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舌尖上的中國》一季不如一季

2021-05-12 15:07:02 字數 3999 閱讀 9376

1樓:timeless二號

原來的第一季名聲打出來了,各方面的干預就越來越多,從開始介紹中國美食,到現在插入更多政治因素,文化因素,經濟因素,這些東西一插就顯得整體很混亂,美食也沒功夫介紹了。再加上導演,文案實力和第一季相比略輸一籌,似乎第三季是想跳出前兩季給大家留下的刻版印象,所以就開始大改,變成了四不像。然後就成了大家現在看到的《中華傳統飲食文化》了。

舌尖1是更加註重美食的展現,舌尖2注重的中國人文情懷,生活方式的體現。這是不同的命題,不論好壞。但是,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舌尖1》裡面選擇美食的製作者,要麼是擅長烹飪,要不是對食物本身有著深刻的理解,總之跟烹飪的關係是比較近的。

但是《舌尖2》裡面對於人物的選擇可能只是因為恰好,在外打工的兒子從外面回來,媽媽做了一頓美食給他。人們都是喜歡看故事的,也不是說這個不好,但是對於吃貨的我來說,還差那麼一點。

2樓:匿名使用者

我個人覺得有兩方面的原因。第一個是大家的期望值太高,續集,這是一個世界性的難題。客觀的說,不管什麼劇,續真的不好的拍。

對於第一季來說,觀眾對它一開始就沒有期待值,但是《舌尖2》,有了《舌尖1》作對比,觀眾對於它的要求,不管是從素材,剪輯,拍攝上來說都有更高的期望值。第二個是從素材上來說,《舌尖2》在某些部分已經重複拍攝,有炒冷飯之嫌,比如養蜂人,掛麵工藝,乾絲兒,辣椒油,菜籽油這些都有其他節目專集呈現,拍攝剪輯都是新的,但是素材本身確實重複的。所以會有點看不下去的感覺。

3樓:情秀靚小三

第一季做的太好了,不僅是題材上還是拍攝製作上,都重新整理了人們對國產紀錄片的認識。正是第一季的巔峰,第二季的製作壓力就很大,並且已經成為了一個很大的ip,此時多方力量就進入了,當然也不是否認第一季有的多方力量,只是沒第二季更復雜。你想,這個金招牌誰不想蹭點金。

而第三季完全毀在紀錄片水平與人們的期待的矛盾上,第一季太好的表現也拔高了人們對第三季的要求。

簡單點說,第一次吃佛跳牆的美味,你肯定記得;第二次你還記得;第三次第四次多少次之後,然後你覺得吃個饅頭就個鹹菜絲也比佛跳牆好吃。這就涉及到一個味覺的閾值問題,膩歪了。同樣,視覺審美疲勞了。

給你一個大美女你能天天硬嗎?這都是最原始最樸素的道理。哈哈。

侵權必刪,謝謝

4樓:可憐的小鼻涕蟲

舌尖上的中國第一季是很好看的,至於為什麼一季不如一季也許是因為大家都審美疲勞了,每一季都是一樣的套路。

5樓:圓臉兒

剛開始確實挺好看的,可能看的久了沒有什麼新穎的,觀眾就覺得沒什麼意思了。

6樓:house瑾此而已

可能是觀眾的審美和口味變了吧,再加上美食就那麼多,有特色的越來越少~

7樓:流浪的毛小孩

就像拍電視劇以後,第一部大獲成功以後,就想拍第二部,第三部,結果往往不盡人意。原因,其一,觀眾期望值太高。其二,沒有好的故事題材,只能燒冷灶,這樣就會審美疲勞。

8樓:喚醒你的腦洞

先不說人們的欣賞水平有差異,只是美味看多了也煩,主要是吃不到自己胃裡!

9樓:

只能說是觀眾的要求越來越高了,人們的眼光越來越挑剔了,實際上個人來看對這個節目的認可度一直沒變喲。

為什麼許多人覺得《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不如第一季?

《舌尖上的中國》第一季為什麼那麼火

舌尖上的中國2為什麼不如第一部

10樓:匿名使用者

《舌尖》第一季火的一塌糊塗,與執行導演任長箴的堅持是分不開的,她組建的拍攝團隊大多來自體制外,有見地,不妥協,而任本人更是固執,此外央視對於第一季的干涉並不多,故出來的效果非常好,這是情理之中的。然而,第一季火了,央視就來摘桃子了,明顯是想打造舌尖品牌,而且放言拍第

三、第四部……

真正為第一季付出汗水的主創們大多被湮沒不提,慶功會上也只有陳曉卿和一眾領導罷了,而任長箴也被踢開。這就是中國特色!

《舌尖》第二部開播至今,談談我個人的看法吧。我充滿期待地看第一集,感覺並沒有我期盼的那麼好,不過也不差,算是中規中矩吧。第二集拍的很有特色,有武俠片的風格,想來分集導演是很有個人導演風格的一個人。

然而到了第三集,達悟族和切糕的亂入使我有種不詳的預感,這是要幹啥?而且這一集敘事很亂,節奏太快,讓人看了很不自在。

戲劇性轉折在昨晚出現了,第四集《家常》一出,網上罵聲一片,一位母親為了孩子五年不見丈夫,婆婆化療十幾次不回家看望,這樣的價值觀誰敢苟同!你全心全意為女兒好,然後你知道這就是真的好嗎?還有就是421家庭的敘述,大篇幅生孩子的講述,讓人分不清這是《舌尖上的中國》還是《舌尖上的感動中國》,抑或是給母親節的獻禮片。

作為一部有人文特色的美食紀錄片,觀眾並沒有苛刻到絕對不能容忍你煽情,但是你煽情到如此三觀不正,如此做作的份上,誰還會買你的賬!

《舌尖上的中國1》和《舌尖上的中國2》為何有如此的差距呢?

原因很簡單,主創人員大換血。第一部的總導演是陳曉卿,央視紀錄頻道副總監,所謂總導演也就是個統籌,其從來沒有去過拍攝現場,執行總導演是任長箴,原在央視工作過,後離職,脫離體制,第一季七集的分集導演都是任選定的,有張銘歡、楊曉清、馬羽潔、胡迎迎等。

第二季的總導演還是陳曉卿,但執行導演是何人不清楚,反正不是任長箴,各分集導演也是大換血,大家看過就知道了。

昨天《家常》播完,很多網友到導演鄧潔的微博下面抨擊,這位大導演頗為不滿。

央視這種摘桃子的行為讓人實在是無語,而拍出來的成品,實在是大失水準,起碼跟人們期待的相去甚遠。感覺第二季的主創就是在模仿第一季,然而畫虎不成反類犬,東施效顰,以致造成今天這種局面。

說句題外話,任長箴後續拍的《悅食中國》也很不成功。

11樓:毛驢天子

第一部除了導演是中國人,剩下的老外也很多。第二部都是黑幕了。跟第一部比不了。

12樓:匿名使用者

本來就是講中國美食文化的記錄片,美食離不開人文,我覺得第二部更好看,如果想看單純的美食類節目,可以移步,個人並不覺得第二部不如第一部。

為什麼第二季不如第一季呢,無論是《中國好聲音》還是現在的《舌尖上的中國》感覺都是這樣。

13樓:匿名使用者

這種感覺就像徐崢拍完泰囧後,後面在拍什麼看著都沒那麼樂

14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都是這樣的,一季不如一季,不像國外一季比一季精彩

《舌尖上的中國》第一季和第二季有什麼區別?

對比第一季的《舌尖上的中國》與第二季有什麼區別及優劣

15樓:拍磚專家

《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與第一季有什麼區別,多了哪些新看點 37 分鐘前 遊客...第二季和第一季最大的不同點:第二季著重於...

16樓:一妃拉臭臭

第一季是食材為主,故事為輔;第二季則剛好相反!

以講食物的**而言,第一季明顯優於第二季!

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第一季》為什麼這麼火?

17樓:匿名使用者

《舌尖上的中國》之所以獲得成功是因為每一集的主線採取了碎片似的剪輯方式,進行了不同地域之間的組合和嫁接,講述了同一種食材在天南地北之間的變化,這部紀錄片用味道營造出了一個個真實的故事。從文化角度所**的問題並不只是「吃」這麼簡單,從傳統勞作到食物創新,生活的艱辛和幾代人的智慧結晶,中國人「吃」的傳承和變化已經逐漸凸顯出它特有的國人氣質。

《舌尖上的中國》是美食獻給普通勞動者的頌歌,不見「烹飪大師」,不見「美食專家」,更沒有「廚藝大賽」,有的是手工挖蓮藕、兩小時採竹筍、全中國只剩5人繼承的高蹺式捕魚,70多歲吉林「魚把頭」、賣黃饃饃的陝北老漢、陪外婆製作年糕的浙江慈城小姑娘。

《舌尖上的中國》對食物樸素細膩的描述,對人和食材的關係的微妙理解,悄然傳達出幾千年來中國人在勞動中所產生的智慧思考以及味覺審美,每一道食物都能勾起觀者的濃濃思鄉之情。正是因為這些,才使這部紀錄片呈現出與眾不同的魅力感召。

《舌尖上的中國》總共有幾季,分別有那幾集

《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與第一季有什麼區別,多了哪些新看點

第二季和第一季最大的不同點 第二季著重於寫中國人的生活與食物的緊密聯絡,情感,成長等等。第一季著重於描繪食物本身的製作方法與形成,而第二季顯然少了對於食物本身的製作與描繪 如有幫助,望採納 舌尖上的中國 第二季與第一季有什麼區別,多了哪些新看點 第二季沒明顯沒第一季好看,第一季真的是講中國各個地區的...

第一季和第一部有什麼區別麼,第一季跟第一部有什麼區別

其實是沒有什麼區別的只不過第幾季是美國那邊的叫法,後來就被 引進 了,現在季和部都有了。沒有區別的 都是一個意思 記得采納啊 按季節性出動漫,比如xx月新番,是一季一季的。像喜洋洋與灰太狼那樣沒規律的就是一部一部的,且劇情沒多少連線。第一季跟第一部有什麼區別 季原本是是美劇中推出的概念,美劇有一個播...

clannad講的第一季,第二季講的是什麼故事?我看不懂

遊戲不bai怎麼好玩,建議看動漫,第du一季主要是主zhi角岡崎朋dao也和古河渚 的女孩後的相版遇,並改變著 權岡崎朋也,第二季很感人,通過描述高中生活和高中畢業後的工作和家庭生活的點滴細節,包括與朋友的友誼,家人的親情,情人之間的戀愛,充分展現了男主角岡崎朋也在整整十二年的時間裡,從一個十分墮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