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生活習俗,新疆民風民俗的資料

2021-04-10 06:01:14 字數 5933 閱讀 4121

1樓:全球狂

服飾習俗

少數民族的服飾色澤豔麗、五

2樓:言出得必行

新疆維吾爾族待客和作客都有講究。如果來客,要請客人坐在上席,擺上饢、各種糕點、冰糖等,夏天還要擺上一些瓜果,先給客人倒茶水或奶茶。

待飯做好後再端上來,如果用抓飯待客,飯前要提一壺水,請客人洗手。吃完飯後,由長者領作「都瓦」,待主人收拾食具完,客人才能離席。

男女青年結婚時,由阿訇或伊碼目(均為宗教職業者)誦經,將兩塊幹饢沾上鹽水,讓新郎、新娘當場吃下,表示從此就像饢和鹽水一樣,同甘共苦,白頭到老。

婚宴要在地毯上鋪上潔白的飯單,最先擺上饢、喜糖、葡萄乾、棗、糕點、油炸饊子等,然後再上手抓羊肉、抓飯。

維吾爾族信奉伊斯蘭教。傳統節日有:肉孜節、古爾邦節、初雪節等。維吾爾族十分重視傳統節日,尤其以過「古爾邦」節最為隆重。屆時家家戶戶都要宰羊、煮肉、趕製各種糕點等。

3樓:匿名使用者

新疆的民風風俗如下:

1、飲食習俗:

在飲食上,新疆穆斯林禁食豬、狗、驢、騾肉和猛獸猛禽的肉,忌食未經殺而自死的動物的肉,也禁食所有動物的血。

忌踐踏糧食、鹹鹽及各種食物,否則會遭到報應,不是日後變成乞丐,就是雙目失明,永遠生活在黑暗裡;不能朝鹹鹽和火吐唾沫。

2、服飾習俗:

男女青年結婚時,由阿訇或伊碼目(均為宗教職業者)誦經,將兩塊幹饢沾上鹽水,讓新郎、新娘當場吃下,表示從此就像饢和鹽水一樣,同甘共苦,白頭到老。婚宴要在地毯上鋪上潔白的飯單,最先擺上饢、喜糖、葡萄乾、棗、糕點、油炸饊子等,然後再上手抓羊肉、抓飯。

4樓:匿名使用者

民風民俗:

服飾 男子穿長袍,稱為"袷袢",右任斜領,無扣,腰繫長帶。農村婦女多穿寬袖連衣裙,外套黑色對襟背心;城市多穿西式短上裝和裙子。男女喜戴繡花小帽,稱為"朵帕"。

女子還喜愛耳環、手脫項鍊等作為裝飾品。男女均喜著皮靴。

花帽 新疆花帽歷史悠久,品種繁多。維吾爾語音譯為"朵帕"。維吾爾、哈薩克、柯爾克孜、回等民族均喜戴花帽。

一般都用黑白絲線或彩色單線繡出各種民族形式的花紋圖案,以繡花、挑花、絆金、絆銀、串珠等方法,用手工綴紛而成。花帽的式樣,花色不僅因民族而異,且有地域差別。不過各種花帽均具有精巧美觀、絢麗多彩的特點,只看一眼也會使人得到一種美的享受。

禮節 維吾爾族的禮節與宗教也有著極為緊密的關係。人民之間的禮節表現了平等、友愛、敬老、愛幼的精神,勞動人民相見總是相互親切地握手、問候,對老人十分尊敬。婦女中還有長者親吻晚輩的禮節。

近幾十年來隨著經濟文化的發展,一些帶有等級性的、封建的禮節逐漸消失了,體現著平等友愛、互敬互讓的禮節則繼續儲存下來,並且增加了新的意義。維吾爾族熱情好客,崇尚禮節,待人接物,講究禮貌。如對長者要尊敬,走路讓長者先行,談話讓長者先說,坐下時讓長者坐在上座;小輩在長者面前不準喝酒、抽菸;親友相見必須握手問候,互相致禮和問好,然後右臂撫胸,躬身後退步,再問對方家屬平安;婦女在問候之後,雙手扶膝,躬身道別。

在屋內坐下時,要求跪坐,禁忌雙腿直伸,腳底朝人。接受物品或給客人上茶時要雙手,單手接受物品被視為缺乏禮貌的舉動。

洗潔 新疆信仰伊斯蘭教的民族愛清潔。他們洗瞼用水壺澆洗,不用臉盆。喝茶、吃飯之前定要洗手。

特別是吃"抓飯"時,飯前洗手顯得更為重要。洗後的手,必須雙手緊握,擠出殘留的水珠,然後再行擦拭。洗滌餐具、也是一件一件沖洗,然後擱置起來,讓其自行晾乾,不用揩拭。

比如碗盆之類,洗後將口朝下擱置,使其自幹。

禁忌 維吾爾族信奉伊斯蘭教,禁食豬肉、動物血和已死的畜禽。土葬而不火葬。在清真寺和麻扎(墓地)附近禁止喧譁。

吃飯時不能隨便撥弄盤中食,不能隨便到鍋灶前面,不能剩飯,不慎落地的飯屑,要拾起放在餐布上,不能將拾起的飯粒再放進共用的盤中;吃飯或與人交談時,禁忌擤鼻涕、吐痰等不文明的習慣。在飲食方面,禁吃豬肉、驢肉、狗肉、騾肉,自死的牲畜一律不食;土葬而不火葬。在清真寺和麻扎(墓地)附近禁止喧譁;在衣著方面,忌短小,上衣一般要過膝,褲腿達腳面。

最忌戶外著短褲。屋內就坐時要跪坐,禁忌雙腿直伸,腳朝人。親友相見要握手互道問候。

然後雙手摸須,躬身後退一步,右臂撫胸;婦女在問候之後要雙手扶膝躬身道別。接受物品或清茶要用雙手、忌用單。

文化 維吾爾族能歌善舞,「十二木卡姆」是傳世**作品。舞蹈有單人舞、雙人舞、集體舞等,女子舞姿輕盈優美,旋轉快速多變;男子動作熱烈奔放,強悍剛勁。傳統保留節目有賽乃姆、刀郎舞、頂碗舞、大鼓舞、鐵環舞、普塔舞、婚禮舞、麥斯舞等,當代創作的摘葡萄舞、種瓜舞、新疆好、我的熱瓦甫等舞蹈均為上乘之作。

麥西萊甫是維吾爾族民間群眾娛樂形式之一,每逢節日、喜慶或休閒時刻,人們會聚在一起,唱歌、跳舞,表演雜技、魔術等,盡情狂歡。

民風民俗

維吾爾族住房一般是泥土建築,用天窗採光,屋內設有壁爐,屋頂平坦,可以晾瓜果和糧食。飲食以麵粉、玉米、大米為主,喜吃瓜果。日常的食品有饢(烤餅)、麵條、抓飯、茶、奶等。

維吾爾族服飾:城市婦女多穿西裝上衣和裙子;農村男子穿長袍,婦女多在寬袖連衣裙外套黑色對襟背心;男女老少都愛戴四楞小花帽;耳環、手鐲、項鍊是婦女喜愛的裝飾品。

維吾爾族婚俗:青年男女婚姻自由,婚禮隆重熱烈。

維吾爾族喪葬:實行土葬。人死後淨身並用白布裹身,用移屍木匣抬到墓地入葬。節日有肉孜節(開齋節)、古爾邦節、諾魯孜節等。

維吾爾族禮節:待人接物很講禮貌,在路上遇到尊長和朋友時,習慣於把右手掌放在左胸上,然後把身體向前傾30度,並連說:"艾斯拉姆艾來孔!

"當行路人無處進餐和住宿時,只要說明來意,主人雖不相識,也會殷勤招待;走路讓長者走在前面,談話讓長者先談,入坐讓長者坐在上座,吃飯,先端給長者;小輩在長者面前不喝酒、吸菸;老人無論到**去作客,他騎的馬不論是卸鞍子,還是飲馬、餵馬,都由年輕人去做,走時,年輕人給老人備鞍,扶老人上馬;家裡來了客人,全家都出來歡迎,然後女主人以十分真誠的態度,用盤子端來茶水;老人吃飯時或到別人家裡去,常常雙手摸臉做"都瓦"(祝福儀式)。

維吾爾族禁忌:吃飯或與人交談時,忌擤鼻涕、打哈欠、吐痰,飯畢有長者領作"都瓦"時,忌東張西望或站起;禁食豬肉、驢肉、狗肉、騾肉和自死的畜肉及一切動物的血,衣著忌短小,上衣一般要過膝,褲腿達腳面,忌戶外著短褲;屋內就坐,忌雙腿伸直,腳底朝人;接受物品或請茶,忌用單手;未經主人同意不得擅自動用主人家的物品;到別人家去,一定要讓年長的人先進門。青壯年婦女一人在家時忌外人進去;新婚夫婦的洞房忌隨便闖入;見到門上掛有紅布條,表示婦女分娩或小孩出疹子,忌外人入內;不要和婦女開玩笑;在公共場合忌光著上身,更不能穿著背心、褲衩到別人家裡去;忌背後議論別人的短處;禁止在住地附近、水源旁邊、墓地、清真寺周圍和果樹下面大小便、吐痰或倒髒水;禁止攜帶汙濁之物進入墓地和清真寺;禁止在墓地附近修豬圈、廁所,不許牲畜在墓地內亂跑,不許從墓地上取土;不得用自己的水桶或罐子在水井或澇壩內打水,要先用公用水桶打水,然後倒入自己的桶或罐內;北疆地區,禁止在長輩面前講詼諧或揶揄的語言。

5樓:諾菲伊雪韻

少數民族的服飾色澤豔麗、五彩繽紛,華麗堂皇,種類繁多。維吾爾族、哈薩克族等少數民族婦女愛著彩色連衣裙,戴鮮豔或潔白的頭巾,喜愛耳環、耳墜、項鍊、手鐲、戒指等裝飾物,顯得雍容華貴、儀態萬方。男**穿西服、繡花襯衫或袷袢等。

維吾爾族男子還多喜歡在腰間繫一條腰帶。戴繡花帽幾乎是大多數少數民族的共同愛好,但又隨民族與地區不同而互有差異。如維族男女都喜歡戴繡工精緻的小花帽;哈族姑娘喜戴貓頭鷹羽花帽;柯爾克孜族青年婦女則喜歡戴紅色絲絨圓頂花帽;塔塔爾族婦女尤喜歡戴鑲有彩珠的花帽等。

蒙古族男子愛戴呢料大沿禮帽,顯得瀟灑大方;回族男性則為黑白小圓帽,顯得整潔莊重。各兄弟民族男女都喜歡穿長統皮靴。每逢喜慶節日,各民族都穿上民族盛裝,色彩斑斕,令旅遊者目不暇接。

6樓:蔚藍色的魚

很好,我要去新疆旅遊,謝謝你

7樓:匿名使用者

仫佬族 從正月初一到十五,仫佬族的村村寨寨,男女老少都穿上節日盛裝,幾

十人、幾百人,乃至幾千人聚會在山坡上或賽場裡唱山歌,盡情歌唱勞動、生活和愛情。

獨龍族 唯一的節日就是先在冬臘月的「卡雀哇」節。最隆重的儀式是牛祭天。這天,族長把牛拴在廣場**的木樁上。

由青年婦女將鏈珠掛在牛角上,接著,一位勇猛強壯的小夥子,手持鋒利的竹矛,向牛腋部刺去,直到將牛刺倒死去。此刻,人們就跳起「牛鍋莊」舞,然後分吃牛肉。

鄂倫春族 在東北的鄂倫春同胞,春節早晨,先在家族中依輩份大小斟酒,幼者給長者叩頭,平輩則互相請安,初

二、初三進行賽馬。正月十五美味佳餚。正月十六的早上,要進行相互抹黑臉的活動。青年人給老年人抹黑時要先叩頭。

赫哲族 春節,赫哲語為「佛額什克斯」,即大年除夕之意。人們穿上在帽耳、衣領、袖口、褲腿、圍裙、鞋面上繡著美麗的花紋、幾何圖案和花鳥等花邊的獸皮等服裝。在年節裡,一般人家要做「吐火宴」,或用一種野生果「稠李子」製作成餅子,同時擺滿魚、獸類肉等食品。

對待貴客,則用殺活魚,或把魚條烤熟,用這種「塔拉哈」招待。

8樓:櫻星蜜戀

【民族薈萃】

新疆是以維吾爾族為主體的少數民族聚居地區,共有47個民族成分,其中主要民族有維吾爾族、漢族、哈薩克族、回族、柯爾克孜族、蒙古族、錫伯族、塔吉克族、滿族、烏孜別克族、俄羅斯族、達斡爾族、塔塔爾族等13個民族,是中國五個少數民族自治區之一。

【民族風俗】

在飲食方面,新疆信仰伊斯蘭教的少數民族以麵粉、大米為主食,主要吃牛、羊肉,禁食豬肉、驢肉、食肉動物及凶禽猛獸,禁食一切動物的血。凡是有信仰伊斯蘭教的群眾居住的地方和單位,都專門設定了供他們進餐的清真餐廳,所用的炊具、餐具都和漢族餐廳的炊具、餐具嚴格分開;供清真餐廳食用的牛、羊肉均由信仰伊斯蘭教的民族群眾自己宰殺,並且嚴禁與豬肉一起存放、運輸和買賣;清真餐廳的管理人員和炊事人員一般也由少數民族職工擔任。

在待人接物方面,少數民族很重禮節。親友見面,一般都要握手問候。其中,維吾爾族、哈薩克族等民族的群眾在遇到長輩或朋友時,習慣把右手按在前胸**,然後把身體向前傾斜30°,並連聲地說:

「撒拉買裡孔木(意為『祝您平安』)!」這些民族的老年人到別人家裡或者在進餐時,常常雙手摸面做「都瓦」(一種祝福的宗教儀式),有時互相見面握手之後也做「都瓦」。

在稱呼方面,各民族都有其尊卑輩序之稱,其中維吾爾族、哈薩克族、烏孜別克等民族,一般年輕人都稱呼老年人「大大」(大爺)、「阿娜」(大娘),稱呼比自己稍長的人為「阿卡」(阿哥)、「阿恰」(姐姐);稱呼比自己年幼的男女為「吾康」(弟弟)和「森額爾」(妹妹);青年同性之間互稱「阿達西」(朋友);對幹部和軍人稱「堯爾達西」(同志);對小孩、少年人多稱「巴郎」。但對青年人則不宜隨便叫他們「巴郎」,否則會引起對方的不快。

在喪葬方面,信仰伊斯蘭教的民族,人死後一般都實行土葬,先由宗教人士給死者擦澡,然後以白布裹屍,用移屍木匣抬到事先挖好的墓穴入葬。出葬時不許婦女和不信仰伊斯蘭教的人到墓地去。死後的第7天、第40天和1週年,家屬均要舉行悼念活動,請阿匐唸經,請親友吃飯,此項儀式叫「乃孜爾」。

【民族服飾】

新疆少數民族的傳統服飾色澤豔麗,五彩繽紛,種類繁多。維吾爾族、哈薩克族等少數民族婦女愛穿色彩鮮豔的連衣裙,外套坎肩。維吾爾族、烏孜別克族連衣裙寬大,胸前多褶,而哈薩克族、柯爾克孜族連衣裙下端多皺褶,塔吉克族婦女喜歡在裙子上系圍裙。

維吾爾族、烏孜別克族等民族的男子多穿過膝、無領、對襟「袷袢」(長袍),喜歡在腰間繫一條腰帶。蒙古族、達斡爾族喜歡穿袍子,腰扎紅、黃、綠彩色緞帶。維吾爾族、哈薩克族、柯爾克孜族、塔吉克族等民族還非常喜歡在衣服的領口、胸前、袖口、肩、褲腳等處用各種綵線繡上精美的花卉花紋圖案,有時綴上彩珠和各色亮片等裝飾品。

戴帽幾乎是大多數少數民族的共同愛好,尤其喜歡戴花帽,但又隨民族與地區不同而互有差別,其中維吾爾族男女老少均戴四楞小花帽。

【民族歌舞】

新疆是著名的歌舞之鄉,各民族的民歌浩如煙海,世代流傳。如維吾爾族民歌《新疆是個好地方》、《阿拉木汗》、《達阪城的姑娘》、《青春舞曲》、《半個月亮爬上來》;哈薩克族民歌《瑪依拉》、《在那遙遠的地方》;塔吉克族民歌《花兒為什麼這樣紅》;烏孜別克族民歌《掀起你的蓋頭來》等等。

新疆**以維吾爾族民間**最負盛名,傳統的**有木卡姆、庫夏克、埃提西希、賣達等。其中維吾爾古典樂曲《十二木卡姆》,由大乃格曼、達斯但、麥西來甫等三大部分組成,集**、舞蹈、演唱、文學、生活習俗為一體,包括互不相同的36個曲調,要連續24小時方可演奏完畢。

維吾爾族民間樂器主要有都他爾、彈撥爾、揚琴、熱瓦甫、嗩吶、笛子、手鼓、薩巴依、納合拉、艾傑克、卡龍、薩他爾、達甫等。哈薩克族的民族樂器主要有冬不拉、闊布茲、斯不茲厄等。

廣東的民風民俗,廣東的民風民俗資料

1 行花街,逛廟會,以前老人家常說 行花街就是為了討個好運氣。鮮花象徵著花開富貴,金桔代表如意吉祥。現在行花街除了可以買花 看花以外,更是廣州人過年希望 行運 的標誌。2 舞醒獅,春節期間很多商場都會請來醒獅隊,除在廣場表演之外,還逐戶去拜賀,以示醒獅臨門,安好吉祥,主人家則懸賞於門,包紅掛青,讓瑞...

各地民俗民風的資料100字 5,關於民風民俗的資料

1 回族民俗風情。回族人忌豬肉 狗肉 馬肉 驢肉和騾肉,不吃未經信仰伊斯蘭教者宰殺的和自死的畜禽肉,不吃動物的血等 忌諱別人在自己家裡吸菸 喝酒 禁用食物開玩笑,也不能用禁食的東西作比喻,如不得形容辣椒的顏色像血一樣紅等 禁止在人前袒胸露臂 凡供人飲用的水井 泉眼,一律不許牲畜飲水,也不許任何人在附...

各民族的民風民俗,各民族的民風民俗的資料

各民族的民風民俗的資料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新中國成立後,通過識別並經 確認的民族共有56個。各民族都有各自民族自己的民風民俗。漢族 在民間,特別是農村地區,有過小年和大年的習慣。小年,即農曆臘月二十三日 或二十四 大年從臘月最末一天開始,一般認為到正月十五日元宵節為止,亦有未出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