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移植手術,心臟移植手術

2021-07-26 08:59:29 字數 5877 閱讀 4823

1樓:一無所有臭老十

是問移植進去的新心怎麼跳是嗎?

那個心臟是一直在調的,如果停了就不能移植的。移植進去後會用藥物調整心率。

2樓:冰藍軒軒

心臟跳動主要用某種藥物來刺激,使血液迴圈得更好,噹噹血液流動到一定程度時,心臟就會有一定速度的跳動,然後再進行壓胸,心臟自然就會跳起來了。

3樓:z風雨同舟

首先,移植手術分供體和受體,受體心臟灌注心肌保護液後停跳,移出。受體降溫,達到深低溫,建立體外迴圈,取出受體心臟。將供體心臟植入,升溫,一般移植心臟會自動復調,有時需要除顫儀電擊使其復跳!

4樓:迮蕊釗德潤

這個肯定不用擔心的,但是費用非常貴,建議採用中醫心臟病0**湯保守**。

心臟移植後能活多久.

5樓:心血管內科專家梅衛義

一個人工心臟能活多久?心臟移植真的好嗎?醫生告訴你

6樓:匿名使用者

你好!首先祝你身體健康!衝著你我的緣分,以下我來給你談談關於心臟“移植”後的存活率。

檢驗器官移植成功的核心標準之一是移植者的存活年限。目前世界上器官移植存活最長的是哪一種?年限有多長?

答案是,腎移植,最長存活時間已達42年。在各類器官移植中,腎移植最為成熟,效果最佳,因而具有較普遍的意義。

但是,心臟移植的技術比腎臟更為複雜,意義相對於腎臟也更為重要,因為它是全身的發動機。

所以,觀察和比較心臟移植成活者的生活質量意義更為顯著。眼下就有兩個生動的例子。一個是美國的心臟移植者,存活了28年;還有一個是中國的,心臟移植後已健康生活14年。

有意味的是兩個國家的換心第一人都是48歲。

上海中山醫院心血管研究所心外科專家王春生教授認為,心臟移植手術的總體成功率已經達到了95%。國外開展心臟移植較早的醫院,心臟移植後1年存活率可達90%以上,5年存活率80%以上,達到5年存活期的人通常都可以長期存活,所以5年是一個關鍵點。除了美國的這例換心人存活最長外,歐洲也出現了世界上存活時間第二長人,達25年。

心臟移植手術成功後,移植者應當從病人角色向健康人角色轉換,重新工作和參與社會活動。這才算是器官移植真正的成功。而病人也應當像美國的休斯曼和我國的楊玉民一樣,以積極的心態生活和工作,這才算是最為成功的器官移植,更是生命的精彩和成功。

以上回答如果滿意,請不要辜負我的一片好意,及時採納為答案。

7樓:匿名使用者

如果你年齡不大的話過了手術後5年的觀察期問題就不大了,但前提是逐漸好轉。心臟的保養需時時注意,應避免過激運動,避免過度勞累,其實感冒對心臟的影響很大,所以小病也馬上治

8樓:匿名使用者

你是做心臟修補術;不是移植術;修補術做得好可以保養到自然年;做得不好;十年以內;人無心臟不能活;

哪些人需要進行心臟移植手術

9樓:星宜春

心臟移植術在美國是第三位最普遍的器官移植手術(第

一、二位分別是角膜移植術和腎移植術),每年在美國有超過1500的病人進行心臟移植手術。健康的心臟**於器官捐贈者腦死亡後。取出的心臟用特殊的鹽溶液儲存。

病人全身麻醉後,醫生在病人胸部胸骨正中作手術切口。中斷心臟的血液**,病人的血液通過人工管道被輸送到心肺旁路裝置,這裝置暫時代替病人的心肺功能,維持病人血液的正常氧化和迴圈。手術過程中病人的心臟被取出,捐贈者的心臟被重新縫合到病人胸腔內。

心臟移植手術可延長患有嚴重心臟疾病的病人的生命。大約80%的病人術後可存活2年。與其它器官移植手術一樣,心臟移植手術的最大問題是移植排斥反應。

如果移植排斥反應得到控制,病人的存活可達10年以上。術後病人需不定期地服用免疫抑制劑,當病人感覺身體情況好轉後,在醫生的指導下,可進行適當的日常活動。但必需避免劇烈的體力勞動。

由於下列因素導致的心臟功能衰竭,適用心臟移植手術:1.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2.

原發性心肌病3.心臟瓣膜疾病導致的充血性心力衰竭4.嚴重的先天性心臟病病人合併有下列疾病時,禁忌行心臟移植術:

1.腎、肺、肝臟疾病2.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3.

其他威脅生命的疾病心臟移植手術示意圖:心臟位於胸腔,把血液從肺部泵到全身。左圖:

正常心臟;右圖:原發性心臟病導致心臟擴大心臟移植手術示意圖供體心臟縫合到病人胸腔內

第二次心臟移植手術的成活率是多少?

10樓:匿名使用者

1.我國目前接受心臟移植手術的患者還不到200例呢。有關資料顯示,心臟移植後第一年的成活率是85%,國際上生存時間最長的患者是30年,國內是12年。

心臟移植手術在器官移植中難度最大的,術後需終生服藥,定期複查。

2.我國大陸於2023年由上海的張世澤完成首例同種心臟原位移植,病人存活109天;2023年阜外、安貞、哈醫大、牡丹江心血管病醫院相繼開展了心臟移植,哈醫大一例心臟移植術後的病人至今已存活10年有餘。2023年福建醫科大學附屬****廖崇先成功地施行了福建省首例心臟移植,該病人至今己健存8年,至2023年5月已完成43例;上海復旦大學中山醫院自2023年5月以來,在王春生和趙強帶領下,已完成心臟移植40餘例。

3.若第一次移植失敗,很難有機會進行第二次移植的。移植術後的死亡很難歸於單一的原因,但一般而言,移植術後30天內死亡的主要原因是由於手術因素;術後一年之內死亡主要是急性排斥反應,而術後一年到三年死亡原因依次為感染、排斥、惡性腫瘤、移植物血管病。

三年之後死亡以感染和惡性腫瘤佔主要位置,移植物血管病佔17%,而其它因素佔30%。

心臟移植後能活多久?

11樓:匿名使用者

心臟移植術是指將病人體內的心臟取出,捐贈者的心臟被重新縫合到病人胸腔內的手術,屬於器官移植手術。可分為原位心臟移植術和異位心臟移植術。前者是把病心先切除,再在原位移植一顆心臟,後者是病心不切除,在身體的其他部位(多為右側胸腔)再移植一顆心臟。

心臟移植術的過程病人全身麻醉後,醫生在病人胸部胸骨正中作手術切口。中斷心臟的血液**,病人的血液通過人工管道被輸送到心肺旁路裝置,這裝置暫時代替病人的心肺功能,維持病人血液的正常氧化和迴圈。手術過程中病人的心臟被取出,捐贈者的心臟被重新縫合到病人胸腔內。

心臟移植手術過程中把病人的心臟被取出,然後把捐贈者的心臟重新縫合到病人胸腔內。心臟移植手術可延長患有嚴重心臟疾病的病人的生命。大約80%的病人術後可存活2年。

與其它器官移植手術一樣,心臟移植手術的最大問題是移植排斥反應。如果移植排斥反應得到控制,病人的存活可達10年以上。術後病人需不定期地服用免疫抑制劑,當病人感覺身體情況好轉後,在醫生的指導下,可進行適當的日常活動。

但必需避免劇烈的體力勞動。

為什麼心臟移植後,有的人的性格會改變

12樓:人生啟示

心臟移植手術,會控制大腦改變人的性格?看完太可怕了

13樓:nx熙

心臟移植後性格不會有太大的變化。一般來說,人的性格價值取向和愛好都是由後天培養而成的,人的情緒波動是受大腦自控,心臟沒有太大的關係。但是也有專家發現人體的心臟和思考記憶功能有一定的關係。

但是大部分還是依靠大腦來進行支配。心臟移植需要長期的使用藥物,這些藥物有可能作用於神經系統,從而使患者的心理髮生一些變化然後就會導致性格的改變

14樓:h小峰

你看看佛教的《阿毗達摩》中心生色法的知識就明白了。這裡說不清的。

15樓:886小字

中醫講心主神,就是心主宰著神志。你心換了,神志也就會產生變化

16樓:楊風遊

根據去年國際醫學界心外科的粗略統計,中國每年大約有200名患者接受換心手術,其中大約10%的患者做過心臟移植手術後,性格會發生輕微改變,反應也不相同。有的人的性格會變得抑鬱內向,還有的人變得話多、興奮。但是大部分人都屬於“一過性”的改變,過了幾個月就會恢復。

對於換心能改變性格的醫學原理,王主任分析,這是由手術本身的技術成熟程度和患者的認知決定的。因為心臟移植術屬於醫學界難度高、風險大的手術。患者的心臟會出現停止狀態,在心臟復甦的過程中,心臟內部會進入氣泡,從而產生器質性改變。

身體上的器質病變,使得他們在認知方面出現了障礙,也導致性格出現輕微變化。王主任表示,我國上世紀80年代出現類似的病例較多,進入21世紀後,隨著心外科心臟移植技術水平的提高,醫學界類似的例子反而少了。 有外國醫生稱:

心臟具有記憶功能 在進行器官移植的病人中間,有一些人出現了奇特的變化,據專家介紹,今年6月一位美國專家提出了心臟細胞具有記憶功能的觀點。 今年6月,美國夏威夷大學保羅皮爾森在採訪過150多位進行了心臟和其他器官移植手術的患者後,提出人體細胞同基因**一樣,含有一個人的全部資訊。 我們的性格,過去認為只是儲存在大腦中,其實它很有可能同樣藏身在心臟裡,它同樣在思考、感覺,這種心臟裡的“記憶細胞”,可以在心臟移植過程中轉移到另外一個人身上。

心臟一旦植入別人的身體,便開始指揮新的主人,改變他的性格和習慣。 根據這個觀點,換心手術就面臨著一個嚴肅的倫理問題———那就是換心後,換心的病人僅僅是換了一個心臟,還是換成了另外一個人呢?不同性別年齡和性格的人之間,是否應當進行心臟移植?

“目前全球等待移植器官的病人達近百萬人,而每年實施的手術卻不到3000例,器官的供求比為 1∶100。從這個懸殊的比例來看,醫生和病人似乎都沒有什麼更好的選擇。”一位美國醫生提出由此帶來的不同的倫理和現實問題。

中國專家認為:性格變化與患者心理和藥物有關 對於美國專家提出的心臟記憶觀點,中國的專家卻並不認同。他們認為由於接受了心臟移植手術而使接受者的性格甚至生活習慣發生改變純屬無稽之談。

北京阜外醫院心內科教授張澍認為,心臟移植中出現的這些改變是很正常的,這和病人心理有直接關係。 一個心臟移植的大手術,病人心理難免產生恐懼擔憂等變化,所以自然也會出現輕微的術後情緒反應。 張澍認為,病人性格發生變化和手術後使用的藥物也有關係。

“比如說,器官移植的病人必須使用抗免疫藥,而這些藥就有一些影響神經的***,這些***就可能帶來病人性格的變化。另外心臟移植是一個非常複雜的手術,需要經歷麻醉、開刀等很多道程式,這些程式也有可能對身體產生影響。像聲音改變,就有可能是做手術時需要保證呼吸,插管時對聲帶造成影響,導致聲音改變。

” 相關新聞 國外換心者性格也有變 根據去年國際醫學界心外科的粗略統計,中國每年大約有200名患者接受換心手術,其中大約10%的患者做過心臟移植手術後,性格會發生輕微改變,反應也不相同。有的人的性格會變得抑鬱內向,還有的人變得話多、興奮。但是大部分人都屬於“一過性”的改變,過了幾個月就會恢復。

對於換心能改變性格的醫學原理,王主任分析,這是由手術本身的技術成熟程度和患者的認知決定的。因為心臟移植術屬於醫學界難度高、風險大的手術。患者的心臟會出現停止狀態,在心臟復甦的過程中,心臟內部會進入氣泡,從而產生器質性改變。

身體上的器質病變,使得他們在認知方面出現了障礙,也導致性格出現輕微變化。王主任表示,我國上世紀80年代出現類似的病例較多,進入21世紀後,隨著心外科心臟移植技術水 平的提高,醫學界類似的例子反而少了。 有外國醫生稱:

心臟具有記憶功能 在進行器官移植的病人中間,有一些人出現了奇特的變化,據專家介紹,今年6月一位美國專家提出了心臟細胞具有記憶功能的觀點。 今年6月,美國夏威夷大學保羅皮爾森在採訪過150多位進行了心臟和其他器官移植手術的患者後,提出人體細胞同基因**一樣,含有一個人的全部資訊。 我們的性格,過去認為只是儲存在大腦中,其實它很有可能同樣藏身在心臟裡,它同樣在思考、感覺,這種心臟裡的“記憶細胞”,可以在心臟移植過程中轉移到另外一個人身上。

心臟一旦植入別人的身體,便開始指揮新的主人,改變他的性格和習慣。 根據這個觀點,換心手術就面臨著一個嚴肅的倫理問題———那就是換心後,換心的病人僅僅是換了一個心臟,還是換成了另外一個人呢?不同性別年齡和性格的人之間,是否應當進行心臟移植?

“目前全球等待移植器官的病人達近百萬人,而每年實施的手術卻不到3000例,器官的供求比為 1∶100。從這個懸殊的比例來看,醫生和病人似乎都沒有什麼更好的選擇。”一位美國醫生提出由此帶來的不同的倫理和現實問題。

中國專家認為:性格變化與患者心理和藥物有關 對於美國專家提出的心臟記憶觀點,

先天性心臟衰竭如果做了心臟移植手術,成功率有多少

你好,分情況,一般有免疫排斥,所以成功率很低,近親的高一些,朋友歡迎你再次提問。最好提前做 在各器官都沒病變前,不然有錢也做不了 17歲女孩動心臟移植手術,存活機率是多少?她是先天性心臟病。問醫生去吧!存活機率只有幫他做手術的醫生知道 心臟移植在國內鮮有開展,難度比較大。一是花費巨多,二是合適的供體...

做過心臟移植手術的人性格會變的和死去的人一樣嗎

心臟移植手術,會控制大腦改變人的性格?看完太可怕了 根據去年國際醫學界心外科的粗略統計,中國每年大約有200名患者接受換心手術,其中大約10 的患者做過心臟移植手術後,性格會發生輕微改變,反應也不相同。有的人的性格會變得抑鬱內向,還有的人變得話多 興奮。但是大部分人都屬於 一過性 的改變,過了幾個月...

天津毛髮移植手術要多少費用

這麼說吧,別管是在天津還是在其他地方,做毛髮移植手術,就是沒有固定的 不過也不是說毛髮移植收費就是亂收的,這只是在一些不正規機構如此,而正規的植髮醫院,做毛髮移植收費都是有固定標準的。有個簡單的公式,就是假設你需要移植x個毛囊單位,而每個毛囊單位的 是y,那做一個毛髮移植手術的費用就是x乘以y。x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