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合《雷雨》,談談曹禺在劇作中怎樣巧妙地安排戲劇衝突,推動劇

2021-05-02 18:33:36 字數 1470 閱讀 7494

1樓:匿名使用者

關於《雷雨》的主題,曹禺有過這樣一段闡釋:「《雷雨》對我是個**。與《雷雨》俱來的情緒蘊成我對宇宙間許多神祕的事物一種不可言喻的憧憬。

」青年時代的曹禺滿懷激情,嘗試用創作表達自我的人生感悟,然而冷靜的理性思考的相對缺乏又令他無法對人生困惑一一作出解答,因此《雷雨》創作更多呈現出情緒化的傾向,感性體驗的豐富完整為劇本注入了充沛的生命力。這對於今天的讀者來說仍然是種「神祕的**」。

首先,這種「神祕的**」源自對於無常命運的恐懼、惶惑與呼號。未出場的第九個人物——「命運」始終是全劇的最高主宰,它輕而易舉、反反覆覆地捉弄、擺佈場上人物,它的突然而至與悄無聲息觸動著每一個人的恐懼神經。隱忍退讓的魯侍萍時時警惕、步步為營,無時無刻不在恐懼的煎熬中希冀逃脫命運的懲罰。

自大蠻橫的周樸園對於前半生的罪惡可能帶來的災難也同樣有著深沉的焦慮,他害怕與侍萍的任何瓜葛令他失去現有的一切,他擔心命運將無情地剝奪已經擁有的財富與名譽。即使是最為陰鷙反抗的繁漪也懼怕失去推一的精神寄託棗她與周萍的不倫之戀,她驚恐命運終有一天會熄滅其惟一的生存希望。

對於命運的極端恐懼折磨著每一個強烈慾望中的靈魂,他們焦灼的心情恰似大雷雨前沉悶壓抑的天空。然而這種極端的恐懼本身就是個**,恰如欣賞恐怖片時欲看又怕,越怕又越想看的情緒體驗。

對於命運的恐懼固然真實地存在著,然而被殘酷命運所驅使的人們卻不是宿命地等待最終的審判,頑強的生存意志與求生本能促使他們不斷掙扎,因此在困境中的垂死抗爭形成另一種「神祕的**」——對於生命力的張揚、禮讚與崇拜。

「魔鬼」繁漪的兩次人生選擇最充分地燃燒著這種生命力的激情火焰。倍受周樸園壓抑束縛的繁漪所作出的第一次選擇是大膽地投入與周萍的不倫之戀。在這場戀情中,她即將枯死的靈魂在**的情慾中得到滋養,道德倫理桎梏的衝破與強烈生命慾望的滿足使她開始重新呼吸生氣。

不幸的是周萍狠心的遺棄抽掉了繁漪唯一的精神依託。恰如見過陽光的人再也不願回到暗室,繁漪絕望地作出了第二次選擇棗她要不顧一切地報復。正如一道劃過暗夜長空的閃電只在一瞬間扯開黑幕一樣,繁漪在自我毀滅中顯示了生命抗爭的勇氣與力量。

誠然,繁漪決非真善美的化身,然而對於命運大膽無畏的挑戰張揚著個體生命存在的價值。

在使人恐懼、逼人抗爭的殘酷現實之外,對於理想希望的追求如天使的羽翼給予人們飛向天堂的憧憬與信念。這一層的「神祕**」是擺脫沉重的輕鬆。周衝關於「海,……天,……船,……光明,……快樂」的理想「是這煩燥多事的夏天裡的一個春夢」(曹禺《〈雷雨〉序》)。

即使這個可愛的生命簡短而痛楚地消逝了,然而他對於自我的探尋,和夢幻的囈語同樣寶貴。青春時代的理想並不在實現與否,它的存在就是一種快樂與滿足。

害怕命運的恐懼感,反抗命運的生存力,超越命運的理想性,《雷雨》的「神祕**」包含著這三層意義,但卻遠不止這些。因為我們無法對一個文字作出理性定位,即使劇作者本人也難以陳清——「而我始終不能給他(神祕**)以適當的命名,也沒有能力來形容它的真實相。因為它太大,太複雜」。

因此如果定義《雷雨》為單純的命運悲劇將無法涵蓋它延伸的意義範疇,而理解曹禺的創作情感——「對於神祕**的憧憬」才能貼近劇作的本真,這也正是我們解讀的價值所在。

曹禺的《雷雨》讀後感,曹禺的《雷雨》1000字讀後感

三十年的漫漫時光,三十年的愛恨糾葛,三十年的淚與鮮血鑄就了一場悲天慟地的雷雨.這雷雨下衝刷的,是中國封建舊社會吃人的禮教傳統,是劇中人痛苦與矛盾交織的情情仇仇,是命運之神獰笑的薄薄嘴角 一場雷雨,一場夢.夢醒之後,一切成空.悲劇的初始,往往是一個並不動人的錯誤.富家少爺在空虛無聊的生活中與家中女僕墜...

雷雨是什麼時候創作的,曹禺的《雷雨》是什麼時期的作品

雷雨 是由劇作家曹禺創作的一部話劇,此劇以1925年前後的中國社會為背景,描寫了一個帶有濃厚封建色彩的資產階級家庭的悲劇。劇中以兩個家庭 八個人物 三十年的恩怨為主線,偽善的資本家大家長周樸園,受新思想影響的單純的少年周衝,被冷漠的家庭逼瘋了和被愛情傷得體無完膚的女人蘩漪,對過去所作所為充滿了罪惡感...

曹禺《雷雨》周萍人物形象分析,《雷雨》中周萍的人物形象分析

他有點受他父親教育的影響,有點麻木不仁,是非不分。雷雨 中周萍的人物形象分析 雷雨 中周萍的人物形象分析 1 周萍是 雷雨 中最複雜的人物。他反抗,卻不能像周衝一樣徹底的反抗 他妥協,卻又良知未泯,不會成為周樸園那樣的人 他搖擺不定,希望堅持操守,但又無法抗拒 因此比別人更加痛苦。2 周萍是個很純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