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國時期南吳奠基人楊行密簡介,楊行密後人有誰?

2025-07-10 00:15:18 字數 2484 閱讀 3040

南吳太祖楊行密是南吳奠基人,他的一生有著怎樣的經歷?

1樓:老珝讀史

楊行密(852~905),原名行敏,字華元,唐代廬州(今安徽合肥)人。五代時武氏的創始人。少年孤陋寡聞,長大後身材高大,膂力過人,據說能舉三百斤,日行三百里。

唐朝末年,黃巢農民起義軍經過廬州。楊行密被召見,被唐軍俘虜。瀘州知府鄭偃以 "氣其形 "而釋之,後被瀘州府為州兵,戍守朔方(今寧夏靈武),公升為校尉。

<>任期屆滿回到瀘州時,他又要離開。臨行前問其還缺什麼,楊行密憤然喚脊說。"惟小公子頭!

他立即將其斬首,並帶兵作亂。他 "舉百餘人,皆威勇無行者",領州兵,知八營鋒鏈豎兵馬。瀘州知府郎有福逃亡,佔領瀘州。

中和三年(883年),被唐朝**徵用,任瀘州知州。從此,他以瀘州為根據地,開始擴張地盤,將勢力延伸到淮河以南。

楊行密本人並不是乙個軍事天才,也沒有足夠的實力來贏得這場三方大戰,但他的首席戰略家是乙個叫袁世的人,他在楊行密發展的早期非常重要。其心機深沉,而且心狠手辣,不僅在軍事上屢次伏擊擊敗強敵,對高駢這個在前部可能威脅到楊行密地位的大將也是毫不留情,楊行密對袁襲,這麼早雖然辛苦但還是能過關的。

也許是因為袁勳的建議,楊行密也曾經想投靠朱溫,但朱銀大溫要在淮南駐兵並任命**,楊行密不肯,雙方几乎鬧翻。朱溫實力不強,而淮南又鞭長莫及,他就退了一步,還派人表薦楊行密為淮南節度使(留守)。因此,在淮南的兩位原領導人高駢和陸永之死後,出生於《淮南制》的楊行密不僅佔領了揚州,還擁有了皇帝任命的總督頭銜,得到了大多數高駢舊部的認可,從乙個地方**變成了乙個武力領袖。

2樓:遊戲的另類智多星

楊行密是南吳。掘戚非常重要的一位領判擾陵軍人物,他的一生都在優越的家庭李局環境中長大。所以才能有非常好的政治才能。

3樓:蓉淼經驗之窗

他的一生有著非常豐富的經歷,這一生也為中國做出了很多的貢獻,而且還開通了各種隧道,促進了南北交流。

4樓:你好甜甜圈呀呀

他的實力是非常強的,並且也是他親手打造了這個南吳。後來在位期間一直勤懇敬業,並且百姓安居樂道。

五代十國時期南吳的開國皇帝是楊行密,末代皇帝是楊溥?

5樓:李少公子

是的,西元902年楊行密受封吳王,南吳開始一直到天祚三年(西元937年),楊溥被迫禪位於徐知誥,南吳遂亡。

楊行密的影響

6樓:竹籬聽讀書聲

行密為政頗能選拔賢才,招集流散,輕徭薄賦,勸課農桑,使江淮一帶社會經濟在戰爭的間隙有較大恢復。

大唐衰變後慎野,藩鎮割據,諸侯並起。行密在江淮地區舉起割據大旗,強力遏止中原軍閥朱溫南進步伐,成功避免全國更大範圍動亂。經略淮南過程中,其政治方略、經濟措施和軍事思想,對五代十國寬坦喊及其後來社會產生深遠影響。

其奠基之吳國,初步實現由藩鎮向王國轉型,繼而,南方割據勢力與北方中原政權並存局面得以實現。

政治上,行密為禪代的南唐國奠定經濟文化基礎,開啟唐宋之交政治整合和經濟文化中信滾心南漸先河,原因在於一仍吳舊的南唐是南方最為重要的割據政權,中國古代經濟與文化中心的初步南移實際上是在以南唐為龍頭、以吳越和馬楚等政權為呼應的統治區域內實現的,這個時期是唐宋之交社會分野的標點,為後來社會的強勁發展提供了前瞻、新鮮的要素。楊行密經略江淮,實為十國第一人。

南吳武帝楊行密資料簡介 楊行密人物評價

7樓:鮮活且善良丶桃花

楊行密(852—905年),初名行愍楊行密簡介,字化源楊行密簡介,廬州合肥(今安徽省合肥市)人。吳國的開國皇帝,902—905年在位,共4年。病死,終年54歲。

楊行密出身於貧寒的農家,少時臂力過人,能日行三百里,為本州步行急遞文牒。唐朝末年,他參加了黃巢起義。戰鬥中為官軍所俘,獲釋後當了唐朝的州官。

因有戰功,先後被公升為牙將、廬州節度使。其間,與秦彥、畢師鐸、孫儒等爭奪江淮之地,連年混戰,造成了嚴重的破壞。經過6年苦戰,終於於892年殲搜凳激滅孫儒,盡得淮南8州,併兼有江南常、潤、公升諸州之地,任為淮南節度使。

楊行密為政期間,十分重視農業的發展和減輕農民負擔。他多次下令招集流粗鍵亡農民定居耕作,實行輕徭薄賦政策。未及數年,江淮之地經濟得以恢復,重又出現了繁華景象。

他還非常注重人才的選世襪拔,任人唯賢,先後得袁襲、高勗、李神福、徐溫、臺濛等文武將吏,為之羽翼。如宣州長史駱知祥善治金谷,觀察牙推沈文昌善於文詞,曾為叛將田頵撰寫檄文,辱罵楊行密。田覠敗死,二人**,楊行密不僅不加懲治,反依其才幹加以擢用。

佔有淮南、江東之地後,楊行密又幾次擊敗朱溫的大軍,阻止了朱溫勢力的南下。902年,唐昭宗封他為吳王,建吳國,沿用唐朝年號。

905年11月,楊行密病死於揚州,葬於興陵(今地不可考)。死後被追尊為武帝。

楊行密死後由其長子楊渥繼位,是為景帝。

楊行密的史籍記載

8樓:叮叮噹仕槐

新五代史·卷六十一·吳世家第慎鍵一》寬尺巧。

舊五代史·卷一百三困睜十四·僣偽列傳一》

五代十國時期的名人,五代十國的名人

張承業 康君立 鄭買嗣 王建 楊行密 朱溫 劉守光 楊師厚 敬翔毋乙 馬殷 李茂貞 高季興 王衍 王審知 徐溫 鄭遨 李嗣源劉隱 郭崇韜 孔謙 景進 豆盧革 馮道 孟知祥 李存瑁 朱友貞魏仁浦 薛元賞 仇士良 範質 張全義 崔胤 錢鏐 任寰 王晏球楊幹貞 荊浩 安重誨 趙在禮 劉昫 錢元瓘 李昪 徐...

請問五代十國時期,五代的統治者和十國的統治者是什麼關係呢?能

不太正確。具體情況很複雜,在之前的歷史上還沒有可以類比的情況。五代,就是指後梁 後唐 後晉 後漢 後周,這五個政權大概的範圍都是在傳統的中原地區,被周邊其餘割據政權較為普遍的承認 同時時間上是彼此相承的。故而在史學家整理歷史的時候,就以這五個政權為主軸,將這個時代命名為五代。十國有兩種含義,一個是確...

五代十國時期楚國有多少年

楚國bai 公元896 951 五代十國du時期的十國之一,歷史上唯zhi一以dao湖南為中心建立的王朝,史稱馬 內楚,又稱 容南楚 馬楚國 馬楚政權,潭州 今長沙 為王都。楚國創始人馬殷,許州鄢陵 今河南鄢陵 人。楚全盛時,轄域包括潭 衡 永 道 郴 邵 嶽 朗 澧 辰 漵 連 昭 宜 全 桂 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