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性進化學說或者分子演化理論有何意義?

2025-05-15 17:21:06 字數 4207 閱讀 7961

1樓:曉淡

中性突變無疑是存在的。達爾文也提到過中性突變,並且也曾指出,無利也無害的變異不受自然選擇的作用。綜合演化論的主要代表t.dobzhansky也認為中性突變是存在的。

他們的時代是分子生物學還沒有發展的時代。木村等人則是在分子生物學的大發展的基礎上提出了中性突變的進化學說的。但是絕對的中性突變在全部突變中佔有多大比例,這是乙個很複雜的問題,有些突變無疑是真正的或嚴格的中性突變,這種突變在任何情況下都不影響生物的生存。

有些突變對生物有一些影響,但影響很小,因而自然選擇仍舊起不了什麼作用,起作用的仍舊是機會,基因的保留或丟失完全碰派是隨機的。如果乙個性狀的選擇壓只有 001,這個性狀的選擇優勢就完全可笑簡賀以為機會所抵消,或者說雖然它在適應上有很少一點優勢,但是這樣小的優勢不足以保證它的保留。偶然的機會仍可使它消失。

還有一種情況,即有些中性突變在條件改變後不再是中性的,而變為有利或有害的。例如,某種酶的2個同功酶,乙個在33 ℃時失活,乙個44 ℃時失活。它們的生化功能相同。

當乙個群體生活在33 ℃以下時,2個同功酶是完全相同的,因此任何一種同功酶都沒有選擇優勢。但是假如溫度到了33 ℃以上、44 ℃以下時,前一種同功酶就會失活,因而它在選擇上是不利的。所以在33 ℃以下時,2個同功酶的基因突變是中性突變,但是在33 ℃以上時,選擇就起作用了。

又如人體不能合成維生素c,但是在陸地上人們可依靠蔬菜、水果而取得所需的維生素c,因而可以認為不能合成維生素c這一性狀是中性突變。但長期遠洋航行時,蔬菜、水果**不足,人們就要患壞血癥了。此時不能合成維生素c又不像是中性突變了。

所以,環境條咐空件合適時,一些有害突變可以表現為中性突變。但一旦條件改變,被認為是中性的突變就要有所表現了。<>

2樓:以心

人的血紅蛋白分子β鏈上大多數氨基酸如果發生替換,都不影響血紅蛋白的功能。可見決定這些氨基酸結構基因的突變都是中性突變,都不受選擇,都可經遺傳漂變隨機地被保留下來。但是如果β鏈上的第六位氨基酸,即穀氨酸為纈氨酸所置換,血液中就將出現不能運氧的鐮刀形紅尺隱細胞。

如果是純合子,所有紅細胞都將變成鐮刀形,患者不到成年就要死亡。可見這種突變是在自然選擇的壓力陵蠢廳下被淘汰的。但是在瘧疾流行地區,帶有這一突變基因(雜合子)的人很多,頻率也很穩定,這是因為雜合子對瘧疾有較強的抵抗力,因而比不帶這一突變基因更能適應瘧疾之故。

對於這一檔陪基因突變的保留顯然用自然選擇來解釋最為合理,用遺傳漂變就很難解釋了。<>

什麼叫中性突變?分子進化史的中性學說包括哪些內容

3樓:網友

中性突變指基因中鹼基的突變雖然導致多肽鏈中相應位置的氨基酸發生變化,但該變化並不引起蛋白質功能的改變。

通俗地說,中性突變就是基因中的鹼基確實發生了改變,但這種改變不影響生物的生存,無所謂好與壞的突變。

中性突變理論是上世紀60年代,由乙個日本生物學家提出的。

該理論認為:生物在分子水平上的進化是基於基因不斷產生「中性突變」的結果,它也是在群體中產生的,而不像綜合進化理論所主張的突變有好有壞那樣,是既無好處也無壞處。它並不受自然選擇的作用,而是通過群體內個體的隨機交配以及突變基因隨同一些基因型固定下來或消失不見(即被淘汰掉)。

新種的形成主要不是由微小的長期有利變異積累而成,而是由那些無適應性的、無好壞利害之分的中性突變積累而成。即生物在分子水平的大多數突變是中性的或近似中性的,它們既沒有好壞利害之別,又沒有適應和不適應之分,因此自然選擇對它們不起作用。

中性學說的出發點是中性突變,在中性突變過程中,哪一種變異能夠儲存下來,哪一種變異趨於消失,全靠機遇,而不是達爾文的自然選擇,這個過程叫做「遺傳漂變」。由於它完全不受自然選擇的作用,實際上就否定了自然選擇,甚至還認為生物進化與環境無關,故此理論是「非達爾文主義」的。

目前認為,中性突變理論有其合理之處,但也不像該理論說的那麼絕對。中性突變確實在發生,但有時也會經受自然選擇。例如,一種中性突變使某種生物由黑色變為灰色,這種突變對生存沒有影響,屬於中性突變。

但這種突變在熱帶地區就對生存更加有利(體色淺不易吸收太陽輻射),可能帶有這個突變的物種在熱帶就會大量繁殖。反之,在寒溫帶,較低的氣溫需要吸收較多的太陽輻射,則更利於不帶有這種突變的黑色物種生存。這也是一種自然選擇。

演化論指的是什麼?

4樓: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又稱生物演化論。研究生物進化、發展規律及怎樣運用這些規律的科學,是生物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法國博物學家拉馬克首先提出演化論一詞,英國博物學家達爾文寫的《物種起源》奠定了演化論的科學基礎。

恩格斯把達爾文的進化理論譽為19世紀自然科學的三大發現之一。生物演化論認為,地球上最初的生命**於非生命物質,現存著的各種生物**於共同的祖先。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通過變異、遺傳和自然選擇,物種數量由少到多,生物的結構和功能由低階到高階、由簡單到複雜。

演化論主要研究:(1)地球上的生命是怎樣產生和發展的。(2)生命產生和發展的證據。

3)生物進化的因素。(4)生物進化的方向和途徑,以及怎樣運用進化發展規律來改造生物。(5)演化論的產生和發展歷史,在生物進化問題上的不同學派及其主要論點。

達爾文演化論的創立促進了生物學的發展。孟德爾遺傳定律的提出和被證實,染色體遺傳理論的確立,對突變的研究,都為生物進化提供了新的依據。由於細胞遺傳學,特別是群體遺傳學的建立,促使現代達爾文主義的產生和發展,它認為基因突變和染色體結構的變異是進化的原始材料。

生物群體通過突變、選擇和隔離而漸次分化,並發展成新種。

5樓:全說商業車乘匯

所以我一直經強調適者生存,而不是強者生存就是這個道理。所以我一直在建設創業者讀讀《演化論》,因為商業界和生物界的竟爭極其的相似。

分子進化的中性理論含義是什麼,與達爾文學說相矛盾嗎

6樓:士誠小人也

簡言之,就是bai

在分子水du

平上突變是隨機產生zhi的,而且絕大多數這dao些突變不受回自然選擇的作答用,在群體中會出現大量多型現象。

最開始的時候以為這是對達爾文演化論或者自然選擇學說的重大挑戰,但現在基本上不這麼提了。因為現在的主流看法是自然選擇是作用於個體的(也有認為是群體的),如果突變無法影響表型,自然無法受自然選擇作用。

中性理論現在也是演化論教科書的必講內容,是對傳統演化論的補充。

自然選擇是適應性進化的終極因素。傳統概念中所謂的進化,包括達爾文時代所謂的進化,都是指適應性進化。

自然界也有非適應性的進化,這些就需要用其它理論,譬如奠基者效應等來解釋了。

演化論的理論定義

7樓:袁樂樂

演化論是指研究生物史中生命擴大適應範圍,增加生存餘地的發展狀況的科學結論(反進化觀點認為生物史無進化無方向無結論的人因此宣傳另乙個不含達爾文進化思想的理論並命名為「演化論」)。隨著演化論的發展,產生了現代綜合演化論,而現代進化學絕大部分以查爾斯·羅伯特·達爾文的演化論為指導,埃爾溫·薛丁格的《生命是什麼》為主體方向,演化論已為當代生物學的核心思想之一。其演化論有三大經典證據:

比較解剖學、古生物學和胚胎髮育重演律。 演化論除了作為生物學的重要分支得到重視和發展外,其思想和原理在其它學術領域也得到廣泛的應用,並形成許多新興交叉學科,如演化金融學、演化**學、演化經濟學等。

中性學說的進化速率

8樓:影

分子進化速率是以每年每位置氨基酸或核苷酸替換數來表示的,以蛋白質分子為例,其進化速率如式1:

式中,daa是兩種不同生物同源蛋白質的氨基酸差異數,naa是構成同源蛋白質的氨基酸個數,t是兩種生物的分歧進化時間。公式一中之所以要除以2t,是因為分歧進化是向兩條路線進行的。可以這樣理解:

從一種生物回溯到分歧點再到第二種生物,其演化時間正好是2t。分子進化的特點之一是每一種生物大分子不論在何種生物都有乙個大致恆定的進化速率。以血紅蛋白α-鏈為例,鯉與馬有66個氨基酸差異(圖1),地質資料表明魚類約起源於4億多年前的志留紀,若以4億年作為魚與馬的分歧進化時間,則從魚到馬的進化速率如式2:

馬與人有18個氨基酸差異(圖1),高等哺乳動物的輻射進化約出現於8 000萬年前,如以此作為馬與人的分歧進化時間,則從馬到人的進化速率為:

即血紅蛋白的α鏈分子,無論是在從魚到馬還是在從馬到人的進化過程中,其進化速率基本上都是相同的。分子進化速率與種群大小、世代壽命和物種的生殖力均無關,也不受環境因素所影響。這是自然選擇學說所不能解釋的,而中性學說對此卻能作出既簡明又合理的解釋。

設大小為n的乙個二倍體群體中,共有2n個基因位點,若每配子每代的突變率為υ,則每代將產生2nυ個新突變。設乙個突變最終被固定的概率為μ,則每代每位點的突變替換數(進化速率)為:k=2nυμ

誰對達爾文的生物進化學說提出了挑戰

1960年英bai國埃利斯特 哈代爵士,根據距du今400萬 800萬年,這zhi一時dao期人類化石几乎空白現象 專及所有陸地靈長目動物 屬體表有毛,而人類 暴露,這一點與海獸相同 靈長目動物都沒有皮下脂肪,而人和海獸這一點相同 人類胎毛位置明顯不同靈長目,卻與海獸位置相似 人類淚液分泌淚液 排出...

化學進化的過程,化學進化的具體過程是怎樣的?

科學家們推斷,地球誕生之初是一個熾熱的火球。地球上的一切元素都呈現為氣體狀態。那時候的地球上絕不可能有生命存在。隨著地球溫度慢慢降低,在地球中心逐漸形成固體的行星胚胎,外層則是地球的第一代大氣。對第一代大氣人們所知不多,但它的主要成分是氫和氦這一點為科學界所公認。不過第一代大氣壽命不長,只存在了幾千...

幾道化學方程式,請進!化學!(化學方程式)

你自己兆脊拍寫都不全,像這些有氧氣參加的反應,一定要考慮氧氣是否充分。 是水。化合反應,氧化反應,氧化還原反應都可以。 可以是二氧化硫,氧氣充足則是三氧化硫。化合反應,氧化反應,氧化還原反應都可以。 三氧化二磷或者五氧化二磷。化合反應,氧化反應,氧化還原反應都可以。 三氧化二鐵 即氧化鐵 或者是五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