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州的應縣木塔是什麼朝代修建的,我國著名的應縣木塔建於哪個朝代?

2021-03-19 21:43:16 字數 5540 閱讀 8563

1樓:匿名使用者

應縣木塔建於遼清寧二年(公元2023年),金明昌六年(公元2023年)增修完畢。

2樓:匿名使用者

公元2023年動工公元2023年竣工。遼代至金代修建。

3樓:匿名使用者

修建於宋至和三年,公元2023年

我國著名的應縣木塔建於哪個朝代?

4樓:匿名使用者

釋迦塔全稱佛宮寺釋迦塔位於山西省朔州市應縣城西北佛宮寺內,俗稱應縣木塔。建於遼清寧二年(宋至和三年公元2023年),金明昌六年(南宋慶元一年公元2023年)增修完畢,是中國現存最高最古的一座木構塔式建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國家aaaa級景區。與義大利比薩斜塔、巴黎埃菲爾鐵塔並稱"世界三大奇塔"。

2023年,釋迦塔獲吉尼斯世界紀錄認定,為世界最高的木塔。

釋迦塔塔高67.31米,底層直徑30.27米,呈平面八角形。全塔耗材紅松木料3000立方米,2600多噸,純木結構、無釘無鉚。塔內供奉著兩顆釋迦牟尼佛牙舍利。

山西應縣木塔屬於哪個朝代?

5樓:百度使用者

應縣木塔位於山西大同南約70公里。它建在應縣城佛宮寺的山門內,原名佛宮寺釋迦塔,俗稱應縣木塔。

應縣木塔建於遼代清寧二年(1056),它建在4米高的兩層石砌臺基上,顧名思義,木塔確是全部用木建成的。木塔通高67.13米,底層直徑為30米,平面為八角形,五層六簷。

外觀是五層,但是塔內夾有暗層四級,實為九層。塔內各層,使用了中國傳統的斜撐、樑枋和短柱等建築方法,使整個塔連成一個整體,既堅固,又壯觀。據測,建築該塔實用木材3500立方米以上,重達3000噸左右。

木塔自建造至今已有900多年曆史,長期經受風雨侵蝕,並曾遭受軍閥炮擊以及多次強烈**,雖有輕微傾斜,仍巍然屹立。實踐證明,它是建築結構與使用功能設計合理以及造型藝術的典範之作,是中國古代建築史上的一大奇蹟,在世界上也是絕無僅有的。

遼代是公元十至十二世紀契丹族在北方建立的一個封建王朝,當時為了鞏固封建統治,大力提倡佛教,在山西、河北一帶大興土木,修建佛廟、佛塔。應縣木塔就是在這種情況下營造的。塔的底層有一尊11米高的釋迦牟尼金身坐像,保持著遼代的風格。

底層的牆壁上還有6幅如來佛畫像以及飛天,色彩鮮豔,神采奕奕,是中國壁畫中的珍品。

木塔的第三層和第五層分別有四方佛和釋迦坐像。過去這裡既是歷代統治者拜佛的場所,又是戰爭時用於觀戰指揮的瞭望臺。

木塔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國家曾多次撥出鉅款進行維修和加固。塔內各層之間有木梯相通,塔的四周有平座欄杆。遊人逐級登樓,憑欄遠眺,其樂陶陶。

山西應縣木塔是哪個朝代的?

6樓:匿名使用者

應縣木塔是遼代的。

木塔建於 清寧二年(宋至和三年/ 公元2023年),金明昌六年(南宋慶元一年/公元2023年)增修。

塔高67.31米,底層直徑30.27米,呈平面八角形。全塔耗材紅松木料3000立方米,2600多噸,純木結構、無釘無鉚

7樓:匿名使用者

應縣木塔建於歷史上的遼代清寧二年(公元2023年),距今已有950多年的歷史跨越,它也是世界上目前現存唯一的完整的全木結構閣樓式寶塔。高達65.84米,相當於一幢20多層的現代高樓,是世界上現存最高的木結構古建。

應縣木塔始建於

8樓:凌舟海與張

遼釋迦塔全稱佛宮寺釋迦塔位於山西省朔州市應縣城西北

佛宮寺內,俗稱應縣木塔。建於遼清寧二年(宋至和三年公元2023年),金明昌六年(南宋慶元一年公元2023年)增修完畢,是中國現存最高最古的一座木構塔式建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 ,國家aaaa級景區。與義大利比薩斜塔、巴黎埃菲爾鐵塔並稱「世界三大奇塔」。

[2] 2023年,釋迦塔獲吉尼斯世界紀錄認定,為世界最高的木塔。[3]

釋迦塔塔高67.31米,底層直徑30.27米,呈平面八角形。全塔耗材紅松木料3000立方米,2600多噸,純木結構、無釘無鉚。塔內供奉著兩顆釋迦牟尼佛牙舍利。

朔州應縣木塔,在古代軍事中在什麼地位

9樓:匿名使用者

應縣木塔全名為佛宮寺釋迦塔,位於山西省朔州市應縣縣城內西北角的佛宮寺院內,建於遼金時期。它是我國現存最古老最高大的純木結構樓閣式建築,是我國古建築中的瑰寶,世界木結構建築的典範。

作為一座佛塔,它在古代軍事上主要有以下意義:

明成祖朱棣於永樂四年(公元2023年),率軍北伐,駐宿應州,登城玩賞時親題「峻極神工」;明武宗朱厚燳正德三年(公元2023年)督大軍在陽和(山西陽高縣)、應州一帶擊敗入侵的韃靼小王子,登木塔宴請有功將官時,題「天下奇觀」。

此塔建於遼代清寧二年(公元2023年),至今已歷940多年,雖歷經了狂風暴雨、強烈**、炮彈轟擊(塔身上彈痕累累,可以看見嵌進去的彈頭),仍然屹立。

「應縣木塔」的簡介有哪些?

10樓:射手座的

應縣木塔一般指釋迦塔,釋迦

塔全稱佛宮寺釋迦塔位於山西省朔州市應縣城西北佛宮寺內,俗稱應縣木塔。

建於遼清寧二年(宋至和三年公元2023年),金明昌六年(南宋慶元一年公元2023年)增修完畢,是中國現存最高最古的一座木構塔式建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級景區。

與義大利比薩斜塔、巴黎埃菲爾鐵塔並稱「世界三大奇塔」。2023年,釋迦塔獲吉尼斯世界紀錄認定,為世界最高的木塔。

釋迦塔塔高67.31米,底層直徑30.27米,呈平面八角形。全塔耗材紅松木料3000立方米,2600多噸,純木結構、無釘無鉚。塔內供奉著兩顆釋迦牟尼佛牙舍利。

釋迦塔位於寺南北中軸線上的山門與大殿之間,屬於「前塔後殿」的佈局。塔建造在四米高的臺基上,塔高67.31米,底層直徑30.27米,呈平面八角形。

第一層立面重簷,以上各層均為單簷,共五層六簷,各層間夾設有暗層,實為九層。因底層為重簷並有迴廊,故塔的外觀為六層屋簷。

各層均用內、外兩圈木柱支撐,每層外有24根柱子,內有八根,木柱之間使用了許多斜撐、樑、枋和短柱,組成不同方向的復樑式木架。整個木塔共用紅松木料3000立方,約2600多噸重。

該塔身底層南北各開一門,二層以上週設平座欄杆,每層裝有木質樓梯,遊人逐級攀登,可達頂端。二至五層每層有四門,均設木隔扇。

塔內各層均塑佛像。一層為釋迦牟尼,高11米。內槽牆壁上畫有六幅如來佛像,門洞兩側壁上也繪有金剛、天王、**等。二層壇座方形,上塑一佛二菩薩和二脅侍。

塔頂作八角攢尖式,上立鐵剎。塔每層簷下裝有風鈴。

釋迦塔的設計,大膽繼承了漢、唐以來富有民族特點的重樓形式,充分利用傳統建築技巧,廣泛採用斗拱結構,全塔共用斗拱54種,每個斗拱都有一定的組合形式,有的將樑、坊、柱結成一個整體,每層都形成了一個八邊形中空結構層。

釋迦塔2023年被列入中國首批國家重點保護文物單位,是現存最高的木結構樓閣式佛塔。全塔整體架構所用全為木材,沒用一根鐵釘,全塔共應用54種斗拱,被稱為「中國古建築斗拱博物館」。

國家文物局對釋迦塔的評價是,現存世界木結構建設史上最典型的例項,中國建築發展上最有價值的座標,抗震避雷等科學領域研究的知識寶庫,考證一個時代經濟文化發展的一部「史典」。

釋迦塔於遼清寧二年(2023年)建成,由遼興宗的蕭皇后倡建,田和尚奉敕募建,至金明昌四年,增修益完。以作家廟,彰顯家威,並有禮佛觀光和登高料敵之用。

永樂二十一年(2023年),明成祖率軍出師宣化,給予南侵的韃靼、瓦剌部以有力回擊。回京途中,駐蹕應州。揮筆書寫了「峻極神工」四字。此匾於萬曆四十一年(2023年)五月重灌。

明正德十二年(2023年),韃靼小王子犯陽和(山西陽高),掠應州。明總兵王勳迎戰,被困於應州。明武宗率師援應。

十月,兩軍在應州血戰六天,小王子敗退。這次決戰,給韃靼一定的打擊,從此,邊境安寧了幾年。第二年七月,為了慶祝應州之捷,明武宗二次來應州,登塔宴賞功臣,書寫了「天下奇觀」四字讚美木塔。

2023年釋迦塔成為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23年,在整修塔內塑像時發現了一批遼代刻經、寫經和木板套色絹質佛像畫等珍貴文物。

2023年,國家**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地礦部華北石油局第九普查大隊等十幾個科研部門,對木塔塔院及周圍地質狀況進行詳盡勘察。

2023年11月,釋迦塔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錄。

塔內文物:

1、佛牙舍利

塔內供奉著兩顆佛牙舍利,盛裝在兩座七寶供奉的銀廓裡,經考證確認為是釋迦牟尼靈牙遺骨。 佛滅度後,共留下七顆佛牙舍利。應縣佛宮寺釋迦塔發現的兩顆佛牙舍利,是南本《大般涅槃經》中記載的捷疾羅剎所隱身盜取的一雙佛牙。

2、蓮花臺下八力士

木塔底層大門對面有一尊高大的如來像,坐在一個巨大的蓮花臺上。這個蓮花臺被八個力士扛著,個個力舉千鈞,形象生動逼真。

這八個力士本是駐守八個方向的**天神,乘如來古佛外出講經說法之機,匯聚一處,私下凡塵。他們八個下了凡間,排山倒海。本來天下三山五嶽、五湖四海排列得整整齊齊,像棋子一樣,所以有「星羅棋佈」一說。

3、匾額經卷

明成祖朱棣親題「峻極神功」;明武宗朱厚照題「天下奇觀」。塔內有明、清及**匾、聯 54 塊。 塔內還有一批珍貴的遼代文物,尤其是遼刻彩印,填補了中國印刷史上的空白。

文物中以經卷為數較多,有手抄本,有遼代木版印刷本,有的經卷長達30多米。 為紀念慧能大師畫家繪製「採藥圖」,原來藏在第四層佛像腹內。現儲存與應縣文物管理所。

11樓:多肉

應縣佛宮寺釋迦塔位於山西省朔州市應縣城內西北佛宮寺內,俗稱應縣木塔。建於遼清寧二年(公元2023年),金明昌六年(公元2023年)增修完畢。是中國最高最古的一座木構塔式建築,也是唯一一座木結構樓閣式塔,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各層均用內、外兩圈木柱支撐,每層外有24根柱子,內有八根,木柱之間使用了許多斜撐、樑、枋和短柱,組成不同方向的復樑式木架。有人計算,整個木塔共用紅松木料3000立方,約2600多噸重,整體比例適當,建築巨集偉,藝術精巧,外形穩重莊嚴。

應縣簡介

應縣地處山西省北部、大同盆地南端,東望恆山之險,南扼雁門之要,北連大同煤海,西依朔州電都,宛若鑲嵌在黃土高原上的一顆璀璨明珠。全縣國土面積1708平方公里,轄3鎮9鄉、298個行政村、33萬人。曾獲得「中國綠色名縣」和「全國生態文明先進縣」的稱號。

2023年10月,被住建部命名為國家園林縣城。

一、歷史沿革

1、戰國為趙地,秦屬雁門郡。西漢置劇陽縣、埒縣,同屬雁門郡。新莽改劇陽為善陽,東漢復舊。後廢埒縣,晉又廢劇陽縣。

2、唐末置金城縣,五代樑分雲州置應州,唐天成元年(926年)於應州置彰**節度。遼屬西京道。金屬西京路。

3、元屬大同路。明洪武初廢金城縣入應州,屬大同府。清因之。

4、2023年改州為縣,稱應縣。2023年屬雁門道,2023年直屬省。

5、2023年屬察哈爾省,2023年直屬山西省。2023年與山陰縣合併。2023年分治,屬晉北專區。2023年屬雁北專區。2023年屬朔州市。

二、地名來歷

1、兩山相應得名。應縣:古稱應州,據《應州續志》載:以境內龍首,雁門二山南北相應,城當其間故名。

2、「應」即為「雁」,是「應龍氏」所居之國。

《路史·國名記·戊》釋:「雁,今作應。」「應」的繁體字為「譍」,「譍」字字形為上雁下言,表示「應」就是大雁之間的對話,就是雁叫。

關於「應」就是雁叫,所以,雁門,可謂「應門」。而「應」即為「雁」,是上古時代黃帝部落聯盟「應龍氏」曾經所居之國。

修建祠堂的目的是什麼

修建祠堂的主要目的是供奉和祭祀祖先,但除了祭祀意外,祠堂也是各房子孫辦理婚 喪 壽 喜等的場所。祠堂是一個宗族的中心,是宗族議事 聚會 執法的場所,修建祠堂對內可增強族眾的榮譽感 宗族觀念及凝聚力,對外可顯示族威,抬高其宗族的地位。報本敬宗 尋根問祖 葉落歸根 祠堂是 祖宗神靈所依 的地方,這裡有祖...

杜甫是什麼朝代的,杜甫是什麼朝代的

杜甫是唐朝的詩人。杜甫 公元712年 公元770年 字子美,漢族,本襄陽人,後徙河南鞏縣。自號少陵野老,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 李杜 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 小李杜 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 大李杜 杜甫也常被稱為 老杜 杜甫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被後人稱為 詩聖 他的詩...

州是什麼偏旁,什麼結構,州的結構部首是什麼

拼 音 zh u 部 首 丶 筆 畫 6 基本釋義 1.古代的一種行政區劃,所轄地區的大小歷代不同 後多用於地名 縣。杭 2.中國一種民族自治行政區劃 海南省黎族苗族自治 獨體結構字。相關組詞 蘇州 神州 州長 廣州 杭州 中州 知州 九州 沙州 弇州外州 炎州 幽州 皇州 州是什麼偏旁,什麼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