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研究某一段歷史最重要官方文獻

2025-06-05 14:20:11 字數 3892 閱讀 5109

1樓:鳳尾竹看旅遊

對研究某一段歷史或者某幾段歷史中最重要的途徑的官方文獻是:典章制度。

典章制度,是指乙個國春灶家的**在一定時期內行為規範的基本準則。從很早開始,中國曆森森爛代統治者就十分重視典章制度的建設。

史記》中的「書」和後來各朝正史中的「志」、「錄」就留下了豐富的有關典制的記載。此外,還有不少典制方面的專書,如《文獻通考》、《通典》、《通志》,以及各種「法令」、「律則」、「典章」、「會要」、「會典」等等。可見,歷代先人們是十分重視政權制度建設的,並留下了內容豐富、行之有效的**行為規範和操作方式。

典章制度的相關說明

典章制度最早稱之為「舊事」、「故事」,《直此漏齋書錄解題》中稱之為「典故」。常言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即使作為大權在握的各級**,做事也應該中規中矩,有章可循。

大到經國之大業,小到生活之瑣事,無不與典章制度息息相關。瞭解了古代典章制度,也就等於掌握了乙個展望古代歷史,尤其是統治手段沿革的視窗。

對於想了解、研究古代歷史的人來說,不掌握古代典章制度,許多問題就永遠也搞不清楚;而對於想再現古代社會歷史的**家、電視劇集的編劇們來說,不瞭解典章制度也就無法真實地再現歷史的風雲,甚至會鬧出似是而非、張冠李戴的笑話。

以上內容參考:百科-典章制度。

2樓:網友

研究歷史最重要的官方文獻是典章制度。

瞭解古代歷史,可以從瞭解古代悉褲典章制度入手。典章制度是指統治者頒佈的行為規範準則,涉及範圍極廣,大到軍政外交,小到生活瑣事,都要有一定的規矩要遵守。古人在這些方面制定了很多行為細則,於是就有了專門研究典章制度的學術文獻。

也許有人會問,瞭解典章制度有什麼用呢?比如看古籍的時候,常常會出現一些法令制度,如果不瞭解典章制度,這些專有名詞根本無法理解。再比如,有些現代人講古代史的時候常常把丞相槐陸頃和宰相混用。

瞭解古代典章制度,首選《文獻通考》。《文獻通考》成書於宋末元初,作者叫馬端臨。全書共計248卷,包含田賦考、戶口考、宗廟考、官職考等24個門類。

書中系統地論述了宋代以及前朝的典章制度,與《通典》、《通志》並稱為古籍中的「三通」。

文獻通考》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內容是關於「禮」的**,這部分內容馬端臨一共用了100卷的篇幅進行鉛陸研究。他還用大量篇幅介紹古代經濟,為後人研究這方面內容,提供了詳實的史料。

文獻檢索的發展大體經歷了什麼歷程

3樓:網友

從20世紀50年代到現在,文獻檢索發展經歷了以下幾個歷程:

1. 1950年代:文獻檢索開始被引入大學圖書館,作為圖書館便捷的檢索和檢索幫助。這一時期的文獻檢索採用的是紙質文獻檢索,而且更加依賴於文獻檢索手冊。

2. 1960年代:文獻檢索在大學圖書館的應用發展到了全新的階段,計算機技術不斷發展,文獻檢索也開始採用電子文件的方式進行檢索,而且把索引放入資料庫中,加快了檢索速度。

年代:這一時期,文獻檢索開始推廣到全世界,發行cd-rom出版物,把大量的文獻彙集到一起,並進行索引和檢索。

4. 1980年代:當個人計算機出現後,文獻檢索在個人電腦上也開始出現,方便檢索。

5. 1990年代:網際網絡技術發展到一定程度,文獻檢索也開始進入網路時代,讓世界各地的人們可以輕鬆獲得想要的資訊。

6. 2000年代:隨著網際網絡的發展,文獻檢索也慢慢發展到現在的狀態,全球化的文獻檢索系統可以把位於不同國家的文獻檢索服務整合起來,為世界各地的人們提供更加便捷的文獻檢索服務。

4樓:巢曉絲

文獻檢索的發展大體經歷了什麼歷程,文獻檢索的發展歷程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1. 傳統文獻檢索: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傳統文獻檢索技術開始發展,主要是通過索引卡片和索引書籍來實現文獻檢索。

2. 電子文獻檢索: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電子文獻檢索技術開始發展,主要是通過電子資料庫和計算機網路來實現文獻檢索。

4. 智慧型文獻檢索:從21世紀初開始,智慧型文獻檢索技術開始發展,主要是通過人工智慧技術和自然語言處理技術來實現文獻檢索。

5樓:生活小雨老師

您好,文獻檢索的發展大體經歷了以下幾個階段:

1.傳統文獻檢索:傳統文獻檢索是指在圖書館中使用書目卡片法或書目索引法來檢索文獻資訊的方法。

2.電子文獻檢索:電子文獻檢索是指在電子文獻資料庫中使用電子書目卡片法或電子書目索引法來檢索文獻資訊的方法。

4.智慧型文獻檢索:智慧型文獻檢索是指利用人工智慧技術,如自然語言處理、機器學習等,來檢索文獻資訊的方法。

6樓:落墜呀呀

文獻檢索的發展歷程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1. 傳統文獻檢索: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傳統文獻檢索技術開始發展,主要是基於索引卡片的技術,以及基於紙質文獻的檢索技術。

2. 電子文獻檢索: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電子文獻檢索技術開始發展,主要是基於電子文獻的檢索技術,以及基於資料庫的檢索技術。

3. 網路文獻檢索: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網路文獻檢索技術開始發展,主要是基。

7樓:天籟江湖

文獻檢索發展歷程大體分為三個階段:從手工文獻檢索到電腦輔助文獻檢索,再到當前的網路文獻檢索。最初,文獻檢索僅限於以書籍形式存在的索引;然後,隨著電腦時代的到來,人們逐漸開發出一系列電子資料庫,從而使文獻檢索變得更加便捷;最後,隨著網際網絡的發展,當前的網路文獻檢索模式已經形成,為人們提供了更加便捷的資訊獲取渠道。

8樓:

經歷了以下4個歷程:

影象檢索資料庫。

全文數位化檢索資料庫。

全文碎片化檢索資料庫。

高標準全文碎片化檢索資料庫。

對研究某一段歷史或者某幾段歷史中最重要的途徑的官方文獻是()。

9樓:愛讀書的呂老師

對研襲讓棗究某一段歷史或者某幾段歷史中最重要的途徑的官方文獻是()。

a.史官筆記。

b.宮廷記滑派錄。

c.律法條文。

d.典拍拆章制度。

正確答案:d

從研究性學習中史料與結論的關係看,研究歷史最重要的原則是什麼?

10樓:教育達人小嫣

歷史研究的原則是「論從史出」,這就決定了辨別史料的價值與真偽是研究的前提和關鍵,歷史主義原則是史學研究的基本原則。

一切史學研究,都要從歷史事實出發,堅持實事求是的態度;都要用發展的眼光,站在歷史進步的立場上研究歷史;都要在一定的歷史範圍內,對歷史人物和事件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都要重視歷史的內在聯絡,尊重歷史的客觀規律;都要批判繼承地對待歷史遺產。

文獻檢索的發展大體經歷了()歷程。

11樓:上班不摸魚

文獻檢索慼慼咐的發展大體經歷了()歷程。

a.影象檢索資料庫。

b.全文數位化檢索仔遊資料庫。

c.全文碎片化檢索資料庫。

d.高標準全文碎高純片化檢索資料庫。

正確答案:abcd

同一歷史題目在每代學者中不斷被研究的主要原因包括()。

12樓:哲哥聊歷史

同一歷凳禪指史題目在每代學者中不斷被研究的主要原因包括()。

a.新的史料被不斷發現。

b.前襲猛人的觀點不合理。

c.史觀發棗配生了變化。

d.科學方法不斷演變。

正確答案:ac

在文獻綜述部分,應該將哪些相關的主要觀點放在史部?

13樓:哲哥聊歷史

在文獻綜述部茄頌分,應該將哪些相關的主要觀納差點放在史部?

a.熱點話題。

b.前人的核心觀點。

c.文章主題洞納皮。

d.前人的創新觀點。

正確答案:c

某市對城區主幹道進行綠化,計劃把某一段公路的一側全部栽上桂花

這是關於植樹問題的應用題。下面是關於植樹問題的故事。小強每年都要到鄉下的奶奶家去過年。奶奶家附近有一座橋,橋的兩邊都有石獅子。橋頭和橋尾各有一對,中間每隔一段距離就有一對。小強每年過年,都要去數數石獅子的個數,所以,他已經很清楚了,每邊的石獅子數都是108個,也就是共有108對。今年寒假結束,一開學...

《魯賓遜漂流記 》中某一段的評析

魯濱遜還是堅毅的人。他曾經這樣說道 我的脾氣是要決心做一件事情,不成功決不放手的 我要盡全力而為,只要我還能划水,我就不肯被淹死,只要我還能站立,我就不肯倒下 他沒有助手,工具不全,缺乏經驗,所以做任何事情都要花很大的勞力,費好長的時間。連做一塊木版都要四十二天。他作的許多事情都是白費力氣,沒有成功...

「中古時期」的歷史指的是哪一段歷史

中古時期也可以稱為中世紀曆史,我們所說的西方的 中世紀 一概念就是從此而來.一般世界歷史的中世紀概念是公元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到15世紀末新航路開闢之前這一段時期的歷史,而中國則相對應的是南北朝到明朝這一段時間的歷史.中古時期是歷史學名詞,是世界歷史上的一個時代 由西羅馬帝國滅亡 公元476年 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