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貞觀治 清康熙,多建樹的意思

2021-05-04 19:43:00 字數 4129 閱讀 3864

1樓:

唐太宗與唐高宗干預史官工作, 造成了對"貞觀之治"的過分美化。

唐太宗擔心自己的種種不良行為被史官記述下來, 首開皇帝檢視當朝起居注並干預史官著述實錄的惡例, 授意篡改歷史記錄, 對貞觀政治進行隱惡飾美。

貞觀九年, 唐太宗要親閱國史, 諫議大夫朱子奢上表反對。認為" 前代不觀", 是避免史官"希風順旨" , 影響史書信度。

貞觀十三年, 唐太宗再一次問諫議大夫兼知起居注褚遂良: "卿比知起居, 書何等事? ""朕有不善,卿必記耶? "又要求看起居注, 堅持原則的褚遂良與黃門侍郎劉洎又進行勸諫。

貞觀十六年, 唐太宗又問褚遂良: "卿知起居,比來記我行事善惡? "回答是"善既必書, 過亦無

隱", 唐太宗公然說"望史官宜不書吾惡"

貞觀十七年, 唐太宗又問司空房玄齡為什麼自古帝王不能看當代國史, 要求房玄齡撰錄進來讓他看看。房玄齡無奈, 只好與給事中許敬宗等"刪略國史"撰寫成編年體高祖、太宗《實錄》, 呈太宗審閱。然後按照唐太宗的要求對有關歷史記載進行 "改削" 。

此次所"刪略"、" 改削"的《貞觀實錄》, 起貞觀元年止貞觀十四年, 當然然溢美不少。

唐高祖永徽元年, 長孫無忌又主持修貞觀後期的《實錄》, 起貞觀十五年止貞觀二十三年。對比有關史實可知, 長孫無忌在貞觀後期力助晉王李治為太子後, 逐漸成為權相, 對唐太宗已非當初那樣忠純, 他在唐太宗駕崩後主持修貞觀後期的/實錄0自然不可能再一味歌頌。

可是長孫無忌卻在唐高宗改立武則天為皇后的周折中固執己見, 與唐高宗和武則天發生了不可調和的矛盾。顯慶中, 高宗審閱《太宗實錄》等著述,認為對唐太宗美化得還遠遠不夠全面, 對劉仁軌說"朕觀國史所書, 多不周悉, 卿等必須窮微索隱, 原始要終, 盛業鴻勳, 鹹使詳備。" 於是唐太宗就在史官們" 窮微索隱"中得到符合儒家聖明君主理想標準的潤色, 美政不夠就用美言來湊, 在< 實錄》基礎上寫成的有關史書自然就有了唐太宗語錄連篇的特徵。

可是後世史家, 一方面多對掠美飾過的"唐太宗貞觀之治"一說人云亦云, 另一方面又無視許敬宗修國史頗得唐太宗、唐高宗獎賞的事實, 往往詬病許敬宗撰國史時" 纂改不平, 專出己私" 不

問許敬宗何來纂改之膽、是否僅出"己私", 更不深究有關虛實, 未免失之皮相矣。

經過兩代帝王的精心刪改與美化, "貞觀之治"的光輝形象便正式樹立起來。待印刷術和文史之學繁盛之後, 人們由皇室定調潤飾過的基本史料去研究唐史, 對唐太宗的光輝語錄佩服得五體投地, 對誇飾過的貞觀之治產生美好印象, 自然容易構想出一個太平盛世的太宗時代, 傳訛出教訓後世的典範。

然而細讀史書, 還是能發現唐太宗說得比唱得好聽,貞觀之治做的比寫的難看。

到了貞觀晚期, 天下漸亂而唐太宗也人之將死,在《帝範》中對**人說了幾句其言也善的實話, 談到自己的若干過失: "吾在位以來, 所制多矣: 奇麗服玩錦繡珠玉不絕於前, 此非防欲也; 雕楹刻角高臺深池每興其役, 此非儉志也; 犬馬鷹鶻無遠必致, 此非節心也; 數有行幸以亟勞人, 此非屈己也。

斯事者, 吾之深過。勿以茲為是而後法焉,,"對自己僅僅作奢華享樂方面的檢討, 主要是針對太子亦步亦趨地奢靡好內之性而言, 並未全言種種嚴重的貞觀之失。

不過, 唐太宗貞觀之失雖多, 卻能夠部分繼承唐高祖廣用賢才的傳統和直言納諫政風, 以眾賢能的忠智補救自身的不足, 故終有一得, 即得"人", 使貞觀政治在若干失誤和風浪中有驚險而無傾覆。或許, 這也是歷代知識分子樂於稱頌他的根本原因。所謂為政之道, 首在得"人", 豈虛言哉!

新三字經的意思

2樓:匿名使用者

中華歷史長河中,上下五千年,多少豪傑輩出?炎黃二帝的仁德,在堯舜禹得到繼承併發楊。大禹治理黃河,文王制定禮法。

始王一統中國,漢武帝開拓疆域。唐太宗開創了「貞觀之治」,康熙在位時也很有作為。蘇武的錚錚鐵骨,誓死不投降的氣節令人欽佩;要求李世民以史為鏡並不惜冒死頂撞太宗,上《十疏書》的是魏徵。

心懷天下蒼生,先天下之憂而憂的是范仲淹,鋤強扶弱,不畏強權為民請命的是包青天。岳飛所帶領的岳家軍以收復河山為己任;文天祥拒**厚祿,寧死不降元;戚繼光力戰東洋倭寇,保家衛國,令小日本心驚膽寒,鄭成功從荷蘭人手裡收回了臺灣。。。。。。中華的優秀兒女太多太多了,他們(先輩賢良)的光輝事蹟太多了,不是我們說得完的,他們的精神,品質影響了一代代的炎黃子孫,華夏兒女。

如薪火相傳,永世不絕!

3樓:匿名使用者

歌頌古代中國文明的!

每一句話是什麼意思

4樓:匿名使用者

新三字經

華夏史意思

(1)華夏史,似長河。五千年,豪傑多----華夏民族5000多年文明發展的歷史,猶如滔滔江水延綿不斷,這其中湧現出來的英雄豪傑十分繁多。

(2)炎黃德,堯舜繼。禹治水,周制禮----遠古的炎帝和黃帝德高望重,以德治國;堯帝、舜帝也是繼承和發揚了炎帝、黃帝德治天下的優良作風。大禹治水穩定民生,周朝制定了完善的禮制。

(3)秦始皇,四海一。漢武帝,拓疆域----秦始皇統一了中國,漢武帝拓展了國家的疆域。

(4)唐太宗,貞觀治。清康熙,多建樹----唐太宗有著太平盛世的貞觀之治,清朝的康熙皇帝在位期間,各個方面也多有成就。

(5)蘇武節,骨錚錚。直諫鏡,有魏徵----漢朝的蘇武有著忠貞不渝的民族氣節,不愧是一個錚錚男兒;一代名相魏徵則有著不避忌諱、直言相諫的勇氣和風格。

(6)范仲淹,懷天下。宋包拯,鋤橫霸----大文豪范仲淹把自己的憂和樂繫於天下百姓的身上;號稱「包青天」的包拯不畏權貴、公正執法,敢於除暴安良。

(7)岳家軍,復河山。文天祥,寸心丹----民族英雄岳飛,帶領岳家軍抗擊金國,好一派「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

待從頭,收拾舊山河」的戰地豪邁;詩人文天祥,面對蒙古大軍直驅南下,南宋朝廷危在旦夕之時,臨危受命,一曲「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傳為千古佳話。

(8)戚家軍,倭膽寒。鄭成功,復臺灣----明代的戚繼光,率領戚家軍抗擊倭寇,英勇善戰,致使倭寇聞聽戚家軍的名聲而心驚膽寒;鄭成功擊退荷蘭殖民者,將寶島臺灣收歸中華。

(9)舉先賢,難盡說。如薪火,傳不絕----先朝先代的賢人志士舉不勝舉、難以盡數;希望這種民族精神,有如星星之火,代代相傳。

5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的歷史向黃河那樣長

中國有很多的英雄

求最新版三字經的意思!(不要全文,只要我說的這些) 10

6樓:匿名使用者

華夏史,似長河。五

千年,豪傑多。 意思:中國史就猶如一條奔騰的江河,一共五千年,英雄豪傑多得數不清。

炎黃德,堯舜繼。禹治水,周制禮。 意思:堯舜兩帝繼承了炎黃兩帝治國的美德,大禹幫人們治理洪水,周朝制定了完善的禮制。

秦始皇,四海一。漢武帝,拓疆域。 意思:秦始皇統一了九州四海(全中國),漢武帝拓展了中國疆域。

唐太宗,貞觀治。清康熙,多建樹。 意思:唐太宗有著太平盛世的貞觀之治,清朝的康熙皇帝在位期間,各個方面都有所成就。

蘇武節,骨錚錚。直諫鏡,有魏徵。 意思:蘇武有著鐵骨錚錚的禮節,魏徵有著直言不諱的精神。

范仲淹,懷天下。宋包拯,鋤橫霸。 意思:范仲淹有「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遠大抱負,包青天為人民剷除惡霸。

岳家軍,復河山。文天祥,寸心丹。 意思:岳飛收復大好河山,愛國詩人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英雄氣概傳成千古佳話。

戚家軍,倭膽寒。鄭成功,復臺灣。 意思:戚繼光帶領軍隊把日倭殺個膽戰心驚,鄭成功為國家收復臺灣。

舉先賢,難盡說。如薪火,傳不絕。 意思:要列舉歷代英雄真是一言難盡,就像薪火一樣繼傳不絕。

7樓:匿名使用者

求最新版三字經的意思!(不要全文,只要我說的這些)

懸賞分:10 - 離問題結束還有 9 天 3 小時

華夏史,似長河,五千年,豪傑多.蘇武節,骨錚錚.宋包拯,除橫霸.岳家軍,復河山.文天祥,寸心丹.戚家軍,倭膽寒.鄭成功,收臺

8樓:歷史的銀河

中國的歷史就像一條長河,共大約上下五千年,英雄豪傑有很多。蘇武寧死不屈、鐵骨錚錚的節氣;宋朝包拯鐵面無私,除盡惡霸;岳飛軍隊將國土收復;文天祥寧死也不肯向元廷屈服;戚繼光的軍隊把倭寇打得沒膽了;鄭成功光榮收復臺灣。前輩賢人說不完,像火一樣一代一代傳下來。

9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的歷史就像一條長河,共大約上下五千年,英雄豪傑數也數不清

10樓:匿名使用者

你都說了還讓人找啥?

唐太宗靠什麼造就了「貞觀之治」,唐太宗李世民為什麼能夠創造貞觀之治的奇蹟呢

國家統一,社會安定。他吸取了隋亡的教訓。統治者頒佈了適宜的政策。統治者的自身素質。1 原因 1 隋唐更替,其間的戰爭是人口減少約2000萬以上,戰爭結束,人少地多,人心思安,這是貞觀之治產生的最重要原因。2 隋開創了大運河,絲綢之路以及科舉,大運河的勞民導致隋滅亡,但這些卻造就了貞觀之治的產生。開創...

康熙,乾隆,唐太宗哪個最賢明,雍正,嘉慶,乾隆,康熙哪個最為昏庸,哪個最為殘暴,哪個最偉大,做個排名

呵呵,這個問題太過專業了。不過就我個人來看,有以下 康熙,乾隆,康乾盛世,可以說都是很成功的一生,在他們治理國家期間,人口增長 國力強盛,是當時世界上數一數二的強國,所以,他們的 功績 除個別私事外,都是賢明的。至於唐太宗,我還真沒多大好感,嗯,從 玄武門之變 裡,就不難看出,此人太過重情,當時,別...

貞觀年間也就是唐太宗時期除了新羅日本還有哪些國家的國王或王子來大唐學習

高麗就是朝鮮半島,還有波斯就是土耳其這一片,突撅就是蒙古,東南亞這一片,還有天竺。高麗 百濟 新羅 高昌 吐蕃 唐朝時有哪些外國人在中國做官,最高做到了什麼官,都來自哪,列舉一下 阿倍仲麻呂 日本人,漢名晁衡。是日本派來的遣唐使,曾在唐朝為官。這個歷史書上講過三。唐朝盛期,李世民是怎樣管理唐朝的 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