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源於東南亞的宗教有什麼,東南亞信仰什麼宗教

2021-07-13 21:15:29 字數 6052 閱讀 9733

1樓:野有蔓草

佛教和印度教。

拓展:佛教距今三千多年由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境內)王子喬達摩·悉達多所創(參考佛誕)。西方國家普遍認為佛教起源於印度,而印度事實上也在努力塑造「佛教聖地」形象。

這使得很多人產生佛祖降生在印度的錯覺,這讓尼泊爾民眾一向不滿。

佛教也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意思是「覺者」。佛又稱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世尊。

佛教重視人類心靈和道德的進步和覺悟。佛教信徒修習佛教的目的即在於依照悉達多所悟到修行方法,發現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終超越生死和苦、斷盡一切煩惱,得到究竟解脫。

佛姓新稱喬達摩(s. gautama, p. gotama),舊稱瞿曇;因為他屬於釋迦(sākya)族,人們又稱他為釋迦牟尼。

印度教源於古印度韋陀教及婆羅門教,是世界主要宗教之一,主要流行於印度,在歐洲的英國,南亞的巴基斯坦、孟加拉國,東南亞的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新加坡,北美的美國、加拿大也有很多信徒。也代指印度文化圈內所產生的宗教。它擁有10.

5億信徒(2023年統計數),僅次於擁有15億信徒的**教、11億信徒的伊斯蘭教。所謂「印度教」是產生於印度文化圈上的宗教、哲學、文化和社會習俗的綜合稱謂,它的信仰、哲學、倫理觀點等複雜多樣,甚至相互矛盾。而且有很多思想與中國的本土宗教道教不謀而合。

如「梵我一如」、「上梵」「下梵」、「上智」「下智」等等。印度的社會等級、集團和不同的文化階層有著各自相異的信仰和實踐,這種綜合性、多樣性使人們很難對印度教的信仰和特徵作出公認、明確的定義。

2樓:無邊落寞白羊

伊斯蘭教:印尼,馬來西亞,汶萊

天主教:菲律賓,東帝汶

儒教:新加坡

小乘佛教:泰國,寮國,柬埔寨,緬甸

大乘佛教:越南

3樓:御宅摩羯

起源於東南亞地區的都是些原始宗教,信徒少,遠不如其餘宗教。主要是在原始部落流行。

所以該地區主要是信仰如下區分:

信仰上座部佛教的泰國,道教的越南(改造後供奉的都是越南的祖先神)。

還有就是天主教的菲律賓。

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以伊斯蘭教和印度教混合信仰為主為主。

以上國家比較典型。

東南亞信仰什麼宗教

4樓:長春大明白

伊思蘭教比較多,也有部分**教等,但大多樹主要的東南亞國家,比如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都是伊思蘭

5樓:全力**

泰國大部分為佛教bai,泰國du南部為伊斯蘭教;其中馬來zhi族佔85%以上。dao

菲律賓由於長期受內西班牙統治和天主容教的影響,約有85%的菲律賓人信奉天主教,是東南亞地區惟一的天主教國家。

印尼為伊斯蘭國家

馬來伊斯蘭國家(憲法規定為國教)

新加坡為伊斯蘭穆斯林國家(國旗上有星月),很包容,也有佛教、**教,有很多宗教節日;

越南文字已經被拉丁化,佛教、天主教、**教、道教、儒教;

求東南亞國家和所對應的宗教

6樓:匿名使用者

東南亞bai地區共有11個國家:越du南、寮國、柬zhi埔寨、泰國、緬甸、馬來dao

西亞、新加坡、專印屬度尼西亞、汶萊、菲律賓、東帝汶。

其信仰宗教:

1、越南:天主教、佛教、高臺教

2、寮國:佛教

3、柬埔寨:吉普賽人無 固定宗教信仰, 在某一地久居之後,往往會信仰當地宗教。主要信仰羅姆哲學

4、泰國:泰國百分之95的人信小成佛教!也是泰國國教!是泰國人生活的主導核心!

5、緬甸:緬甸是著名的「佛教之國」,佛教傳入緬甸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

6、馬來西亞:馬來人信奉伊斯蘭教,馬華信奉佛教和**教的較多,馬來西亞印度人信奉印度教,佛教和**教較多,官方宗教是伊斯蘭教。

7、新加坡:新加坡的主要宗教有回教、佛教、**教、興都教、錫克教、猶太教以及拜火教。

8、印度尼西亞:印尼目前是信仰伊斯蘭教人口最多的國家,大約有87%的人是信仰伊斯蘭教。

9、汶萊:主要信仰伊斯蘭教

10、菲律賓:菲律賓是亞洲僅有的以**教為主的國家,有占人口90%的是**教徒,有超過80% 的天主教徒,同時還有5%的伊斯蘭教。

11、東帝汶:約91.4%居民為羅馬天主教徒,**教新教徒佔全國人口2.6%,1.7%是穆斯林,0.3%是印度教徒,0.1%為佛教徒

不同宗教對東南亞人民生活的影響

7樓:莫文靈雲南

各個時期中各大宗教或各種教派的信仰在東南亞各地往往交織混雜並行不悖。東南亞各族人民的宗教信仰充分反映了東南亞文化具有多元化與相互融合的特色。

東南亞,指亞洲的東南部,包括中南半島、馬來半島和馬來群島一帶,南望澳大利亞,東瀕太平洋,西臨印度洋,與孟加拉、印度相毗鄰。東南亞社會歷史和文化的發展源遠流長,來自亞、澳兩大陸的不同人種和文化在這裡交織混合。這一廣闊地區,民族眾多,存在著多種語言文字、宗教信仰、習俗和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被學者們形象地稱為「世界民族博物館」。

豐富的宗教文化是東南亞多元文化的突出特徵。東南亞信仰的宗教中有源自本土的原始信仰,有公元前後從印度同時傳入的婆羅門教、佛教,有從公元前2世紀以後從中國陸續傳入的儒釋道三教,有13、14世紀傳入的源自阿拉伯半島的伊斯蘭教,還有隨著西歐人的到來,從16世紀開始傳入的**教(天主教)。從印度傳入的宗教信仰及對東南亞文化的影響

從印度傳入的宗教信仰:(1)原始信仰:包括生殖崇拜以及源自生殖崇拜或泛靈崇拜的對山的崇拜。

(2)婆羅門教:大約形成於公元前7世紀,以印度古代經書《吠陀》為經典,信仰多神,奉梵天、毗溼奴和溼婆為三大神,他們分別代表宇宙的創造、護持和毀滅。(3)佛教:

公元前6世紀由喬達摩·悉達多(尊稱為釋迦牟尼)建立。自其悟道傳教到涅槃入滅後約百年間是原始佛教時期,其後至公元2~3世紀為部派佛教時期,分成了上座部、大眾部等許多部派。2~3世紀到7世紀,法稱論師時代,是大乘佛教占主導地位的時期。

7世紀以後佛教又出現了呾特洛教派(即真言乘或金剛乘)。

印度宗教對東南亞文化的影響:公元初始前後幾乎與婆羅門教同時傳入東南亞的佛教,在十多個世紀裡各種教派並存,在東南亞各地不同時段有不同教派盛衰。或有所交替,或同生共存,或出現變革。

印度宗教對東南亞的文化產生了巨大而深遠的影響,特別是在東南亞的文學和建築藝術方面。

文學方面,可以以印度兩**詩故事為題材的東南亞文學和東南亞佛教文學這兩類文學作品來說明。《摩訶婆羅多》和《羅摩衍那》是婆羅門教的經典,被譽為印度的兩**詩。兩**詩隨婆羅門教傳入東南亞。

東南亞最早出現的《摩訶婆羅多》刪節改譯本是10世紀末東爪哇王朝達爾馬旺夏王在位時用古爪哇語寫成的《摩訶婆羅多》九篇「篇章文學」,篇名皆用原名。反映印度封建社會早期風貌的《羅摩衍那》對東南亞的影響不僅限於宗教,而且涵蓋了東南亞的政治、哲學、文學、表演藝術、造型藝術、民族心理等等方面。《羅摩衍那》所描述的羅摩的故事,在東南亞流傳的文字證據最早的是在9或10世紀。

佛教僧侶們為了宣傳、吸引人們信奉佛教,在編寫佛教**時往往非常注意語言的活潑生動,文體也常常不拘一格,這就是最早在印度出現的佛教文學。隨著佛教的傳播,東南亞盛行佛教的一些國家後來也出現了他們各自的佛教文學。當然所謂佛教文學並非一定是那些傳經佈道之作,作品中明確地表露了佛教哲學觀、世界觀的也應納入這一範圍。

在建築方面,可以東南亞三個著名古蹟為例就能說明印度宗教的影響:(1)婆羅浮屠:婆羅浮屠的名字源自梵文,意為「山丘上的塔」,也有的學者解釋為「婆羅門教的塔」。

因佛像遍佈塔身,故又稱為「千佛塔」。(2)吳哥古蹟:柬埔寨的吳哥古蹟是東方四大奇蹟之一,包括吳哥窟和吳哥城(束原文意:

偉大的城市)。吳哥窟又稱為吳哥寺,原始的名字是vrah vishnulok,意思為「毗溼奴的神殿」。(3)塔城蒲甘:

公元849年彬比亞王在位時開始建城。今日,城牆、城內的宮殿、市井、民居等大多已不復存在,人們能看到的是一望無垠的座座風格各異的大大小小的佛塔,身處蒲甘,「手指之處必有浮屠」,被世人稱為「萬塔城」,這正是佛教文化早期在緬甸傳播、興盛的見證。

中華文化的「儒釋道」對東南亞的影響

儒釋道的源流:「儒」本來是指儒家學說,並非一種宗教,但儒家學者中從董仲舒到康有為都把孔子看成是位教主,遂出現了「儒教」或「孔教」的說法。「釋」字是釋迦牟尼創立的佛教的別稱。

但是把「儒釋道」連在一起來說,「釋」就已經不是指印度的宗教了,而是專指中國本土化了的佛教大乘教派。道教源於古代的巫術和秦漢時的神仙方術。125~144年間,張陵倡五斗米道,奉老子為教主,道教初步形成。

其基本信仰和教義是「道」,道是「虛無之系,造化之根,神明之本,天地之元」,「永珍以之生,五行以之成」,宇宙、陰陽、萬物都是「道」化生的。但在中國,「儒釋道」三者是相互影響相互融合的,三位一體,是中華文化的代名詞,不能單純地解釋為一種宗教文化。

通過幾世紀以來的人員交往與駐留活動,作為中華文化核心的「儒釋道」信仰遍傳東南亞各國,日本、韓國等國稱儒家思想為「儒教」,至今印尼仍有「孔教」之稱,是其國內信奉的五大宗教之一……但是在多方面因素的作用下,影響最深、最為典型的地區數越南北方地區。

儒家學說是伴隨著中國的政治經濟勢力向南發展,隨著中原與交趾地區的文化交往而傳入越南的。儒學輸入越南的起始時間可上溯至趙佗建南越國時期,即公元前207年至前111年。趙佗在今越南北部及中部北區一帶設交趾、九真二部,其政權沿襲秦朝政治體制,仿效中原禮教,推行「教化」政策,所謂「以詩書而化訓『國俗」。

除了國家政權的倡導以及地方官吏的推行,儒教在越南迅速流傳的另一原因是南遷的中原士大夫們的弘揚和中原移民與當地居民的密切交往。佛教經過多種途徑傳入越南。從公元初年以後,交州(今越南北部及廣州,合稱交廣之地)日益成為中國與東南亞、南亞和西方進行經濟和文化交流的重要樞紐,中印僧人在此中途站相互交往,印度僧人經交州到達中國,中國僧人從海上往西天取經者也常途徑交州。

越南佛教既受從海道傳入的印度和南海諸國佛教的影響,也受從陸路南下的中國本土化了的佛教大乘教派的影響。道教公元2世紀東漢末年初創,就通過移居交州的士人和在當地任職的官吏傳入越南。傳入越南的中國道教,首先是符篆派道教,其倡導的鬼神崇拜、畫符唸咒、驅鬼降妖、祈福禳災等與當地人的原始信仰與習俗相似,一拍即合,故傳播迅速。

東晉南北朝時期,道教逐漸走向上層社會,受到官方優寵,丹鼎派道教傳入越南。   伊斯蘭教在東南亞的傳播與影響

一些學者認為早在7—8世紀,伊斯蘭教初創時阿拉伯穆斯林商人就把伊斯蘭教傳到了東南亞地區,但大多數學者認為13世紀末伊斯蘭教才正式傳入東南亞。15世紀出現了伊斯蘭教在東南亞的第一次大發展,由幾方面的因素促成,包括:**的發展;因政治需要馬六甲王國改宗伊斯蘭教;鄭和下西洋直接促進伊斯蘭教在東南亞的傳播;東南亞本來就深受印度影響,在印度南部13世紀改崇伊斯蘭教後,印度穆斯林商人就把伊斯蘭教傳到東南亞。

16世紀信奉天主教的葡萄牙人來到東南亞,刺激了伊斯蘭教與天主教爭奪群島地區控制權的鬥爭,形成了伊斯蘭教在東南亞的第二次大發展,穆斯林商人邊**便傳教,到17世紀東南亞的海島地區基本實現了伊斯蘭教化。

因為伊斯蘭教是後來才傳入的,而且在傳入的過程中,不僅要克服當地宗教的排他性而立足,後期又直接面對西方殖民主義者的武力征討和隨之而來的天主教的抗爭,所以發展起來的東南亞的伊斯蘭教比起阿拉伯地區的伊斯蘭教具有一定的包容性,已經本土化了,已非完全政教合一的模式。

伊斯蘭教雖被定為馬來西亞的國教,但其作用一直處於「象徵意義」,未進入到政治與經濟生活領域,直到今天,馬來西亞都遠不是一個伊斯蘭教政教合一的國家。印度尼西亞是世界上信奉伊斯蘭教者最多的國家,但由於它是個萬島之國民族眾多,早期受印度文化的影響深遠,伊斯蘭化的時間較晚,其他多種文化對它先後都有所影響,所以新生的共和國建國時「建國五基」提倡宗教信仰自由,在印度尼西亞的五大宗教中,伊斯蘭教僅是其一,印度尼西亞的伊斯蘭教更具包容性。而在汶萊,早在15世紀汶萊就皈依了伊斯蘭教,建立起政教合一的汶萊蘇丹國,伊斯蘭教是汶萊居支配地位的宗教,2023年正式把伊斯蘭教定為國教。

14世紀時,穆斯林商人就開始在菲律賓南部經商傳教,15世紀時,先後建立起兩個蘇丹政權,但在16世紀初,西班牙殖民者武裝入侵菲律賓並建立起殖民政權,造成天主教和伊斯蘭教在菲律賓的直接對抗,一直影響著菲律賓的發展至今。東南亞其他半島國家所處地帶,偏離了東西交通的主航道,穆斯林商人足跡罕至,加之半島各國受印度文化影響較深,所以伊斯蘭教在這些國家影響較小。

宗教對東南亞國家的社會生活有深刻的影響。東南亞國家創造了以宗教文化為特徵的著名的蒲甘文化、吳哥文化、婆羅浮屠文化和巴釐文化等,其文明發展不僅打下了印度文明、中國文明、伊斯蘭文明和世界其他文明的印記,而且與東南亞國家固有的傳統文化相融合,形成本地化民族化的東南亞文化,「差異大於類同的統一」,或者說在多樣化中的統一,是東南亞文明的基本特徵。

東南亞的特產水果品種,東南亞有什麼特產,東南亞特產推薦

水果分長年水果和季節性水果。長年水果有 香蕉 柑 桔 抽 西瓜 葡萄 木瓜 椰子 風梨 菠蘿 石榴 菠蘿蜜等。季節性水果有 荔枝 龍眼 棗 芒果 榴蓮 山竹 紅毛丹等。所有水果中,最為著名的是素有 水果之王 的榴蓮和 水果之後 的山竹。番茄50 草莓35 石榴25 東南亞有什麼特產,東南亞特產推薦 ...

東南亞主要宗教有哪些,求東南亞國家和所對應的宗教

伊斯蘭教 印尼,馬來西亞,汶萊 天主教 菲律賓,東帝汶 儒教 新加坡 小乘佛教 泰國,寮國,柬埔寨,緬甸 大乘佛教 越南 泰國佛教 大部分的都是伊斯蘭教 佛教,道教,薩滿教,教 求東南亞國家和所對應的宗教 東南亞bai地區共有11個國家 越du南 寮國 柬zhi埔寨 泰國 緬甸 馬來dao 西亞 新...

東南亞氣候的特點是什麼東南亞的氣候特點

東南亞地跨赤道,是屬於亞洲緯度最低的地區,面臨廣大海域,屬熱帶溼潤氣候區。除中南半島20 n以北的地方年較差可達10 北部髙山區可出現霜雪外,大部分地區的年平均氣溫在25 27 年較差一般不超過5.5 赤道附近只有2 年降水量則因地形 風向 距海遠近的影響,地區間差異較大,但大部分地區的年降水量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