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蘭教徒朝覲時有哪些必需參與的活動

2021-03-19 18:23:49 字數 6059 閱讀 9021

1樓:離欲阿羅漢

小朝:首先是受戒(伊赫拉姆)。在進入麥加地區以前,朝覲者必須在聖地所設的關卡口或乘坐的飛機起飛前所在地受戒。朝覲的人要脫去平時的服裝,用兩塊無縫的白布遮身。

其次是轉塔瓦夫,即以反時針繞克爾伯殿走七週。每次都以黑色角為起點,親吻或觸控黑石,跟著嚮導一起念禱詞。

接下來是在「易卜拉欣足跡處「外的地上禮兩拜,再到「奔走大廳」舉行奔走儀式,往返七趟。

隨後,朝覲者就到滲滲泉去飲聖水。

大朝:教歷12月7日,由伊瑪目在禁寺舉行佈道演說,當晚或第二天早上朝覲者離開麥加。

初8日黎明,人們來到米納谷地,一直住到9日晨。這一天是正典日。當太陽升起時,人們再動身經穆茲達利法山前往距麥加25公里的阿拉法特山,並在山腳野營。

中午,太陽一過子午線,伊瑪目便騎馬登上阿拉法特山並發表佈道演說,舉行隆重的祈禱儀式。

太陽一落山,人們開始下山,急赴穆茲達利法山過夜。宵禮時要禮兩拜。禮拜前後每人要準備49顆小石子。

10日清早,在進行禮拜和佈道以後,人們前往米納會射,投石驅鬼。

之後,朝覲者宰牛羊過宰牲節。

返回麥加後,再次舉行「瓦塔夫」和奔走儀式。

這樣,就完成了全部大朝,獲得「哈吉」的尊號。

穆斯林朝覲是什麼時候

2樓:

「朝覲」是伊斯蘭教為信徒所規定的必須遵守的基本制度之一,每一位有經濟和有體力的成年穆斯林都負有朝拜麥加的宗教義務。所有穆斯林,無論是男是女,都會盡最大努力爭取一生至少要前往麥加朝覲一次。2023年沙烏地阿拉伯王國建立後,麥加被稱為「宗教之都」,來此朝覲的人更加摩肩接踵,目前已經有70多個國家說著不同語言的穆斯林來到此地朝覲。

每年在伊斯蘭教歷的第12個月,數以百萬計的穆斯林都會聚集在沙特的麥加,參加一年一度的朝覲。朝聖期間,他們聚集在「聖城」麥加周圍,一起祈禱、吃飯、學習。「麥加朝聖」是每年伊斯蘭教最盛大的宗教活動。

麥加在穆斯林世界被譽為「諸城之母」。聖地只對穆斯林開放,非穆斯林一律謝絕入內。城中心的麥加大清真寺是伊斯蘭教著名聖寺,是世界各國穆斯林去麥加朝覲禮拜的主要聖地。

據《古蘭經》**,在此禁止**、搶劫、械鬥,因此這裡也稱禁寺。禁寺位於沙烏地阿拉伯麥加城中心,規模恢弘,經過幾個世紀以來的擴建和修葺,總面積已經擴大到16萬平方米,可容30萬穆斯林同時做禮拜。禁寺廣場**稍南,是巍峨的立方形聖殿克爾白。

克爾白是阿拉伯文音譯,意思是「方形房屋」。聖殿又稱天房,相傳是公元前18世紀先知易卜拉欣和他的兒子伊斯梅爾監建而成的。天房高14米,內三根頂柱昂然挺立,其東北側裝有兩扇金門,離地約2米,高3米,寬2米,是用286公斤的赤金精工鑄造的。

天房自上而下終年用黑絲綢帷幔蒙罩,帷幔中腰和門簾上用金銀線繡有《古蘭經》文,帷幔每年更換一次,據說這一傳統已延續了1 300多年。天房外東南角,一米半高的牆上,鑲嵌著一塊30釐米長的帶微紅的褐色隕石,即有名的黑石,或稱玄石,穆斯林視其為神物,相傳當年穆罕默德曾親吻過它。朝覲者遊轉天房經過此石時,都爭先與之親吻或舉雙手以示敬意。

天房東面正對黑石處,有個四柱圓頂小閣,四周圍有方形銅柵欄,閣中是傳說中易卜拉欣建造天房時留有腳印之處。據記載,克爾白早先是古阿拉伯多神教獻祭的古殿,殿內樹有各種神的偶像,穆罕默德在公元630年攻佔麥加,儲存了克爾白,清除殿內外360萬尊偶像,改為伊斯蘭教朝拜的中心。每年伊斯蘭教歷12月,來自世界各地的虔誠的穆斯林到麥加朝覲時,都要圍著天房遊轉。

麥加的其他聖地還有城東20公里的阿拉法特山、穆茲達利法和米納等地,是朝覲者要站山誦經、射石(驅邪)活動之地。

沙特麥加朝覲活動時候經常發***慘劇。

麥加是伊斯蘭教的第一聖地。它坐落在沙烏地阿拉伯西部賽拉特山區一條狹窄的山谷裡,面積26平方公里,人口三十多萬。這裡四周群山環抱,層巒起伏,景色壯麗。

3樓:心為寧碎

朝覲是伊斯蘭教「五功」(唸作證詞、禮拜、齋戒、天課、朝覲)之一。

朝覲是阿拉伯半島一種古老的習俗,阿拉伯語稱為哈吉。伊斯蘭教規定,凡身心健康的成年穆斯林,在經濟允許,旅途方便的條件下,不分男女,一生中須在教歷12月朝覲麥加一次。這稱為「大朝」或「正朝」。

在朝覲月以外的任何時間都可以單獨到麥加朝覲,這稱為「小朝」或「副朝」、「巡禮」。

麥加克爾伯殿(即天房)是穆斯林的主要朝拜聖所。

朝覲的意思是什麼

4樓:柯玉

一、」朝覲「[cháo jìn]一詞的意思有3個:

指教徒拜謁聖像、聖地等。

伊斯蘭教用語,指伊斯蘭教徒到麥加的朝拜。

伊斯蘭教五功之一。即穆斯林赴麥加朝拜克爾白的宗教禮儀活動。伊斯蘭教規定,凡身體健康有經濟能力的穆斯林,不分性別,在道路安全的情況下,一生應去麥加朝覲一次,作為必遵的功課。

朝見。臣下拜見君王:可在朝覲時稟奏。

二、例句:

這位大臣明天將朝覲皇帝。

5樓:詛咒_會成功

指附屬國向**政權朝貢和拜謁,以表示對帝王的尊拜和臣服。

6樓:匿名使用者

指宗教徒拜謁聖像、聖地等

7樓:匿名使用者

在東方文明中,它指附屬國向**政權朝貢和拜謁,以表示對帝王的尊拜和臣服。

8樓:匿名使用者

臣下拜見君王:可在朝覲時稟奏。 ②阿拉伯文h·djdj的意譯。

伊斯蘭教五功之一。即穆斯林赴麥加朝拜克爾白的宗教禮儀活動。伊斯蘭教規定,凡身體健康有經濟能力的穆斯林,不分性別,在道路安全的情況下,一生應去麥加朝覲一次,作為必遵的功課。

數穆斯林麥加朝覲的日期是每年都一樣的嗎?具體是哪一天?

9樓:●_尐貓寳寳

麥加朝覲,伊斯

蘭教歷12月10日——天房是伊斯蘭教朝拜的中心,每年伊斯蘭教歷12月,來自世界各地的虔誠的穆斯林到麥加朝覲時,都要逆時針方向圍著天房遊轉。

米納 (mina) 位於伊斯蘭教聖城麥加以東15公里處,是穆斯林朝覲者舉行「射石」(一譯「投石」)驅邪儀式的地方。

這裡原是一座荒涼的小村落,穆斯林的朝覲活動促進米納小鎮的建設和發展。現在,米納馬路寬廣、現代化的樓房錯落有致,市中心3層立體交叉的「哈立德國王」大橋巍然屹立。

「站山」(即站阿拉法特山),是穆斯林朝覲時集體舉行的一項隆重的宗教大典。通常於每年伊斯蘭教歷12月9日即伊斯蘭教宰牲節前一天開始舉行。朝覲者在朝拜天房後須站在阿拉法特山上誦經,之後,徑直走到四周的穆茲達利法,在那裡拾起49塊小石子,當晚就露宿於曠野。

第二天,即伊斯蘭教歷12月10日伊斯蘭教宰牲節當天,朝覲的穆斯林開始在米納「射石」。「射石」是用前一天在穆茲達利法拾到的49塊小石子投擊象徵「魔鬼」的3根石柱,並口誦「奉萬能的安拉之名,我憎惡魔鬼及其陰謀詭計。」射石天天1次,持連續3日,儀式結束後,人們宰牲獻祭。

伊斯蘭教歷12月12日,朝覲者返回麥加,朝覲儀式也至此結束。

10樓:匿名使用者

用伊斯蘭教歷都是固定的日期,都是在希吉來歷的十二月都爾黑哲月朝覲,但是由於希吉來歷是純陰曆 ,每年只有354天,對照公曆每年都差11天,每三年就會差出一個月,所以希吉來歷的十二月在每公曆年的時間都不一樣,有時在春天,有時在冬天的。

朝覲是在伊斯蘭教歷第幾年成主命的?

11樓:匿名使用者

朝覲﹐阿拉伯語是「哈吉」﹐意思是「走向一個地方」﹔在現代語意中﹐哈吉就是「奔赴麥加」﹐去完成伊斯蘭的朝覲功修。 在麥加參加朝覲的過程須一個星期的時間﹐必須遵循先知穆聖規定的一系列禮儀﹐一切行動舉意為真主。

根據《古蘭經》和歷史的記載﹐朝覲功修是從先知易卜拉欣開始開始的﹐當時他遵奉真主的命令﹐帶領他的兒子易司馬儀在真主指定的地方﹐即今日的麥加﹐建造克爾白﹐象徵真主的朝房。 《古蘭經》說﹕「當時我曾為易卜拉欣指定天房的地址﹐我說﹕『你不要以任何物配我﹐你應當為環行者﹑立正者﹑鞠躬者和叩頭者﹐打掃我的房屋。』」(22﹕26)克爾白建成之後﹐先知易卜拉欣每年都來到那裡舉行朝覲的功修﹐敬拜真主。

他歸真之後﹐他的兒子易司馬儀繼續這個傳統﹐號召信奉真主的**們到克爾白來朝覲。 以後隨著年代的演變﹐人心不古﹐異端叢生﹐阿拉伯半島的許多部落雖然保持朝覲的傳統﹐但面貌全非﹐目的也發生了變異﹐不再是敬拜真主﹐各地方的人都在克爾白之中爭奪一個神位﹐設立自己崇拜的偶像。 內壁上圖滿各種神話故事和圖騰畫像﹐其中有**教信仰的耶穌和「聖母瑪麗亞」。

時至先知穆聖的時代﹐克爾白內外設定了多達三百六十個形態各異的神祗。

那些佔據克爾白的阿拉伯部族﹐為了逞強爭勝﹐他們確定一個朝聖的日期﹐每年一次分頭來到麥加舉行各行其是的朝拜活動。 有些人到此表演武術和雜技﹔也有人來到那裡宣讀頌揚他們部族偶像和酋長的詩詞﹔還有的人相信﹐男人和女人在克爾白周圍**環行是對天神最忠誠和最坦白的禮拜﹔其它一些對他們崇拜的偶像行鼓掌禮﹑或吹口哨禮﹑或吹號角禮﹔也有人對他們的偶像無數次的跪拜和叩頭。 有些人日夜哼唱歌詞﹐例如有一篇合唱詞是﹕「你是我們的主宰﹐我們是你的奴僕﹔主宰我們命運﹐恩賜我們幸福。

」他們每年一次在克爾白廣場聚積﹐屠宰牲畜﹐舉行狂歡宴會﹐並且用動物的血和肉向他們的神位敬獻。 各部族崇拜的習慣和方式都不相同﹐有些人把鮮血塗在克爾白的牆上﹐也有人把肉塊懸掛在克爾白庭院中的木柱上﹐等待他們的神來享用。

整個庭院中﹐到處是不同的人群﹐瘋狂歌舞﹐**淫亂﹐鬥嘴賽詩﹐各部族設立大帳篷﹐大鍋煮飯﹐免費吃喝﹐來者不拒﹐招搖過往客人顯示闊綽。 當年到麥加朝聖的阿拉伯人早把先知易卜拉欣確立的傳統忘得一乾二淨﹐他們把部族的偶像和酋長放在崇拜的首要位置﹐各行其禮﹐所以﹐象徵真主天房的克爾白變成了邪道崇拜的場所。 據說這種現象已經延續了兩千五百年之久﹐先知易卜拉欣所教化的認主獨一的思想已經成為古代神話和傳說﹐代表了世界各地真主啟示容易遭受篡改和演變的普遍規律。

先知易卜拉欣曾經這樣向真主祈禱過﹕「我們的主啊﹗ 求你在他們中間派遣一個同族的使者﹐對他們宣讀你的啟示﹐教授他們天經和智慧﹐並且薰陶他們。 你確是萬能的﹐確是至睿的。」(古蘭經﹐2﹕129)

清高的真主應允了他使者的祈禱﹐就在真主天房克爾白所在的城市裡﹐選派了他的最後使者穆罕默德(祈主福安之)﹐派遣他從那裡開始向全人類宣告真主的光明和正道﹐伊斯蘭。 從承領真主的使命的第一天開始﹐穆罕默德·伊本·阿布杜拉就致力於復興認主獨一的正道信仰﹐並且在黑暗統治的麥加宣傳真主的光明法度。 儘管他當初孤獨一人﹐但他深信這是真主信託的使命﹐真主的正道必將在全世界獲勝。

他經歷了二十三年傳播正道的伊斯蘭黎明時期﹐奠定了人類最後光明事業的穩固基礎﹐其中包括光復麥加和清除克爾白天房中一切**信仰的偶像和汙垢。先知穆聖把朝覲確定為全體穆斯林的五大功修之一﹐而且在他最後一次朝覲時﹐他遵從主命恢復了真主啟示先知易卜拉欣的朝覲儀式和規則。 玷汙真主聖地麥加和克爾白長達兩千多年的各種罪孽行為和**崇拜都被摧枯拉朽徹底盪滌﹐麥加和克爾白成為世界穆斯林所獨享的淨土和聖地﹐例如禁止朝覲者模仿古代矇昧時代的人﹐男女**環行克爾白的陋習﹐根據是真主的啟示說﹕「真主為他的臣民而創造的服飾和佳美的食物﹐誰能禁止他們去享受呢?

」(7﹕32)

先知穆聖還為參加朝覲功修的穆斯林規定了嚴格的典禮和制度﹐如﹕「在朝覲中﹐當戒除淫辭﹑惡言和爭辯」﹐「你們在舉行朝覲的典禮之後﹐當記念真主﹐猶如記念你們的祖先一樣﹐或記念得更多些。」(古蘭經﹐2﹕197﹔200)

穆斯林朝覲的宗旨是應真主的召喚而來﹐為取悅於真主而舉行各種傳統的典禮和儀式﹐並且深刻體會朝覲全程活動的教訓和意義﹐例如敬畏﹑仁慈﹑和平﹑堅忍﹑謹慎﹑禮貌﹑團結﹑互助。 經濟條件富裕的朝覲者﹐可以參加在麥加的傳統宰牲儀式﹐向真主表示忠誠﹐並且對貧苦的人施捨。 《古蘭經》說﹕「它們(被屠宰的牲畜)的肉和血﹐都不能達到真主﹐但你們的虔誠﹐能達到他。

」(22﹕37)

古代的阿拉伯人在信仰的迷誤之中﹐他們走出家門朝向麥加行走的路途中﹐為自己增加許多艱苦的磨難﹐以苦行僧的方式向他們要去朝拜的偶像表示忠心。 也有的人﹐以朝聖為精神賭博﹐身無分文出門﹐一路乞討。 他們解釋說﹐這是等待天神的憐憫和恩賜。

先知穆聖制止了這些愚昧的崇拜行為﹐規定必須在決心出門前做好一切準備﹐攜帶充足的旅費和用品﹐並且在家中留有足夠的儲備﹐保證家庭人口的生活無虞。

自從先知穆聖時代起﹐到麥加去朝覲是全體穆斯林的功修﹔克爾白內外煥然一新﹐紀律嚴明﹐禮儀劃一。 先知穆聖最後一次朝覲在伊斯蘭曆第十年﹐公元632年﹐跟隨他到麥加的**們多達十萬人。 在那一次朝覲中﹐先知穆聖發表了著名的《辭朝演說》﹐宣佈真主的最後啟示﹕「今天﹐我已為你們成全你們的宗教﹐我已完成我所賜你們的恩典﹐我已選擇伊斯蘭做你們的宗教。

」(古蘭經﹐5﹕3) 先知穆聖說﹕「人們啊﹗ 一個穆斯林是另一個穆斯林的兄弟﹔天下穆斯林彼此都是兄弟﹗」

在那次朝覲之後三個月﹐先知穆聖患病﹐應真主的召喚而歸真﹐時在公元632年6月8日﹐享年63歲

伊斯蘭教習俗,伊斯蘭教習俗

開齋節信仰伊斯蘭教的回民從回曆九月初一起至十月一日,一個月內早晨不見太陽吃飯,下午太陽落山後開飯,白天禁止煙火膳食,堅持禮拜唸經,稱閉齋或封齋,閉齋內第27夜叫蓋資夜,即 古蘭經 降臨之夜。至三十日見月下弦,齋戒期滿,晚上做禮拜至第二天清晨。十月一日為開齋節,又稱爾德節。當日清晨,回民群眾沐浴盛裝,...

作為伊斯蘭教徒,佩帶什麼裝飾物好比如架什麼

伊斯蘭教徒 身上是不帶任何飾品的 說的 有點錯誤 如果要帶古蘭經 你必須特別注意 進廁所的時候要放到外面 以及手機上 放古蘭經 也需要特別注意 伊斯蘭教是不能佩戴十字架的!十字架是 教的象徵符號,與伊斯蘭教是矛盾的!帶指南針和可蘭經。女性帶頭巾。1 在伊斯蘭教中,有什麼像 教的十字架或者佛教的念珠一...

阿拉伯婦女的服飾有什麼特點伊斯蘭教徒服飾有何特點

1 頭頂黑紗,將頭部蓋住,再披塊黑布或花格子布裹著全身。2 分頭部 上身和下身三部分,頭頂黑紗至脖子,上身黑披肩垂至腰部,在胸前繫牢,下身穿條黑裙子蓋至腳面。埃及婦女的黑袍是塊長方形的黑布,即將5米長的布一分為二,兩邊縫在一起,根據個人喜好繡上花邊即成,穿 披均可,靈活方便,還可隨意穿著袒露身體的某...