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扯淡日勺噯清
1.倏忽秋又盡,明朝恰立冬。細傾碧瀲灩,喜對白芙蓉。——馮亮舉緩伯規《答鬧歲晚倚敬模欄》
2.人逐年華老,寒隨雨意増。——范成大《立冬夜舟中作》
3.旱久何當雨,秋深漸入冬。——陸文圭《立冬》
4.風月可憐人自老,江山無恙客重遊。——吳綺《立冬前一日同集生玉亭遊君山登望江樓》
5.凍筆新詩懶寫,寒爐美酒時溫。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滿前村。——李白《立冬》
關於立冬的古詩有哪些
2樓:楊老師的秒懂課堂
1、凍筆新詩懶寫,寒爐美酒時溫。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滿前村。——唐代李白《立冬》
意思:立冬之日,天氣寒冷,墨筆凍結,正好偷懶不寫新詩,火爐上的美酒時常是溫熱的。醉眼**月下硯石上的墨漬花紋,恍惚間以為是大雪落滿山村。
2、細雨生寒未有霜,庭前木葉半青黃。小春此去無多日,何處梅花一綻香。——宋代仇遠《立冬即事二首》
意思:一場細雨帶來了許多寒意,卻沒有結成霜凍。庭院前樹上的葉子,已經一半青一半黃了。
3、園林盡掃西風去,惟有黃花不負秋。——宋代錢時《立冬前一日霜對菊有感》
意思:花園裡的草木在寒冷的西北風中逐漸凋零;只有那金菊凌霜綻放,不負秋光。
4、昨夜清霜冷絮裯,紛紛紅葉滿階頭。——宋代錢時《立冬前一日霜對菊有感》
意思:昨天夜裡下了清霜,躲在被衾中都感到寒冷;早晨起來,門前臺階落滿了紅葉。
5、北風往復幾寒涼,疏木搖空半綠黃。——左河水《立冬》
高空西北風開始時來時去,往而復來,使大地的氣候時寒時涼,樹木開始凋零,綠色的樹葉在不斷變黃的過程中,一眼望去顏色有綠有黃,半綠半黃。
關於立冬的古詩有哪些
3樓:水月光中夢一場
1.《立冬》
唐代:李白。
凍筆新詩懶寫,寒爐美酒時溫。
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滿前村。
2.《立冬前一日霜對菊有感》
宋代:錢時。
昨夜清霜冷絮裯,紛紛紅葉滿階頭。
園林盡掃西風去,惟有黃花不負秋。
3.《立冬日作》
宋代:陸游。
室小財容膝,牆低僅及肩。
方過授衣月,又遇始裘天。
寸積篝爐炭,銖稱布被綿。
平生師陋巷,隨處一欣然。
4.《立冬後作》
宋代:唐庚。
啖蔗入佳境,冬來幽興長。
瘴鄉得好語,昨夜有飛霜。
籬下重陽在,醅中小至香。
西鄰蕉向熟,時致一梳黃。
5.《次韻古愚立冬日觀菊》
宋 · 沈說。
閒繞籬頭看菊花,深黃淺紫自窠窠。
九節番疑今日是,一樽未覺晚秋過。
從教白髮須簪遍,且任當筵作笑歌。
6.《立冬日有懷京師諸友》
明代:潘希曾。
東皇訊息到江梅,鼓吹郊迎曉色開。
五日新正渾醉裡,百年殘夢又春來。
他鄉彩燕隨緣看,何處雲鴻寄札回。
料得故人多健在,尋芳聯轡滿金臺。
4樓:黃天一氣啄案
關於立冬的詩詞彙總如下。
煙雨館立冬前一日》
宋代:葛紹體。
已過重陽種菊花,留連秋色帶霜華。
休言明日朔風起,腸斷天涯人懷家。
立冬道中》宋代:高登。
黃茅時節瘴煙深,人在山凹第幾重。
梁竦負才徒感慨,嵇康賦性本疏慵。
此生自斷天休問,吾道頻年世不容。
會脫幘巾還自隱,鹿門妻子慣相從。
立冬日贈張直夫》
宋代:呂本中。
參差寒葉樹,林鳥獨依棲。
發變心同素,年遲日向西。
一水通晨夕,三山隔海溪。
尚憶魯儒席,南樓攜手齊。
次韻古愚立冬日觀菊》
宋代:沈說。
閒繞籬頭看菊花,深黃淺紫自窠窠。
九節番疑今日是,一樽未覺晚秋過。
從教白髮須簪遍,且任當筵作笑歌。
立冬後述情》
宋代:張侃。
山城並水寒較早,鴛瓦新霜寫花草。
五朝三朝風蕭蕭,九日十日雲飄飄。
秋將歸去冬又至,寒色不遮萬山翠。
小窗倚徙片時間,有美人兮隔江水。
立冬後作》宋代:唐庚。
啖蔗入佳境,冬來幽興長。
瘴鄉得好語,昨夜有飛霜。
籬下重陽在,醅中小至香。
西鄰蕉向熟,時致一梳黃。
九月二十六日雪予未之見北人云大都是時亦無》
元代:方回。
立冬猶十日,衣亦未裝綿。
半夜風翻屋,侵晨雪滿船。
非時良可怪,吾老最堪憐。
通袖藏酸指,憑欄聳凍肩。
枯腸忽蕭索,殘菊尚鮮妍。
貧苦無衾者,應多疾病纏。
立冬前二日》
元代:張翥。
高秋日淒冷,且復閉門居。
蟹壯輸芒後,醅香出榨初。
霜籬存晚菊,臘甕作寒菹。
更好山翁唱,陽春恐不如。
立冬即事二首》
元代:仇遠。
細雨生寒未有霜,庭前木葉半青黃。
小春此去無多日,何處梅花一綻香。
奇峰浩蕩散茶煙,小雨霏微溼座氈。
肯信今年寒信早,老夫布褐未裝棉。
立冬》元代:陸文圭。
早久何當雨,秋深漸入冬。
黃花獨帶露,紅葉已隨風。
邊思吹寒角,村歌相晚春。
籬門日高臥,衰懶愧無功。
5樓:老劉說金融
秋。風。
吹。盡。舊。庭。
柯,黃。葉。丹。楓。
客。裡。過。一。
點。禪。燈。半。
輪。月,今。宵。寒。
較。昨。宵。多。
古人立冬的古詩詞
6樓:張淮鳴
立冬》唐 李白。
凍筆新詩懶寫,寒爐美酒時溫。
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滿前村。
立冬前一日霜對菊有感》宋 錢時。
昨夜清霜冷絮裯,紛紛紅葉滿階頭。
園林盡掃西風去,惟有黃花不負秋。
立冬日作》宋 陸游。
室小財容膝,牆低僅及肩。
方過授衣月,又遇始裘天。
寸積篝爐炭,銖稱布被綿。
平生師陋巷,隨處一欣然。
陸游用誇張的手法訴說著自己的境遇,可他卻飽含樂觀:住在陋巷中,心卻閒適安然。
立冬後作》宋 唐庚。
啖蔗入佳境,明罩帆冬來幽興長。
瘴鄉得好語,昨夜有飛激雹霜。
籬下重陽在,醅中小至香。
西鄰蕉向悶碧熟,時致一黃。
關於立冬的小詩,寫立冬的古詩
一 宋代陸文圭 立冬 早久何當雨,秋深漸入冬。黃花獨帶露,紅葉已隨風。邊思吹寒角,村歌相晚春。籬門日高臥,衰懶愧無功。解讀 這首詩前六句描寫了立冬景象,紅葉已隨風,虛實之筆,最後兩句帶出詩人內心感受,衰懶愧無功。二 宋代紫金霜 立冬 落水荷塘滿眼枯,西風漸作北風呼。黃楊倔強尤一色,白樺優柔以半疏。門...
立冬相關的古詩和諺語?有關立冬的詩句或諺語
一 諺語 1 立冬打雷要反春。北方 2 雷打冬,十個牛欄九個空。北方 3 立冬之日起大霧,冬水田裡點蘿蔔。北方 4 立冬北風冰雪多,立冬南風無雨雪。北方 5 立冬那天冷,一年冷氣多。北方 6 霜降醃白菜。立冬不使牛。北方 7 立冬前犁金,立冬後犁銀,立春後犁鐵 指應早翻土 客家 8 立冬晴,一冬晴 ...
有哪些和立冬有關的典故故事
立冬有關餃子的典故 據說,餃子早在三國的時候就有了,不過那會的餃子跟現在的餛飩差不多,煮熟以後和湯一起盛在碗裡混著吃,所以當時的人們把餃子叫 餛飩 直到唐代以後,餃子才變得和現在一樣。餃子的原名據稱叫 嬌耳 是我國醫聖張仲景首先發明的。他的 祛寒嬌耳湯 的故事至今還在我國民間流傳著。相傳東漢末年,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