜牧的「十年一覺揚州夢」。如果說陸上「絲綢之路」給中國帶來了宗教的虔誠,那麼「陶瓷之路」則給中國帶來了巨大的商業財富,同時也為殖民掠奪開啟了方便之門。因此,16、17世紀以後的「陶瓷之路」,在某種意義上講,成了殖民掠奪之路。

「陶瓷之路」是日本古陶瓷學者三上次男先生在20世紀60年代提出的,作為日本中東文化調查團的重要成員,在埃及福斯塔特(今開羅)的考古發掘,徹底啟開了這位對中國陶瓷有迷戀情結的人的心扉。於是他將多年來在世界各地對中國陶瓷的考古成果,著就了《陶瓷之道》這本影響世界的陶瓷著作,其意義深遠。他在日本和世界陶瓷學界贏得了廣泛的讚譽,《陶瓷之路》同時也讓世人再一次瞭解和認識了這個與中國同名的「china」。

陶瓷與絲綢作為中國兩大物寶,也為中國贏得了「瓷之國」與「絲之國」的美名,然而這兩條路的命名都為西方學者所為,的確值得國人好好思索一番。

2樓:ray鬱姍

絲綢之路

絲綢之路,猶如一條綵帶,將古代亞洲、歐洲和非洲的古文明連線在了一起。正是這些絲綢之路,將中國的造紙、印刷、火藥、指南針等四大發明,養蠶絲織技術以及絢麗多彩的絲綢產品、茶葉、瓷器等傳送到了世界各地。同時,中外商人通過絲綢之路,將中亞的汗血馬、葡萄,印度的佛教、**,西亞的樂器、天文學,美洲的棉花、菸草等輸入中國,東西方文明在交流融合中不斷更新、發展。

「絲綢之路」的緣起

2023年,德國地理學家李希霍芬(f. von richthofen)首次把漢代中國和中亞南部、西部以及印度之間的絲綢**為主的交通路線,稱作「絲綢之路」。絲綢之路是指從中國內地出發,經過中國西北地區,橫貫亞洲,進而連線非洲和歐洲的古代陸路交通線路,通過這條路線,各地區,各民族間在政治、經濟、文化方面進行著廣泛的交流。

在古代世界,中國是最早開始種桑、養蠶、生產絲織品的國家,中國的絲織品迄今仍是中國奉獻給世界人民的最重要產品之一,它流傳廣遠,涵蓋了中國人民對世界文明的種種貢獻。故「玉之路」、「寶石之路」、「佛教之路」、「陶瓷之路」等都只能反映絲綢之路的某個區域性,而終究不能取代「絲綢之路」這個名字。

絲綢之路歷史

絲綢之路的基本走向形成於公元前後的兩漢時期。它東面的起點是西漢的首都長安(今西安)或東漢的首都洛陽,經隴西或固原西行至金城(今蘭州),然後通過河西走廊的武威、張掖、酒泉、敦煌四郡,出玉門關或陽關,穿過白龍堆到羅布泊地區的樓蘭。漢代西域分南道北道,南北兩道的分岔點就在樓蘭。

北道西行,經渠犁(今庫爾勒)、龜茲(今庫車)、姑墨(今阿克蘇)至疏勒(今喀什)。南道自鄯善(今若羌),經且末、精絕(今民豐尼雅遺址)、于闐(今和田)、皮山、莎車至疏勒。從疏勒西行,越蔥嶺(今帕米爾)至大宛(今費爾干納)。

由此西行可至大夏(在今阿富汗)、粟特(在今烏茲別克)、安息(今伊朗),最遠到達大秦(羅馬帝國東部)的犁(又作黎軒,在埃及的亞歷山大城)。另外一條道路是,從皮山西南行,越懸渡(今巴基斯坦達麗爾),經賓(今阿富汗喀布林)、烏弋山離(今錫斯坦),西南行至條支(在今波斯灣頭)。如果從賓向南行,至印度河口(今巴基斯坦的卡拉奇),轉海路也可以到達波斯和羅馬等地。

這是自漢武帝時張騫兩次出使西域以後形成的絲綢之路的基本幹道,換句話說,狹義的絲綢之路指的就是上述這條道路。

歷史上的絲綢之路也不是一成不變的,隨著地理環境的變化和政治、宗教形勢的演變,不斷有一些新的道路被開通,也有一些道路的走向有所變化,甚至廢棄。比如敦煌、羅布泊之間的白龍堆,是一片經常使行旅迷失方向的雅丹地形。當東漢初年打敗蒙古高原的北匈奴,迫使其西遷,而中原王朝牢固地佔領了伊吾(今哈密)以後,開通了由敦煌北上伊吾的「北新道」。

從伊吾經高昌(今吐魯番)、焉耆到龜茲,就和原來的絲路北道會合了。南北朝時期, 中國南北方處於對立的狀態,而北方的東部與西部也時分時合。在這樣的形勢下,南朝宋齊樑陳四朝與西域的交往,大都是沿長江向上到益州(今成都),再北上龍涸(今松潘),經青海湖畔的吐谷渾都城,西經柴達木盆地到敦煌,與絲路幹道合; 或更向西越過阿爾金山口,進入西域鄯善地區,與絲路南道合,這條道被稱作「吐谷渾道」或「河南道」,今天人們也叫它作「青海道」。

還有從中原北方或河西走廊向北到蒙古高原,再西行天山北麓,越伊犁河至碎葉(今托克馬克附近),進入中亞地區。這條道路後來也被稱作「北新道」,它在蒙古汗國和元朝時期最為興盛。

海上絲綢之路

除了陸上絲綢之路外,古人還開通了海上絲綢之路。海上絲綢之路的形成也是從漢代開始。海洋雖然隔開了各國,但當人們掌握了造船技術和航海技術以後,它便成為無遠不至的通途。

從漢代絲綢之路輸出的貨源來看,蠶絲和絲綢均產於沿海的江南,吳、越和山東齊、魯一帶,這些地方也是自古的盛產蠶絲和造船基地。這些地方既能對外輸出提供貨源,又能提供海外運輸的運載工具。這兩者是漢代開闢海上絲綢之路的社會條件和物質基礎。

漢武帝(公元前140-公元前87年)打通了海上絲綢之路,主要是從海上經由印度溝通與羅馬的**交往,到海外去建立**關係,積極探尋海外市場和海上交通路線,海上絲綢之路是在漢代開始逐漸形成。

唐代(公元618-907年)開始從廣州起航的南海航路,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通道。這條南海絲綢之路在傳播絲綢的同時,對促進各國之間的物質和文化的相互傳播和影響,起到了重要的媒介作用。東南亞、南亞、西亞乃至歐洲各國都派使節通過海上來和中國通好,以求絲綢和進行其它**交換,絲綢作為一種重要的**交易品被源源不斷地輸往海外各國。

通過海上**得到利潤是當時**重要的稅收**之一。唐宋元三代都在中國東南沿海的著名**城市廣州、明州(今寧波)、泉州等地設立了專門管理進出口**的市舶司或市舶務,對來華進行**的海外商人給予儘可能的優惠與支援。絲綢之路成為傳播友誼、連結東西方文明的紐帶。

絲綢之路物質文明的外傳

西方對中國的認識是從絲綢之路上的絲綢開始。中國的絲綢製造業在唐代達到高峰,織法與紋飾都比以前更加豐富。明朝的絲織品繼承了唐朝以來品種繁多、華麗富貴的傳統,其精美絕倫的品質對世界各國有著巨大的吸引力。

精美的中國絲綢一傳到西方便使西方人為之傾倒,羅馬詩人威吉爾稱讚中國絲綢比鮮花還美麗,比蛛絲還織細。隨著中國絲綢的不斷外傳,他們瞭解了中國的絲綢,也認識了中國。中國絲綢逐漸成為古代國際**中運銷最遠,規模最大,**最高,獲利最豐的商品。

除了絲綢,中國的瓷器、漆器等,都是西方國家鍾愛的具有東方韻味的工藝品。

絲綢之路上的外來物質文明

今天的中國所常見的一些植物與土產,許多是從外族引入。中國古代文獻中記載的一批帶有"胡"字的植物,如胡桃、胡瓜、胡蔥、胡椒、胡蘿蔔,還有西瓜等,十有**是來自西域。漢初以來,到中國的不僅僅有植物,還有羅馬的玻璃器、西域的樂舞、雜技。

從魏晉到隋唐,隨著屬於伊朗文化系統的粟特人的大批遷入中國,西亞、中亞的**、舞蹈、飲食、服飾等也大量傳入中國。絲綢之路的開通與維持,對中西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交往作出了重要的貢獻。

絲綢之路上的宗教與藝術

隨著東西方商業**的頻繁交流,東西方文明的相互影響也日益增多。在物質文化交流的同時,絲綢之路帶來的文化成果也絢麗多彩。作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早在西漢(公元前206-公元8年)末年就傳入中國,到了隋唐時期(公元581- 907年),佛教已經得到發展,深入民心,並且由中國的高僧創立了中國化的宗派。

今天隨處可見的佛寺石窟和名剎寺廟等,都是佛教直接或間接留下的影響和延續。特別是沿著絲綢之路留存下來的佛教石窟,著名的如敦煌莫高窟、安西榆林窟、天水麥積山、大同雲岡、洛陽龍門等大多融會了東西方的藝術風格和佛教精神,是絲綢之路上中西文化交流的見證。佛教在中國的傳播,對中國文化和中國人的精神層面產生了廣泛而深刻的影響,也開始了中華文明吸收外來文化的先河。

絲綢之路是橫貫亞歐的商業要道,是古代東西方之間的**之路,也是一條東西各國政治、經濟、文化交流的大路,而以溝通當時國際**最為突出。《後漢書·西域傳》說:「馳命走驛,不絕於時月;商胡販客,日款於塞下」,反映出使者往來不斷,商販不絕於旅的情景。

絲綢之路也是古代中國文明作用於世界歷史的重要槓桿,是古老的中國走向是世界、接受世界其他地區文明營養的主要通道。中國文化性格的塑造、中國歷史的具體形態,都與絲綢之路息息相關。

絲綢之路的歷史,絲綢之路的資料

絲綢之路,簡稱絲路。是指西漢 公元前202年 公元8年 時,由張騫出使西域開闢的以長安 今西安 為起點,經甘肅 新疆,到中亞 西亞,並聯結地中海各國的陸上通道 這條道路也被稱為 西北絲綢之路 以區別日後另外兩條冠以 絲綢之路 名稱的交通路線 因為由這條路西運的貨物中以絲綢製品的影響最大,故得此名 而...

《絲綢之路》指的是,絲綢之路指的是什麼

答 一 古代橫貫亞洲的交通道路。中國是世界最早養蠶和製造絲綢的國家,被譽為 絲國 西漢以後中國內地大量絲織品等物經甘肅 新疆,越過蔥嶺,運往西亞 歐洲 非洲各國。這條交通大道被稱為絲綢之路。二 絲綢之路,簡稱絲路,一般指陸上絲綢之路,廣義上講又分為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陸上絲綢之路起源於西漢 ...

絲綢之路駱駝,絲綢之路駱駝的短文

駱駝,在我們阿勒泰地區是常見的.駱駝是哺乳動物.駱駝身體很高,大約在兩米以上,背上有凸起的駝峰 它的脖子很長,這使它可以看到很遠的地方.駱駝的毛皮大多是棕黃色的.它的身體雖然很高,但尾巴卻不太長.駱駝經常被人作為沙漠裡的運輸工具.沙漠裡有水的地方是極少的.駱駝卻能聞到很遠的地方有沒有水,所以它能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