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梵淨山簡介,貴州梵淨山歷史簡介

2021-03-30 15:23:26 字數 3176 閱讀 2455

1樓:匿名使用者

梵淨山是武陵山脈的主峰,位於貴州省東北部江口、印江、鬆桃三縣交界處。山體龐大雄渾,摩雲接天,早在明初就被尊為「名嶽之宗」,是著名的佛教聖地。2023年被列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同年又榮選入國際生物圈保護區網,被譽為「地球和人類之寶」。

梵淨山,武陵山脈的主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聯合國「人與生物 梵淨山蘑菇石梵淨山蘑菇石   圈保護區網」成員。位於貴州省東北部地區西面印江、江口、鬆桃三縣交界處,總面積567平方公里。 梵淨山,全境山勢雄偉,層巒疊嶂;坡陡谷深,群峰高聳;溪流縱橫,飛瀑懸瀉;古老地質形成的特殊地質結構,塑造了它千姿百態、崢嶸奇偉的山嶽地貌景觀。

典籍上考證,梵淨山唐朝以前稱「三山谷」、「辰山」、「思邛山」,明代以後稱「梵淨山」,「梵淨」乃「佛教淨界」。梵淨山的聞名與開發均起源於佛教,遍及梵淨山區的四大皇庵、四十八腳庵龐大寺廟群,奠定了梵淨山乃著名「古佛道場」的佛教地位,為中國五大佛教名山中唯一的彌勒菩薩道場,佛教文化為蒼蒼茫茫的梵淨山披上一層肅穆而神奇的色彩。 遊梵淨山,成熟而最為便捷的線路只有一條,就是經印江自治縣木黃風景名勝區到梵淨山自然保護區的西線梵淨山旅遊線路。

車行50公里,只需一個半小時便可到達自然保護區的棉絮嶺接待站。在木黃風景名勝區,可參觀紅二六軍團會師紀念館、紀念碑,瞭解紅軍在印江、沿河等地建立黔東革命根據地的光輝歷程。同時,還可以在蔡倫古法造紙文化村、永義紫薇園、團龍民俗文化村等景點參觀考察土家民俗民族文化、古法造紙、儺戲儺技和土家擺手舞等文化產品,其參與性和觀賞性非常強。

進入自然保護區後,可遊四大皇庵之首的護國寺,看規模龐大的佛事活動。在棉絮嶺能遠眺萬米睡佛,並以此為起點,步行一個半小時,順山脊過薄刀嶺、穿黑巷子、攀剪刀峽即可到梵淨山核心保護區,可遊蘑菇石、看萬卷書,探九皇洞、攀梵淨主峰—金頂。沿途視野開闊,道路較為平緩,既能體會攀沿中的艱辛,又能神情怡然欣賞風吹雲散時閃現的爛漫山花和茫茫林海。

心靈沉積的疲憊在佛教名山優秀而神奇的自然生態中得到安撫和釋放!

貴州梵淨山歷史簡介

2樓:金果

梵淨山有2000 多年的文明歷史。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即為「武陵蠻」崇拜的神山、聖山,稱之為「三牾山」。後來據《漢書·地理志》記載,謂「三山谷」。

北魏《水經注》沿稱「三山谷」。唐《元和郡縣誌》稱「辰山」,因辰水(今錦江)而得名,是時佛教已傳入。

今銅仁地區境已建數座寺廟。後來因西麓源水名「思邛水」(今印江自治縣境),故北宋《太平寰宇記》記作「思邛山」。明初,梵淨山已成佛教名山,數名並稱。

一則因其三峰高聳,脈分九支,故稱「九龍山」。

二則因佛教興盛,寺剎林立,一片梵天淨土,故名「梵淨山」,俗稱「大佛山」,亦稱「大靈山」。

三則因朗月之夜,人影映於老金頂崖壁之上,於是自清代開始即稱「月鏡山」;後相傳八月十五日子時,萬國九州之影悉現於石鏡中,故稱「石鏡山」。

與此同時,還因新金頂超然卓立,也有「卓山」之稱。綜其數稱,「梵淨山」則為官方主流稱謂,民間亦較為廣泛。在**時期,《貴州通志》雲:

「梵淨山一名月鏡山……皆立梵宇,又有辟支佛跡……黔中勝概,無逾於此;訪之中州名山,亦未多得」。

直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官方統一以「梵淨山」而名,民間仍間或流傳「大佛山」等稱謂。無論稱謂如何,自唐代崇尚佛道,於此山佛修寺廟、道建殿堂,歷經宋元明清各朝,先後建有「四大皇庵」和「四十八腳庵」,逐漸成為國內著名的彌勒道場。

千百年來,梵淨山以其原始古樸的生態環境,雄奇秀麗的自然景觀,超凡入聖的佛教流傳,均給世人以無窮魅力和巨大**,由此形成獨特的梵淨山文化。

3樓:匿名使用者

梵淨山風景區位於銅仁地區的西北部,處於江口、鬆桃、印江三縣交界處,是武陵山脈的主峰,海拔2572米,總面積約567平方公里,景區具有獨特的風光,也是我國**帶森林生態系統儲存較為完整的典型地區之一。

梵淨山山青水綠,每兩條山嶺間就有一條溪流,人稱「九十九溪」。這些溪流匯成黑灣河、馬槽河等11條主要河流,呈放射狀奔騰而下,沿途多急流險灘,跌水瀑布。發源於西部、北部的河流為烏江水系,梵淨山即是這兩大水系的分水嶺。

梵淨山不僅風光秀麗,還是佛教勝地,「梵淨」二字,即含佛家超凡脫俗之意。自明萬曆年間開始,建梵剎廟宇,鑿朝山便道,成為與峨嵋山、五臺山、普陀山、九華山遙遙相對應的佛教名山。現在保護區內,保留著眾多的寺廟遺址,生長著多種古老的珍稀樹木,棲息著黔金絲猴等珍禽異獸。

梵淨山儲存了距今7000萬年至200萬年前第三紀和第四紀的古老動植物種類及豐富的生物資源,是世界上少有的**帶較完整的原始生態系統區。

梵淨山由於地質年代形成的特殊地質結構,塑造了它千姿百態,崢嶸奇偉的山嶽地貌。境內群峰高聳,溪流潺潺,飛瀑宣洩,呈現奇秀景觀。

梵淨山地區佛教歷史源遠流長,距今1千多年前唐代時期周邊已有寺廟和簡單的佛教活動。到明萬曆初年(1573年)佛教活動空前繁榮。梵淨山又是全國著名的彌勒道場與文殊道場五臺山、普賢道場峨眉山、地藏王道場九華山、觀音道場普陀山等同為中國佛教五大名山和道場。

梵淨山區域有著眾多的歷史遺址和文物。濃郁的地方民俗風情更為梵淨山的旅遊增添了奇異的色彩。

金頂是山頂一座孤立突兀的石峰,淨高達94米,頂部常年雲霧繚繞,紫氣升騰,每當日破雲霞,彩雲絢麗,山頂金黃一片,蔚為壯觀,故稱紅雲金頂。

鎮國寺又名下榮殿,位於明初,後多次重修垮塌無存。2023年建並佛教開光,殿內供有釋迦佛和西域迎來的玉觀音,前來朝拜的人們接踵摩肩。

一方岩石毅力崖邊,高10餘米,頂上一斗狀石堆放在一根較細的石柱上,上大下小,形如蘑菇,因此得名。此石大有一觸即傾之勢,奇險異常,然而它卻頂立地,穩穩站立若干萬年。

蘑菇石是梵淨山的精魂,是梵淨山的象徵。位於山頂部,整個山體層層疊疊,堆砌有序,勢如卷帙浩繁的古代典冊齊天堆放,氣勢巍峨,故稱「萬卷書」。傳說是當年唐僧西天取經返回時,所乘白馬穿雲破霧,前踢觸及梵淨山,從馬上落下一疊佛經化石而成。

金刀峽位於金頂正中處、深約90米,最狹窄處不足1米,僅能一人通過,可謂「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傳說那是釋迦佛和彌勒佛爭金頂修道,玉皇大帝公平裁決,用金刀劈破故而得名。信奉的人們依據傳說於左建釋迦殿,右建彌勒殿。

太子石是一個奇特的景點,相傳皇帝妃子九皇娘到梵淨山修行,小太子見不到母親,悄悄溜出皇宮歷經艱難s險阻終於來到梵淨山腳牛尾河邊,太子仰望金頂,聲聲呼喊母親,撕裂人心,催人淚下……

由西線印江方向上梵淨山途徑此峽,距金頂有2500米,峽寬僅容一人通過,峽口澗深萬仞,目不見底,是一絕險之地,是觀賞梵淨山各美景的好地方。

梵淨山生態環境良好,溪流遍佈,人稱「九十九溪」。溪水清澈,至上奔騰而下,多激流險灘,跌水瀑布。是遊山戲水的好去處。

4樓:雷育哲

你是一種感覺瞭解你呀呀的,你看過溝溝壑壑科技館主要的

貴州銅仁市梵淨山門票多少

門票110元,索道90元一趟,觀光車10元一趟。全部一起買290元,包括門票,索道兩趟,觀光車兩趟 回答請您耐心等待一下,我會盡自己最大能力為您查詢 提問查到了嗎 回答這是為您查到的門票,您看看 1.景區 0856 6720358 157613813022.開放時間 3月1日至10月31日 週一至週...

貴州梵淨山有哪些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梵淨山 在與湘 渝 鄂三省 市交界的黔東北邊陲 62616964757a686964616fe78988e69d8331333332623939,在橫亙楚蜀大地 綿延數百公里的武陵山脈,有一座充滿神祕色彩而又雄奇偉岸的山峰,這就是貴州省銅仁地區的梵淨山。幾百年來,梵淨山的名字一直在黔 湘 川 鄂 桂...

貴州梵淨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歷史沿革

梵淨山是武陵山脈的主峰,位於貴州省東北部江口 印江 鬆桃三縣交界處。山體龐大雄渾,摩雲接天,早在明初就被尊為 名嶽之宗 是著名的佛教聖地。1986年被列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同年又榮選入國際生物圈保護區網,被譽為 地球和人類之寶 梵淨山,武陵山脈的主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聯合國 人與生物 梵淨山蘑菇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