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輩往生與九品往生的關係 二者不是一回事吧,我看上輩往生專指出家人 上品上生未必專屬出家人吧

2022-04-30 18:10:59 字數 1675 閱讀 1304

1樓:息滅貪瞋痴

三輩往生每一輩裡都有九品。比如上輩往生,從上品上生一直到下品下生的人都有。中悲、下輩以此類推。

上輩往生唯出家人!但是這個出家是指出六道輪迴的家!並不是剃頭穿袈裟就算出家了!

不要誤會!蓮池大師有《出家四料簡》,講了四種出家:出家出家者、出家在家者、在家出家者、在家在家者。

身穿袈裟,心恆在道,就是出家出家者;身雖穿袈裟,心卻留戀世間的五欲六塵,就是出家在家者;身在家,心恆在道,就是在家出家者;身在家,不能放下五欲六塵的享受,就是在家在家者。

上輩往生的人就是指出家出家者和在家出家者兩類人。可見,西方極樂世界四土三輩九品,與現出家相還是在家相無關!與修行人的真誠心、清淨心、平等心、大慈悲心有關。

2樓:8萬4千法門

極樂世界殊勝就殊勝在此地,十方世界沒有,只有它有,凡聖同居土下下品往生,也作阿惟越致菩薩。

問:為什麼往生極樂世界有九品之分,這不是不平等嗎?

淨空法師答:對的,往生極樂世界當然不平等。因為你念佛的功夫不一樣,你的因不平等,果報怎麼會平等?

我們在講經時常說明,見思煩惱斷了,見思煩惱大家很難懂,我把它變通一下,講執著,我們對於一切諸法的執著。執著斷了,不再執著了,這個人證阿羅漢果;對世出世間一切法的分別也斷了,分別的念頭沒有了,他就證菩薩果位,比阿羅漢高;如果連妄想也斷了,他就成佛了。

只斷執著,還有分別、妄想,要與佛談平等,如何能平等?沒有法子平等。就像我們在學校唸書,小學一年級的學生能不能跟大學四年級的學生平等?

我們要懂得這個道理。到什麼時候才真平等?成佛就真平等。

所有妄想分別執著統統斷盡了,這時候是真平等,妄想分別執著還沒有斷盡,每個人的妄想分別執著都不一樣,所以不會平等。

但是西方極樂世界是一個非常特殊、不可思議的境界,這是佛經為我們介紹的。我們今天有能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是生在哪一土?凡聖同居土。

往上太難太難了,我們自己想想達不到,只能夠生凡聖同居土。雖然生凡聖同居土,在同居土裡面能夠見到實報土的菩薩、方便土的羅漢,大家都在一起,這是非常不可思議的境界。這個境界顯示給我們看,西方世界有四土三輩九品,但是統統在一起。

這個話大家聽了很不容易理解,我說個比喻給你聽,我們一般學校一年級是一年級的教室、二年級是二年級教室,小學是小學校,中學是中學校,不是在一起上課的。極樂世界阿彌陀佛這個講堂很奇怪,這個講堂裡面前一排是幼稚園的學生,第二排是小學,第三排是中學,第四排是大學,同在一個課堂上課,這個奇怪,這就平等。四土九品統統都在一起上課,這是十方諸佛世界裡面沒有的,所以諸佛都稱讚。

我們這個世界是凡聖同居土,有菩薩、有阿羅漢居住,我們不認識,我們見不到。古書裡有記載,唐朝法照禪師朝五臺山見到文殊菩薩,這是特別的緣分,不是每個人都能見得到,在五臺山見到文殊菩薩「大聖竹林寺」的道場。你們念《慈悲三昧水懺》裡面的一段故事,悟達國師害了人面瘡求迦諾迦尊者幫助他。

尊者是阿羅漢,住在四川,悟達國師與他有特別緣分見到了,住在當地的人都見不到。所以這個世間是凡聖同居土,凡夫見不到聖人,聖人也不跟凡夫往來。極樂世界的凡聖同居土,凡人跟聖人融成一片,在一起生活,在一起學習。

這個情形與凡聖同居土不同,西方世界無比的殊勝,就是在這個地方。

3樓:匿名使用者

請問,三輩九品是對已經往生到淨土的人才有的情況,善導大師說三輩九品總在遇緣不同,這也是對已經往生淨土的人說的,今生聽聞佛法,但還沒往生的,這是一個努力的目標嗎?

上上品往生和下下品往生的區別

往生被怎麼用,往生被的用法與功效

最好先持咒,誦經請佛菩薩加持,往生被。然後給要往生的人蓋上,活著的時候就可以蓋,最好繼續持咒誦經。最後,跟著一 化就可。老年居士在往生時,怎樣使用往生被?請回之往生被,平日應摺好,安置腰部以上之佛桌 抽屜,或擇佛堂 清淨處供養,早 晚課時請出,念往生咒二十一遍加持之。往生被蓋至胸部即可,但若死相難看...

如何唸佛快速往生,怎樣唸佛以最快的方法往生

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 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佛說阿彌陀經 沒吃幾天素.怎能上西天.前面也有師兄問過...

答問 有了孩子是否會影響修行與往生淨土

一點不會影響。相反,有了孩子,更能提醒我們要謹慎對待自身的言行,因為如果你不注意,就被孩子學去了,把孩子教壞了,所以要如理如法的修行,給孩子做最好的榜樣。照顧孩子,吃苦耐勞,這是修行忍辱波羅蜜 每天堅持,重複,堅守父母的職責,這是修行禪定波羅蜜。看到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長,自己也要終身學習,給孩子做好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