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抱朴子》看道教的生命哲學

2025-04-30 17:25:04 字數 1186 閱讀 1677

《抱朴子養生論》(5)

1樓:一襲可愛風

原文: 心內澄,則真神守其位,氣內定,則邪物去其身。行欺詐則神悲,行爭競則神沮。

輕侮於人當減筭,殺害於物必傷年。行一善則魂神樂,搆一惡則魄神歡。常以寬泰自居,恬淡自守,則身形安靜,災害不幹,生錄必書其名,死籍必削其咎。

養生之理,盡於此矣。

至於煉還丹以補腦,化金液以留神,斯乃上真之妙道,蓋非食谷啖血者越分而修之。萬人之中得者殊少,深可誡焉。

老君曰:存吾此道,上士;全修延壽命,中士;半修無災病,下士;時修免夭橫;「愚者失道,擯其性」,其斯之謂歟?

釋文: 內心清澈平靜,則與生俱來的精神,就固守在它的職位上;元氣在體內安定,那麼邪氣就遠離他的身體。

如果銷冊宴去欺詐別人,精神就感到悲傷;與人競爭,爭強好勝,精神就感到沮喪。隨便地輕視虧銀侮辱別人,應當減少一百天的壽命;殺害生物,必然會折損年壽。

常常讓自己處於輕鬆安泰之中,恬淡無欲,清靜無為,那麼身體自然安寧、健康,災害就不會去侵犯他,生死薄的生錄上,必然寫上他的名字,死錄上必然消除了他的災禍。

養生的道理,就都在這裡了。

老君說:能終身存守我傳的這個道,是上等的修道者;能全部按此修習的,可延長姿培壽命,是中等的修道者;能修這個道術的一半,可免除災害疾病,是下等的修道者;偶爾修習它的,可免除意外早死;所謂「愚人丟掉這道術,也就拋棄了性命」,大概就是說愚人的下場吧。

感悟: 修身養性,積善積德。

心內澄,氣內定,行一善,寬泰自居,恬淡自守。

抱朴子被道教奉為三大經典之一這部書的作者是

2樓:因緣法

抱朴子的作者是東晉葛洪。

葛洪(283—363),字稚川,自號抱朴子,丹陽郡句容(今江蘇句容縣)人,東晉道教理論家、著名煉丹家和醫藥學家,世稱小仙翁。所著《抱朴子》繼承和發展了東漢以來的煉丹法術,對之後道教煉丹術的發展具有很大影響,為研究中國煉丹史以及古代化學史提供了寶貴的史料。

葛洪還撰有醫學著作《玉函方》一百卷(已佚),《肘後備急方》三卷,內容包括各科醫學,其中有世界上最早治天花等病的記載。《正統道藏》和《萬曆續道藏》收有其著作十餘種。

3樓:喜之郎

2018年4月11日葛洪是東晉時期著名的煉丹家,他一生的成就都寫進了《抱朴子》這本書裡面,後世把這本書奉為道家經典,其中提到的大量醫學內容對今人也有著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