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我國各省的自然環境並闡述環境對省內經濟帶來了哪些影響

2021-10-18 16:57:42 字數 5589 閱讀 2705

1樓:愛小米的耗子

中國幅員遼闊,自然環境複雜多樣,而且呈現明顯的地帶性和非地帶性的地域差異。自北至南隨著太陽輻射和氣溫變化,依次出現寒溫帶、溫帶、暖溫帶、**帶、熱帶、赤道帶等6個溫度帶,自然景觀顯示緯度地帶性分異規律。由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隨著降水量的遞減,又依次出現森林、草原、荒漠等呈現經度地帶性分異規律的自然景觀帶。

中國是一個多山的國家。全國陸上丘陵起伏、山脈縱橫,按地貌型別劃分,山地(包括高、中、低山)佔總面積的33.33%,丘陵佔9.

90%,高原佔26.04%,盆地佔18.75%,而平原只佔 11.

98%。全國陸地按海拔高度劃分,其分配比例是:>5 000米佔19%, 2 000~5 000米佔18%,1000~2 000米佔28%,500~1000米佔19%,<500米佔16%。

其中海拔在1000米以上的面積共佔65%。山區中由山腳到山頂,自然景觀的垂直變化十分顯著,由於海拔高度和坡向的不同,反映了類似緯度和經度的地帶性差異。

中國地貌的基本特徵受地質構造影響,西高東低,呈階梯狀構架。其中以崑崙山和祁連山為北界、喜馬拉雅山為南界、喀喇崑崙山為西界、橫斷山為東界,構成了西南部最高一級階梯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 500米。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一線以西的中部和北部位於第二級階梯上,海拔大致在1000~2 000米上下。

此線以東是最低一級階梯,海拔在1000米以下。

第一階梯的形成是從4 000萬年前漸新世開始,由於印度板塊不斷插入青藏高原底部,促使它不斷抬升而成為世界最高高原。第二階梯在1億年前的白堊紀時代已基本形成,其後多次經受地殼斷陷和抬升影響,形成了較多的山體、盆地和高平原。第三階梯形成時代較新,至今在沿海地帶還在不斷淤積成陸。

這種自西向東逐級下降的地貌,有利於來自東南方向暖溼海洋氣流的深入,對中國東南半壁的氣候、植被、土壤以及農業生產活動都十分有利;同時使發源於青藏高原向東、向南奔向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大江大河具有較大的落差,蘊藏著可以多級開發的水能資源。

由於中國處於世界最大大陸與最大海洋之間,海陸分佈所產生的熱力差異大,再加上青藏高原的隆起,破壞了對流層低層行星風帶的分佈,因而中國氣候的最大特點就是季風特別強盛,對中國自然環境的形成有著廣泛而重大的影響。其主要特點是冬夏控制天氣的氣團和基本氣流截然不同,冬夏盛行風向有明顯的變化;主要雨帶的位置與夏季季風的進退緊密相關;一年之中雨熱高峰都發生在夏季。中國的東南半壁,包括東北、華北、華中、華東、華南,以及川黔和近西北的陝西、甘肅東部,夏季受來自太平洋熱帶海洋氣團影響,盛行東南季風,多雨、高溫、氣候溼潤;冬季受極地大陸氣團控制,多偏北氣流,低溫而乾燥。

**的西南部及南部、雲南的大部,夏季受來自印度洋的熱帶海洋氣流影響,盛行西南季風,為雨季;冬季處於極地大陸冷高壓南緣,且受青藏高原地形的阻擋,南下冷氣流比較弱,為乾季。而中國的西北半壁,包括內蒙古和遠西北的新疆、甘肅河西、寧夏、青海柴達木,深處內陸,受青藏高原的屏障作用,夏季受海洋季風影響小,終年受大陸性氣團控制,無明顯的雨季與乾季之分,氣候乾燥,年降水量一般少於 250毫米,是乾旱區,面積佔全國的1/3,可說是非季風氣候區。青藏高原崛起而形成的巨大的高原面,佔據了對流層1/3~1/2的空間高度,迫使高空西風環流向高原南北兩側分流,使高原呈現一種特殊的溫帶大陸性氣候。

其特點是乾旱少雨,氣溫低,日較差大,輻射強烈,形成特殊的高寒景觀。在冬季、高原近地層是冷源,形成冷高壓,為反氣旋性環流;夏季則是熱源,產生熱低壓,為氣旋性環流。這一高原區上空的環流系統,也呈季節變換,屬於高原季風型別。

季風對中國十分有利,和世界上位於南北迴歸線兩側同緯度的一些國家和地區相比,在非洲有撒哈拉沙漠,在澳大亞利有維多利亞沙漠,在北美有亞利桑那沙漠,而唯有中國夏季受海洋溼潤氣團影響,雨量豐沛,北迴歸線地帶避免了沙漠帶的出現。

由於季風影響,中國境內降水量呈現由南向北、由東向西遞減的總格局。降水的地區差異既影響到農業生產,也影響到人口分佈,試把年降水量分佈圖和本書第二章所附人口密度分佈圖作一對照,便可發現二者之間有著一定的相似性。年降水量400毫米線大致把中國分成東南和西北兩大部分,東南部為雨養農業和林業區,西北部為牧區和綠洲農業區。

地處東南沿海的臺灣、海南、廣東中部和廣西南部,年降水量可達2 000毫米以上,而深處西北內陸的塔里木盆地和柴達木盆地年降水量不及50毫米。以中國的年降水量和世界同緯度的其他地區對比,則北緯30°以南地區明顯偏多,而北緯40°以北地區則又偏少。

但季風環流具有不穩定性。在季風控制下中國各地降水季節分配不均,年際降水變化大。如新疆降水量年變率可達30%~50%,華北地區也可達20%~30%。

因此容易造成旱澇災害。又因國土遼闊而地形複雜,在一年之內的不同季節,往往一些地區發生澇災,而另一些地區發生旱災。就全國而論,黃淮海半溼潤半乾旱區出現旱澇的機會最多。

長江中游旱多於澇,而下游因受颱風雨影響澇多於旱。華南地區夏半年因登陸颱風多而易澇,而冬季常旱。東北地區春多旱而夏多澇,西南地區夏多澇而冬多旱。

西北乾旱區因夏季有高山冰雪融水的調節,旱情反而較輕。

總的看來,中國旱澇災害是比較頻繁的。旱災平均每4年發生一次較嚴重的災情,例如 1984~2023年間平均每年受災面積3.9億畝(1畝=1/15公頃,下同),成災面積1.

9億畝,其中受災嚴重地區有松遼平原、黃淮海平原、黃土高原、四川盆地和雲貴高原。在1984~2023年同一時段內,平均年受水災面積1.6億畝,成災0.

9億畝,遭災嚴重地區有黃淮海平原和長江中下游地區。由鋒面雨、颱風雨和雷陣雨形成的24小時內降水量在50毫米的暴雨,是否成災還和地形坡度及地面情況有關。在西北乾旱區地面物質疏鬆,在西南山區地勢陡,容易形成泥石流,破壞下游的農田、房屋和道路。

至於西南地區秋季的連綿淫雨,可使穀物種籽黴爛,棉花質量變壞。不論暴雨或淫雨,在低窪地區往往發生內澇,淹沒農田或使土壤過溼,以致作物減產或絕產。

隨著季風進退,在不同季節還可發生不同的特殊天氣,其中臺風、寒潮和梅雨對中國的影響較大。

颱風 是發育於北太平洋西部熱帶洋麵(加羅林群島附近)的強熱帶氣旋。根據其最大平均風速可分為三個等級,風速大於每秒32.6米(相當於風力12級以上)為強颱風,風速在每秒 17.

2~32.6米(相當於風力 8~11級)為颱風,風速在每秒 10.8~17.

1米(相當於風力6~7級),為熱帶氣旋。颱風每年最早出現於5月,最盛於7~9月,也可延續到冬季。颱風一旦形成後隨所處環境形勢而向西移動。

影響中國的颱風路徑可分為二類:①西行路徑,由加羅林群島經菲律賓,進入南海,多數在廣東、少數在廣西和越南登陸,有時可深入到湖南和江西;②轉向路徑,由加羅林群島向西移,在北緯20°~30°間轉向西北、再轉向東北,多數趨向日本和北太平洋,少數抵達中國東北或朝鮮半島,其轉向主要決定於北太平洋熱帶高壓的強弱或進退就中國沿海各省而論,颱風登陸頻率以廣東為最多,佔年總次數的48.2%,臺灣次之,佔20.

1%,福建和海南佔18.1%,在上海以北登陸的只佔6.2%,而且並非年年都有。

颱風登陸後隨環流系統和地表地貌條件的不同,其行徑發生複雜轉向,並逐漸減弱,一路帶來狂風暴雨。每次颱風雨來臨降水可達100~1000毫米。臺灣是中國颱風雨最強的地區, 2023年發生在新寮的6318號颱風,在三天內總降水量達2 749毫米之多。

2023年發生的7503颱風,從福建登陸後向西北轉進,到河南伏牛山區受地形阻滯,在汝河、洪河、唐白河上游造成大面積暴雨,三天內總降水量1605毫米,這是大陸上最高的暴雨記錄,致使一些水庫大壩崩潰,造成嚴重水災。颱風帶來的狂風、暴雨和海面巨浪海潮,危害海陸交通、漁業捕撈、工農生產和人們的生命財產。但盛夏時節在華北、江南、華南等地區受到熱帶高壓控制出現伏旱時,颱風雨可以消除旱情,有利於農業生產和城市供水。

在中國沿海諸省區中,颱風雨在年降水量中佔有重要地位,大致溫州以南佔20%強,溫州以北約佔10%。在7~9月間,福建和浙江南部颱風雨可佔50%,長江口和華南各省區佔30%。

寒潮 當冬半年在東亞上空有高空糟向東發展的時候,北極地區的冷空氣隨之爆發向南進發,其前緣冷鋒即促成寒潮天氣。冷鋒過境時勁吹西北風,氣壓升高,風速猛增,氣溫驟降。寒潮入侵中國的路徑,其頻率最高的是由西伯利亞經蒙古侵入華北和河套地區,南下到長江中下游,甚至影響到華南。

其次由西伯利亞進入新疆,經河西走廊向東南深入,有時可以抵達華南。再次由貝加爾湖南下,進入內蒙古東部、東北南部和華北,其勢力較弱,僅波及長江以北地區。

寒潮爆發時間主要在10月下旬至次年4月上旬,出現於秋末和春初較多,平均每年有6~7次。寒潮侵襲時最突出的天氣現象為大風和降溫,風力可達8級乃至10級,在沿海地帶還可發生海水**倒灌現象。據統計,在最強的寒潮過程中,淮河以北地區氣溫可下降23℃,長江中下游下降24℃,華南甚至可下降27℃的極端值。

寒潮經西北和華北時會出現沙暴,偶爾也降雪,到長江流域時因水汽較多,會出現雨雪天氣,到華南則多陰雨天氣,降水可達幾十毫米,偶爾還可出現暴雨。

寒潮帶來寒害。中國東部和南部在冬半年出現大範圍的霜凍,都與寒潮侵襲有關。寒潮出現的遲早決定了各地初霜和終霜日期。

寒潮對生產活動、特別是農林生產危害最大。在西北和華北地區春季出現的「倒春寒」,可凍死返青的冬小麥,在南方雙季稻地區春季寒害可使早稻爛秧,秋季的「寒露風」可使晚稻不孕不實,造成空殼減產。在**帶地區,對柑桔一類的果樹可造成毀滅性的凍害。

在熱帶地區,橡膠一類的經濟林一旦遭寒害,可導致破皮流膠,枝葉枯萎,乃至全株凍死。

梅雨 每年6月上旬至7月中旬,熱帶氣團和極地氣團在江淮地區上空交綏,形成極鋒,發生持久的陰雨天氣。此時正當梅子成熟,故稱「梅雨」。梅雨期間,溼度大,人們感到悶熱異常,物品容易黴爛。

但梅雨帶來的雨水,卻提高了防伏旱的能力,使作物獲得好收成。

中國複雜的地貌條件造成了氣候的複雜多樣性。地貌可以破壞或掩蓋自然環境的緯度地帶性,山體的高度和走向對氣候的影響尤為顯著。東西走向的大巴山、秦嶺和大別山,對冬季由西北南下的乾冷氣流和夏季由東南北上的溼熱氣流,都有阻擋作用。

因此它們的南北兩側山坡氣候、植被、土壤都有顯著的差別,它們成了中國南方的溼潤北**帶和北方的半溼潤、半乾旱暖溫帶明顯的分界。四川盆地即由於北部秦巴山地的遮蔽作用,阻擋了北來的寒流,因而盆地氣候終年溫暖,農產豐富,是形成「天府之國」的自然背景。一般而論,山地隨著高度的上升,氣溫逐步降低而溼度增加,相應出現植被和土壤的不同垂直帶譜,各帶層的農、林、牧業也出現明顯分異。

即使在同一山區,從山麓到山頂,隨著自然環境的變化,出現了「十里不同天,一山有四季」的現象。這就為因地制宜進行生產佈局、發展立體農業提供了條件和依據。

山區自然環境複雜,自然資源多樣,為發展多種經營提供了條件,但山區由於環境特殊,在開發利用上存在著不少問題。一般山區由於地勢高、氣溫低、雲霧多、霜期長、植物生長期短,農業生產要注意搶季節,而林業生產則具有長期性,需要較多的投資。這樣要求農、林、牧、副業全面規劃,以短養長,以副促農,統籌經營。

大多數山區交通運輸不便,嚴重妨礙了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很多產品由於不能及時外運而影響了其經濟價值。正如山區居民所說:「賣得出去是金銀財寶,運不出去就成了樹皮爛草」。

總結經驗得出的教訓是:首先要改變山區對外交通條件,「若要富,先修路」。北方山區由於乾旱,天然植被稀疏,生產水平低,很多山區「三料」(燃料、飼料、材料)俱缺,民生困苦,居民因燒柴需要而破壞天然植被和森林;而南方山區多暴雨,水土流失嚴重,結果是「山上林光土垮,山下水衝沙壓」,影響了山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要切實做好水土保持工作。

全面評價中國的自然條件,既要看到它的有利方面,考慮發掘它的潛力,同時又必須指出它的不足之處。首先是山地佔了陸地國土的2/3面積,擴大耕地、發展生產、進行建設都受到限制。其次季風環流的不穩定性,引發頻繁的水旱災害,影響生產和生活。

我國年降水不足250毫米的乾旱區佔了全國1/3的面積,嚴重影響了土地資源的開發。此外,沙漠、戈壁、寒漠、風沙地、鹽鹼地、沼澤地佔有相當大的面積。北方的黃土高原和南方的紅壤丘陵,水土流失都比較嚴重。

所有這些不利的自然環境,一時還難以開發利用,甚至難以根本改造,尚待付出努力,經過長期創造條件,才可能有所轉化。

寫出描寫自然環境的詞語,寫出四個描寫自然環境的四字詞語

萬里無雲 枯枝敗葉 傾盆大雨 雪花紛飛 烏雲密佈 百花齊放 春雨綿綿 白雪皚皚 狂風大作 百花爭豔 冰天雪地 山明水秀 水木清華 晴空萬里 萬里無雲 寫出幾個描寫人物的四字詞語 面黃肌瘦 面如土色 儀表堂堂 容光煥發 虎背熊腰 瘦骨如柴 一表人才 身材魁梧 眉清目秀 儀表堂堂 閉花羞月 沉魚落雁 出...

結合印度的氣候,河流,地形等自然環境特點,分析自然條件對印度

熱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雨熱同期,有利於水稻生長 有恆河經過,水源豐富 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學習地理的好方法,技巧 學習地理尤其要注意學習方法,只有掌握好學習方法,才能化難為易,學得紮實而靈活。1 學會使用課本 教科書既是掌握知識 技能的工具,又是培養自學能力的依據。目錄提示著全書的要領和前後的...

請分析下列民居建築與當地自然環境的關係。(1)北極地區因紐約

試題分析 a為冰屋,位於北極地區,氣候嚴寒,b為窯洞,適合黃土的特徵,c為蒙古包,適合遷移的遊牧生活,d為竹樓,適合溼熱環境。考點 本題主要考查聚落的知識。點評 本題還可以考查聚落的兩種形式 鄉村和城市 世界上先有鄉村聚落,後有城市聚落。全世界大約有一半的人住在城市。聚落的作用 聚落不僅是人們的居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