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為什麼要慢(1)太極與站樁

2022-05-21 16:40:15 字數 5243 閱讀 6546

1樓:

一 「慢」中守規矩悟太極「著熟」

練太極拳是有階段性的,練一層功夫得一層奧妙,必須清楚自己處在什麼階段、什麼層次。顧留馨、沈家楨著《陳式太極拳》一書中,在論述「快慢相間運動」時闡述:「太極拳初學階段,萬不可快.必須盡力求慢.愈慢愈好。

」初學階段如何練呢?老前輩們為我們指明瞭方向。慢練是開始,慢練是基礎。

慢練的同時必須守規矩.否則.一開始基礎打不牢,以後想追求更高層次的奧妙.是不可能的。靜中慢練、鬆中慢練、柔中慢練,達到慢而不散、慢而不斷、慢而不僵、慢而不痴呆,在緩運慢練中.遵規矩、守規矩.把每一式動作練純熟。

我們在學習的過程中,依照太極拳的要求,必須從基本功入手。但是許多愛好者,在沒有理解和掌握拳理拳法及一定的武術基本功情況下,開始就從套路學起,並急切想在短時間內,學完和掌握一二個套路.同時能立竿見影.起到健身養生的目的。俗語云:

「心急吃不了熱豆腐。」想不吃苦、不流汗、不下功,就一蹴而成,有這種認識和想法的愛好者不在少數。

「根基不牢.地動山搖」。正如學習書法一樣,必須從最基本的「永」字八法學起;學習**一樣,必須從最基本的「音節」開始。太極拳也是如此,必須從最基本的手型和手法、步型和步法、身型和身法、眼法.以及站樁、單式、纏絲功等一系列的基本功練習開始。

學習武術的過程是枯燥的、乏味的,特別是基本功練習更使人了無情趣。如何排解和轉移這種感受呢7一個字」靜」。當我們靜下心來,慢慢去練習時.才能找到和體會到其中的情趣。

俗語云:「學拳容易.改拳難。」在」著熟」階段的練習.往往出現諸多的毛病.比如僵硬、鬆散、晃動、歪斜、聳肩架肘、挺胸繃胯、彎腰突臀、不到位等等.一旦形成壞毛病和壞習慣.是很難糾正過來的。

有的學員一兩個月就學完一個套路,囫圇吞棗不知所然,還沾沾白喜,最後流行於太極操、太極舞形式,健身尚可.但養生就無從談起。

在緩動慢練的過程中.細細體會和揣摩動作的起止、承接、開合、轉換.方位、角度、勁力、纏絲等諸多要求和特點。必須守規矩去學習、練習,來不得半點投機取巧,應一絲不苟、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把太極拳的外形動作學會練好.規規矩矩、認認真真地去體會每一個動作的來龍去脈。

二 「慢」中中規矩 悟太極「懂勁」

「循序漸進功夫長,日久自能聞其香」。正如燒開水過程一樣.隨著火力的不斷加強.一壺水從冷水一一溫水一一熱水一一開水.經過一定的時間和過程,才能完成。我們練太極拳也是如此,正如顧留馨、沈家楨著《陳式太極拳》一書中所述:

」隨著熟練程度的提高.可漸漸加快速度.但快不可錯亂。」從另一個層面告誡我們,如果速度太快.就達不到太極拳的要求,說明慢練的過程和時間很長,甚至貫穿全部太極拳的修煉過程。

「每日細玩太極圖,一開一合在吾身」。掰開揉碎地去學習,需要我們有足夠的決心、耐心和恆心,這樣進度比較慢.但是能學得紮實.對追求健身養生有一定的功效,對功夫的增長能打下很好的基礎。

在行拳盤架中,在符合「中規矩」的情況下,需要在緩動慢練中,進一步去整合自身的整勁,以慢練求鬆柔,在鬆柔中行氣、養氣.去僵求柔,把零散的肢體、關節區域性的勁力,融合貫穿在一個混元之中。經過慢練.使架子中規中矩.不妄動,不亂動.以內動帶外動.內外一體,慢慢行之,悟丹田一粒混元珠,悟勁力產生的過程和勁別形成的內在纏絲勁,練出一種形成節節貫串,一動無有不動的上下相隨,內外相合的整勁。

慢可以改變動作的慣性.紮實感悟自身的內外變化。進一步去慢悟,把每招每式分解為若干細節.靜下來、鬆下來,慢慢去體會意領、氣隨、勁到的感覺,以及身體內外的變化。隨著內力的強弱,你的感覺有時有、有時無,有時感覺動作很沉著,勁別突然出來了.還非常明顯,轉換摺疊非常好。

但隨著套路的練習。又沒有了這種感覺.此時,需要耐心練習.自然行拳,不要刻意求之,俗語云:」功到自然成。

」此時,我們練一趟拳,氣不發喘.面不改色,非常舒適.有種「盡在不言中」的感覺。在不知不覺中.一趟拳練下來可能是三十分鐘、四十分鐘.有可能時問更長,但自我感覺又很短。參照「由慢轉快的兩個標準」:

一是動作沉著:二是能表現出勁別.這是指導我們正確地掌握由慢轉快的時間和條件。在上述原則的約束下,鬆靜慢練不要快,也不能快。

在逐漸明白到.只有在靜、鬆、慢的情況下,才能找到和悟到柔的綿長和裹鐵的韌性。隨著身體鬆柔程度的增強.以及勁力的蓄髮相變,對鬆活彈抖的剛勁.會有從量到質的感覺,此時在練習中.有時丹田發熱、發沉,足跟發重,兩腿有力,手指溫熱出汗很綿軟.意念一到,馬上有發麻發脹的感覺。正如廚師「揉麵」過程.慢慢地揉,越揉越有筋,越有韌性。

我想這和練習太極拳一樣,慢慢地練、慢慢地悟.越練身體越鬆沉.越悟內氣越充盈。

三 「慢」中脫規矩悟太極「神明」

《周易·繫辭上》日:「神而明之,存乎其人。」可知神為莫大之功用。

然非易筋轉氣以後,不能臻此境也。太極拳是內家拳,是一種融技擊、文化、健身、養生於一體的優秀傳統拳種和運動方式,它的文化內涵非常豐富.以中國傳統哲學易理為理論指導思想.所以它又可稱之為「文化拳「。在修煉中.需要有很好的文化底蘊作為基礎.才能感悟到太極的內涵和精髓。

因文化層次不同,各人的領悟也有差異,能達「神明」者鳳毛麟角。

「神明」之境,不可言傳、只可神領.人不知我,我獨知人.是太極拳修煉者夢寐以求的性命雙修高階殿堂。有人窮其一生而求索,然不知結果。慢慢太極路.需要一顆靜如止水的心,去想、去練、去悟,循規蹈矩,練一層悟一層。

在」懂勁」的基礎上,遵循」慢練為養,快練為傷「的原則,練習過程中要慢練、柔練、靜練.要練意、練氣、練神。

陳鑫拳論雲「由起至止,須慢慢執行,能慢則儘管慢,慢到十分功夫,即能靈到十分.惟能靈到十分火候,斯敵人跟不上我,返以我術為奇異.是人之恆情也,殊不知是先難之功效也。」處處要虛靈.極虛極靈.反應才能迅速.意念才能充沛。在「重意不重形」的情況下.「以意行氣、以氣運身」.配合逆腹式呼吸,引動丹田內力的運動,使內氣細、慢、深、勻地和動作協調統一地開合,以達「意、氣、神」合一。

在練拳的過程中,不要以氣為指導.要以意為指導,不在氣,在氣則滯。意到、氣到、勁到.始終用意去行功盤架,達到鬆柔、圓活、連綿不斷。

「十年練功,十年養氣;氣以直養而無害.久久養之即為浩然正氣。」(馮志強語)闡述了練拳的整個過程.實際就是修身養性的過程,練拳時以養氣為主,行拳盤架為輔.以柔化為主,剛發為輔.就能內氣充盈,開則鼓盪氣達四梢.合則內斂氣歸丹田。

如內不知修,外不知養,則陰陽不和.內外不一.又怎能達後天返先天.柔化本身之固有勁力氣血.順達其經絡氣血、筋骨、肌膚的連綿鬆柔虛靈,以達修身養性之」神明」境界?

在慢練慢悟中.求陰陽之開合.內外動靜之變化。在行拳走架中,慢悟周身內外相合,一動無有不動的螺旋纏絲圈。靜則俱靜,動則俱動,閤中寓開.開中寓合.鬆柔圓活自然.悟周身內外上下左右前後之立體三維空間之整體混元力。

悟周身之一家,求「捨己從人.知己知彼」之玄妙。

陳鑫拳論雲:」周身上下皆是拳.挨著何處何處發.我也不知玄又玄。」這正是「神明」階段的具體表現。

然而.無論以什麼目的去學習修煉太極拳,無論達什麼層次、什麼階段.都要以一顆平常心去認知、慢悟.找準自己的位置,才能知道要努力的方向。

山人運動提醒您,打太極需要堅持才能出效果,不能急切,祝您身體康健,運動暢快~

2樓:鬼虺

為了追求穩定性 和細微控制

練太極拳為什麼要站樁

3樓:du知道君

這個問題有些複雜。站樁的功用,絕不是簡單的穩固下盤而已。它本身涵蓋了很多 功能,一是練氣 再是體悟 勁。

在這當中 你又會體會到 什麼是 氣沉丹田 又什麼是氣貼脊背 再 濁氣沉與腳下!這不是個一天 一年的功夫。

第二 是勁,在太極拳裡是沒有力量這一說的。雖是一種拳術 卻不是以力取人。太極拳 講的是 勁,起與腳 發與腿 主宰與腰 而行與手指。

這種勁不是我們拿起重物的力,而是筋骨之間的彈性勁。而得到這種勁的途徑,就 起始與 站樁。

另 找老師指點 不要盲目練習。

練習太極拳為什麼要從練習「站樁」開始

4樓:醉舞經閣

這個問題有些複雜。站樁的功用,絕不是簡單的穩固下盤而已。它本身涵蓋專了很多屬 功能,一是練氣 再是體悟 勁。

在這當中 你又會體會到 什麼是 氣沉丹田 又什麼是氣貼脊背 再 濁氣沉與腳下!這不是個一天 一年的功夫。

第二 是勁,在太極拳裡是沒有力量這一說的。雖是一種拳術 卻不是以力取人。太極拳 講的是 勁,起與腳 發與腿 主宰與腰 而行與手指。

這種勁不是我們拿起重物的力,而是筋骨之間的彈性勁。而得到這種勁的途徑,就 起始與 站樁。

另 找老師指點 不要盲目練習。

5樓:美麗

底盤要穩,站樁也是練習毅力,心定才能打出好拳

習24式太極拳為什麼要慢練?

6樓:咖啡

太極拳運動剛柔並濟,快慢相間;在慢中找到態度,在慢練太極拳中貫穿身體,在慢練中把每招每式都練熟,在慢練的過程的感受身體內部的變化。

為什麼打太極拳要慢?

練太極拳是需要階段性的,我們在學習太極拳的過程中必須要按照太極拳的要求,從基本功開始入手,要清楚自己處於什麼階段。「心急吃補了熱豆腐」,想不吃苦、不流汗、不用功一蹴而就是練不好太極拳的。

慢練是太極拳的基礎,要從一開始就打好基礎,靜中慢練、鬆中慢練、柔中慢練,做到慢而不散、慢而不斷、慢而不僵、慢而不呆,在緩慢的動作中,守規矩知方圓,把每招每式都練到純熟,才能在以後的修煉中追求更高層次的奧妙。

初學時,為了便於檢查與糾正每個動作,只有動作緩慢,才便於解剖分析、領會動作要領,便於熟悉攻防動作的運動路徑,便於形成動作的自動化,由量的積累達到質的飛躍。

慢練出真功,活樁有奇效。慢練就是活樁。功夫來自樁功,任何拳術都注重樁功的練習,樁功既是築基功,又是通向成功之途,因此都有一套相應的行之有效的樁功練法。

站樁是定樁功,慢練是活樁功。太極拳有無極樁,也有太極樁。太極樁就是活樁功,除了有一套活樁功的練法外,慢練也是活樁功。

太極十三勢即八門五步功,根據太極易變之理,八卦由五行而生。八門手法即八門勁須以五行五步為基礎。所以,慢練活樁功即使樁步穩固、沉重如山,而又虛實靈換,五行自如,則八門手法更具威力。

太極拳的呼吸,與一般人的淺表呼吸不同,它是深而沉的腹式呼吸。只有每個動作與呼吸密切配合,才能完成由外而內的鍛鍊。而每一個招勢要合於呼吸,必須沉著緩慢。

如果動作太快,氣息則不達於四肢百骸,心意、勁力則不能合於呼吸。

太極拳慢練的好處

不僅是慢速,而且還要求勻速,要慢而勻,不能有忽快忽慢的現象,中途也不準變速,要求開始是什麼速度,結尾也仍保持原速。因為太極拳是內外兩功合一的拳種,是內外兼修。

通過慢而勻速的練習,能使大腦的注意力加強,有助於意念的集中,大腦中的"抑制"與"興奮"強度加強,使新的"興奮點"始終處於高度亢奮狀態,從而使已經進入"抑制狀態"的抑制點休息得更好,對**神經衰弱效果更佳。內功拳特別強調意念力的作用與意念力的訓練,如:"用意不用力"、"勁斷意不斷"等。

緩慢的運動老少皆宜,長時間緩慢的練習可以使內臟進行按摩,有利於氣血的通暢。能夠有效的起到延年益壽的作用。

練習太極拳為什麼要從練習站樁開始

這個問題有些複雜。站樁的功用,絕不是簡單的穩固下盤而已。它本身涵蓋專了很多屬 功能,一是練氣 再是體悟 勁。在這當中 你又會體會到 什麼是 氣沉丹田 又什麼是氣貼脊背 再 濁氣沉與腳下!這不是個一天 一年的功夫。第二 是勁,在太極拳裡是沒有力量這一說的。雖是一種拳術 卻不是以力取人。太極拳 講的是 ...

站完渾圓樁半個小時後可以接著練太極拳麼?是先練太極後站樁好還

我覺得練完再站樁比較好 打拳可以調動全身氣血執行起來 然後再站樁調整全身氣血 先練架子,正常來講是在3年以後才能站樁!非常可以,先站樁當然好了。這個因人而異,並不會有特別大的差別。是先練太極拳還是先站樁 問的非常好!可以同時進行,但最好有站樁的底子再練拳。這個是可以一起練的 站樁是基礎 太極拳可以先...

練太極拳練的刺痛為什麼

別瞎想什麼經絡。我建議你休息一下。如果難受要去醫院看看。大部分人學太極拳時,就是憑熱情,加上老師的錯誤指導。很容易傷身體。這也是一貫的電視,電影,網上教育不正確的壞影響。太極拳本質上就是一個體操。適可而止。開始練習時,不要求標準。能比劃下來就可以了。就象是廣播體操一樣。甚至打不動忘記了都可以。等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