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為何批評子貢,孔子為什麼不喜歡子貢?

2025-05-14 20:20:38 字數 1726 閱讀 8016

1樓:姚姚帶你看世界

子貢把奴隸贖回來後,沒伏埋有悄廳激到官府去領賞,這種行為讓孔子很生氣,孔子責怪他說你去領賞也不能說品德有虧,但是你不去領賞會導致更啟襪多的魯國人淪為奴隸。

孔子為什麼不喜歡子貢?

2樓:小蠻子的人文歷史觀

子貢之所以不討孔子喜歡,大概有一點就是他太過偏激。孔子的品性追求有五個字:溫、良、恭、儉、讓。

為什麼孔子不喜歡子貢

3樓:匿名使用者

端木子貢是商人,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士農工商,對商人一貫是貶低的。

4樓:匿名使用者

可能是因為子貢總是提出一些讓孔子反感的問題,那些孔子認為不好的問題。

5樓:楣鴻煊

因為子貢好問別人不敢肯定的問題。

6樓:網友

孔子很喜歡子貢啦,那種罵也是帶有欣賞和寄望的,就像罵自己的孩子。

7樓:網友

先問是不是,再問為什麼。

8樓:匿名使用者

因為他總是對孔子說 曰!哈哈~

子貢為什麼說不了解孔子?

9樓:

子貢說不了解頌鋒陸孔子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首先,當時的社會是以農業為基礎的,士大夫們都有一定的文化知識,而子貢在農業方面非常有經驗,但是文化方面卻不太瞭解,相比之下,他對孔子的思想表現出很多敬畏和尊基罩重,但是他也深知自己的知識水平有限,所以他野頃不敢妄加評論。

其次,孔子的思想涵蓋了很廣泛的內容,而子貢是以農業為業餘,不可能像對孔子有充分了解的人那樣,隨意說出自己的看法。此外,孔子的思想受到當時社會的高度認可,所以子貢不敢輕易地發表自己的看法,他擔心被當時的社會批判,所以他選擇保持沉默。

最後,子貢也很清楚自己能力有限,他認為自己對孔子的思想不能發表出獨到的見解,也不能有任何有效的補充,所以他比較謹慎,避免冒險發表意見。總的來說,子貢的這一行為,一方面反映出他的學識淵博,另一方面也表明他的謙虛、慎重以及勤奮。

10樓:曦垚哥哥

論語》中有乙個故事,講述了子貢不瞭解孔子的情況。這個故事是這樣的:

有一天,子貢問孔子:「孔子是誰?」孔子說:「我是最有禮貌的人。」但是子貢不相信扮吵,他認為孔子說的是假話。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子貢因為對孔子的不瞭解,而導致了對孔子的誤解。孔子的實際上是在告訴子貢,做人要有禮貌。但是子貢因為不瞭解孔子的言語和行為鎮喊,導致了誤解。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要理解他人,需要了解他人的背景和行為,不能僅僅根據表面的一些御缺野資訊來判斷。如果我們不瞭解他人,就容易導致誤解和傷害他人的情況。

孔子評價子貢

11樓:金色盛典歷史

子貢問曰:「賜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璉也。」

子貢問孔子:「我這個人怎麼樣?」孔子說:扮纖彎「你好比是乙個器具。」子貢又問:「是什麼器具?」孔子說:「宗廟裡盛黍稷的瑚璉。」

在《公冶長》這一篇中,孔子對一些學生做了評價,主要豎公升是勉勵和讚揚,廳悶同時也表明孔子評價人的標準。子貢在孔子學生中是個通才,在政治、經濟、外交方面皆很擅長且很有成就感。

瑚璉是古代國家舉行大典時用的一種貴重而華美的玉製祭器,平常供在廟堂。精美潔淨而莊嚴。此處孔子把子貢比做瑚璉,是說他才智出眾,堪當重任。

子貢為什麼說孔子猶江海,孔子猶江海中子貢是什麼樣的人

說明孔子學生子貢認為老師學問淵博,自己只是像飢渴的人在江海邊喝水一樣.孔子被喻為聖人,無所不知 道德高深.因此,象孔子這樣的聖人就如同江海一樣高深 博大.子貢謙虛好學,尊重老師 原文是 趙簡子 問子貢 曰 孔子為人何如?子貢對曰 賜不能識也.簡子不說 曰 夫子事孔子數十年,終業 而去之,寡人問子,子...

在《莊子》裡為什麼孔子總是遭到批評的

讓人從進世的迷惘中走出,則必須要如此 一個是道家的代表人物,一個是儒家的創始人.基本上屬於政見不同,不掏刀砍個你死我活就算涵養不錯的了,批判一下算什麼.莊子是諸子百家中一個重要的代表人物,人們把孔子稱為 聖人 稱莊子為 神人 如果說孔子是儒家的代表,那麼莊子就是道家的化身。莊子留給我們的,是他那些充...

現代人拜孔子而不拜老子,孔子為什麼拜老子為師

老子的學說太哲學了,離普通百姓比較遠。孔子的儒學,更接近普通人的生活。只要接受教育,就離不開孔子的儒學。孔子為什麼拜老子為師?孔子 公元前551年 公元前479年 儒家學派創始人,歷史有孔子問禮的故事,從而五十而知天命,沒有記載是否從師於老子。不過,孔子曰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一日為師,終身為父。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