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真諦是什麼,佛的真諦是什麼?

2022-02-01 13:00:53 字數 6524 閱讀 5795

1樓:罷罷jia樂

佛, 梵文 buddha音譯「佛陀」的簡稱 [梵文 buddha ]。意譯為「覺者」、「知者」、「覺」。覺有三義:

自覺、覺他(使眾生覺悟)、覺行圓滿,是佛教修行的最高果位。據稱,凡夫缺此三項,聲聞、緣覺缺後二項,菩薩缺最後一項,只有佛才三項俱全。小乘講的「佛」,一般是用作對釋迦牟尼的尊稱。

大乘除指釋迦牟尼外, 還泛指一切覺行圓滿者。「佛」字由左邊的「人」與右邊的「弗」構成,「弗」為「不」的同源字,加單人旁就是不是凡人,說明稱之為佛的人,本就是超脫凡人慾念、思想的人。

再者,唯物主義是不夠圓滿的,因為它忽視了心的重要,實則如果你心情極度悲傷時,把一個世界上最好看的花放在你面前你也不會有心情去看,看了也不會覺得它漂亮,這正足以說明,外在的客觀也需要隨心轉。

唯心主義也是不夠圓滿的,因為它忽視了客觀環境的事實,比如,剛剛的花,雖然我們心情不好事,花在我們眼中不美麗,可是這花的美麗卻是個客觀存在的事實,只是眼下我們無心去看而已,不表示這花就真的很難看。

2樓:無極瓜

佛教的真諦就是,無。 基本所有經書最後參悟出來的就是什麼都是空,什麼都沒有。

佛的真諦是什麼?

3樓:帥帥的良

你問的很好,那麼首先要來給迷信下個定義,什麼叫迷信?

常有人批判信佛為迷信。何謂迷信?不經審慎思考和理性明辨,迷迷糊糊相信,稱為迷信。

批判者往往未曾聽經聞法,甚且連『佛』之本意亦無言以對,即主觀認定佛教為迷信,此批判者豈非更為盲從、迷信?

何謂智信?凡透過智慧判斷,冷靜觀察,確知為善良美好,能令人解脫者,方去接受、相信,稱為智信。梁啟超嘗言:

『佛教乃智信而非迷信。』佛教非但不認同迷信,甚且鼓勵以理性探索質疑,此種寬容大度,實事求是的態度,便是智信的表徵,也是佛教與其他宗教最大的不同。

再者,唯物主義是不夠圓滿的,因為它忽視了心的重要,實則如果你心情極度悲傷時,把一個世界上最好看的花放在你面前你也不會有心情去看,看了也不會覺得它漂亮,這正足以說明,外在的客觀也需要隨心轉

唯心主義也是不夠圓滿的,因為它忽視了客觀環境的事實,比如,剛剛的花,雖然我們心情不好事,花在我們眼中不美麗,可是這花的美麗卻是個客觀存在的事實,只是眼下我們無心去看而已,不表示這花就真的很難看

佛法是心法,可是佛也告訴我們,講空不能破壞客觀的事實,比如:有的人常常說,佛教講空,那什麼都是空空空的,我殺人空,放火空,反正幹什麼都是空的,這就完全不懂佛法的人講的話,因為佛教育我們空是對我們的心講的,可是外在的事實,你必須接受,不能去否定外在的存在而肆無忌憚的去任意妄為,因為還有個東西叫因果。

所以,佛教他不是唯物主義,也不是唯心主義

如果形象的說,佛教是建立在唯物上的唯心,叫作絕待的唯心

一般的唯心,只有講心,卻不談唯物

而唯物不談心,佛教則是圓滿的講了心和物的圓融,佛教稱為理(心)事(客觀環境)圓融

所以,我們講空,比如樹空,不是否定這樹的存在,如果我眼見一顆樹,卻說它不存在,那叫睜眼說瞎話,而是當下以空的心,卻體會,去超越,去透視,這個樹他是無自性,什麼叫無自性,簡單講就是不永恆,無法永遠的存在,他是因緣生因緣滅的,本無獨立存在不變的本體,所以講樹空

所以,一般人認為「一切皆無即是空」實為謬見

4樓:夢景卻似曾相識

佛, 梵文 buddha音譯「佛陀」的簡稱 [梵文 buddha ]。意譯為「覺者」、「知者」、「覺」。覺有三義:

自覺、覺他(使眾生覺悟)、覺行圓滿,是佛教修行的最高果位。據稱,凡夫缺此三項,聲聞、緣覺缺後二項,菩薩缺最後一項,只有佛才三項俱全。小乘講的「佛」,一般是用作對釋迦牟尼的尊稱。

大乘除指釋迦牟尼外, 還泛指一切覺行圓滿者。「佛」字由左邊的「人」與右邊的「弗」構成,「弗」為「不」的同源字,加單人旁就是不是凡人,說明稱之為佛的人,本就是超脫凡人慾念、思想的人。

再者,唯物主義是不夠圓滿的,因為它忽視了心的重要,實則如果你心情極度悲傷時,把一個世界上最好看的花放在你面前你也不會有心情去看,看了也不會覺得它漂亮,這正足以說明,外在的客觀也需要隨心轉。

唯心主義也是不夠圓滿的,因為它忽視了客觀環境的事實,比如,剛剛的花,雖然我們心情不好事,花在我們眼中不美麗,可是這花的美麗卻是個客觀存在的事實,只是眼下我們無心去看而已,不表示這花就真的很難看。

5樓:赴約星光

物極必反,唯心的真諦是唯物,唯物的真諦是唯心。

6樓:

佛教講求八正道:正見 正志 正語 正業 正命 正精進 正念 正定

禪宗六祖慧能則曰: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使惹塵埃(他講求頓悟 我個人也支援頓悟 而不甚贊同漸悟)

這兩種見解都很精闢 我也無法取捨啊 給樓主做個參考

7樓:

何謂佛?覺悟的人就是佛。只要你大徹大悟了,你就是佛。何謂唯心唯物?

佛教本非哲學,佛教即為佛陀的教育。但與馬克思主義確實有很多相同點。比如說,三世因果是佛教的基本理論之一,而馬克思主義也認為事物之間具有因果聯絡,凡事必有因果,只是與佛教因果相比,是一種屬於表面上的因果聯絡,並不徹底。

佛教是佛陀的教育,不是迷信。

阿彌陀佛!

佛法的真諦是什麼?

8樓:

「佛法無論講什麼,都是要世人身心清淨,從而達到一種天人合一,進入禪定狀態,從而獲得大智慧!最終了脫生死,免遭輪迴!」

阿彌陀佛!「達到一種天人合一,進入禪定狀態,從而獲得大智慧」是方法,「最終了脫生死,免遭輪迴」是目的。但末法時期,終生善根膚淺,試問能有幾人能達到一種天人合一,進入禪定狀態?

又有幾人能真正獲得大智慧,從而了脫生死,免遭輪迴?歷代大師大德告訴我們,千中無一!

同樣是為了了脫生死,免遭輪迴,我們完全可以換一種更簡單,更有效的方法。

世尊說法四十九年,講經三百餘會,留存經數千卷。自古以來,通宗通教之大通家,遍覽一大藏經後才恍然大悟。世尊千經萬論原來全都終歸指向淨土一門,所謂三藏十二部,八萬四千行門,全都是方便鋪陳,本意在引導眾生歸入淨土一門,仰仗彼佛阿彌陀之大願業力,唸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

世尊涅盤之前,無問自說了《阿彌陀經》,教給了我們往生淨土最簡捷,最有效的方法:「若有眾生,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見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

阿彌陀佛!希望樓主與各位同修到瓦後宮的部落格裡看看,必定收穫不小。

阿彌陀佛!

9樓:匿名使用者

佛法緣起性空,空即智慧即般若,般若即佛法的真諦。六祖慧能講過: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闡述的就是這個道理。

10樓:以何為心

隨喜師兄,在下於此僅作交流,天人合一是道家追求的境界,可以看作是初步禪定的理解。

「諸行無常,是生滅法(輪迴);生滅滅已,寂滅為樂(涅盤)。」

11樓:

佛法的內容可以包括在智慧和慈悲中,佛法的修行目的可以包括在調服自心煩惱和利益眾生中。具體請看慈誠羅珠堪布的《佛教的定義》

12樓:匿名使用者

一心向善~即可離苦得樂...

宇宙的特性是善的...

雖然有正必有邪~but 正的永遠是在邪的ㄉ前面一步...直到宇宙最高處 就沒有邪的...然後就進入???(不要說比較好~以免誤解)...

個人淺見...3q...

13樓:飄得雲端上

其實可能連達摩都不清楚,他自己也在追尋中,所以在傳衣缽的時候,其他人說了一大堆,他沒有理睬,而傳了拜了三拜的慧可!

14樓:怒嗔

可以智慧的生活,了悟生死,普救眾生

15樓:

了脫生死也非目的

出世更要入世

16樓:在棲鳳湖吃湯圓的高飛燕草

真諦就影集中本覺自性

17樓:手機使用者

各人的參悟不一樣,沒有對錯~

佛教的真諦是 什麼

18樓:匿名使用者

「三世諸佛講說了八萬四千無量法門,除了覺悟此性外過此說者佛未曾說。經典遍滿虛空不可計量,究竟教誨只有直指覺性三句話。此現量直指諸佛之密意,既無前行,也無後修,匯入之法,即此而已。

」---蓮花生大士《直指覺性赤見自解》

真諦真諦:原為佛教語。與俗諦合稱為「二諦」。亦泛指最真實的意義或道理,真切的理論和精義,奧妙所在與俗諦合稱為「二諦」。亦泛指最真實的意義或道理,又稱為「第一義諦」。

19樓:匿名使用者

得到,失去。拿起,放下。傷痕累累的一顆心慢慢靜下來,得到的是一顆看淡生死的平常心。

我從萬物中生,死我願歸萬物。至於那些想著守恆的人?悟道休言天命,修行勿取真經。

一悲一喜一枯榮,哪個前生註定?袈裟本無清淨,紅塵不染性空。幽幽古剎千年鍾,都是痴人說夢。

20樓:匿名使用者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自淨其意,是諸佛教

諸行無常,一切皆苦

諸法無我,寂滅為樂

這是兩個最具代表性的偈子

21樓:雨雪下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我所認為的佛教真諦:心,一顆清淨平等的慈悲心。

22樓:2010在神知鞭

沒有「教」這個字,教這個詞語是世人為了歸類而加上的,應該是「佛」的真諦是什麼,佛的真諦其實簡單便是:無和有。。當你體會到這個無和有的時候 那已經是有感悟了

23樓:匿名使用者

教眾生修行、行善,達到沒有對立,達到自善圓滿。

24樓:匿名使用者

平等。成佛要入一真法界。

其實,平等是對我們這些婆娑世界有情說的,準確的說也不是平等,而是同一。

也就是說

老虎與我是沒有差別的,

老鼠與我是沒有差別的,

鬼與我是沒有差別的,

神與我是沒有差別的,

老虎與老鼠是沒有差別的,

鬼與神是沒有差別的,

我就是老虎,

我就是老鼠,

我就是鬼,

我就是神,

老虎就是老鼠

鬼就是神。。。。。

25樓:小學生問老師

該吃飯就吃飯,該拉屎就拉屎......別在吃飯的時候想拉屎的事情,也別再拉屎的時候想吃飯的事情,呵呵 什麼是想哦,哎我也不知道啊 ......

26樓:被放逐的先知

萬事皆空,斬斷紅塵。

27樓:南無佛陀耶

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盤寂靜。

28樓:匿名使用者

一句:南無阿彌陀佛 ,當你念到生死自在的時候,你就會明白,否則說再多也是廢話。

29樓:匿名使用者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 佛是出世離苦的!

30樓:匿名使用者

無。一切皆是空。正因為萬物皆空才能博愛萬物。

31樓:嶴裡村人

佛教的真諦是智慧、覺悟。

32樓:匿名使用者

佛在普度世人 感化世人 佛不能幫你怎麼做 只能教你怎麼做 實際說白了 就是給人鍍金 讓人的心態放到平和 去掉不好的東西 好得到解脫 樓主可以好好做事 不為佛事也要為人事

佛教中的四真諦是什麼?

33樓:潛川

可以說是「明心見性,解脫生死,超越輪迴」。

學佛成佛,簡單而言,就是要通過「信、解、行、證」四個步驟、採用「六度波羅蜜」六種途徑,經歷過「戒、定、慧」三個層次的境界,最終才能修成正果、立地成佛的。我依次給你簡介一下:

1、信解行證:首先要有信仰,有願意跟隨佛祖的腳步去修行、按照佛祖指導的方法去做的決心,這叫「信」,佛教也稱之為「發菩提心」;然後要有真正出家的僧人為你講解佛法,即「解」;然後你要按照僧人教你的方法去做,也就是理論聯絡實際,這叫「行」;最後從實踐中驗證所學是真實不虛的,這叫「證」;

2、「六度波羅蜜」是修行的六種途徑,簡稱「六度」,分別是:佈施、忍辱、持戒、精進、禪定、般若。用現代話來簡單的理解就是:

無私奉獻(佈施)、忍受委屈和痛苦(忍辱)、遵守佛教的規章制度(持戒)、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精進)、通過打坐來使自己的心擺脫情緒的控制(禪定),獲得無上的大智慧(般若)。

3、戒定慧:這代表了修行的三個層次的境界,「戒」就是上面的持戒,佛祖告訴我們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可以做,僧人要遵守250條規章制度(佛教稱為「戒律」),女性僧人(我們常說的尼姑)則是348條,如果你不出家,在家裡學佛,則只須遵守五條,即「持五戒」(看起來簡單,要做到不容易)。「定」即「禪定」,這是佛教中最重要的修行方式,用高僧大德的開示來說,「禪定的人不一定能成佛,但成佛一定離不開禪定!

」。「慧」即「般若智慧」,因為「般若」一詞,包含了六種不同的智慧,沒法翻譯,只能稱其為「大智慧」。

——按照這樣的方式,我們才能修成正果,不過對於一般人而言,還是從「三皈五戒十善」學起,從孝順父母開始吧!父母是我們修行路上的第一尊佛!

愛情的真諦是什麼,生命的真諦是什麼?

愛情的真諦簡單來說就是兩個人之間的默契相處 最完美的是柏拉圖式的愛戀。但是沒有人會做到。現在點就是,你們相愛,那就可以,無所謂真諦。本人的理解,相濡以沫吧!每天一起吃吃飯,一起散散步,時不時吵吵架。平靜的生活,愛情裡所謂的真諦就是 一個願打 一個願挨。樓主認為愛情的真諦是什麼呢?戀愛的真諦是什麼?不...

什麼才是愛情的真諦?愛情的真諦是什麼?

香菸愛上火柴就註定被傷害,許下的承諾就是欠下的債,老鼠對貓說 我愛你,貓說你走開,誰也沒看見老鼠走後貓也流了一滴淚,其實有一種愛叫做放棄,如果你是我眼中的一滴淚,那我永遠都不會哭,因為我怕失去你。一隻風箏一輩子只會為一根線冒險。女人善變的是臉,男人善變的是心。在愛的世界裡沒有誰對不起誰,只有誰不懂得...

攝影的真諦是什麼

主題!攝影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主題。沒有主題一切都是空洞,在主題的基礎上才再去追求別的 謝謝 但願能幫上什麼忙 攝影論壇上流傳著很多有趣的段子,其中有這麼一個 今兒個上街,路邊一老者擺攤在賣一堆佳能鏡頭和相機,俺問那老頭,這堆東西不錯啊,為什麼不要了?老頭點支菸,掃了俺一眼,慢慢答道 照相有四種境界。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