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隱公元年

2021-05-04 11:09:17 字數 5135 閱讀 8372

1樓:

春天,正月,魯隱公元年。

三月,魯隱公和邾儀父在蔑結盟。

夏天,五月,鄭伯在鄢攻克段國。

秋天,七月,周天子派遣宰咺以為使者來歸順惠公、仲子之賵。

九月,在宿和宋人結盟。

冬天,十二月,祭伯來。公子益師死。

2樓:

(1)經:元年,春王正月。

新君即位之首年,必朝廟告朔,行即位之禮,故史書「春王正月,公即位」。今不書即位,蓋隱公不行即位之禮也。魯惠公娶於宋,曰孟子,無子。

故再娶於宋,曰仲子,生桓公。隱公乃繼室聲子之子。按周制,立嫡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

故桓公當繼惠公為君。因桓公年幼,故隱公立,攝君位,以奉桓公。雖朝廟告朔,然其志在讓桓,故不行即位之禮,史亦不書也。

王正月,周王之正月也。古時,改代則改月也。周之正月,商之十二月,夏之十一月也。

今之農曆,乃夏曆也。元者,始也;正者,長也。古人多不言一,首年言元年,一月言正月,此古人之習慣也。

或以「元」「正」為說者,皆牽強附會之辭也,不可取。

(2)經:三月,公及邾儀父盟於蔑。

此私盟之始也。公者,魯隱公也。邾儀父,即邾子克也。

名克,字儀父。蔑,魯地名。又名「姑蔑」,在今山東省泗水縣東。

邾,曹姓,子爵。陸終第五子晏安之後也。時為附庸小國,《左傳》雲「未王命,故不書爵。

」是也。後從齊桓公,始進爵為子。附庸之君,同於天子之元士,史之書例應稱字。

《左傳》以書字為「貴之也」,非也。此但書月,而不書日者,史有詳略也。《穀梁傳》以不書日為義,非也。

《春秋》不以文害實也。故凡以日月為褒貶者,皆牽強附會之辭也,不可取。下同。

(3)經:夏五月,鄭伯克段於鄢。

鄭,姬姓,伯爵。周厲王之子,宣王同母弟桓公友之後也。書「鄭伯」「段」,書「克」,此為兩君之辭也。

明段之強,如兩君相爭也。段為莊公同母弟。按書例,不書公子,應書弟。

因經以兩君之辭書之,故不書弟。如《公羊傳》以段不書弟為當國,謬也。克者,勝也,亦兩君之辭也。

《公羊傳》《穀梁傳》以克為殺者,非也。段出奔於共,後與衛公子州籲為比,莊公焉殺之?後莊公有「寡人有弟,不能和協,而使餬口於四方」之語,怎麼能以殺解克焉?

《左傳》雲稱「鄭伯」,譏鄭伯失於教也,此亦非也。若不譏,史當何書?據事而言,鄭伯或有失教之責,然以文而言,此義不可得也。

《左傳》又以段不書出奔,為難之也,此亦非也。鄭不告出奔,史不書也,又何強解也?

鄢,鄭地,今河南鄢陵縣西北。

(4)經:秋七月,天王使宰咺來歸惠公仲子之賵。

此王室下交諸侯之始也。天王者,周王也,此指周平王。惠公仲子者,猶言惠公之仲子也。

《左傳》以為是惠公與仲子,且以仲子為未死,非也。此不稱夫人,明非夫人也。仲子卒不書薨,不書葬,皆孔子削之也。

書例,天子之大夫,有官則書官,次書爵,次書字,次書名,微者書人。今書宰,官也;咺者,名也。例不當書名,書名,貶之也。

按周制,諸侯不再娶,再娶亦妾也,不得稱夫人。仲子,惠公再娶之妾也。今魯以夫人之禮赴仲子之喪於京師,而周以夫人之禮歸賵助喪,孔子以為失禮,故書名以貶,明周此助喪之非禮也。

賵者,助喪之物也。乘馬曰賵,衣衾曰禭,貝玉曰含,錢財曰賻。

(5)經:九月,及宋人盟於宿。

此參盟之始也。內不書,蓋微者也。外書人,亦微者也。

宿,國名。風姓,男爵。相傳為太皞之後裔。

微者之盟不書,因盟於宿,宿君亦與盟,故史書之。書例,盟於國,該國君亦與盟也。或以與宋盟者,公也,以恥與宋微者盟,故不書。

非也,無據,且以文害實也。《穀梁傳》以不書日為義,非也。下同。

(6)經:冬十有二月,祭伯來。

此王臣私交之始也。祭,國名,姬姓,伯爵。祭伯,周畿內諸侯,為王卿士。

來者,至魯也。或言來,或言我,皆自魯言之辭也。書來,朝於魯也。

不書使,王未命也。此為祭伯私交於魯。

(7)經:公子益師卒。

此書卒之始也。公子益師,字眾父。為魯孝公之子。

公之子曰公子,公子之子曰公孫。公子之尊同大夫。諸侯之卿皆受命於天子,故春秋之初,魯卿多不書氏,外大夫多不書,明非天子之命卿也。

今公子益師書公子,知為天子之命卿也。此不書日,《左傳》《穀梁傳》皆以日為義,非也。《公羊傳》雲:

「所見異辭,所聞異辭,所傳異辭。」甚是也。《春秋》依魯舊史,或日或不日,皆史之舊文也。

或史有詳略,或史有缺失,未有褒貶之義也。

我國第一部編年體史書是

3樓:春風十里吹翻你

秋》。《春秋》,即《春秋經》,又稱《麟經》或《麟史》,中國古代儒家典籍「六經」之一。也是周朝時期魯國的國史,現存版本由孔子修訂而成。

《春秋》是中國第一部編年體史書,共三十五卷,是儒家經典之一且為十三經中篇幅最長的,在四庫全書中列為經部。記述範圍從公元前722(魯隱公元年)至公元前468。

《春秋》用於記事的語言極為簡練,然而幾乎每個句子都暗含褒貶之意,被後人稱為「春秋筆法」、「微言大義」。

後來出現了很多對《春秋》所記載的歷史進行補充、解釋、闡發的書,被稱為「傳」。代表作品是稱為「春秋三傳」的《左傳》、《公羊傳》、《穀梁傳》。

後世影響:

它的編年體例,為史學三大體例之一,「系日月而為次,列時歲以相續」,垂範千秋,繼之者眾,《資治通鑑》最稱出類拔萃。

它的私修性質,打破了官方對史學的壟斷,成為諸子百家爭鳴的先聲。而「二十六史」中,私修者多達三分之一,亦可說是受其引領所致。

4樓:high芋頭小姐

《春秋》是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編年體史書,相傳為孔子依據魯國史官所編的《春秋》加以整理修訂而成的。

《左傳》是我國第一部較為完備的編年體史書,原名《左氏春秋》,相傳為春秋末年的左丘明為解釋孔子的《春秋》而作,名為《春秋左氏傳》,簡稱《左傳》。

《資治通鑑》是我國最大的編年體通史,也是我國編年體通史的傑作,北宋司馬光(1019—1086)主編,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下至五代周世宗顯德六年(公元959年),記載了2023年的歷史,花了19年的時間編寫成的。

5樓:小白家裡小白

我國第一部編年體史書是《春秋》。

1、《春秋》是中國第一部編年體史書,共三十五卷,是儒家經典之一且為十三經中篇幅最長的,在四庫全書中列為經部。記述範圍從公元前722(魯隱公元年)至公元前468(魯哀公二十七年)

魯國史官把當時各國報導的重大事件,按年、季、月、日記錄下來,一年分春、夏、秋、冬四季記錄,簡括起來就把這部編年史名為「春秋」。

2、《左傳》相傳是春秋末年魯國的左丘明為《春秋》做註解的一部史書,與《公羊傳》、《穀梁傳》合稱「春秋三傳」。是中國第一部敘事詳細的編年體史書,同時也是傑出的歷史散文鉅著。

3、《資治通鑑》(常簡作《通鑑》),由北宋司馬光主編的一部多卷本編年體史書,共294卷,歷時19年完成。主要以時間為綱,事件為目,從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寫起,到五代後周世宗顯德六年(公元959年)徵淮南停筆,涵蓋16朝2023年的歷史。

4、可見,先有了《春秋》,才有了為《春秋》做註解的《左轉》,後有《資治通鑑》。

擴充套件資料:

《春秋》用於記事的語言極為簡練,然而幾乎每個句子都暗含褒貶之意,被後人稱為「春秋筆法」、「微言大義」。

所謂「春秋筆法」,也叫「春秋書法」或「微言大義」,是我國古代的一種歷史敘述方法和技巧,是孔子創造的一種文章寫法,即在文章的記敘之中表現出作者的思想傾向,而不是通過議論性文辭表達出來。

《春秋》,魯國史書,相傳為孔子所修。經學家認為它每用一字,必寓褒貶。歷史上,左丘明發微探幽,最先對這種筆法作了精當的概括:

「《春秋》之稱,微而顯,志而晦,婉而成章,盡而不汙,懲惡而勸善,非賢人誰能修之?

釋義:《春秋》的記述,用詞細密而意思顯明,記載史實而含蓄深遠,婉轉而順理成章,窮盡而無所歪曲,警誡**而褒獎善良。如果不是聖人誰能夠編寫?」

由於孔子編寫《春秋》,在記述歷史時,暗含褒貶,行文中雖然不直接闡述對人物和事件的看法,但是卻通過細節描寫,修辭手法(例如詞彙的選取)和材料的篩選,委婉而微妙地表達作者主**法。

史家講求秉筆直書,但孔子卻利用不太明顯的字眼等隱諱的寫法,暗暗將自己的主**法加入其中,對歷史人物進行評價。後世對此有褒有貶。

6樓:jf5188快樂

《春秋》中國第一部編年體史書。

《左傳》全稱《春秋左氏傳》或者稱《左氏春秋》,是後人將它配合《春秋》作為解經之書,與《春秋公羊傳》、《春秋穀梁傳》合稱「春秋三傳」。

《資治通鑑》是第一部編年體通史。

《春秋》,是魯國的史書,記載了從魯隱公元年(前722年)到魯哀公十四年(前481年)的歷史,它是中國現存最早的一部編年體史書,《春秋》一書的史料價值很高,記載的內容基本是可信的,但是卻不完備。

在中國上古時期,春季和秋季是諸侯朝聘王室的時節,另外,春秋在古代也代表一年四季,而史書記載的都是一年四季中發生的大事,因此「春秋」是史書的統稱,而魯國的史書的正式名稱就是《春秋》。

7樓:肖碧春祖醉

第一部編年體史書2007-12-17

10:251.《春秋》是中國第一部編年體史書,記載了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時魯國自隱公元年到哀公十四年或十六年間,即公元前722年到公元前481年(或公元前479年)的歷史大事。

2.《資治通鑑》國內第一部編年體通史

編年體通史和編年體史書的區別:

顧名思義,通史記錄的是幾個朝代或歷史階段,比如:

《資治通鑑》記述的是上起公元前403年(戰國周威烈王二十三年〕,下迄公元959年(五代周世宗顯德六年),共記載了十二代,貫穿了一千三百六十二年治亂興衰的歷史

一部編年體史書—《春秋》

第一部紀傳體史書——

《史記》

第一部國別體史書——《國語》

第一部斷代體史書——《漢書》

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鑑》

第一部軍事著作——《孫子兵法》

第一部科普作品——《夢溪筆談》

8樓:虎愷佔孟

《春秋》,我國現存最早的相傳為孔子依據魯國史官所編的《春秋》加以整理修訂而成的;《左傳》,我國第一部較為完備的編年體史書,原名《左氏春秋》,相傳為春秋末年的左丘明為解釋孔子的《春秋》而作,名為《春秋左氏傳》,簡稱《春秋》;《資治通鑑》,是我國第一部編年體通史,也是我國編年體通史的傑作,北宋司馬光(1019—1086)主編,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下至五代周世宗顯德六年(公元959年),記載了2023年的歷史,花了19年的時間編寫成的。

公元是怎麼回事,為什麼那一年被定為公元元年

公元即公曆紀元是一種源自於西方社會的紀年方法。原稱 紀元,又稱西曆或西元,是由義大利醫生兼哲學家aloysius lilius對儒略曆加以改革而製成的一種曆法 格里曆。1582年,時任羅馬教皇的格列高利十三世予以批准頒行。它以耶穌誕生之年作為紀年的開始。在儒略曆與格里高利曆中,在耶穌誕生之後的日期,...

春秋戰國是公元多少年 春秋戰國時期是几几年

春秋戰國的時間是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221年。春秋戰國時期在經濟 文化等方面都出現了一定的變化,比如 農業上出現鐵器 牛耕 封建土地私有制等 在文化上出現許多的學派以及楚辭文體等。春秋戰國時間的起止時間是公元前770年 公元前221年。春秋戰國時期,諸侯爭霸戰爭破壞了奴隸制的舊秩序,給人民帶來了災...

春秋時期指公元前哪到公元前幾共多少年

春秋時期 前770年 前476年 或稱春秋時代,簡稱春秋。共294年春秋時期 拼音ch n qi shi qi 出處 詩 魯頌 閟宮 國家元首 周天子重要人物 老子 孔子等 歷史事件 長勺之戰 城濮之戰 商臣弒君 所屬國家 周起始時間 前770年 前476年 主要民族 華夏族主要歷史著作 春秋左氏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