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有所住即為非住應無住而生其心

2022-06-01 09:25:11 字數 5488 閱讀 9073

1樓:教育愛好者

無所住而生其心,這是金剛經的核心。也是金剛經修行法門。住是執著的意思,執著就會有煩惱,有煩惱就會有生死輪迴,所以一切行為都不得有執著。

比如行善,如果有執著於善報,這就是住相佈施。住的含義,就是有妄想、分別、執著,沒有妄想、分別、執著,就是無所住。

此經的註疏很多,在印度,除彌勒所造八十偈釋本之外,尚有無蓍《金剛般若論》、世親《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論》、功德施《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破取相不壞假名論》,以及未被漢譯的師子月、月官等人所撰的論釋。

在中國,從東晉到民初,各家撰述不絕,主要有後秦僧肇《金剛經注》、隋吉藏《金剛經義疏》、隋智顗《金剛經疏》、唐慧淨《金剛經註疏》、唐智儼《金剛經略疏》、唐窺基《金剛經贊述》、慧能《金剛經解義》《金剛經口訣》、唐宗密《金剛經疏論纂要》等書。

近人註釋亦有印順《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講記》等多種。

2樓:桐彬量

心裡有答案了,其實這個答案是自己給的,並不是最好的。應該心中無答案,經歷磨難才能得到最好答案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這句話的意思

3樓:匿名使用者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出自金剛經第十篇。意思是說:做事不要去祈求結果,但要有認真去做的心。

放在俗世簡單來說:就是你只管按你的本意去做,不要去擔心做出來的結果。

這樣就沒有困憂了。

4樓:匿名使用者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是《金剛經》裡的句子。所謂"無所住",就是叫人不要執著,要坦然,緣來則應,去而不留,要超脫。所謂"生其心",就是生清淨心,達到心無雜念,纖塵不染的境地。

禪宗六祖慧能大師聽人讀《金剛經》而開悟,所聽到的就是這兩句。

5樓:匿名使用者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兩句經,是金剛經中最緊要的關節,今略說之。金剛經是實相般若,佛為發大乘者說,為發最上乘者說,可以開學人的大智慧。然全部金剛經,都是破相顯體。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兩句,乃體用並顯。云何體用?「應無所住」是體,「而生其心」是用,用不離體,體不離用。

「應無所住」既不著有,「而生其心」亦不落無,方是金剛本旨。所以六祖聞此二句,立時悟道。然則六祖何以一聞便悟?

當知六祖乃肉身菩薩,早已見性。何以故?試看六祖偈語: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五祖於此偈語,知六祖已悟無住本性之體,而未明生心起用之妙,故令三更入室。傳經至「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二句,六祖大悟體用不二之理。

後來即依此教化學人,大振宗風。

應無所住,就是一切不住。若能一切不住,即是實相境界。既悟實相無相,一無所得,還有什麼我執、煩惱、生死、無明可住?

若執著無住,又落於偏空。何以故?當知真空不空。

云何不空?空寂靈知,起用自見。用云何起?

依般若智而生其心,即是起用。云何生心?即生吾人本具之妙明真心,就是生悲願無盡之菩薩心、菩提心、慈悲心、平等心、利他無我心。

如是等心,皆是無所住而生之心。便是真心、清淨心,亦即是佛心。而眾生所生之心,乃貪心、我執心、貢高心、差別心,乃至八萬四千煩惱心。

如是等心,皆是有所住而生之心,便是妄心、業識心,亦即是眾生心。所以者何?因眾生處處著相,相多故心亦多,心多即不能清淨,心不清淨,即不能悟得實相真心。

故學佛人慾悟實相真心,即要放下一切,則一切不住,真心自見,即是道心。道從心生,心由道見。講到究竟,這一個道字,也不可說。

所謂言語道斷,心行路絕。此理微妙,初學人不易領悟。佛要人領悟實相無相,離念即是真心,故說「應無所住」。

佛又要人領悟起用之妙,故又方便說「而生其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二句,看來似覺矛盾,其實就是如是。

6樓:匿名使用者

心自在,人就舒服了~~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句話直譯是什麼意思?

7樓:維維豆奶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意思是說:做事不要去祈求結果,但要有認真去做的心。這句話出自佛教重要經典《金剛經-第十品莊嚴淨土分》,通過解構佛本身的莊嚴,闡明佛法的真諦是「莊嚴淨土」。

淨土、極樂世界不只在西方,或是某個縹緲的所在,也可以就在身邊,就在當下。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禪宗六祖初步悟道,就是這一句話,聽到了「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就開悟了。此心本來無所住的啊!

因為你不明白此心無所住,無所住是畢竟空;有個空的境界,就不對了,就有所住了,就住在空上了,那是住法而生心,住在空法上。

所以真正的清淨心,不是有個光,有個境界,而是不住色,不住聲香味觸法,他說真正的修行,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應該隨時隨地無所住,坦坦然,物來則應,過去不留。用常談的這兩句話,勉強來描寫,就是此心無事,像個鏡子,心如明鏡臺,有境界來就照,用過了就沒有。

8樓:匿名使用者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第十品 莊嚴淨土分

「是故,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說明:現代漢語詞彙、語句、語法 大多無法準確表達古文的意思。

現代漢語教學方法是為了全民普及教育,提高識字率,很難提高人的素質修養。

如果不是為了應付考卷,實在沒有必要翻譯。

只有背誦原句,久而久之,才可會其深意。

9樓:濮桐華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意思是:一切都是虛空,世間萬物都是由心所產生的。

10樓:匿名使用者

簡單明瞭解釋:「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出自金剛經第十篇,意思是說:做事不要去祈求結果,但要有認真去做的心。

放在俗世簡單來說:就是你只管按你的本意去做,不要去擔心做出來的結果。 這樣就沒有困憂了。

11樓:匿名使用者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兩句,乃體用並顯。云何體用?「應無所住」是體,「而生其心」 是用,用不離體,體不離用。「應無所住」既不著有,「而生其心」亦不落無,方是金剛本旨。

12樓:息滅貪瞋痴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簡稱為「無住生心」。無住生心是佛法修學的最高指導原則,無住講的是有,生心講的是空,空有融通就是甚深的般若智慧。智慧圓滿就成佛了,佛法修學的目的就達到了。

說一個「無住」,「生心」之意已在其中。無住就是生心,生心就是無住。換言之,空就是有,有就是空,空有一如,空有不二,圓融無礙。

世尊所以「無住」「生心」並說,就是怕行人,聽到「無住」,住在「無住」上,以「生心」破其「無住」住。

13樓:璩旭輝

(自己的心念)不在任何一個(對境)執著留戀,本來面目就顯現出來了。

14樓:匿名使用者

禪宗學習點我名字,再點空間,上面有個三慧禪房的連結,就都有了。 阿彌陀佛

15樓:煩惱即菩提

一切不要執著。住就是執著的意思。

16樓:

不住色、聲、香、味、觸、法,生清淨本然心;住於色、聲、香、味、觸、法,生虛妄因緣心,如軍林蟻行等

17樓:以何為心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可以這樣通俗理解,「住」為放不下、執著名相之意,心有掛礙,權且稱呼為住。應無所住,就是本應沒有放不下的(不執著名相),如此而生之心,就是其義。什麼都放下(不執著名相)而生的心,也許你會覺得有些矛盾,既然什麼都放下了,不執著名相了,怎麼還能生心呢?

這個心可以通俗理解成「覺照」,這樣就簡化成:不執著名相的覺照。

如果深入來講,說多少都不能盡,因為覺照的實相狀態只能用語言近似描述,所以說,甚深佛法之意是需要我們體悟的。

以上僅是個人理解,只供參考。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是什麼意思?

18樓:初夏的塵埃

指的是人對世俗、對物質的留戀程度;心,指的是人對佛理禪義的領悟,人應該對世俗物質無所執著,才有可能深刻領悟佛。

19樓:宇宙外的三道題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兩句經,是金剛經中最緊要的關節,今略說之。金剛經是實相般若,佛為發大乘者說,為發最上乘者說,可以開學人的大智慧。然全部金剛經,都是破相顯體。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兩句,乃體用並顯。云何體用?「應無所住」是體,「而生其心」是用,用不離體,體不離用。

「應無所住」既不著有,「而生其心」亦不落無,方是金剛本旨。所以六祖聞此二句,立時悟道。然則六祖何以一聞便悟?

當知六祖乃肉身菩薩,早已見性。何以故?試看六祖偈語: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五祖於此偈語,知六祖已悟無住本性之體,而未明生心起用之妙,故令三更入室。傳經至「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二句,六祖大悟體用不二之理。

後來即依此教化學人,大振宗風。

應無所住,就是一切不住。若能一切不住,即是實相境界。既悟實相無相,一無所得,還有什麼我執、煩惱、生死、無明可住?

若執著無住,又落於偏空。何以故?當知真空不空。

云何不空?空寂靈知,起用自見。用云何起?

依般若智而生其心,即是起用。云何生心?即生吾人本具之妙明真心,就是生悲願無盡之菩薩心、菩提心、慈悲心、平等心、利他無我心。

如是等心,皆是無所住而生之心。便是真心、清淨心,亦即是佛心。而眾生所生之心,乃貪心、我執心、貢高心、差別心,乃至八萬四千煩惱心。

如是等心,皆是有所住而生之心,便是妄心、業識心,亦即是眾生心。所以者何?因眾生處處著相,相多故心亦多,心多即不能清淨,心不清淨,即不能悟得實相真心。

故學佛人慾悟實相真心,即要放下一切,則一切不住,真心自見,即是道心。道從心生,心由道見。講到究竟,這一個道字,也不可說。

所謂言語道斷,心行路絕。此理微妙,初學人不易領悟。佛要人領悟實相無相,離念即是真心,故說「應無所住」。

佛又要人領悟起用之妙,故又方便說「而生其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二句,看來似覺矛盾,其實就是如是。

20樓:匿名使用者

《金剛經》雲:「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沒有清淨心,難以獲得至高無上的大徹大悟大智慧,但要獲得清淨心,必須使心無所繫,心裡面什麼牽掛都沒有,心不在任何地方,要做到「如如不動。」

如果我們的心隨著聲音動,不論是噪音也好,樂音也罷;不論是贊聲也好,罵聲也罷;不論是傾國傾城的絕色美貌女子令人骨酥的甜美聲音也好,還是粗俗嘶啞令人毛骨悚然的嗥叫聲音也罷,我們的心就生不出清淨心。同理,若重視香、味、觸,我們的心也無法生出清淨心。至於法,佛法無法,法無定法,隨時隨地,千變萬化,如果我們執著於法,必然上當受騙,唯一的辦法是不易中變易,變易中不易。

智慧最高的佛陀釋迦牟尼警告我們:「若人言如來有所說法,即為謗佛,不能解我所說故。」這就是說,佛陀說法說了49年,最後什麼法也沒說,如果我們非要說釋迦牟尼佛給我們留下了什麼必須堅持的法,那我們是在誹謗佛,不是在尊奉佛。

《聖經》、佛經、《古蘭經》、《道德經》等是法嗎?不是,那都是方便法門,不是法。生命禪院說法了嗎?

也沒有,也是方便法門。「如來說一切法皆是佛法,」什麼是佛法?無法之法就是佛法,所以佛教誨我們不應住法生心。

死背教條、固守教義都是住法生心,無法生清淨心。同理,什麼耶穌、釋迦牟尼、穆罕默德、老子、雪峰,通通靠邊站,要「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心有所依,靈魂何懼。是什麼意思,心有所依,苦亦有樂?什麼意思

心中有所牽掛,內心就不會有什麼害怕的了。心中有所依靠,那靈魂還有什麼好怕的呢?心有所依,苦亦有樂?什麼意思 心若有依靠的港灣,再苦。也能找到快樂的理由一首民間小詩 蠟筆 以心印心,心心不異。心有所依,苦亦有樂。情有所託,心無旁鶩。心慕筆追,畢力同心。整首詩都是樂觀向上的感覺。應該是這個意思 心若有依...

有所想必有所圖,所圖即為心中所希望之所獲,該如何理解

樓主你好。有所想必有所圖,所圖即為心中所希望之所獲 意思是,想做一件事要先有目地,這個目地就是完成心中所想之事,並且有所收穫。人玩遊戲分很多種,有些人只是打發時間。這種在不影響自己正常工作和生活的情況下都是可以被接受的,也在部分人沉迷在遊戲中,與其說是沉迷在遊戲中,不如說是沉迷於虛擬成就感中,也是希...

心有所想,目有所望,每個人眼中都有不同的世界,如此美好什

每個人由於成長環境,受教育以及經歷不同,對於這個社會的看法也會不同。只要他內心美好。那麼不管怎麼樣,他看到的世界也是美好的 望採納哦 生物工程與生物技術,生物科學有什麼區別?生物科學也稱生物學,屬於基礎科學,是研究生命活動基本規律的科學,其內容包括動物生物學 植物生物學 微生物學 生物分類學 生物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