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帳號已登出
認定農作物絕收的法律政策依據主要有農業損失鑑定根據農作指雀物受影響的面積,成災面積,損失的牲畜,還有漁業受災面積等等來確定損失的金額。具有法律效力的外部證據,是指司法機關、公安機關、行政機關、專業技術鑑定部門等依法出具的與本企業資產損失相關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書面檔案,主要包括1、《農業保險條例》第十二條保險機構接到發生保老逗隱險事故的通知後,應當及時進行現場查勘,會同被保險人核定保險標的的受損情況。由農業生產經營組織、村民委員會等單位組織農民投保的,保險機構應當將查勘定損結果予以公示。
保險機構按照農業保險合同約定,可以採取抽樣方式或者其他方式核定保險標的的損失程度。採用抽樣方式核定損失程度的,應當符合有關部門規定的抽樣技術規範。第十三條法律、行政法規對受損的農業保險標的的處理有規定的,理賠時應當取得受損保險標的已依法處理的證據或者證明材料。
保險機構不得主張對受損的保險標的殘餘價值的權利,農業保險合同另有約定的除外侍廳。
2、《農業保險承保理賠管理暫行辦法》第十八條 保險公司應及時核定損失。種植業保險發生保險事故造成絕收的,應在接到報案後20日內完成損失核定;發生保險事故造成部分損失的,應在農作物收穫後20日內完成損失核定。養殖業保險應在接到報案後3日內完成損失核定。
發生重大災害、大範圍疫情以及其他特殊情形除外。對於損失核定需要較長時間的,保險公司應做好解釋說明工作。第十九條 保險公司應根據定損標準和規範科學定損,並做到定損結果確定到戶。
省級分公司或總公司應對原始定損結果進行抽查報告。
2樓:九菇涼的小娓巴
認定農作物絕收的法律政策依據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1.國家農業政策:國家對絕收農田的定義及處理政策。
2.地方土地管理法規:地方**關於絕收農田的管理規定。
3.氣笑缺枝候環境因素:如氣候乾旱、土壤退化、災害等導致農田無法種植。
4.經濟因素:如農田資源短缺、農業技術水平低下等因素導致絕收。
5.農業專家評估:由農業專家對農田進行評估,確定是否絕收。
通常,在絕收農田的認定過程中,需要綜合運用上述多個因素來評扮派估農田碰敏的絕收情況。
農作物絕收是指損失率在多少以上
3樓:洋仔儻吃
農作物絕收是指損失率在70%以上,國家鼓勵與金融機構合作,大力扶持中小型農業經營主體等。適應市場經濟。
發展和財政專項轉移支付資金管理改革要求,採取有效措施,進一步加大財政貼息扶持力度,敬宴逐步減少對涉農企業的直接補助;鼓勵與金融機構合作,大亮畝銀力扶持中小型農業經營主體,耐中促進發展適度規模經營。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法》
第三十七條國家建立和完善農業支援保護體系,採取財政投入、稅收優惠、金融支援等措施,從資金投入、科研與技術推廣、教育培訓、農業生產資料**、市場資訊、質量標準、檢驗檢疫、社會化服務以及災害救助等方面扶持農民和農業生產經營。
組織發展農業生產,提高農民的收入水平。
在不與我國締結或加入的有關國際條約相牴觸的情況下,國家對農民實施收入支援政策,具體辦法由***制定。
第三十八條國家逐步提高農業投入的總體水平。**和縣級以上地方財政每年對農業總投入的增長幅度應當高於其財政經常性收入的增長幅度。
各級人民**在財政預算內安排的各項用於農業的資金應當主要用於: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支援農業結構調整,促進農業產業化經營;保護糧食綜合生產能力,保障國家糧食安全。
健全動植物檢疫、防疫體系,加強動物疫病和植物病、蟲、雜草、鼠害防治;建立健全農產品質量標準和檢驗檢測監督體系、農產品市場及資訊服務體系;支援農業科研教育、農業技術推廣和農民培訓;加強農業生態環境保護建設;扶持貧困地區發展;保障農民收入水平等。
縣級以上各級財政用於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漁業、農田水利的農業基本建設投入應當統籌安排,協調增長。
國家為加快西部開發。
增加對西部地區農業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的投入。
農作物的分類
作物就其廣義的概念來講,它包括對人類有利用價值 為人類栽培的各種植物。例如,各種農作物 蔬菜作物 果樹 綠肥 牧草等。就其狹義概念來講,所謂作物,主要是指糧 棉 油 麻 糖 煙等而言,也稱農作物或大田作物。按用途和植物學系統相結合的分類法,將作物分為3大部門,8大類別 1 糧食作物 1 禾穀類作物 ...
影響農作物生長和產量的因素有什麼農作物對環境要求低,產量大,生長速度快。比如紅薯這樣的?
1 氣候 熱量 光照 降水 季風等氣候因素對農業 區位的影響極大。是影響農作物分佈與農業發展的最重要因素。不同動植物的生長髮育要求不同的氣候條件,而氣候條件的分佈具有明顯的地域差異。因此,一個地區農業的選擇,應充分考慮當地的氣候因素。水分 年降水量小於250毫米的乾旱地區,除有灌溉水源外,一般不能發...
古代農作物畝產多少,求各種農作物的畝產量
算當時的主要糧食 戰國前期 畝產粟205.8斤。戰國後期 畝產粟247斤。菽畝產232斤。漢代 粟畝產281斤 豆畝產264斤。魏晉南北朝 維持著畝產3石的水平。唐代 畝產334斤 所有糧食作物平均 宋代 畝產309斤。所有糧食作物平均 元代 畝產338斤。所有糧食作物平均 明代 畝產346斤。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