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新郎·乳燕飛華屋的註釋譯文
1樓:暢憶曼
⑴賀新郎:詞牌名,又名「金縷曲」「乳燕飛」「貂裘換酒」。傳作以《東坡樂府》所收為最早。
乳燕:雛燕兒。飛:宋趙彥衛《雲麓漫鈔》謂見真跡作「棲」。
桐陰:梧桐樹陰。
生綃:未漂煮過的生織物,即絲絹。
扇手:白團扇與素手。
清熟:婁穩熟睡。
枉:空白。瑤臺:玉石砌成的臺,神話傳說在崑崙山上,此指夢中仙境。曲:形容處所幽深的樣子。
風敲竹:唐李益《竹窗聞風寄苗發司空曙》:「開門復動竹,疑是故人來。
紅巾蹙:形容石榴花半開時如紅巾皺縮。蹙:皺。
幽獨:默然獨守。
穠豔:色彩豔麗。
芳心」句:形容榴花重瓣,也指佳人心事重重。
秋風驚綠:指秋風乍起使榴花凋謝,只剩綠葉。
兩簌簌:形容花瓣與眼淚同落。 雛燕兒穿飛在華麗的房屋裡,四下裡靜悄悄沒有乙個人影、槐樹樹陰已經轉向了正午,晚間涼爽美人剛剛沐浴完畢。
手裡搖弄著白色的絲絹團扇,團扇與素手似白玉一樣凝酥。漸漸睏倦斜倚獨自誰的香熟。簾外是誰來推響彩繡的門戶?
白白地叫人驚散了瑤臺仙夢,原來是夜風敲響了翠綠竹子。
那半開的石榴花像紅巾疊簇,等到浮豔爭春的花朵凋謝完,它就來陪伴孤獨的美麗佳人。取一枝穠豔榴花細細地**,千重花瓣兒正像美人的芳心。又恐被西風驚得只剩下綠葉。
若等的沒人來到面對此情景,殘花之前對酒竟是不忍觸目,只有淚珠花瓣一起簌簌落下。
賀新郎·乳燕飛華屋的作品原文
2樓:第佛
賀新郎1乳燕飛華屋2,悄無人、桐陰轉午3,晚涼新浴。手弄生綃白團扇4,扇手一時似玉5。漸困倚、孤眠清熟6。簾外誰來推繡戶?枉教人夢斷瑤臺曲7。又卻是、風敲竹8。
石榴半吐紅巾蹙9,待浮花浪蕊都盡,伴君幽獨10。穠豔一枝細看取11,芳心千重似束12。又恐被、西風驚綠13。若待得君來向此,花前對酒不忍觸。共粉淚、兩簌簌14。
賀新郎·乳燕飛華屋的作者簡介
3樓:吉清潤
蘇軾(1037~1101),宋代文學家。字子瞻,一字和仲,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
嘉祐(宋仁宗年號,1056~1063)進士。曾上書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後因作詩諷刺新法而下御史獄,貶黃州。宋哲宗時任翰林學士,曾出知杭州、穎州,官至禮部尚書。
後又貶謫惠州、儋州。多惠政。卒諡文忠。
學識淵博,喜獎勵後進。與父蘇洵、弟蘇轍合稱「三蘇」。其文縱橫恣肆,為「唐宋八大家」之一。
其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並稱「蘇辛」。 又工書畫。
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等。
辛棄疾《賀新郎》名句
詩中名句為 千古事 雲飛煙滅 賀新郎 聽琵琶 是南宋時期著名的愛國詞人辛棄疾的一首詞作。該詞抒發了作者胸懷滿腔報國熱情,卻壯志難酬的苦悶 體現了詞人憂國憂民,心繫國家安危的愛國情操。作品原文 賀新郎 聽琵琶 鳳尾龍香撥。自開元 霓裳曲罷,幾番風月。最苦潯陽江頭客,畫舸亭亭待發。記出塞 黃雲堆雪。馬上...
辛棄疾《虞美人 同父見和再用韻答之賀新郎 同父見和再用韻答之》這是兩首詞還是就是一首
你好,同父見和再用韻答之 詞中採用的是 賀新郎 詞牌名格式。個人認為 虞美人 同父見和再用韻答之 極有可能為誤傳。雖然它在網路上廣為流傳,但 虞美人 詞牌名的韻律格式與 賀新郎 完全不同,其格式及韻律為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