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產業轉移對發達國家的影響,地理問題 產業轉移有什麼優缺點?

2021-03-27 19:06:16 字數 4671 閱讀 8759

1樓:藍品時代

發達國家和新興工業國共同成為向外進行產業轉移的主體力量

隨著各國技術進步和產業結構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新興工業國在產業升級的同時將原有傳統產業轉移到更低產業梯度的國家。同時,隨著全球整體產業結構水平的升級,國際產業轉移已不再侷限於發達國家和發展國家之間,發達國家之間、發展中國家之間的產業轉移也並不少見。在產業移出國的行列中,既有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向外進行產業轉移,也有韓國、新加坡等新興工業國家的產業外移,中國、東盟等也紛紛加入到向外進行產業轉移的行列中。

新興工業國在國際產業轉移鏈中往往身兼產業承接方與產業轉移方兩種角色,成為現代國際產業轉移過程中一個頗具特色的現象。

發達國家向外進行產業轉移的前提是其自身產業結構的進一步升級,即發展先進產業以替代向外轉移出去的相對落後產業。而對於發達國家來說,其新興產業往往都是高技術產業,高技術產業受研發投入、研發時間、技術革新等方面的制約都有一定的時間間隔,因此處於最高梯度的產業轉移往往伴隨著技術革命。雖然從總體上說世界技術革命和國際產業轉移的週期正逐漸縮短,但最高梯度的產業轉移相對於低梯度的產業轉移來說間隔時間可能會更長一些,所遇到的困難會更大一些。

處於產業梯度頂端的發達國家如果在產業外移後,沒有新興產業產生、替代或產生遲緩都會導致其產業發展的停滯不前。這也可以解釋為什麼日本在20世紀80年代在向東亞國家進行最近一輪產業轉移後,由於新的產業未能及時出現代替原有產業,出現所謂「產業空心化」現象以致引發經濟衰退。因為在當時日本的產業梯度已接近全球產業梯度的頂端,它很難再吸收美國轉移出的產業;美國當時剛剛進入「資訊時代」,其新興it產業不會向外轉移,其原有產業大多與日本接近甚至已被超越;同時日本自身又在新興產業研發上遇到了困難;因此在向外進行產業轉移後,產業升級難以為繼就成為制約日本經濟發展的核心問題。

所以儘管有金融危機、大企業集團問題、經濟泡沫等因素的影響,但筆者認為,從產業升級的角度來說,缺乏新興產業形成的「產業空心化」是導致日本經濟在20世紀90年代出現嚴重衰退的主要原因,而非日本經濟學界有人認為的是日本向中國進行產業轉移的結果。

地理問題:產業轉移有什麼優缺點?

2樓:匿名使用者

產業轉移對區域發展的影響:

①促進區域產業結構調整:發達國家(轉移國)原主導產業轉移後,可將生產要素集中到新的主導產業;發展中國家(轉移物件國)縮短產業升級時間,加快工業化程序。

②促進區域產業分工與合作:使各國可以根據自己的優勢條件發展相應的產業,從而促進國際產業分工與合作,推動區域經濟的一體化;還可以通過企業將轉移國和轉移物件國對同一產品的生產活動聯絡起來,形成產品生產過程的分工與合作。

③改變區域地理環境:一方面可以改變區域地理景觀;另一方面導致環境汙染的轉移和擴散,使轉移國的環境汙染得到緩解,而使轉移物件國的環境汙染加劇。

④改變勞動力就業的空間分佈:轉移國就業機會減少;轉移物件國就業機會增加。

3樓:匿名使用者

企業將產品生產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產地轉移到其他地區,這種現象叫做產業轉移。產品生命週期理論認為,工業各部門及各種工業產品,都處於生命週期的不同發展階段,即經歷創新、發展、成熟、衰退等四個階段。此後威爾斯和赫希哲等對該理論進行了驗證,並作了充實和發展。

區域經濟學家將這一理論引入到區域經濟學中,便產生了區域經濟發展梯度轉移理論。 產業轉移的定義:  企業將產品生產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產地轉移到其他地區,這種現象叫做產業轉移.

產業轉移有時會擴充套件到某類產品甚至某類產業.   國內的產業轉移叫做區域產業轉移.   跨國的產業轉移叫國際產業轉移影響產業轉移的因素  影響產業轉移的因素有很多(國家政策的調整.

原生產地用地緊張.地價昂貴.環境汙 產業轉移 染```````.

其中最重要的是:   1.勞動力因素   2.

內部交易成本因素   3.市場因素   影響企業跨國轉移產業的因素還有很多。國際經濟形勢的變化,國家政策的調整,原生產的用地緊張,地價昂貴,環境汙染等...

產業轉移的影響  1.促進區域產業結構調整 2.促進區域產業分工與合作    3.

改變了區域地理環境 4.改變了勞動力就業的空間分佈.   我國的產業轉移主要是從勞動密集型產業、加工製造業和資源型加工業開始, 產業轉移從發達地區向欠發達地區漸次推進。

產業轉移的基本狀況   產業轉移是發生在不同經濟發展水平的區域之間的一種重要的經濟現象,是指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發達區域的部   產業轉移報告會分企業順應區域比較優勢的變化,通過跨區域直接投資,把部分產業的生產轉移到發展中區域進行,從而在產業的空間分佈上表現出該企業由發達區域向發展中區域轉移的現象。產業轉移對於區域經濟結構調整及區域間經濟關係具有重要影響,並進而影響部分企業的戰略決策。產業轉移一詞散見於各類報刊、雜誌,但是學術界有關產業轉移的一般性研究還不多見,產業轉移的形式、動因等基本問題還沒有明確的統一的認識。

分類:  產業轉移有時會擴充套件到某類產品甚至某類產業。 國內的產業轉移叫做區域產業轉移。

跨國的產業轉移叫國際產業轉移。

4樓:匿名使用者

1.促進區域產業結構調整2.促進區域產業分工與合作 3.

改變了區域地理環境 4.改變勞動力就業的空間分佈。就這幾種影響,套下就行了。

轉入地:產業結構調整,環境遭到破壞,人口流出轉為流入。轉出地:

產業結構調整,環境改善,吸引素質較高的就業者。

當今國際產業轉移的變化趨勢是在怎樣的?

5樓:啊啊

1.利用bai「頭腦」與「軀幹」du的價值差異,實現「價值鏈zhi拆分」

和「dao產業空間

內分割」,實現「頭腦產容業」和「軀幹產業」的國際分工,仍然是當今國際產業轉移的基本發展趨勢

2.將品牌經營和加工製造相分離,已成為發達國家或地區實現產業轉移的新方式

3.利用生產上的前後向聯絡和市場的關聯效應,以支柱產業(龍頭企業)帶動相關聯產業(企業)向移入國集聚並形成產業叢集優勢

歷史上到底發生了多少次國際產業轉移,有人說4次有人說5次,到底是哪5次啊?

6樓:稱霸銀河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伴隨著科學技術在世界範圍內的流動和滲透,企業將產品生產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產地轉移到其他地區。通常情況下,發達區域的部分企業通過跨國直接投資把部分產業的生產轉移到發展中區域,表現出該產業由發達區域向發展中區域轉移的現象。從世界範圍來看,國際科技與產業轉移先後經歷了四次較大範圍的轉移浪潮,每一次都加速了國際產業轉移承接國的工業化程序:

1. 19世紀下半葉—20世紀上半葉

18世紀中葉開始,第一次工業革命在英國發生,極大地促進了英國生產力的提高,使英國成為當時名副其實的「世界工廠」及經濟霸主。隨著英國產業高度發展,國內產業成本逐漸升高,市場容量矛盾日益突出,19世紀下半葉開始,英國逐漸對外進行產業轉移,開啟了第一次國際性的科技與產業轉移浪潮,輸入國主要是法國、德國等歐洲大陸國家及北美國家。美國作為一個年輕的國家,憑藉其良好的自然資源,吸引了眾多的英國工業企業到美投資,成為第一次國際科技與產業轉移的主要承接國及最大受益者。

美國藉助第一次國際產業轉移的產業及技術基礎,以及與此相關的由美國主導的第二次產業革命,實現了經濟崛起,不僅成為世界工業發展史上的第二個「世界工廠」,更是超越了英國,成為新世紀世界經濟霸主。

2. 20世紀50—60年代

第三次科技革命爆發,使得美國對其國內的產業結構進行了重大調整,將鋼鐵、紡織等傳統產業轉移到日本和德國,進行海外投資和資本、技術輸出。德國、日本通過承接轉移產業,大大加快了工業化程序,工業產業的競爭力迅速提高。德國、日本迅速發展成為世界經濟強國和新的「世界工廠」。

3. 20世紀70—80年代

產業轉移發生的主要區域集中在東亞和部分拉美地區。日本經濟快速發展,產業結構不斷升級,和美國一起成為這一時期產業轉移的主導國家。由日本所推動的東亞地區產業轉移,引領了東亞地區的「雁陣飛翔」,催生了亞洲「四小龍」的經濟發展奇蹟。

這些國家和地區獲得發展勞動密集型加工產業的契機,逐步實現了由進口替代型產業向出口加工產業的過渡,成為新興的工業化國家和地區。

4. 20世紀90年代至今

由於產業轉移的輸出地、輸入地等方面都發生了較大變化,國際科技與產業轉移具有了新的特徵。在這一階段,美、日、德等大力發展新材料、新能源等高新技術產業,將產業結構重心向高技術化、資訊化和服務化方向發展,進一步把勞動、資本密集型產業和部分低附加值的技術密集型產業轉移到海外。亞洲新興經濟體承接了美、日、德等國家轉移出來的重化工業和微電子等高科技產業,並且把部分失去比較優勢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和一部分資本技術密集型產業轉移到中國和東南亞國家,帶動了這些國家經濟發展和產業結構的升級,促進了其工業化程序。

中國內地成為了第四次國際產業轉移的最大受益者。

20世紀90年代以來全球製造業向中國轉移,由此中國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全球製造業基地。移出國製造業成本的不斷上升和市場的國際性擴張需求是促使發達國家產業向外轉移的內在動因,而移入國的成本優勢和龐大市場則是產業轉入的根本動力。這裡的成本優勢是多方面的,既包括勞動力成本,又包括土地等資源的成本,還包括稅收等綜合性的商務成本,等等。

長期以來,國際產業轉移主要發生在製造業領域,但其內涵發生著不斷變化。從資源密集度來看,產業轉移從早期的勞動密集型產業,逐步過渡到資本密集型產業,再到技術、知識密集型產業;從附加值來看,由低附加值產業(如紡織業)發展到高附加值產業(如積體電路製造業)。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產業結構升級大體經歷了四個階段:

從勞動密集型的紡織化纖業,到資本密集型的鋼鐵、造船、煉化行業,再到兼具資本、技術密集型的汽車、機械、電器製造業,直到目前的技術密集型的微電子和資訊科技製造業。

現在發達國家,其餘的都不是發達國家,說中國2023年是發達國家

這又是哪個專家bai在胡du編亂造。吹牛誤國 造謠黑人zhi啊!臺灣和韓國dao發達嗎?回連臺灣和韓國 都才答剛剛步入初級發達國家水平。中國與韓國臺灣相差多遠?不說多,至少有個四五十年的差距。與香港至少有個一百年的差距。50 年的差距,並不是說 50年就可以超過 臺灣,大陸在發展,臺灣同樣在發展。就...

亞洲的經濟發達國家,亞洲經濟發達國家前十名是?

按gdp總量排名,中國第一,日本第二,印度第三亞洲國家經濟水平排行榜 qatar 70754 卡達united arab emirates 42275 阿聯酋 singapore 34152 新加坡japan 34023 日本brunei darussalam 32501 汶萊kuwait 3225...

澳大利亞憑什麼成為發達國家?他優勢產業在哪裡?

澳大利亞是一個後起的發達資本主義國家。2011年國內生產總值 gdp 全球排名第13,人均生產總值達到65477美元,排名世界第6,在2000萬人口以上的國家中排名第一,遠高於美國,英國等其他主要英語國家。澳農牧業發達,自然資源豐富,有 騎在羊背上的國家 坐在礦車上的國家 和 手持麥穗的國家 之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