芍藥花苗剛成長,枝很細,但看到有小花雷,需要剪掉他嗎?,枝不粗的,請指教

2021-05-02 18:26:03 字數 3734 閱讀 8303

1樓:烏拉拉烏啦啦

不需要的 直接種植就可以了

2樓:顧顧念

如果小花蕾比較多就把它們剪了吧,因為苗剛成長,枝又很細,而開花又會消耗很多能量的,開花多了可能消耗太多營養而影響小苗的生長髮育,嚴重的可能使植物死亡

3樓:漂流瓶心事

建議剪掉。因為如果剪掉花蕾的話,它吸收的養分就能更多**於花苗本身的生長,如果不剪的話必然要提供養分來開花,如果花蕾多的話花苗自己養分不足,對其發育不好,有可能難以存活或者品貌不佳。建議等苗成長茁壯了再讓其開花。

4樓:千雅志

盆養芍藥宜在秋季10月間進行,需帶泥團或泥塊。如分株的,其塊莖需帶芽眼,否則栽後不長枝葉、不開花。栽後覆土厚於塊莖3~4釐米,並施入基肥,盆土保持溼潤。

盆栽用土可用培養土加入1/10的河沙拌和後上盆種植。 盆栽芍藥宜放置於陽臺上陽光充足處,冬季也無須移人室內。盆土除施基肥外,還須在 春季萌芽、孕蕾時及人秋生長芍芽時施追肥。

生長期間特別是現營期和開花期不可缺水。側蕾出現後可予摘去,以便養分集中,促使頂蕾開花美麗大。花凋謝後應及時剪去花梗,以免結籽,消耗養分。

花謝後半個月,即6月下旬進行施肥,以及時補充芍藥開花期所消耗的養分,為芍藥進入第二個旺盛生長期準備物質條件,保證來年開花豔麗。當植株出現了側芽之後,花友要將其全部抹掉,這樣能讓養分更加集中在健康的花蕾。

5樓:匿名使用者

剛長成最好還是不要剪掉。。。

為什麼每種植物都有拉丁學名? [花鳥魚蟲]

6樓:百度使用者

原因很簡單,同一植物在世界各地的叫法不一樣,怎麼研究呀.比如:益母草(leonurus heterophyllus),東北地區叫坤草,江蘇叫田芝麻,浙江叫三角胡麻,四川叫青蒿,福建叫野故草,廣東叫紅花艾,廣西叫益母菜,青海叫千層塔,雲南叫透骨草。

這是同物異名的一個突出的例子。又如我們常見的觀賞植物丁香,是木犀科的一種落葉灌木或小喬木,它原產在我國,而草藥裡有一種丁香則是桃金娘科的一種常綠喬木,這種丁香原產印度尼西亞。兩種丁香互不相同,這是同名異物的一個突出的例子。

一種植物的叫法混淆不清,這給植物學研究和國際學術交流中造成了許多的困難。 直到2023年,瑞典著名的植物學家林奈(carolus linnaeus,1707—1778)在《自然系統》這本書中正式提出科學的生物命名法——雙名法,這個問題才得以解決。雙名法就是使用兩個拉丁字構成某一生物的名稱,第一個拉丁字是屬名,而第二個拉丁字是種名。

採用拉丁語是因為歐洲各國的語言多多少少都與拉丁文有關係,學習起來較容易;再者,拉丁文算是一個已經死掉的語言(沒有國家將之當作國語),語法不會再發展,比較固定,也比較容易被各國接受,不至於有政治立場。當然還有其它語法嚴謹等等的好處,所以拉丁文學名就變成每種植物的身份證了。

金荼花幾點開花?

7樓:碩果

幾點開花,應該是臨近晚上那會兒吧。

8樓:匿名使用者

金茶花是什麼⊙∀⊙?從來沒有見過。

用植物學的知識解釋一下「樹怕剝皮而不怕空心」?

9樓:匿名使用者

分析 植物體內主要有兩條運輸管道--導管和篩管.篩管位於韌皮部,運輸有機物,方向從上往下;導管位於木質部,運輸水和無機鹽,方向自下而上.

解答 解:植物是通過導管自下而上運輸水和無機鹽,篩管自上而下運輸有機物.導管和篩管分別位於樹表層的木質部和韌皮部,沒有樹心的樹只是失去了髓和部分木質部,而剩餘的木質部中的導管仍然可以自下而上運輸水和無機鹽,同時韌皮部中的篩管完好可以自上而下運輸有機物,所以沒有樹心的樹,仍然可以獲得養料,還能繼續活下去.但是一旦樹木沒有了樹皮(或韌皮部),也就割斷了向下運輸有機物的篩管,時間長了樹木的根系無法獲取營養而死亡,進而樹木會也就死亡.所以又有「不怕空心、就怕剝皮」的說法.

故答案為:導管和篩管分別位於樹表層的木質部和韌皮部,沒有樹心的樹只是失去了髓和部分木質部,而剩餘的木質部中的導管仍然可以自下而上運輸水和無機鹽,同時韌皮部中的篩管完好可以自上而下運輸有機物,所以沒有樹心的樹,仍然可以獲得養料,還能繼續活下去.但是一旦樹木沒有了樹皮(或韌皮部),也就割斷了向下運輸有機物的篩管,時間長了樹木的根系無法獲取營養而死亡,進而樹木會也就死亡.

10樓:匿名使用者

木本植物用來運輸水分和養分的導管和篩管都在樹皮上,裡面的木質部只起到支撐作用。一旦被剝皮,水分和養分沒辦法運送,當然活不成。

而空心的話,樹皮勉強也沒起到支撐作用。

另外因為導管和篩管在樹皮上,所以只要在樹上完整的畫個深點的圈,樹也會死去

11樓:匿名使用者

樹幹是樹木的主

要和中間部分,它下連根株上承樹冠,是樹木的主要**。樹幹由樹皮、形成層、木質部和髓四部分構成。其中形成層位於樹皮和木質部之間,極薄、不易為人們用肉眼分辨。

樹木賴以輸送水分養料的導管等組織都在形成層之中,形成層不斷地向內向外 **出 細胞形成 木質部和 樹皮。所以樹一旦被扒了皮就失去了輸送水分和養料的能力了。就會死亡!

12樓:星星ぁ亂逛

樹不要皮,必死無疑,人不要臉,天下無敵....

用植物學原理解釋 為什麼夏天的中午植物葉片會捲成筒狀 20

13樓:白濤滔天

夏天中午,植物(特別是禾本科植物)葉片會發生捲曲,有內因和外因的作用。外因是溫度太高,蒸騰量大於吸收量,引起細胞失水捲曲。內因主要是由於在禾本科植物葉上表皮存在著泡狀細胞,當葉片蒸騰失水過多時,泡狀細胞發生萎蔫,於是葉片內卷。

這是植物對環境的一種適應現象。

14樓:小牛傑

1.減少水分蒸發。

2.可能被蟲子蛀了。

哪位植物學或中醫草藥學專家幫我鑑定一下在森林裡挖到的蟲草是什麼物種?

15樓:益漢堂

這是冬蟲夏草的混淆品,亞香棒蟲草,又叫古尼蟲草。

哪種植物可以水培還不需要陽光照射

16樓:小周子

中性粒細胞的片足與產生趨化因子的異物接觸後,接觸處周圍的胞質形成隆起即偽足,接觸部位的細胞膜下凹,將異物包圍,形成含有異物的吞噬體或吞噬泡。中性粒細胞膜表面有iggfc受體和補體c3受體,可加速吞噬作用。被吞噬的異物裹有抗體和補體時,與中性粒細胞膜上的相應受體結合,而加強了細胞對它的吞噬作用,稱為調理作用。

細胞隨著吞噬作用的開始,導致細胞膜紊亂而引起呼吸爆發,細胞耗氧量增加,產生大量的過氧化物及超氧化物等細胞毒性效應分子,對寄生蟲具有殺傷活性。在ifn-γ和tnf刺激下,則可產生更多的過氧代謝陰離子,殺死胞外寄生蟲。中性粒細胞在殺死吞噬的細菌等異物後,本身也死亡,死亡的中性粒細胞稱為膿細胞。

17樓:匿名使用者

花鳥魚蟲植物學

誰知道東北樹上長的俗名「冬青」的植物學名叫什麼?有資料嗎?謝謝

18樓:匿名使用者

叫槲寄生抄,槲寄生科植物,襲常綠小灌木。亞洲bai北部及歐洲均有分佈。通du常寄生於麻櫟zhi

屬、蘋果

dao屬、白楊屬、鬆屬各樹木,有害於宿主。莖柔韌呈綠色;葉呈倒披針形、革質、淡綠色。早春,葉間分出小梗,著生小花,淡黃色、單性、雌雄異株。

果實半透明,呈黃綠色;果肉有黏質物。莖和葉子可入藥。

19樓:容兒

我也想知道!!!冬天在樹上一團兒一團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