壞孩子是否比乖孩子快樂?

2025-06-16 03:55:20 字數 5055 閱讀 6388

1樓:網友

<>壞孩子是否比好孩子快樂?這顯然是個偽命題。誰不願意做個人見人愛的好孩子,而去做人人喊打的壞孩子呢?

好孩子和壞孩子的區分是相對的。好孩子一般是指那些在家聽父母話,在學校聽老師話的孩子;而壞孩子就是那種不聽話的孩子。好孩子是人見人愛,花見花開;壞孩子到哪都惹人厭,像過街老鼠人人喊打。

沒有家長願意自己的孩子和壞孩子一起玩耍的,這就是近紅者赤,近墨者黑孫粗的來歷。顯然,壞孩子比乖孩子不但不快樂,而且可能要痛苦的多。為什麼?

每個孩子生下來都是一張白紙,都是長著羽翼的天使。之所以後來變成壞孩子,是變成的,和ta從小缺失家庭溫暖、缺失家庭關愛是密切相關,不可分割的;跟從小缺少父母的約束和管教也是分不開。所以,一般來說壞孩子更顯孤獨無助,一點也不比好孩子快樂的。

相反,乖孩子一般都是被父母從小捧在手心裡,全家關愛,非常寶貝的孩子。自然也就幸福無比。

我有個遠方親戚,男人是林場的經理,在外有了婚外情而要求和髮妻離婚。當時他們家裡怎麼也不同,因為有一雙兒女。但是男方鐵了心要離婚,只因為第三者是個未婚姑娘,並且也就懷孕。

為此,全家反反覆覆,爭爭吵吵,最終還是離婚了,男孩判給了父親,女孩判給了母親。一年後二人都相繼結婚生子,然而,可憐的是這雙兒女基本是無人過問。男孩本來也是個乖孩子,自從父親離婚,後媽不斷的在親生父親面前說男孩怎樣的壞,怎樣的不順眼,而自己生下女兒卻是個寶,這個父親後來基本不管男孩。

以至於男孩經常打架,並喜歡逃學去網咖,還沾染上偷的惡習,最終成了人們眼中的壞孩子。這遊凱知就是民間流傳的後媽可畏的神消原因吧(也有很多好後媽的)。

所以,縱觀我們的世界,很多所謂的壞孩子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家長造成的。但是,不得不承認,孩子一旦變壞,給自己、家庭甚至社會帶來的都是痛苦。壞孩子一路也是比好孩子坎坷的多,苦難的多。

就像上面說的這個男孩,直到結婚有家後,才走上正路。所以,希望我們的世界每個孩子都擁有幸福和快樂,都能成為人見人愛,花見花開的好孩子。

2樓:浣心

我認為是壞孩子沒有乖孩子快樂。

什麼樣的孩子算是壞孩子呢?我們通常認為是任性,哭鬧,耍小脾氣,耍賴,冊鉛胡撒謊之類的,有了這些行為的孩子。什麼樣的孩子算是乖孩子呢?通常來說是聽話,理解他人,有禮貌,誠實善良。

當然,每乙個孩子都是乙個特殊的個體,我們無法通過簡單的行為就對孩子進行分類,也不要輕易地對孩子貼標籤,貼上「壞孩子」的標籤,這樣的刻板印象會影響到孩子的情緒、心理,會讓孩子覺得自己沒有那麼好,爸爸媽媽沒有那麼愛我,從而導致更多的問題,因為得不激仿到父母的愛,就通過另外叛逆的方式來獲得父母的關注,破罐子破摔。

所以說,所謂的壞孩子,就是 表現了不良行為的孩子。那孩子為什麼會表現出不良的行為呢?也州攔許是因為受到了挫折,也許是因為委屈,也許是想要獲得關注,也許是在和你進行權力之爭等等,無論孩子是什麼原因導致的,那樣的情緒一定是不那麼讓人開心的。

每乙個孩子都是天使,沒有哪個孩子天生就是要來和你搗亂,父母一定要充分地理解孩子,孩子的表現都是因為他們是孩子啊。他們控制不住情緒會哭鬧,他們想要探索世界,所以會弄髒衣服,他們害怕你的打罵所以會撒謊。孩子所有的問題都可以從家庭生長環境中找到原因,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3樓:芳草若茵

這個問題框架有點籠統了,我們先自行設定乙個大致的討論範圍,這裡的壞孩子指的是那些比較頑皮淘氣、隨心所欲、不太聽話的孩子;好孩子指的是那些比較乖巧可愛、聽話懂事的孩子。<>

在這個設定的框架範圍內,壞孩子是會比好孩子更快樂的。

孩子的成長過程,就是乙個不斷的摸索、探知未知世界的過程,這個過程是否獲得了足夠的體驗,以輪碼褲及這個體驗過程是否按照內心的意願進行的、在此期間獲得了怎樣的體驗反饋,決定了孩子在探索過程中的具體感受:快樂與否、以及獲得多少快樂。

我們所說的那些調皮搗蛋、不聽話的壞孩子,他們隨心所欲發揮出天馬行空般的想象力,充分施展孩童與生俱來的創意和破壞模搜的天性,盡情的摸索和玩耍,不斷的豐富感官和心理的多樣化感受,匯聚出乙個五彩斑斕的童年。

而我們所說的那些乖巧聽話、循規臘簡蹈矩的好孩子,不論是在行為上還是心理感受上都會受到很多的制約。因為父母保護子女的天性會限制孩子,只允許孩子們在父母認為的合理範圍內活動,不允許孩子做過多的探索,生怕孩子會受到一點點的失敗傷害,而事實上,豐富的體驗是要通過對比才能有更深切的體會,只有體驗過受挫的感覺,才能更加感知成功的喜悅,就好像是唱過一點苦味,才更能感受到甜味的美好。

4樓:半夏de夏

無論如激快樂還是悲傷,情緒都是公平的,和壞孩子和乖孩子沒有任何直接聯絡。

見過乙個從小到大一路都是其他孩子的榜樣的孩子。一路聽話一路服從,成績好舉止嫻靜是家長和老師眼裡的乖乖女,聽話的好孩子。

高一的暑假,父母外出,囑咐這個孩子自己在家練習古箏,她一直彈一直彈,想停下來又不敢停,因為媽媽拜託了樓上樓下的鄰居阿姨,如果聽不到古箏聲音,就把那段時渣彎襪間記下來,看她到底偷了多長時間的懶。

很多年後,她告訴我,古箏所有的證書都考過了,但是工作後的自己再也沒有摸過一下當年陪伴自己的樂器。

這樣的孩子並不快樂。

為了滿足所有的目光期待,而小心翼翼地隱藏了那個真實的自己。想發脾氣又不敢,想反抗又無力,想拒絕又害怕,他們活成了別人滿意的樣子,但偏偏無法讓自己開心。

那麼壞孩子呢。

這個壞該怎麼定義呢?

另乙個朋友家女兒,成績不好性格叛逆,老師經常告狀,家長常常嘆氣。她高考沒有考上理想大學,到另乙個城市打工,先在服裝店做小妹,後來去大型專賣鬧瞎店做導購,再然後突然想繼續求學,自考了乙個服裝設計的本科,三年後拿到文憑。這個時候,她自己已經是幾家連鎖服裝的小老闆了。

又去考mba,事業蒸蒸日上。

這個曾經的壞孩子,沒有按照世俗意義上的道路走,一直自己跌跌撞撞摸索前行,沒有父母在前面照亮道路,但同時也沒有任何東西能阻擋一顆忠實自我的心。

所以,不要用乖孩子和壞孩子來界定快樂與否。

快樂在於內心。

5樓:橙小慧的寶盒

這個不好說。

壞孩子就是那種調皮搗蛋,無事生非,總是犯錯的小孩吧?

我孩子的同學就有乙個「壞孩子」。他長得念哪鄭又壯又高,因為上課不遵守紀律,課後對同學很霸道,沒有人陪他玩。

在他身上出現的問題無數。我聽到過的就有這些:他把乙個同學推進了學校噴泉,把同學的書扔進廁所,在同學臉上吐吐沫。

他想跟一位同學玩,這位小朋友不願意跟他玩。「壞小孩」把這位小朋友按在牆上,撞壞三顆恆牙。

你說,這樣的仔頌孩子壞嗎?

我覺得他有一點壞。剛開始聽到這些的時候,我甚至擔心我的孩子跟他在乙個班好危險。

但是,你認為他開心嗎?

其實他並不開心,他沒有朋友,他甚至成為了班級的敵人。

他為什麼敢這樣?我給他分析了原因:

1.從小在奶奶身邊長大,奶奶不管他,養成了他不講規則,無法無天的性格。這種性格在家裡可以做小霸王,但是與同學相處,沒人願意搭理他。

2.從小父緩鉛母不管,上學以後父母管不了。一犯錯誤,父母沒有耐心教育,直接動拳頭。其實,這個孩子很缺愛,缺父母的愛。

3.媽媽是小學的老師。他就在媽媽所在的學校上學,這給他一種優越感,一種庇護。即使他在學校犯了錯誤,在媽媽的幫助下也能夠逃避。

好多家長都在後面議論:這樣的孩子走上社會要吃大虧。

你說這樣的壞孩子快樂嗎?當然不快樂。

不過,他只是壞孩子中的乙個,不能說明什麼。

我相信無論是壞孩子還是乖孩子都有人快樂,有人不快樂。

孩子太乖真的是好事嗎?

6樓:紅孩兒

我的大寶3歲了,帶出門總是被誇「乖巧」,好像「乖」是好孩子的標準,大家爭先把孩子培養成「乖孩子」。但是我的內心卻隱隱感到不安,我自我反思,發現孩子姥姥和我對孩子的管教方式,都用過「你不乖,xx不喜歡你了!」的句式。

很多父母都覺得,有乙個乖巧溫順的孩子是一種福氣,可等孩子長大以後,卻發現太乖的孩子往往存在以下缺點:

太乖的孩子,容易順從別人的看法,順從地被人安排,沒有自己的想法,或者有想法不敢提出來,容易隨波逐流。

放不開手腳,不能盡情玩耍,而是喜歡安安靜靜待著,這樣孩子手腳得不到鍛鍊,做事能力得不到培養,獨立性無從發展,往往會對父母盯擾過於依賴。

太乖的孩子,從小習慣了對父母的順從,長大後會自然而然的順從別人,討好別人。因為他們不敢反抗,他們害怕被人否定。儘管這不是孩子真心想做的,但受大人評價的影響,凱此旦會習慣性這麼做扒橡。

做事容易循規蹈矩,墨守成規,而缺少打破固有程式的意識。所以,很難有創新思想。而那些調皮的孩子,敢想敢做,敢於推陳出新,想象力更豐富,常常有一些奇思妙想。

關於這點,我個人感同身受,我就是墨守成規的人,所以父母給到我這樣的教育方式,我正沒有覺察地傳遞給我的下一代,因為在我們生活中,大多人都不自覺的預設和傳承了父母的一些情感模式。所以孩子的成長,是父母的一場自我修行。

孩子太乖太懂事是好是壞

7樓:網友

但是,我認為懂事的孩子同樣可以快樂,而且他們的快樂更加深刻和持久。

首先,懂事的孩子通常很有規劃和自制力。他們能夠自覺地完成家庭作業,遵守家規,不浪費時間和金錢。這樣的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更容易實現自我價值的認知,也能夠更好的掌控自己的生活。

這些使得他們在生活中更加有安全感和滿足感,從而增添了快樂的元素。

其森戚次,懂事的孩子通常比較理性和成熟。他們能夠更好地理解和接受生活中的挫折和失落,也更容易從中學到經驗和教訓。這樣的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更容易形成自信和勇氣,也能夠更好的應對未來的挑戰。

這些使得他們在生活中更加有自豪感和成就感,從而增添了快樂的元素。

最後,懂事的孩子通常有著更加深刻的感受和情感。他們能夠更加敏銳地察覺別人的需要和感受,也更仿滲容易關注他人的感受。這樣的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更容易形成同情心和關愛心,也能夠更好的與人交往。

這些使得他們在生活中更加有歸屬感和溫暖感,從而增添了快樂的元素。

除了上述的幾個方面,懂事的孩子還有其他的優點,這些優點也可以為他們帶來快樂。首先,懂事的孩子通常能夠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緒和壓力。

他們能夠更好地控制情緒,不會因為小事而過度激動或沮喪。這使得他們在面對挫折和困難時更加堅強和自信,也能夠更好地享受生活的樂趣。其次,懂事的孩子通常能夠更好地與家人和朋友相處。

他們懂得尊重他人,也能夠更好地理解別人的需要和感受。這使得他們在家庭和社交生活中更加和諧和愉快,也能夠更好地獲得他人的支援和信任。

最後,懂事的孩子通常能夠更好地規劃自己的未來。他們有長遠的目標和計劃,也能夠更好地把握機會和掌握技能。這使得他們在未來的職業和生活中更加有自信和成功,也能夠更好地實現自己的價值和夢想。

孩子不分享就是「壞孩子」嗎?

孩子不分享自己的東西,可能有他們自己的想法和原因,作為家長我們不能一棒子打死。好的方式應該是在事後和孩子進行溝通,瞭解他們的真實想法。通過教導告訴孩子們,分享是一種美德。並且讓他們能夠在下一次和朋友們的相處中學會分享。如果一味的指責孩子告訴他們這個行為就是錯的,可能對孩子的心理以及成長都會帶來不好的...

我真的是壞孩子嗎,我真的是一個壞孩子嗎

不是的,你是個外向的孩子,所以,一切的喜怒哀樂都表現在臉上和行動上,你不是個壞孩子,只是情緒好激動,但從你的敘述中覺得你是一個敢作敢為的人,但是有時候,你要控制一下自己啊。你能做到這一點的,只要你用心去改正一下,你會成為父母心中的好孩子的,其實你真的只有愛注意一點,就會很好的了。加油啊。你一定行的,...

不想成為壞孩子,現在該怎么辦,不想成為壞孩子,現在該怎麼辦?

首先你應該明白既然你是試驗班的學生 在那種環境下競爭是非常激烈的,學習成績的起起落落.誰也不能保證自己的成績能穩步上升 你說你努力過,但是你有沒有想想 為什麼你努力了 卻達不到自己的目的呢?還是用錯了學習方法,自己想想 試著找出自己的毛病 從你說的話中 也可以看出來 你不想讓自己變為所謂的壞孩子 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