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合本文內容,概括說明鄒忌諷齊王與齊國最終「戰勝於朝廷」之間

2021-10-08 15:34:18 字數 4730 閱讀 6856

1樓:匿名使用者

1、鄒忌讓齊王認識到自己受矇蔽很嚴重,心悅誠服地接受了他的諫言。齊王於是採取一系列措施廣開言路,革除弊端。群臣紛紛進諫。齊國得以形成了政治修明的大好形勢。

2、課文簡介:

《鄒忌諷齊王納諫》講述戰國時期齊國謀士鄒忌勸說君主納諫,使之廣開言路,改良政治。

3、出處:《戰國策·齊策一》

《戰國策》是一部國別體史書。是戰國時期各國曆官和策士的言論輯錄和謀略,這是一部研究戰國曆史的重要典籍。原作者已無從考證,西漢末劉向整理並編輯,此書實為劉向集百家作品而編輯整理。

此書有十二國策,總共三十三篇,書名亦為劉向所擬定。反映了戰國時期各國政治、軍事、外交方面的一些重要活動,著重記載了謀臣策士的謀略和言論。宋時已有缺失,由曾鞏作了訂補。

4、原文:

鄒忌修八尺有餘,而形貌昳(yì)麗。朝(zhāo)服衣冠,窺鏡,謂其妻曰:「我孰與城北徐公美?

」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

忌不自信,而復問其妾曰:「吾孰與徐公美?」妾曰:

「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從外來,與坐談,問之:「吾與徐公孰美?

」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來,孰視之,自以為不如;窺鏡而自視,又弗如遠甚。

暮寢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於我也。」

於是入朝見威王,曰:「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於臣,皆以美於徐公。

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莫不有求於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於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令初下,群臣進諫,門庭若市。數月之後,時時而間(jiàn)進。

期(jī)年之後,雖欲言,無可進者。

燕、趙、韓、魏聞之,皆朝於齊。此所謂戰勝於朝廷。

2樓:匿名使用者

答案示例一: 鄒忌讓齊王認識到自己受矇蔽很嚴重,心悅誠服地接受了他的諫言。齊王於是採取一系列措施廣開言路,革除弊端。群臣紛紛進諫。齊國得以形成了政治修明的大好形勢。

答案示例二: 鄒忌讓齊王認識到自己受矇蔽很嚴重,心悅誠服地接受了諫言。齊王於是廣開言路,行三賞以鼓勵批評朝政者。群臣紛紛進諫。齊國國勢強盛起來。

(共4分。共4個要點,每點1分。「齊王認識受蔽嚴重,心悅誠服地接受了諫言」1分;「齊王除弊」 1分;「群臣進諫」1分;「齊國形成大好形勢」1分)

3樓:匿名使用者

鄒忌以自己的妻子和自己的妾和自己的客總結出了他們都是說的假話,因為他的妻子愛他,他的妾怕他,他的客有求與他,所以都奉承他,他就聯想到自己的國家,皇上的嬪妃愛他,平民怕他,周圍的鄰國都有求於他,所以都不會說實話,他勸秦王,秦王發達了一個命令最終使周邊的國家都來朝拜。

鄒忌諷齊王和齊國最終戰勝於朝廷有怎樣的關係

4樓:臼井鳴海

良藥苦口利於病 忠言逆耳利於行 。鄒忌對國君的諫言能夠使其深刻意識到國家問題。一個王朝需要有敢於直言的大臣出謀劃策才能度過危機。 國君明智更加重要。

5樓:匿名使用者

第1段,進諫的緣起。

作者先刻畫了鄒忌的外貌:身材魁梧,儀表堂堂。「窺鏡」「自視」,逼真地刻畫出他不無自得的神情。

正是有了這點自信,才使他敢於和齊國有名的美男子徐公比「美」,也與下文見徐公後「弗如遠甚」的自慚心理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種對比,烘托出他感到受矇蔽的心情。明明是「弗如遠甚」,可他的妻、妾和客卻異口同聲地認為他比徐公漂亮,顯然是由於各自特殊的原因,使他們沒有勇氣說出真實的情況。

這裡,三個人的回答,由於身份和心理不同,雖然都是讚揚,但語氣上卻有明顯的不同。妻的回答表現了妻對他由衷的喜愛,愛戀之情溢於言表。妾因其地位低下,與主人之間並沒有多少真情可言,但又不能不順從,所以她的回答就有些勉強,說話比較拘謹,不敢越雷池一步。

客人的回答則明顯地流露出奉承的意味。

難能可貴的是,鄒忌在這一片讚揚聲中,並沒有昏昏然,忘乎所以,而是保持著清醒的頭腦。先是「不自信」,等見到徐公後,又實事求是地承認自己「弗如遠甚」,甚而至於「暮寢而思之」。

這一段,作者並沒有把人物侷限於家庭瑣事之中,一般性地寫他不因妻、妾和客的讚美而感到自滿,而是將人物形象進一步提高、昇華,由自身想到國家,從中體味出國君不易聽到直言的道理,於是「入朝見威王」。

第2段,進諫的內容。

這一段是課文的中心部分。鄒忌見威王后,並沒有單刀直入地向威王進諫,而是先講自己的切身體會,用類比推理、推己及人的方式講出「王之蔽甚矣」。他先敘述了妻、妾、客矇蔽自己的原因,然後從自己的生活小事推而至於治國大事,說明齊王處於最有權勢的地位,因而所受的矇蔽也最深。

這裡,沒有對威王的直接批評,而是以事設喻,啟發誘導齊威王看到自己受矇蔽的嚴重性,從而使他懂得廣開言路,虛心納諫的重要性。他以自己的親身經歷為依據,推己及人。「王之蔽甚矣」一句,點明瞭進諫的主旨,猶如當頭棒喝,一針見血,使其猛醒,具有強烈的表達效果。

他為什麼敢下這樣的結論呢?一是鄒忌曾任齊相,是國家的重臣,言不在私而益於公,所以他無所顧忌;二是以小見大,由自己的受矇蔽推想到國君的受矇蔽,這種現身說法的方式具有較強的說服力。

第3段,進諫的結果。

齊王接受了鄒忌的勸告,立即釋出政令,懸賞求諫,廣開言路,對於關心國事、積極進諫者,分不同情況給予獎賞。齊王納諫之後,齊國果然發生了可喜的變化。「門庭若市」說明在此以前,齊國確實有許多積弊,「時時而間進」說明最初的進諫已經取得了預期的效果,齊威王已經根據人們的意見,改革了弊政。

「雖欲言,無可進者」,說明威王已完全糾正了缺點和錯誤,齊國政治清明。齊威王納諫去蔽,從而使齊國國勢強盛,威震諸侯。

需要指出的是,「無可進者」「皆朝於齊」均與史實不符,是作者的有意誇張。

鄒忌身高八尺多,形體容貌光豔美麗。一天早晨,鄒忌穿戴好衣帽,照著鏡子,對他的妻子說:「我與城北徐公比,誰更美呢?

」他的妻子說:「您更美,徐公怎麼比得上您呢?」 城北的徐公,是齊國的美男子。

鄒忌不相信自己會比徐公美,就又問他的妾:「我與徐公比,誰更美呢?」妾說:

「徐公怎麼比得上您呢?」 第二天,有客人從外面來,鄒忌同他坐著閒聊,鄒忌問他:「我與徐公比,誰更美呢?

」客人說:「徐公不如您的美。」 又過了一天,徐公來了,鄒忌仔細地看他,自己認為不如徐公美;再照鏡子看看自己,認為自己遠遠不如徐公美。

晚上躺著想這件事,說:「我的妻子讚美我,是偏愛我;妾讚美我,是害怕我;客人讚美我,是想有求於我。」

於是鄒忌上朝拜見齊威王,說:「我確實知道自己不如徐公美。可是我妻子偏愛我,我的妾害怕我,我的客人想有求於我,他們都認為我比徐公美。

如今齊國有方圓千里的疆土,一百二十座城池,宮中的姬妾、近臣沒有人不偏愛您,朝中的大臣沒有人不害怕您,全國範圍內的人沒有誰不有求於您:由此看來,大王您受矇蔽很深了!」

齊威王說:「好!」於是就下命令:

「全部官吏百姓能夠當面指責我過錯的人,給予上等獎賞;書面勸諫我的人,給予中等獎賞;能夠在公共場所批評議論我的過失,並能傳到我的耳朵裡的人,給予下等獎賞。」 命令剛下達,許多大臣都來進諫,宮門前庭院內人多得像集市一樣;幾個月以後,不時偶爾有人來進諫;滿一年以後,即使有人想進諫,也沒有什麼可說的了。

燕、趙、韓、魏等國聽說了這件事,都到齊國來朝見齊王。這就是所謂在朝廷上戰勝別國。

課文通過鄒忌以自身經歷對齊王進行類比從而得出直言不易的道理,諷勸齊王納諫除弊的故事,從而說明國君必須廣泛採納各方面的批評建議,興利除弊,才可以興國的道理。

這個故事明確說明了這樣一個道理:一個人在受矇蔽的情況下,是不可能正確認識自己和客觀事物的。作為領導,更要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防止被一些表面現象所迷惑;不要偏聽偏信,要廣泛聽取他人的批評意見,對於奉承話要保持警惕,及時發現和改正自己的缺點錯誤,不犯或少犯錯誤。

應該說明的是,這篇課文所記述的,未必全是事實,很可能是戰國時期流傳的名人逸事。所謂納諫能導致「戰勝於朝廷」的結果,在諸侯割據稱雄、以攻伐為賢的戰國時代,只能是一種無法實現的幻想。但作者善於觀察日常生活,從中提煉出有意義的主題,而且通俗生動,說服力強,文筆流暢而富有變化,充滿情趣等,都是值得我們學習、借鑑的。

三、寫作特色

1.情節完整,人物生動。

全文雖然只有三百多字,卻具有完整的故事情節。鄒忌的兩次窺鏡,與妻、妾、客的三問三答,以及「暮寢而思」等情節,妙趣橫生,富於生活氣息,親切有味。對人物的刻畫特別講究。

如對鄒忌,作者不重形體的刻畫,而是著重用細節和對話,表現人物豐富的內心世界。又如,齊王只有兩個舉動,一是「王曰:『善。

』」二是「乃下令……」,就把一個賢明的君主形象表現得生動傳神。

2.敘事簡潔,剪裁巧妙。

對鄒忌與徐公比美的情節,作者作了繪聲繪色的描繪,對他的進諫,卻只作概括的敘述。對臣民的進諫,也突出重點,記敘「令初下」「數月之後」「期年之後」三個時期的不同情況,使讀者從中體會齊王納諫後的巨大變化,而對齊王最初受蔽之深,齊國積弊之多,以及具體如何改革等,都只從側面暗示,略而不寫,使文章的中心更為突出。三問三答,也沒有從每個人的形態上去描寫,而是通過不同語言來顯現人物對問題的不同態度。

用筆簡潔,辭約意豐。

3.語言繁簡適度。

鄒忌的三問,內容完全相同,只是在文字上略有變化,既表現了他的懷疑,又毫無重複之感。三答的意思也相同,但感**彩卻大不一樣。齊王的回答只有一個「善」字,既表現了他的態度和誠意,又恰如其分地顯示了他的矜持與尊貴。.

4.設喻說理,具有極強的說服力

設喻說理是本文最顯著的寫作特點.文章先寫鄒忌與徐公比美,接著對妻,妾,客的讚美之詞進行了分析,為下文的設喻說理做了必要的鋪墊.接著寫鄒忌諷諫齊王,先叢自己的私事說起,隨後以私事比國事,讓齊威王從中受到啟發。

這種由近到遠,由小到大,由生活瑣事推及國事大事,用設喻來講道理,表明了見解的方法,委婉動聽,往往收到比直進諫更好的效果.

鄒忌諷齊王納諫的問題,《鄒忌諷齊王納諫》中鄒忌向它的妻妾客提出問題的口氣有什麼不同?

第1段,進諫的緣起。作者先刻畫了鄒忌的外貌 身材魁梧,儀表堂堂。窺鏡 自視 逼真地刻畫出他不無自得的神情。正是有了這點自信,才使他敢於和齊國有名的美男子徐公比 美 也與下文見徐公後 弗如遠甚 的自慚心理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種對比,烘托出他感到受矇蔽的心情。明明是 弗如遠甚 可他的妻 妾和客卻異口同聲...

鄒忌諷齊王納諫納諫意思,鄒忌諷齊王納諫什麼意思?

納接受,諫指下級對上級的建議,通常獨指君臣之間。就是鄒忌用諷刺的比喻讓齊王接受他的建議。鄒忌諷齊王納諫什麼意思?有三層意思。第一層 寫鄒忌從妻 妾 客謬讚自己比徐公美這件事中悟出一個深刻的道理 進諫緣起。第二層 寫鄒忌以自己受矇蔽的事為例,以小見大,以家比國,諷喻齊王 進諫的內容。第三層 寫齊王虛心...

鄒忌諷齊王納諫問題,有關《鄒忌諷齊王納諫》的問題

1 鄒忌入朝見威王,以自己生活中的小事作論據,用類比推理的方式得出一個什麼結論?說明威望被身邊的人矇蔽了雙眼,看不到事實真相 2.說明一開始進諫的人很多 1.王之蔽甚矣 2.新法之有效 3.指前面幾國皆朝於齊 4.鄒忌 有自知之明,關心國事,足智多謀,善於詞令。齊王 開明,有作為的君主 5.我打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