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你好·· 千千 的很詳細,我洞檔補充下: 太平天國的 領導人洪秀全,他就是納碰亂個天主教徒,他利用自己創立的拜上帝教來招攬教眾;在天主教的戒律 (也就是『十誡』)裡面,就有一條是不準拜偶像(偶像就是指菩薩,圖騰什麼的···所以呢,在他們創立的太平天國裡面,吵凳是不允許人們拜偶像,拜人就更不允許了···所以在他們的畫裡是沒有人物,是因為他們的信仰所致!
2樓:匿名使用者
太平天國的信仰是變種的天主教,信仰全能的上帝,人生而有罪,罪人又怎麼會被顯示於重要的壁畫上。
3樓:匿名使用者
顯示一種太平繁榮的景象。
太平天國的壁畫真的沒有人像?為什麼?
4樓:新石家莊
太平天國不準繪人物這一規定,是在乙個當時住過天京叫做滌浮道人的金陵雜記裡面明確地指出來的。他記述太平天國的壁畫,說有制度,不準繪人物。至於太平天國為什麼不準繪人物,他沒有說到,當時的記載裡也不見有論到。
太平天國時期人物
5樓:風流禹二
都是有信仰的人傑。
曾文正本已官至從二品,因為髮匪火燒嶽麓書院,激怒了一批儒生出身的漢族士紳,其中就包括曾文正,毅然組織團練抵抗髮匪,所以可以說湘軍系與髮匪的戰爭應該算是宗教戰爭,有數千年傳承的儒教與邪教拜上帝會的戰爭,在這場戰爭中,曾文正的精神依託就是信仰。當然,後來對彭玉麟是否自立的試探,曾文正的斷然拒絕,我是頗不以為然的,再壞的情況也壞不過建奴的統治吧?
石達開出身客家豪族,有經天緯地之才(呵呵,誇張了),且正直而又富冒險精神,擱現代,絕對是傑青的首選,可惜跟了一幫沒理想、沒道德、沒文化、沒抱負又貪婪無匹的神棍,俗話說,男怕入錯行,既然他走了眼,就必須為此付出他無法承受的代價……
李秀成和陳玉成都是草根英雄,他們生於憂患貧苦,靠著自己可怕的軍事天賦,把握住機遇,成就了卓著功勳。不同的是,陳玉成是優秀統帥,李秀成還具有敏銳的戰略眼光,無論是軍事還是政治。不過遇上洪秀全這種無能又無品的領袖,縱是管夷吾、項霸王重起於世,也只能徒嘆奈何了……
6樓:網友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這句話就表達了 曾國藩做人謹慎為官兢兢業業 如履薄冰 的一生。
後兩個什麼中王 什麼儀王都是自封的。。李秀成和石達開。這兩個人。
歷史長河裡的乙個過客耳。太平天國其餘清末。當初清朝的綠營和八旗基本上都不能打仗了。
所以太平天國才打下了中國的整片南方。這點是值得佩服的。不過當他們佔領南京後 就停止不前了。
太平天國死於內耗。所以他兩個沒什麼評價。起義造反?
為何造反? 滿清要破人民?為了推翻滿清過好日子。
不過他們的起義失敗之原因。是因為自己的私立。而不是為了天下蒼生。
所以才會內耗最後結果肯定是失敗。所以才讓清朝又苟延殘喘半個多世紀。
太平天國人物職務表
7樓:網友
洪秀全為「天王」,稱「萬歲」;楊秀清為「東王」,稱「九千歲」;蕭朝貴為「西王」,稱「八千歲」;馮雲山為「南王」,稱「七千歲」;韋昌輝為「北王」,稱「六千歲」;石達開為「翼王」,稱「五千歲」。
1、天王。洪秀全(1814年1月1日—1864年6月1日),小名火秀,族名仁坤,後來為了避上帝「爺火華」(「耶和華」的諧音)名諱而改為現名,太平天國建立者,清末太平天國運動領袖,民族英雄。
2、東王。楊秀清(1823年-1856年),原名楊嗣龍,祖籍廣東嘉應州的客家人,出生在廣西桂平市紫荊山平隘新村乙個貧苦的農民家庭,以耕山燒炭為業。
3、西王。蕭朝貴(約1820—1852),族屬未定(有漢、壯、瑤、客家四種說法)。生於清嘉慶末年,廣西武宣羅淥垌人。金田起義的核心領導人之一,太平天國運動初期的重要軍事將領,被洪秀全封為西王。
4、南王。馮雲山(約西元1815年—西元1852年),又名乙龍,號紹光。廣東花縣(今屬廣州市)禾落地村人。漢族客家人,原籍廣東龍川縣石灰窯村。
5、北王。韋昌輝(1823年-1856年),壯族,原名志正,又名正。太平天國前期領導人之一,祖籍廣東南海縣。
6、翼王。石達開(1831年3月—1863年6月27日),小名亞達,綽號石敢當,廣西貴縣(今貴港市港北區奇石鄉)客家人,祖籍地在今廣東省和平縣。
8樓:網友
楊秀清:禾乃師贖病主左輔正軍師東王,天王第五子洪天佑承嗣,稱幼東王九千歲,天京陷落後不知下落。
蕭朝貴:右弼又正軍師西王,長子蕭有和襲爵,稱幼西王八千歲,天京失陷後,突圍至湖熟鎮犧牲。
馮雲山:前導副軍師南王,西王二子蕭有福承嗣,稱幼南王七千歲,天京失陷後,突圍至湖熟鎮犧牲。
韋昌輝:後護又副軍師北王,以罪誅,爵除。
石達開:左軍主將翼王。
秦日綱:燕王,以罪誅,爵除。
胡以晃:豫王,子胡萬勝襲爵,稱幼豫王強千歲。
後期重要的玕王洪仁玕、英王陳玉成、忠王李秀成、贊王蒙得恩、侍王李世賢、輔王楊輔清、扶王陳得才、啟王梁成富、 遵王賴文光、祜王藍成春。
9樓:網友
太平天國天王 洪秀全。
前期七王表。
爵號 姓名 襲爵。
東王 楊秀清 (禾乃師贖病主左輔正軍師)(天王第五子洪天佑承嗣,幼東王九千歲。天京陷落後不知下落)
西王 蕭朝貴(右弼又正軍師) (長子蕭有和襲爵,幼西王八千歲。天京失陷,突圍至湖熟鎮犧牲)
南王 馮雲山 (前導副軍師)(西王二子蕭有福承嗣,幼南王七千歲。天京失陷,突圍至湖熟鎮犧牲)
北王 韋昌輝(後護又副軍師)(以罪誅,爵除)翼王 石達開 (左軍主將)
燕王 秦日綱 (以罪誅,爵除)
豫王 胡以晃 (子胡萬勝襲爵,幼豫王強千歲)前期侯爵表。
爵號 姓名 備註。
頂天侯 秦日綱。
靖胡侯 林鳳祥 追封求王。
定胡侯 李開芳 追封請王。
平胡侯 吉文元 追封祝王。
剿胡侯 朱錫琨。
滅胡侯 黃益芸。
護國侯 胡以晃。
興國侯 陳承瑢 後改佐天侯。
衛國侯 黃玉昆 後改衛天侯。
鎮國侯 盧賢拔。
補天侯 李俊昌。
贊天侯 蒙得恩。
襄天侯 林大基 楊秀清甥婿。
相天侯 黃期公升。
匡天侯 黃維江 楊秀清姊夫。
助天侯 劉紹廷 東殿尚書。天京事變,被韋昌輝殺死。
翊天侯 吉成子 東殿尚書。天京事變,被韋昌輝殺死。
扶天侯 傅學賢 東殿尚書。天京事變,被韋昌輝殺死。
衛天侯 曾錦謙。
後期重要的王。
幹王洪仁玕。
英王陳玉成(前軍主將)
忠王李秀成(後軍主將)
輔王楊輔清(中軍主將)(楊秀清族弟)
侍王李世賢(左軍主將)(李秀成族弟)
扶王陳得才(西北聯絡使)(陳玉成堂叔)
堵王黃文金(徵南主將)
慕王譚紹光(蘇福省軍事總指揮)
遵王賴文光。
堂子街太平天國壁畫怎麼樣
10樓:宦海神
堂子街就在邊上,每次經過的時候總會朝這個建築看看,門一直緊鎖著,也沒有見到有人在裡面,斑駁的牆壁,從庭院裡伸出來的樹枝影影綽綽的,那是一段陳舊的歷史,也許只有推開那扇門,才能開啟塵封已久的記憶。
ps的太平天國人物
11樓:網友
有空來永安州(蒙山)玩,這裡是太平天國第乙個京都,大把人物以及史籍景點。
太平天國的有關歷史人物是誰?
12樓:網友
太平天國 領導人為洪秀全,稱號為「天王」
甲午戰爭 丁汝昌。
戊戌變法 康有為 梁啟超。
13樓:帝國づ月長石
太平天國:洪秀全(起義領袖),楊秀清(重要將領),石達開,韋昌輝,馮雲山,肖朝貴,後期的李秀成,程玉成和洪仁玕。
敵對方面則是美國人華爾,英國人戈登,清朝曾格林清甲午戰爭:慈禧太后,李鴻章,丁汝昌,鄧世昌戊戌變法:慈禧太后,光緒帝,康有為,梁啟超,譚嗣同,張之洞等。
14樓:網友
多了去了。
太平天國:洪秀全、李秀成、
甲午戰爭:鄧世昌、丁汝昌。
戊戌變法:康有為。
太平天國有不少投降大清,為什麼大清沒有人選擇投降於太平天國
雖然當時清朝內部已經有很多問題,但是還是正統的王朝,而太平天國運動說不定什麼時候就會被鎮壓下去。因為當時的掌控全域性還是清朝太平天國的存在,根本就是不放在眼裡的,所以說,清朝沒有投降太平天國,肯定是太平天國投降清朝。為太平天國運動在當時的人看來,只是一場農民起義,大清那些權威高的人是瞧不起這些人的,...
太平天國降將丁汝昌,為什麼會得到清朝的重用?
丁汝昌作為太平天國運動中的降將,之所以能夠獲得了清朝 的重用,主要是因為以下三方面原因 1 清朝 需要能幹的人才 2 清朝 需要安撫人心 3 李鴻章在積極幫助丁汝昌 首先,在當時的清朝,其實可用的人才比較少,所以清朝 其實一直在想辦法招納賢士,而丁汝昌雖然是太平天國運動中的降將,但是丁汝昌投降以後的...
為什麼沒有人回答我的問題,為什麼沒有人回答我的問題呢
你好 很高興為你解答 有可能你沒有吧問題寫清楚 有可能你沒有把問題寫完整 有可能你沒有把 弄出來 有可能你給出的 根本沒有問題 為什麼沒有人回答我的問題呢 你提的什麼問題,我每天答題沒看到過呀,你說岀來我馬上回答你的專業問題好嗎。可能是你的問題過於複雜,或者是你的問題過於繁瑣,讓問友不能回答吧,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