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想問一下六十到一百分別是什麼

2021-05-26 15:08:55 字數 5424 閱讀 9182

1樓:空白

1、十歲

幼學:十歲。

外傅之年:兒童十歲。

2、二十歲

加冠:指二十歲。古時男子二十歲行加冠禮,表示已成年。

結髮:束髮,紮結頭髮,古人男20歲束髮而冠,女子15歲束髮而笄,表示成年。男女成年的標誌分別為「加冠」、「加笄」。

弱冠:古人二十歲行冠禮,以示成年,但體猶未壯,故稱「弱冠」。指剛成年。

指二十歲。弱冠:古代男子20歲叫作「弱」,這時就要行「冠禮」,即戴上表示已**的帽子。

「弱冠」即年滿20歲的男子。後世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紀。弱冠是男子二十歲。

3、六十歲

耳順、耳順之年、還歷之年、花甲之年:均指60歲。

高齡:敬辭,稱老人的年齡,多指六十歲以上。

花甲:天干地支配合用來紀年,從甲起,六十年成一週,因此稱六十歲為花甲。花甲:

我國古代用干支記時間。所謂干支,是天干地支的簡稱。天干有十,地支十二,十天干和十二地支按照順序搭配成六十個單位,通常就叫作「六十花甲子」,也稱「花甲」。

還歷之年:指60歲。

4、七十歲

從心之年、古稀之年、懸車之年、杖圍之年:均指70歲。

耋[dié]:七八十歲的年紀,泛指老年。如:耄[mào]耋[dié]之年。

杖圍之年:指70歲。

懸車之年:指70歲。

5、八十歲

朝枚之年、朝枝之年、耄[mao]耋[die]之年:均指**十歲。

耄:指**十歲的年紀,泛指老年,如:老耄、耄耋之年。

中壽:指80歲以上。

傘壽80歲壽辰。因「傘」字的草體形似「八十」,故稱「傘壽」。

6、九十歲

上壽:九十為上壽。

鮐背:鮐是一種魚,背上的斑紋如同老人褶皺的**。又人到暮年,**上生出老年斑如凍梨之皮,故又稱「凍梨」。

7、一百歲

期頤:指百歲高壽。

上壽:百歲

期頤之年:指百歲。

2樓:易水已逝

不滿週歲-襁褓

2-3歲-孩提

女孩7歲-年

男孩8歲-齠年

幼年總稱-總角

10歲以下-黃口

13-15歲-舞勺之年

15-20歲-舞像之年

12歲(女)-金釵之年

13歲(女)-豆蔻年華

15歲(女)-及笄之年

16歲(女)-碧玉年華

20歲(女)-桃李年華

24歲(女)-花信年華

30歲(女)-半老徐娘

20歲(男)-弱冠

30歲(男)-而立之年

40歲(男)-不惑之年

50歲-年逾半百、知天命之年,大衍之年

60歲-花甲、平頭甲子、耳順之年、杖鄉之年、致改之年70歲-古稀、杖國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80歲-耄耋(音maodie)

90歲-背之年

100歲-期頤

還有搞笑的:三十而立,四十半蹲,五十全蹲,六十而坐,七十而躺,八十長躺,九十輪迴

3樓:

十幼學、二十弱冠、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花甲子、七十古來稀、八

十、九十耄[mao]耋[die]、一百為百歲。

4樓:匿名使用者

二十弱冠、三十而立、四十為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花甲,七十古來稀,八十耄耋

人初生叫嬰兒,不滿週歲稱襁褓。

2至3歲稱孩提。

女孩7歲稱髫年。男孩7歲稱韶年。

10歲以下稱黃口。

13歲至15歲稱舞勺之年。

15歲至20歲稱舞象之年。

女孩12歲稱金釵之年。

女孩13歲稱豆蔻年華。

女孩15歲稱及笄之年。

16歲稱碧玉年華;

20歲稱桃李年華。

24歲稱花信年華;女子出嫁稱票?梅之年。

男子20歲稱弱冠。

30歲稱而立之年。

40歲稱不惑之年。

50歲稱知命之年。

60歲稱花甲或耳順之年。

70歲稱古稀之年。

80歲稱杖朝之年。

90歲稱耄耄之年。

100歲樂期頤。

另外,還有稱童年為總角或垂髫,稱青少年為束髮,女子待嫁稱待年或待字,稱老年為皓首或白首,稱長壽老人為黃髮等等

二十弱冠,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順,七十隨心所欲,不逾矩

5樓:獨屋王

《論語》中記載孔子對自己的評價說:「吾十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隨心所欲,不逾矩。」以前讀這段話總不知是什麼意思,翻看歷代的註釋也眾說紛紜。

我現在已五十多歲了,聯絡自己人生走過的歷程,似乎對這句話有了頓悟。我現在把它寫出來,和有興趣的朋友磋商。

我的理解是,這是孔子到了七十歲時對自己心理歷程的總結。孔子聰穎好學,敏悟深遽,志向遠大,老覺無成,回顧一生,實感無賴,自我安慰,才對自己一生作了評價。

「吾十五而志於學」,意即我到十五歲才知道下決心學習。志作立志解。小孩子一般七歲左右發矇,但學習目的不明確,是懵懂的,不知專心致志地學習。

從小就知道發憤苦讀的小孩是極少數。孔子雖然後來成為聖人,但在十五歲之前也是不知道發憤學習的。

「三十而立」,意即到了三十歲才懂得要立志做一件事情,即我這一生做什麼,就像今天的年輕人確定做什麼專業一樣。一般人二十歲就確立了,孔子遲了,愛玩,他去當吹鼓手去了。直到三十歲才醒悟要幹正事。

「四十而不惑」,三十歲確立了要幹正事,幹什麼正事呢?今天想幹這,明天想幹那,拿不定主意,有疑惑。意即直到四十歲才不猶豫,才不疑惑。

才堅定要幹「興滅國,繼絕氏,舉逸民」、「克已復禮」的大事。這個「不惑」,是指對自己的理想、志向、所認定的事業的不疑惑,不三心二意。不是對任何事物、任何道理的不疑惑。

「五十而知天命」,四十歲堅定了目標,競競業業幹到五十歲,在魯國當大司寇,極力去「克己復禮」,但是也沒幹成,這是天命啊!不是我不努力、不專心致志啊!意即五十歲也沒達到目標我才知道這是天意啊!

並不是五十歲能知道天的意志。

「六十而耳順」,大志向沒實現,埋怨的,挖苦的,汙辱的,恥笑的,等等,都來了,甚至有的罵孔子是「喪家之犬」。聽得人心煩意亂,五臟六腑充斥著怨恨之氣,直到六十歲才聽著那些話感到無所謂,聽著只像沒聽著的,意即到了六十歲什麼話聽起來都心情順暢,不生氣。都無所謂。

「七十而隨心所欲,不逾矩」,大志向未實現,孔子便去研究《周易》,修訂《春秋》,一至到了七十歲,這時侯孔子的心理修養達到了最高境界,說話、做事想怎麼樣就怎麼樣,也不會違反道德,違反周禮。

孔子的這段話,概括、精確,只幾十個字就把一生的心理歷程道出來了。我們從孔子的話中可以聽得出,在行將走完人生歷程,在回顧自己一生的作為的時侯,作為一代天才,一代哲人的孔子的心裡,也不免帶有幾分遺憾,幾分無賴。

孔子的一生,就像杜甫評價諸葛亮的一生樣:「三方割據紆籌策,萬古雲霄一羽毛」。其所主張的事雖不可為,但其人品卻高不可及。

湖北省雲夢縣 王保清

2009.9.25

6樓:青苹四季

原文: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論語·第二章·為政篇》

翻譯;孔子說:「我十五歲立志於學習;三十歲能夠自立;四十歲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歲懂得了天命;六十歲能正確對待各種言論,不覺得不順;七十歲能隨心所欲而不越出規矩。」

孔子自述了他學習和修養的過程。

這一過程,是一個隨著年齡的增長,思想境界逐步提高的過程。就思想境界來講,整個過程分為三個階段:十五歲到四十歲是學習領會的階段;五

十、六十歲是安心立命的階段,也就是不受環境左右的階段;七十歲是主觀意識和作人的規則融合為一的階段。

在這個階段中,道德修養達到了最高的境界。孔子的道德修養過程,有合理因素:第一,他看到了人的道德修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能一下子完成,不能搞突擊,要經過長時間的學習和鍛鍊,要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第二,道德的最高境界是思想和言行的融合,自覺地遵守道德規範,而不是勉強去做。這兩點對任何人,都是適用的。

三十而立,是說在前面階段的學習和充實自己修養的基礎上,確立自己在為人處事,對待生活的態度和原則。

四十不惑,是三十而立的下一個階段,四十不惑,是說用自己的原則在經歷許多的人和事後,對自己的原則不惑,而不是說對什麼都不疑  惑,如果都不疑惑那就成為神人了。

五十知天命,也不是所謂的宿命論,而是明白所謂命運,現在的一切一切,都是自己造就的,因此就應不怨天、不尤人。

六十而耳順,是說這個時候,能明白是非,好的壞的自己能辨別。

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是說到了七十歲時的時候,你在為人處事的方方面面都成熟,做事的時候就基本不會犯錯,而不是說隨心所欲,想做什麼就做什麼。

我們讀論語是不能粗心大意,不能片面的從文字上理解,而要深入瞭解這些話的用意,並把它應用到生活中去。

7樓:匿名使用者

要我看這是聖人的比照,我們凡人能五

十、六十不惑就不錯了。五十知天命:我今年六十剛剛有點不惑,你說知天命,知道天體運營;大自然規律。萬萬不可能。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是什麼呢

8樓:逗比逗無悔

六十而耳順。

原文:子曰:「 吾十有五而志於學 ,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譯文:孔子說:「我十五歲立志於 大學之道 ;三十歲能夠自立於道;四十歲能無所迷惑;五十歲懂得了天道物理的根本規律;六十歲所聞皆通;七十歲能隨心所欲而不越出法度。」

出處:《 論語 ·為政》

擴充套件資料

孔子自述了他學習和修養的過程。這一過程,是一個隨著年齡的增長,思想境界逐步提高的過程。就思想境界來講,整個過程分為三個階段:十五歲到四十歲是學習領會的階段;五

十、六十歲是安心立命的階段,也就是不受環境左右的階段;七十歲是主觀意識和做人的規則融合為一的階段。在這個階段中,道德修養達到了最高的境界。

孔子的道德修養過程,有合理因素:第一,他看到了人的道德修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能一下子完成,不能搞突擊,要經過長時間的學習和鍛鍊,要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第二,道德的最高境界是思想和言行的融合,自覺地遵守道德規範,而不是勉強去做。

這兩點對任何人都是適用的。

9樓:dy落花挺好

六十而耳順。

出自於《論語·為政》,原文如下: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註釋】

①有:同「又」。

②立:站得住的意思。

③不惑:掌握了知識,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

④天命:指不能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

⑤耳順:對此有多種解釋。一般而言,指對那些於己不利的意見也能正確對待。

⑥從心所欲不逾矩:從,遵從的意思。逾,越過。矩,規矩。

譯文:孔子說:「我十五歲立志於學習;三十歲能夠自立;四十歲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歲懂得了天命;六十歲能正確對待各種言論,不覺得不順;七十歲能隨心所欲,而不越出規矩。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耳順是什麼意思

三十而立,是說在前面階段的學習和充實自己修養的基礎上,確立自己在為人處事,對待生活的態度和原則。四十不惑,是三十而立的下一個階段,四十不惑,是說用自己的原則在經歷許多的人和事後,對自己的原則不惑,而不是說對什麼都不疑 惑,如果都不疑惑那就成為神人了。五十知天命,也不是所謂的宿命論,而是明白所謂命運,...

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從心所欲,不逾矩的意思

人活一世需懂得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而耳順 三十而立 人在三十歲時就應該確定自己的人生目標與發展方向。四十不回惑 人到了四 答十歲就沒有什麼可以顧慮 疑惑的了。有一種沒有選擇和後退的心理 五十知命 五十歲就不得不認命了,已經無法抗拒了。六十花甲 六十在陰曆來算,已經天支地幹一個輪迴了...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是什麼意思,語文,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是什麼意思

三十而立並非三十歲成家立業,這裡的 立 是指學業的根基已經樹立,就是個人的價值觀已經形成,不會被外力所動搖。四十不惑,確切的說也不是四十歲沒有疑惑,立 與 惑 是一組對立,界定在於是否懂得行權,三十而 立 時通常遇事無權可行,無權則無發言權,對事態度是可即可,不可即不可。四十時,已掌握一定權利,此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