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生善處和往生極樂世界的區別

2025-05-24 23:25:13 字數 1847 閱讀 4222

1樓:邦引幻糖桃

往衝餘生善處指往生人道,或者天道,或者阿修羅道,或者佛菩薩的淨土。這些都算往生善處。往生極樂世界是指往生到阿彌陀佛的基段西方極樂世散鋒滾界。兩者當然有區別。

2樓:帳號已登出

淨土】指以菩提修成之清淨處所,為佛所居之所。全稱清淨土、清淨國土、清淨佛剎。又作淨剎、淨界、淨國、淨方、淨域、淨世界、淨妙土、妙土、佛剎、佛國。

對此而言,眾生居住之所,有煩惱汙穢,故稱穢土、穢國。淨土,系專於大乘經中所宣說,以灰身滅智無餘涅槃為理想之小乘教無此說。即大乘佛教認為涅槃有積極之作用,而得涅槃之諸佛,各在其淨土教化眾生,故凡有佛所住之處即為淨土。

阿■佛國經卷上、放光般若經卷。

十。九、無量壽經卷上等,均以淨土乃諸佛於因位行菩薩道,起淨佛國土成就眾生之誓願,為無量永劫積功累德以建立之莊嚴清淨世界。維摩經卷上佛國品謂心淨土淨,娑婆即常寂光淨土,若眾生心不淨,此土即穢惡不淨;佛所見清淨,即成無量功德莊嚴。法華經之靈山淨土、華嚴經之蓮華藏世界、大乘密嚴經之密嚴淨土等,即以心淨土淨說為本。

又無量壽經載,娑婆世界以外另有淨土,亦有於未來當其成佛時所成就之淨土;二者均是菩薩依本願,經修行而成佛時所完成之國土,為眾生願生之處。

至於他方之淨土,則有阿彌陀佛之西祥數方極樂世界、阿■佛之東方妙喜世界、藥師佛之東方淨琉璃世界等。以上諸佛之淨土距娑婆世界,各有一定之方位,故稱為十方淨土。淨土:

可以指極樂世界淨土,也可是是其他淨土,如藥師佛淨土。

極樂:就指西方極樂世界。

東方人造惡求往生西方,西方人造惡更求生往何處??心淨則國土淨,極樂就在當下。

所謂東方藥師謹伍首佛,西方極樂世界,是一種佛的譬喻說法,東方太陽生起,所以主生,西方太陽落下,是迴歸,因此以西方代表人死後要去的極樂世界。橘亮。

如果按宇宙時空這是說不通的,為什麼,地球繞太陽,而太陽系和銀河系本身都是在運動的,這樣就沒有確定的西方可言了。

這樣我們就明白了佛的意思,慈悲即觀音,煩惱即菩提,生死由如日公升落,非日動,而是心動,生死即緣起滅。

修善,無分別心,平等這就是佛說大乘無量壽經的本意出發點,口唸心不行,終不能生極樂,極樂遠,是說我們修行仍然任重而道遠,其實修成了,極樂就在當下。

往生極樂下一句

3樓:影視小靈通

往生極樂,必登補處,見於《阿彌陀經。

及《無量壽經》

可證凡往生者,必定於一生中定補佛位,同於現在兜率內院之彌勒亮正野大士,同名一生補處,這是阿彌陀佛的本敬喊願。佛既成佛,願已落實。所以帶惑凡夫,一旦往生,便是阿鞞跋致,究竟都是位齊補處,也即是一生成佛。

如上勝因妙果舉體是不可思議。所以《要解》讚歎說:「極樂人民,普皆一生成佛,人人必實證補處。」釋迦一代時教,唯《華嚴》明一生圓滿,而一生圓滿之因,則末後《普賢行願品》

中,十大願王,導歸極樂。

基本資訊:在蓮花裡就產生蛻變,也就是我們一般講的轉識成智。所以往生極樂世界轉識成智,是阿彌陀佛本願威神加持的,不是我們自己修成的,佛力加持。

清襪由此可見,從凡夫心,以信願持名為因,決定能得往生淨土、位登補處、一生圓滿、一生成佛、不可思議的妙果。

往生極樂世界有什麼特別條件嗎?

4樓:貝貝愛教育

往生,一般是指舍娑婆世界,往西方極樂世界去蓮花化生。去娑婆世界往彌陀如來之極樂淨土,謂之往,化生於彼土蓮華中,謂之生。

往生的最終目標是令往生者成就佛果,永離諸苦。我們所在的這個世界不是我們本來該來的地方,我們由於生病的緣故,虛弱不堪業力,故流轉至此受苦。佛為度眾生方才來此世界,雖然也會受到業力,但佛功德圓滿,不被業力轉,故稱如來。

我們只有依教修行,爭取早日脫離這業力苦海,才算不虛度日月。往生法門便是以此為首要目標。

往生極樂真的那麼簡單嗎,佛教,往生極樂世界真的好難好難。

說來容易做來難.所以佛要我們發菩提心一心稱念.不然臨命終時,無始劫來的業障會障礙往生的.這其中的道理就在淨土五經一論中,要長期聽經聞法,才能破除疑惑,堅固信心,走上正軌。信解行證,解行相應。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長期薰修,定當往生。南無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能打消你全部的疑惑是不可能的,我盡力回答,但還...

我想上品上生往生極樂世界,上品上生往生有什麼好的??

釋迦牟尼佛接著對阿難及韋提希夫人說道 往生極樂世界的人,總共分為九品 上品上生的眾生,志願往生極樂世界,應當發起 具備 三種心,既可往生西方淨土,是哪三種心呢?第一至誠懇切之心 至者,不留餘地 誠者,唯此一心。真心求往生,懇切之至,絕非虛情假意 第二深切不變之心 深心信樂極樂國土,求生之心堅定不移 ...

沒有皈依的人,能不能往生極樂世界

皈依就是依靠,歸順依附,也就是希望投靠三寶的力量而得到保護與解脫。真心切願遵照佛法修行,就是皈依,才能往生極樂 依教修行即是皈依抄,三皈依上bai講自皈依。自性du皈依,自此皈依。天天早晚課要念三zhi皈依,有緣要dao 去寺院皈依。自皈依僧,當願眾生,統理大眾,一切無礙,和南聖眾。寺院僧是佛陀的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