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觀關中民居心得,陝西關中民居作文400字

2021-05-24 16:49:16 字數 4446 閱讀 2703

1樓:張小宇

在我國目前比較著名的古民居中,清代及清代以後建築居多,而高家大院的主體建築是明代的,此其價值一;現存古民居大都遠離現代都市,像高家大院這樣位於繁華鬧市區的不多,此其價值二。

旅遊專案的生命在於有個性。高家大院沒有山西王家大院的恢弘,沒有江南周莊的細膩逼真,但高家大院是西安城內一個官宦人家的宅院,滿是跨越400年時空的動人故事,值得在「家」文化上做文章。 根據這一思路,高家大院被設計成展示陝西關中百姓生活的有個性的「家」來開發。

遊客們走進宅院時,可以產生跨越時空、到數百年前的鄰家去串門的親切感。 既然是「家」,不能僅僅讓遊客從**、家居陳設上找感覺,裡面必須有活的人、活的東西、活的生活。因此,除了一般民居共同的參觀建築樣式、房舍格局及傢俱擺設外,高家大院的旅遊專案全部具有參與性。

西安古城文化底蘊深厚,書畫市場交易很活躍。高家大院裡也有畫室,但高家大院書畫室的主要目的不是交易,而是營造書香門第的氣氛。這間書畫室位於一進院南廂房的二樓,作畫的多是些美術學院的學生。

參觀的遊客如果願意的話,也可以在學生的指導下揮筆作畫。大院還投資數十萬元設定了香草美人攝影室,僅服裝就投資10多萬元。遊客不僅可以穿上古人服裝拍照留念,作為一個獨立的旅遊專案,拍攝者還可以在院內任意選景拍攝整套的仿古系列**。

大院的開發者們還對全體工作人員進行語言、禮儀培訓,每逢重要的活動、節日,工作人員全部穿上仿古服裝,以「家」裡不同的身份出現,讓整個大院回到清代或明代的某一特定時間的特定場景。

古宅的保護與開發聯絡是否緊密,取決於對傳統文化旅遊內涵的挖掘是否深入。只有用心將傳統民俗文化融入市場開發,才能實現對古老宅院的保護性開發。為了找到適合開發的專案,高家大院的開發者費了很多心思。

起初,開發者憑個人喜好,把**的「唐卡」藝術引進了高家大院,不僅如此,還杜撰了一個生動的故事。但是,故事無論如何生動,它畢竟脫離了高家大院作為陝西民宅的實際,無法引起遊客的興趣。可想而知,唐卡專案只能以失敗告終。

開發者從這件事情中得到教訓,古民居開發要和真實的歷史,和當地的民眾生活密切相關。古宅保護和市場效益之間應當存在更準確的「著力點」。開發者經過分析之後,最終將大院定位在發掘關中地區的「活文化」——民俗文化上。

這樣,走進大院的遊客在瞭解古代建築、古人生活的同時,還可以參與其中,增強了旅遊的互動性。2023年3月份,合陽腔皮影代表人物黨鳳菊被請進了高家大院。

皮影戲是中國民間古老而奇特的戲曲藝術,在陝西關中地區很流行。關中人將皮影表演技術嫻熟的人稱為「把式」。「把式」能一手拿兩個甚至三個皮影,在幕後表演廝殺、對打,一個人可以把幾個人的動作同時表現出來,配上**鑼鼓,場面逼真,令人眼花繚亂。

黨鳳菊就是這樣的好「把式」。 黨鳳菊從孩提時代便隨母親學習皮影表演,曾帶領著40多人的大演出團在陝西各地演出。後來劇團不景氣散了,黨鳳菊和另外兩名同行被邀請到大院做長期演出。

在高家大院,黨鳳菊常演的劇目有《賣雜貨》、《借水》、《百寶箱》、《弔孝》、《背吞》等,來看演出的主要是外國遊客,他們常常會在看完演出後,到後臺跟黨鳳菊學著擺弄皮影。

高家大院有南北三個跨院,目前整修完畢的僅是北跨院和南跨院的一部分。即將開發的南跨院主體內有一個古戲臺,這個戲臺觸發了開發者們關於「大家族堂會」的構思。他們設想以具有當地傳統民間藝術特色的秦腔、皮影戲、木偶劇、古代樂舞等多種形式的演出,在中國第一個「還原」古代名門望族堂會的景象。

長安大學歷史名城研究所馬王平老師認為,這個想法既符合了高家大院的官宦宅第身份,又可以充分展示關中地區的民風民俗,「市場前景應該不錯」。陝西歌舞劇院的一位導演目前正在幫助大院管理方策劃具體的演出內容,「堂會」每晚將限量接待280名客人。隨著「大家族堂會」的出爐,高家大院的整體策劃也將到位。

圍繞著「家」這個中心和民俗風情的主題,大院在即將到來的節日中將會陸續推出「正月初一到高家大院過春節」、「回到400年前過『元宵』」等活動。寒冬到來的時候,高家大院的茶社準備掛起紅燈籠、生起炭火盆,讓來此遊玩的客人一邊和朋友烤火聊天,一邊賞雪、品茗,在大院充滿懷想的氣氛中度過一段閒適的時光。西安市目前每年的遊客總量超過1100萬人次。

高家大院南跨院開發完畢,總體策劃到位後,高家大院每年至少可以為北院門地區吸引80萬人次的遊客量。

陝西關中民居作文400字

2樓:回憶小時代

陝南地處中國陝西南部,受到地理位置和自然環境的影響,陝南地區多以山川穀道為主。因此,陝南地區傳統民居建築不像關中傳統民居那樣嚴謹整齊,也不像陝北窯洞那樣粗獷渾厚,其建築風格含蓄且樸實。而體現陝南民居特色的羌族民居建築,以它獨有的風格體現出了陝南地區多元化的傳統民居建築特色。

陝南地區地處陝西南部、秦巴山區,漢江自西向東穿流而過,北有秦嶺,南有巴山,地理環境特殊。同時,陝南漢中也是中國漢文化的重要發源地。陝南受地理和自然環境的影響,多以為山川穀道為主。

因陝南地理承接南北、氣候溫和潮溼、移民文化影響等,使得陝南當地傳統民居建築兼有南北民居之文化,又體現出了陝南地區多元化的傳統民居建築特色。

羌族是中國的一個古老民族,大夏商周時期,羌族就遷居陝南寧羌(強)、略陽一代,幾千年來,寧強、略陽的大部分地區,為氐羌民族生息繁衍之地。也因此,陝南羌族地區的傳統民居自然就打上了濃厚的羌族民居的烙印。從陝南羌族人的房屋建築的選址、式樣、結構,可以看出陝南羌族人對生存環境的適應、利用、改造,可以看出他們高智慧的建築技藝,也表現了他們在生活實踐中積累、發展的建築文化藝術。

一、陝南羌族民居建築樣式的演進

隨著社會的發展,陝南羌族人的建築業在不斷地變化,有原來的穴居、崖居到茅草房、石頭房、竹木房、吊腳樓,直到現在的樓房。

(一)穴居

過去由於條件的限制,陝南羌族人利用山中的崖殼崖洞遮風擋雨,在洞口砌牆作為大門 ,堅固實用,即防野獸侵襲,又防匪人入侵。條件好點的,在洞裡面修建別具一格的住所,只建四壁和樓層,不管房頂。儘管全部用圓木和木板建成,煙熏火燎,經歷近千年時間,依然堅固可用。

這種穴居,是利用大自然賜予的神奇,加上自己的智慧,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結果。

(二)崖居

過去有的人家將房屋建在十分突出的山岩上,在雲霧裊繞中,如同懸空一樣,壯觀且驚險。這種崖居建築,既能防禦戰爭和洪水的侵害,也是冷兵器時代最安全的保障。

(三)茅草房

茅草房屬於土木結構,以石塊墊基,而後夯土築牆,以結實堅固的圓木或方木為柱。茅草房夯土築牆,土被夯實之後,原來鬆散的質地得到加強,孔隙縮小,密度變大,因此十分堅固,玩玩經歷數幾代人而既然堅立不倒。

茅草房從外部形態看,一般雙面坡斜頂,頂上覆蓋乾草。房頂上所蓋的草一般為山裡的茅草。俗話說「七竹八木九藤條,十月茅草比瓦牢」,茅草是上好的蓋房材料,既瀝水又耐腐爛。

只要處理得好,技術到位,茅草房不僅成本低廉,易於建造,還有冬暖夏涼的特點,但缺點就是要注意防火。

(四)石頭房

石頭房就是全用石頭建造的房子。其構造方法和房基選擇,和建造其他房屋不同,房子的一面貼靠石崖,三面圍牆。牆壁全用直徑為一尺左右的石頭和泥土砌成,主要承重落於四面牆壁由於開間較大,輔助承重有室內3-5根圓木立柱支撐樓面及屋頂。

屋頂全用大小不等,上方不一的石板蓋成,其建築方法獨特,工藝講究。這種房子看起來「危險」,但實際上很堅固,既不怕水衝,又不怕暴雨的襲擊,而且建築簡單,經久耐用。這種石頭房,在寧強偏遠的羌族地區較多。

(五)竹木房

竹木房的結構和其他的房屋結構相差無幾,是木結構房子四壁全用竹子編織成牆,牆壁上留口字形的窗戶,上面用大竹子搭成竹經,再用細竹子做緯,密密編結成竹樓。也有的竹笆樓上鋪一層厚厚的池塘稀泥,幹後就是存貯糧食的土樓,屋頂蓋樹皮或者茅草,但這種房屋比較原始,一般作為臨時住房。

(六)四合院

四合院建築是我國古老、傳統煩人文化象徵。四指東南西北四面,合是合在一起,形成一個口字形,這就是四合院的基本特種。

寧強的四合院大多屬於土木結構建築,房架子樑、柱、檻及門窗等均為木質,木質房架子外面則以土壘牆包裹。屋瓦大多用青板瓦正反互扣。在和漢族長期的融合過程中,陝南羌族人在經濟許可的情況下,大量吸收了漢人的這種四合院建築式樣,成為一種地位和身份的標誌。

去了關中民俗博物館後的感想

3樓:匿名使用者

有著「地上兵馬俑」之稱的民俗藝術博物館佔地500畝,突出明、清園林建築風格,規劃建設了包括古鎮遊覽區、民俗文化展示區和非物質文化遺產演示區等各具特色的功能區。主要建設有40院遷復建明清古民居、文物庫房、戲樓和民俗展覽館等。

自上世紀80年代中後期至今,已收集、搶救保護周、秦、漢、唐以來歷代的石雕、木雕、磚雕、關中古民居及人民生產、生活、習俗、風情等各類遺物和名人字畫共33600餘件,徵集保護了40院近千間明、清古民居,還收集整理了大量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從不同側面集中地反映了關中地區各族人民在不同歷史時期的藝術、審美、勞動、居住、習俗風情等民俗、民藝、民風、民情的歷史風貌。尤其以享有「地上兵馬俑」美譽的8600多根精美的栓馬樁最引人注目,極大的豐富了我國民間石雕石刻藝術寶庫,代表著中國歷史民間文化與美的化身,是中國北方數千年來多民族生存和文化交流融合的歷史見證。

關中民居的建造和當地氣候有什麼關係

4樓:windy漂浮星空

關中民居多采用背風向的朝向,共同特點都是坐北朝南,注重內採光,以木樑承重,以磚、石、土砌護牆,以堂屋為中心,以雕樑畫棟和裝飾屋頂、簷口見長。關中民居叫「廈子房」,房子的結構是「人」字的一半,就是半邊蓋的「怪」房子,為的是避風和採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