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的戰機叫F4,我國就叫殲四,美國的叫F10我國就叫殲十,美國的叫F15我國就叫殲十五,那請問美國的

2021-09-13 21:13:11 字數 6255 閱讀 9626

1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戰機的編號是有一定原則的,並不是盲從於美國。中國戰機最早的型號是殲1,然後是殲2。殲3,殲4也有隻是被用在教練機和其他保障機型上,很少露面。

再到後來的殲5(仿製米格17),殲6(仿製米格19),殲7(仿製米格21),殲8(殲7放大版)大量服役。殲9也有,只是這個型號後來下馬了長的很像殲10。之後又有了殲11,其中有個殲12,殲13很特殊,中國上世紀60年代就已經開始研製,只是後來這兩個專案被放棄了。

殲14,殲16,殲17,殲18,殲19這些型號現在國家還沒有解密無法瞭解這些型號的詳細資訊,只能從網上流傳的東西瞭解一下。據說殲14的隱身能力很強,是仿製米格1.44來的,殲16是殲11的改進版,殲17是一款隱身戰鬥轟炸機,殲18是能夠垂直起降的戰鬥機,殲19是一款超高速隱身轟炸機。

然後就是官方洩露出來的殲20,後來又突然蹦出來了個殲31。型號繁多,但是定型的原則還是有的,絕對不是盲從於美國,不是美國叫什麼我們也跟著屁股後頭跟著叫。

美國還有,f104,f111,f117這些型號,其中f104是上世紀60,70年代中國殲6的老冤家,經常對著掐,可惜不是中國殲6的對手。

2樓:決死突擊

不明白樓主什麼邏輯,樓主的意思難道是中國抄襲美國?

美國的f的意思是,fighter的簡寫,也就是殲擊機的意思,取第一個字母。中國則是取漢字第一個字,英文則是拼音首字母,j。

而中國的j系列和美國的f系列並無對應關係。j1~j4都是廢棄型號,j5是仿自米格15。跟f4戰力相當的是j7,仿自米格21。

而美國的f10戰力與中國的j5相當。中國的j10做戰鬥力對應的話,是美國的f16。j11仿自蘇27,則對應的美f15 。

j15是艦載機,比f/a18略強些。

之後美國的f22、f35均是編號往下排的結果。中國現階段的裝備戰略是多方研製、技術儲備、部分驗證、少量裝備,所以有很多你看不到的專案編號,這些專案有的在保密狀態,有的已經下馬,所以現在出現在公眾的j15、j20編號比較跳躍。

所以,編號上本來就是自家編自家的,沒有你所設想的那種針對性和模仿性,你想太多了。

3樓:匿名使用者

樓主可能記錯了,我們國家可沒有殲4,殲1還不完全是戰鬥機,是教練機,叫殲教1。往後殲2、3、4都沒有,直接到噴氣式的殲5。我們國家的戰鬥機命名體系跟美國是不一樣的,我們命名自己的,跟美國沒有關係,美國有f9,我們可沒有殲9,同樣的,美國有f14,我們沒有殲14,美國還有f18,我們可沒有殲18。

還有,美國f10跟我們的殲10就不是同時代的飛機,另外我們現在還有殲31,美國他也沒有f31啊。

4樓:五星聖騎

命名體系是各自分開的,再說我們哪兒來的殲四?老美哪兒來的f10?一共舉了三個例子兩個不存在,還需要說什麼嗎?

5樓:手機使用者

當然f-15是高階了,首先f-15屬於重型戰鬥機,在功能升級方面有巨大的優勢,再次f-15研製之初就是作為空優戰鬥機的機動性載荷量等是f-16不可比擬的,f-16只是作為多用途輕型戰鬥機。純手打望採

6樓:袁子翮

中國沒有殲4,最早的是殲5。

美國沒有f10,只有a10。

美國f15是重型戰鬥機,中國殲15是艦載戰鬥機。

和美國人沒有任何關係。

7樓:喬大仙

只是兩國各自的機型編號而已,互相之間沒有一點關係的,f22 和殲20唯一的共同點也就是同屬於四代機(美俄標準五代),擁有同代機型的一些特點。

8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的殲系列戰機主要靈感**於蘇聯的米高揚或蘇霍伊設計局的作品,跟美國人真的一點關係也沒有。

9樓:匿名使用者

你的邏輯根本就毫無根據,首先中國從來沒有過什麼殲4,殲4只並沒有正式使用過,只是預定是一種進口米格17的型號,但是後來被殲5替代,殲5是我國使用的第一款殲擊機。

而且就算有殲4,也比f4早,f4在2023年才服役。而我國在朝鮮戰爭殲5都使用過很多了。怎麼可能是按照美國的名字來呢。

戰鬥機的命名其實很簡單,就是從1開始往後排。但是其中很多號碼代表的專案最後沒有形成正式的產品。比如我們有殲20,那為什麼沒有殲19?

實際肯定是有殲19的,只不過它可能在設計過程中被取消掉了。

10樓:匿名使用者

這個沒有任何相關性,後面的代號是各自國家取的,沒有必要別人用什麼自己就用什麼。

美軍在使用f4之前還有f86,f100,f104……你怎麼算?

11樓:匿名使用者

你這個問題邏輯上沒啥依據的。 這個編號而已。 蘇-27 的 原型機編號叫 t-10。那怎麼說呢。

12樓:匿名使用者

大概是因為殲二十二不好聽吧~~ 一直殲別個 也不太好吧

13樓:陽城幹部

對不上號的更多,多於這幾個對上號的。

14樓:匿名使用者

你明顯理解錯誤,中國沒有殲四的說法吧?中美飛機代號是有差異的,中國飛機代號開頭有「殲」「殲轟」「轟」「強」「水轟」「殲教」「轟偵」等分別代表殲擊機、轟炸機、強擊機、教練機、偵查機等。殲20代號是中國自己定的,為什麼要跟美軍代號一樣?

美軍飛機代號開頭有"f"、"a"、"e"、"c"、"x"、"sr"等,分別代表空戰戰機、攻擊機、電子戰機、運輸機、驗證機、偵察機等!

名字怎和代號對啊?軍盲傷不起啊!

15樓:臉譜人生

其實根本不用對號。

因為各國都有各自戰鬥機的命名方式,比如美國是f是現役戰鬥機,xf是試驗機,rf是戰鬥偵察機。俄羅斯是以蘇聯的習慣,以各設計局的名字命名的,如蘇霍伊設計局的su-27,米格設計局的mig-29,米里設計局的mi-8,卡莫夫設計局的ka-27/28。中國是以飛機的功能來命名的,如戰鬥機是用殲,比如殲-8,殲-11,對地打擊的攻擊機,中國稱為強擊機,如強-5。

轟炸機為轟字頭,如轟-5,轟-6。

另外,說一句,中國沒有和美國對應型號的戰鬥機。

16樓:匿名使用者

樓主錯了吧 道個歉

中國的殲10戰機相當於美國的f幾戰鬥機?

17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的殲10戰機相當於美國的f16戰鬥機。

殲一1o和f一16效能對比:

空戰機動性的對比f一16在設計之初主要突出空戰格鬥,也就是互相"咬尾"的空戰模式,為此採用了中等展弦比、中等後掠角的機翼。這種機翼在亞跨音速條件下具有較低的誘導阻力,適合穩定盤旋機動,但是超音速阻力較大,不利於超音速飛行。f一16採用的邊條翼佈局可以非常明顯地增大機翼的升力,提高失速迎角,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誘導阻力。

機翼採用了前緣機動襟翼,也是為了降低誘導阻力,提高盤旋效能。

推重比為8的f100一pw一100發動機.使f-16全機空戰推重比達到1.15,結合上述的氣動設計特點,使f-16的穩定盤旋效能十分優秀,爬升率也很大。

但是f一16基本放棄了超音速效能,進氣道採用了不可調的皮托管式。這種進氣道重量輕,在亞音速條件tstl發動機結合得非常好,但是超音速條件下推力損失很大。所以f一16雖然號稱最大馬赫數達到2.

0,但是實際上它的超音速效能是比較差的。

殲一10和f一16在設計上的共同點是,都利用了漩渦空氣動力學的研究成果,相對於第二代戰鬥機明顯提高了機動性。但是二者在飛行效能上的側重點明顯不同,殲一10要求具有很好的超音速效能,突出亞音速瞬間盤旋效能,同時具有較好的亞音速穩定盤旋效能。而f一16則放棄了超音速效能,主要突出亞音速穩定盤旋效能,有比較好的瞬間盤旋效能。

它們在設計重點上的差別,體現了不同時代空戰需求的不同。應該說,殲一10的研製年代在後,更能符合現代空戰的需要。

超音速盤旋效能主要取決於超音速條件下的剩餘推力和飛機操縱效能。在超音速時,飛機的升力中心後移,使平尾配平困難,飛機操縱效能下降。殲一10的機翼形狀和可調進氣道更適合超音速飛行,因此可以確定其超音速加速性優於f一16。

殲一10的靜不穩定度應該大幹f一16,而且鴨式佈局在超音速時升力中心後移較少,因此超音速條件下的穩定盤旋能力應該優於f一16。

在現代空戰中,超視距空戰和離軸發射成為主要作戰方式,因此殲-10的機動性比f-16更為全面,也更適合現代空戰的需要。

多工能力的對比f一16最初完全作為一種廉**鬥機來設計的,並沒有考慮多工的能力。但是通過實踐使用發現,第三代戰鬥機的機動性好、航程遠、載彈量大,完全可以作為多工戰鬥機來使用。因此f-16通過改進強化了對地攻擊能力。

一方面在航電系統上進行修改,以適應對地攻擊的需要;一方面加強結構.提高了最大起飛重量。但是付出的代價是飛機重量增加很多,第50批次的f一16c比早期的f一16a重了約1噸。

飛機空重的增加會引起各方面效能的下降。通過增大發動機推力可以彌補一部分效能的損失,但是瞬間盤旋效能的下降是不能通過增大發動機推力來彌補的.除非增大機翼面積--這就涉及到全機外形的重大調整。

在飛機設計過程中.飛機的重量和氣動外形、起飛推重比是經過優化以後達到的最佳結果。大幅度增加飛機重量,必然會破壞這種優化的效果。

f一16在設計之初沒有考慮多工作戰的需要,因此在後續改進中大幅度增加重量,也是出於無奈。

f一16c這種輕型戰鬥機要滿足多工作戰需要,空機重量應該超過8噸,起飛重量應該在12~13噸左右。殲一10在設計之初應該就選擇了這樣的重量標準,而f一16是通過不斷改進而來,說明殲一10的設計起點高於f一16。但是限於航電水平和對地攻擊**的種類,殲一10目前在對地攻擊能力上還不如f一16c。

不過我國空軍目前裝備的殲轟一7和蘇一30mkk戰鬥機都具有很強的攻擊能力,殲一10更適合執行空戰任務.所以強化殲一10對地攻擊能力還不是很迫切的需要。

航電系統的對比殲一10和f一16c在航電系統的結構上應該屬於同一代產品,但是f一16的航電系統結構相對比較簡單,採用的是單層次匯流排系統,有兩條互為餘度的資料匯流排,所有功能元件都與這兩條匯流排相連,火控計算機作為匯流排控制計算機.慣導計算機作為備份的匯流排控制計算機。而殲一10的航電系統結構可能與f/a一18類似,採用雙任務計算機控制兩組雙通道匯流排的結構。

從體系結構來看,殲一10的航申系統比f-16更為複雜,數字化程度也更高,更方便進行升級。f一16最新型號的單個航電裝置要比殲一10先進。例如f一16 block60已經採用apg一80有源相控陣雷達。

但是從f一16的航電體系結構來看,即使採用了相控陣雷達,也只是雷達探測效能有所改善,不可能達到apg一77的"綜合射頻"系統的水準。而殲一10航電系統的改進.除了改進單個航電裝置的效能以外,可以向火一飛一推一體化控制系統發展,提高飛機的作戰效能。

改進潛力的對比f一16是從空戰飛機逐步改進為具有超視距作戰能力和對地攻擊能力的多用途戰鬥機。而現在,它在美國空軍中的地位主要是執行對地攻擊任務,兼顧空戰,作為f一15戰鬥機的補充。f一16通過多次改進,增重較多,雖然也相應地增大了發動機推力,但是瞬間盤旋效能下降很多。

限於f一16的氣動特性.在它所擅長的範圍內已經發揮得比較完善,若再要提高機動效能,只能對全域性做重大調整,這樣做的現實意義不大。因此,f一16今後的改進主要體現在航電和**系統上。

而殲一10在研製時限於當時的技術條件.有許多設計在工程化之後還沒有達到最佳效果.因此在機動效能上仍有明顯的提升空間。

例如,殲一10在複合材料的使用上留有餘地,通過增加複合材料用量可以明顯降低飛機重量。殲一10如果採用推力更大的發動機,能大幅提高爬升效能和穩定盤旋效能。殲一10的飛控系統將限制迎角定得比較保守,而大後掠角三角翼的失速迎角一般都比較大(35度~40度),通過對飛控系統的改進,或者增加向量推力,可以放寬飛行迎角的限制,發揮殲一10的升力特性。

殲一10的航電和火控系統在設計時應該考慮了現代戰鬥機航電和**系統不斷升級的需要,在軟體上作了充分考慮。在更改了航電裝置的硬體,或者增加了某種**之後,相應的控制軟體能夠比較方便地升級,而不需要像過去的戰鬥機那樣,每做一次修改都要出一個改型。這得益於最近二十年來資訊科技上的飛速發展.

晚誕生的飛機在資訊化水平上的優勢遠遠超過前代飛機。例如,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的先進戰鬥機,其控制計算機的運算速度是每秒幾十萬次的水平,而現在普通cpu都已經達到幾億次的運算速度。運算速度相差這麼大,設計者在設計航電系統的控制軟體時所考慮的複雜性就完全不同,設計出來的軟體的完備程度也完全不同。

通過對發動機、結構和航電系統的改進,殲一10的對空作戰能力可以接近號稱三代半的"颱風"和"陣風"戰鬥機,超出一般的第三代戰鬥機。

f一16研製於三十年前.在當時採用了許多先進的航空技術,例如放寬靜穩定度、隨控佈局、電傳飛控、邊條翼佈局等,開創了戰鬥機的一個新時代。但是,時代總是發展的,例如空戰觀念的巨大變革,資訊化技術的飛速發展,這在f一16研製的年代不可能都預見得到。

因此,後研製的殲一10在設計觀念上有許多地方要比f一16先進,雖然殲一10目前在某些單個裝置的功能上還比不上f一16,但它最後所能達到的整體效能要明顯高於f一16。殲一10的研製,達到甚至超過了它研製期間我國航空技術的水平,是一種非常優秀的戰鬥機。

關於美國F1簽證續簽的問題

1 在你準備去中信代傳遞的前幾天在美領館官網上填寫ds160 生成確認頁 2 帶著護照去中信銀行拿排隊票在櫃檯購買簽證費,f1的簽證費是1024元 3 買完簽證費去裡面專門代傳遞的地方,裡面的員工會幫你整理材料的材料是以下幾樣 有效的護照,一張 51mm 51mm白底免冠彩色 最好是最近拍的 簽證費...

美國f1簽證關於sevis的問題。還有i

你的sevis number 要在active 的狀態下才能轉。你二月離開高中時可能不知道自己明年會去邁阿密的事。你走後30天你的status就out。自動out。現在你的高中不可能替你轉。你要問大使館或email問sevp。sevp回答的比較快。而且你的sevis費就是繳給他們,他們比大使館清楚。...

關於美國F1簽證的問題,有經驗的幫下忙,謝謝

請樓主把大使館問的問題和你回答的講一下.不然沒法分析.再者不需要交200美金.如果你簽過了.第二年來大使館再籤.就需要交200美金.若是遞籤則不用.不過最好不要換大使館.因為讓美國佬感覺你有種躲避的嫌疑.還是走北京.你得到簽證之後.第二年回國再次簽證去廣州可以.但是現在沒有簽過最好不要換地方.祝你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